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兒科教授忠告:積食不可怕,常喝2種湯,寶寶不積食,少遭罪

2020-12-16 葉醫生在科普

孩子在熟睡之後不停的翻動身子,睡不安穩;原本胃口很好,但是孩子突然不愛吃飯;孩子嘴巴裡有酸臭味;孩子總是喊肚子疼,肚子脹。

以上的這些現象,各位家長們是否似曾相識?

自家孩子是否也出現過以上的現象?

那麼你們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你知道應該怎麼樣應對嗎?

其實孩子出現以上這些症狀,說明孩子很可能是出現了小兒積食。

小兒積食雖然常見,但卻不可忽略,因為它的危害遍布全身:

1、咳嗽

積食會引起咳嗽的發生,積食引起的咳嗽不同於外感疾病或者是病毒性的感冒,最常見的就是咳嗽,並且痰非常多,並且會伴隨著口臭,厭食腹脹,舌苔厚膩等情況。

2、腹瀉

在孩子出現小兒積食之後,排洩物會散發出酸腐味,就像臭雞蛋的味道,而且次數會明顯增多,這個變化非常明顯,家長一定要密切關注,而且還會伴隨著嘔吐,不願意吃飯,腹脹的情況。嘔吐物中一般都是一些未消化的食物,並且伴隨著酸臭味。

3、便秘

小兒積食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暴飲暴食引起的,並且伴隨的味道也是酸臭味,味道非常難聞,情況很明顯。

4、發熱

即使導致的發熱一般都是低熱,不會超過38.5度,也會出現精神不振的情況,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手足心發熱,不排便。

5、夜啼

半夜啼哭是小兒積食的明顯特徵,孩子平時睡覺比較安穩,但是突然孩子變得愛喝椰奶,或者是有睡前喝奶的習慣,容易反身哭鬧不止,並且會伴隨著出汗,腹脹,腹痛,排便後哭鬧等情況。

91歲的張曉芳教授,研究小兒積食60餘年,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積食與父母的餵養習慣有關,很多的家庭都是打著「愛」的名義在「害」孩子,而且這種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想要扭轉不是一時就能夠達成的。

因此張曉芳教授建議:常給孩子喝2種湯,也能減少積食,讓寶寶少遭罪

1、柳果刺鋅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調節小兒積食的方子,原方出自於《扁鵲內經》,對於緩解和預防小兒積食有非常好的效果。在平時喝水的時候給孩子放一勺柳果刺鋅,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通過內調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調理腸胃,緩解積食,扶正固本。

柳果刺鋅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柳果、橘皮、山藥:健脾祛溼,行氣化滯;

茯苓:護理脾胃,加速腸道運轉;

山楂、雞內金:消積導滯,化解積食;

金銀花:清熱解表,預防積食鬱熱發燒;

低聚半乳糖: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吸收。

柳果刺鋅是一個比較全面的方子,而且整體性質溫和,非常適合孩子喝,目前也廣泛用在小兒積食上,所以家裡如果有孩子的,可以提前準備一些。

2、二芽湯

主要成分是谷芽、麥芽和芒果核,對於有積食,脾氣暴躁,夜晚睡眠不安的寶寶可以喝一些,谷芽和麥芽都是消積是藥材,芒果核也比較溫和,而且有抗過敏的作用,對芒果過敏的孩子也不需要擔心。

孩子出現積食之後,各位父母們一定不要著急,不要盲目的給孩子吃藥,如果孩子出現了厭食口臭,腹脹腹痛,睡眠差等情況就說明孩子出現了積食,這時候父母在餵養的過程中,一定要轉變策略,調節飲食,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幫助孩子調理脾胃,提高胃動力。如果父母發現了孩子,依舊就給孩子過量餵食,這不僅不是愛孩子,反而是害了他!

相關焦點

  • 94歲兒科教授忠告:積食不可怕,常喝1種「水」,脾慢慢變強
    孩子容易生病,就與他們脾常不足、經常積食有關,脾胃是元氣之本,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百病生。94歲的兒科肖哲教授,研究小兒積食幾十年,在他看來,積食很多時候都是父母「養」出來的,家長不顧孩子的消化能力,一味地給予,導致孩子積食脾虛,身體素質越來越低下。
  • 7歲女娃不吃零食,積食2年不長個,兒科醫生:3種食物儘量少吃
    表姐家的美美今年7歲了,人倒是乖巧伶俐,就是看著很瘦小,像個5歲的孩子。最近美美這孩子可把表姐折騰得夠嗆,孩子自從半個月前生病來,發燒總反覆,表姐本身上班中午不回去,現在中午都要來回跑。美美奶奶老說,每天都給娃燉骨頭湯,怎麼就不長個?抵抗力還那麼差!
  • 從業60年兒科教授:常用這物泡水喝,娃不積食,脾胃更好,少生病
    案例:瑩瑩和她的媽媽相差41歲,而且是家裡的第一個寶寶,自瑩瑩出生後,全家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她是全家的小公主,是父母心尖上的寶貝。家裡人對於瑩瑩有求必應,不論想吃什麼玩什麼,都滿足她。積食的6個症狀1. 厭食,不願意吃飯,食欲不振,吃飯拖沓,不積極;2. 肚子脹脹的,愛打嗝,並且有酸臭味,口臭明顯;3. 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容易翻身,磨牙或者是說夢話;4.
  • 2歲寶寶積食不發育,醫生說3種傷脾胃的輔食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2歲寶寶積食不發育,醫生說3種傷脾胃的輔食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1、油鹽重的食物 寶寶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滋潤 2、鮮榨的果汁 鮮榨的果汁,家長都喜歡給寶寶喝一點,但是寶寶喝多了,你會發現寶寶食慾會越來越差。
  • 6歲女童不吃零食卻積食,2年不長個,兒科:這3種食物家長別餵
    同單位的王姐家有個可愛的女兒小米,小米今年6歲三個月了,最近小米生病可把王姐折騰壞了。小米不是發燒就是感冒咳嗽,小毛病不斷,吃飯也沒有胃口,追著餵半天都吃不了一碗飯。小米看起來瘦瘦小小個的,跟4歲的小朋友一樣高,這樣王姐非常鬱悶,明明平時給孩子煮的飯都很營養,從來沒缺過肉吃,為啥還這樣。
  •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奧運冠軍劉璇曾因「育兒」上了熱搜,起因是她主張1歲以內不能給孩子吃鹽,引發了網友們的批判,認為她過度重視孩子了:@網友:調料不放能理解,鹽也不給放,一點味道沒有,孩子能吃的下去嗎?
  • 婆婆「佛系帶娃」,「不睡3覺、多做2事」,孩子不積食,生病少
    不睡「3覺」1.太晚的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睡太晚對身體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尤其是不滿3歲的孩子,如果經常睡太晚的話,尤其是晚上10點沒沒有睡的話,是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和脾胃休息的,對孩子的骨骼也很容易會產生影響,會耽誤到孩子長個子。2.
  • 羅大倫推薦的小兒積食水,聰明媽媽學一學,孩子不積食少生病!
    2、睡眠不安穩:所謂食不和則臥不安,如果孩子突然睡眠變得不安穩了,夜裡翻來覆去,鬧覺嚴重,還有的孩子喜歡趴睡,都要考慮一下是否積食了。3、情緒變化:孩子脾氣變得暴躁,粘人,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想要發火,每天要大哭大鬧好幾次,尤其是之前不這樣,最近突然的情緒不穩定,也要考慮積食的原因。
  • 蘋果水配此物,沒事使勁喝,消除積食,強健脾胃,寶寶少積食
    案例:蒙蒙是3歲2個月的時候開始上的幼兒園,班裡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比她大,蒙蒙瘦瘦小小的,壓力非常大,因為其他的小朋友吃飯比她快,玩的遊戲也比她多,蒙蒙慢慢的就不想去上學了,吃飯的時候因為怕被老師責罵就吃得很快,有時候午睡睡不著也只能閉上眼睛。
  • 兒科專家忠告:4種食物少給娃吃,越吃脾胃越虛,孩子積食難長個
    6歲小海一直都是爺爺奶奶照顧,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面。說來也奇怪,小海雖然6歲了,但是個頭一直沒見怎麼長,個頭算是班裡最矮的,像一顆「矮豆芽」。爺爺奶奶非常寵愛小海,孩子的要求都會滿足,平時也經常做一些有營養的食物給娃吃,但就是不見長個,可把這老兩口給愁壞了。
  • 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表現出積食的時候就及時幹預,而且積食對孩子日常的成長發育也非常有影響。肖院士,91歲高齡了,研究小兒積食50餘年,發表過數十篇關於小兒養護的文章,但卻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他深知要讓更多的父母了解到積食對孩子的影響。
  • 婆婆「佛系帶娃」,「不睡3覺、多做2事」,孩子不積食,生病少
    不睡「3覺」1.太晚的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睡太晚對身體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尤其是不滿3歲的孩子,如果經常睡太晚的話,尤其是晚上10點沒沒有睡的話,是會減少生長激素的分泌,和脾胃休息的,對孩子的骨骼也很容易會產生影響,會耽誤到孩子長個子。2.
  • 姥姥帶娃4年,孫子從未積食,少吃3種飯,常做3事,強脾長個快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總會發現孩子常有反覆積食的情況出現,孩子一有積食,除了不願意吃飯,吃得少之外,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導致發育緩慢,不長個。而且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區,以為孩子積食後少吃一點就可以了,但是這種做法非但不能解決積食的問題,還可能會導致孩子反覆積食。
  • 又到了冬天寶寶積食高發期,這幾種輔食別多餵,影響吸收難長個
    但是不論自己怎麼努力,「小公主」吃飯總是少得可憐,最近不知怎麼吃錯了東西,孩子總說肚子漲得難受,打嗝也有異味,蕭蕭就知道,是孩子又積食了。2. 看變化積食的寶寶多數會面頰發紅,看起來和發燒很像,但體溫沒有異常,伴隨著舌苔變厚、食慾變差等明顯變化。3.
  • 首次公開:91歲院士,5個重孫從不積食生病,只因常做2件事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表現出積食的時候就及時幹預,而且積食對孩子日常的成長發育也非常有影響。肖院士,91歲高齡了,研究小兒積食50餘年,發表過數十篇關於小兒養護的文章,但卻發現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受到積食的困擾,他深知要讓更多的父母了解到積食對孩子的影響。
  • 經常給孩子喝這湯,開胃清腸,寶媽再也不必擔心娃娃積食便秘了!
    經常給孩子喝這湯,開胃清腸,寶媽再也不必擔心娃娃積食便秘了!,大魚大肉、糖、瓜子、各種奶,孩子一旦吃的多了、雜了,就會加重腸胃負擔,導致積食不消化,吃不下飯、積食、便秘、口臭、發燒等等!
  • 兒科醫生:0~3歲寶寶,不要碰這6種輔食,雞蛋、粗糧、魚肉都在列
    可慢慢地問題就出現了,寶寶越喝越瘦,出現了營養不良的情況。為了彌補錯誤,曉菲又開始給寶寶熬排骨湯,魚湯,偶爾還加一些鹽。可沒想到又出現了問題,這些「營養湯」中的油脂加重了寶寶的腸胃負擔,以至於出現了積食的情況。曉菲無奈之下只能是向醫生求助。
  • 1種零食,正在偷偷讓娃積食脾虛,醫生提醒:6歲以下的娃要少吃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孩子積食脾虛呢?引起孩子積食脾虛的原因其實有非常多,比較常見的就是:吃得過多、偏食挑食、加餐、運動量少、受涼等,都會影響脾胃的運化,使孩子積食脾虛。研究發現,6個月到6歲之間的孩子是積食的「主力軍」。
  • 68歲兒科肖中醫:孩子少積食少生病,不是「吃好」,而是「吃對」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小孩吃了「大人飯」後就會產生積食現象,這很讓家長們手足無措。若是孩子積食了沒有及時發現,那孩子的後果可想而知。68歲的肖遠霞在小兒積食方面已經鑽研了30餘年。3.食肉過量肉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等豐富營養物質,寶寶開始吃「大人飯」時,很多家長都喜歡讓寶寶多吃點肉,但是吃太多小孩的胃負擔不過來,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家長放任孩子隨意吃肉而不加管控,那麼積食的後果很容易就找上門。而張醫生建議,若是小孩出現了積食情況,最好是吃些清淡食物,兩周內別給小孩吃肉,從而避免增加孩子的脾胃負擔。
  • 兒科主任建議,早上2堅持,晚上2不要,孩子脾胃好不積食
    著名兒科醫生臧遠霞說,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不好,就是因為家長給孩子吃的太好太雜了,孩子的脾胃收到了非常大的傷害,造成身體積食,影響身體健康。基礎打不好,孩子長大後身體素質也不會強,如果孩子已經出現脾胃虛弱,身體積食的症狀,家長一定要牢記早晚兩件事,可以幫助孩子化解積食,調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