Namotasa Bagawato Ahrahato Samma Samputatsa
那摩打撒 巴卡哇哆 阿拉哈哆三瑪三普塔薩
有很多朋友問過我什麼是佛首經?什麼意思?做什麼用的?為什麼要念這個?跟「南無阿彌陀佛」一樣嗎?
「佛首經」的中文意思是:禮敬彼世尊、阿羅漢和正自覺者。其實是上座部(小乘)佛教的一句禮佛語,跟準確的叫法應該是「佛贊」、「禮佛贊」。上座部佛教的僧侶見面不會互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這些,而佛首經就是類似於南無阿彌陀佛的這麼一句話。這是在一切的上座部信徒進行佛事禮儀活動之前都會用到的一句話。也許很多朋友都會認為這句佛首經是泰語,可能是接觸泰國佛牌的相關信息較多吧~其實是巴利文。所有的上座部佛教經文所使用的並不是泰文,也不是其他的語言,而都是巴利文。巴利文類似於拉丁文,是一種已經「死亡」的語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現在除了上座部的僧侶在使用以外,已經沒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是當地的僧侶這麼說的。
佛首經不是咒語或心咒,不屬任何的「咒」,應該說是一句「經」,一句禮佛的經文,只不過使用的很頻繁而已~如果通俗地理解,可以這麼想:我們見到人跟人打招呼也會先說一聲「你好!」,而佛首經就類似這樣,在各種禮佛儀式,誦經念咒前,先念佛首經跟天神佛祖打個招呼。佩戴佛牌前念佛首經是表達信眾對佛陀的尊敬。
⼀般說的佛牌⼼咒,其實通常是佛經的⼀部分。
許多⼈都會詢問寶哥是否有專屬⼼咒,覺得沒有念⼼咒,或者沒有專屬⼼咒功效就沒那麼⼤?
其實,這對⼀半,但也錯⼀半。
⼤多數人,問的這個問題的動機是「功效是否因⼼咒影響?」
寶哥看來,這是兩碼⼦的事情。單純咒文是佛說最原本的根義,是直接⼤道真理,是會帶來⼒量的。但這個⼒量⽽是我們持誦者的⼼誠,意定帶來了⼒量。⽽非電影裡的情節,火影忍者般,念咒會噴火這麼實體可定義的東⻄。
⼈⼈都是未來佛,念經是為了讓我們⼼定,進⽽反思⾃⾝的懺悔,再去祈願得所求。
基本上⼤多數⼈都直接跳到念咒=我要財,我要女⼈男⼈,姻緣...等等
好吧!這也是⽅便法⾨。念咒,在寶哥看來,可念到佛⾸經,也可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者六字⼤明 咒,也是簡單,⼤家都知道。反⽽簡單,更能夠直透我們本⼼。
佛牌⼼咒是什麼?為什麼請佛牌佩戴佛牌要念⼼咒?
說到佛牌⼼咒,需要了解⼀些佛/菩薩名號/佛經的相關知識。佛牌經文,有⼀部分是佛/菩薩的名號,有些咒語本來就是某位佛菩薩妙明本⼼。因此,念佛牌⼼咒的本質是與佛牌/佛建立溝通和連接,以「啟動」佛牌。打⼀個不非常確切的 比⽅,每⼀個有傳承的經文咒語都相當於⼀個功德帳⼾,只要誠⼼念誦經文咒語,或者佛菩 薩的名號,就會開啟這個帳號,獲得加持護佑。
許多佛牌上都刻有經文咒語,另外,佛牌無論在製作過程,還是開光加持的過程,都是經由 ⾼僧不停地念經文咒語。這樣經文咒語的⼒量就滲透到佛牌的材料當中,能夠為恭請者引來 善神的護持。⽽如果恭請者每天能夠念咒,效果會更佳。
對於佛牌正牌,⼼咒並不是非常嚴格要求的,⼀般念通⽤的總經(佛⾸經)即可。如下:Namotasa Bagawato Ahrahato Samma samputatsa 納摩達薩 巴卡哇多阿拉哈多 薩瑪 薩莆達薩。
如果⼼裡有求時,念完經之後,雙⼿合⼗,佛牌放在⼿中,虔誠祈求。然後對著額頭,頂禮 三次,戴上佛牌。只要虔誠就⾏了,不⽤過於糾結於發⾳,⼼誠敬拜就好。總經⼀定要在短經文之前念。但通常不念也沒什麼要緊,不念的話可以在心理默念一聲感恩即可。
首先佛首經是經,非咒。不念不扣分,念了有加分,心理默念即可。正牌通用念佛首經,陰牌就不要亂念了,念沒了咋整?都不是一個體系的。
佛首經有兩層意思,一個是禮佛贊佛,多說好話當然是沒錯的。一個是說我願意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意思,表達一種意念。說直白點,就是「佛祖天神大大,咱們是自己人,麻煩多多關照」。是不是太直白?
當然,念佛首經,只是錦上添花,帶佛物,關於功效關於靈驗都是抽象而玄乎的,但又並非完全沒有一點點規律可循。在於請牌前,請牌後。
關乎到請牌之前,先剖析自己的實際情況,再通過層層篩選,選出和自己合拍機率比較高的牌。關乎請牌後,關鍵在於多做功德回向,怎麼做功德回向,做什麼樣的功德回向,這涉及乾乾乾貨,不在這裡提及。總之,多做功德,有益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