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四大啤酒公司一季報:業績均大跌,青島銷售費用高企,燕京陷入虧損

2020-12-11 界面新聞

記者 | 可達1

4月29日晚間,青島啤酒(600600.SH)、燕京啤酒(000729.SZ)雙雙發布一季報,兩家公司均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營收大幅下滑,青島啤酒仍然實現了盈利,而燕京啤酒則陷入虧損。

燕京啤酒公告中披露,2020年1-3月份,公司實現啤酒銷量60.34萬千升,同比下降48.88%。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5億元,同比下降41.86%;實現歸母淨利潤-2.46億元,由盈轉虧。

燕京啤酒稱,2020年新冠疫情的發生,使消費市場萎縮,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目前公司已陸續復工,生產經營活動有序開展,疫情對公司全年生產、經營產生的不利影響和不確定性尚無法準確預測。

青島啤酒同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主營產品銷量下降。2020年一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62.93億元,同比下降20.86%;實現歸母淨利潤5.37億元,同比下降33.48%。

伴隨著營業收入的減少,二者的營業成本均明顯下降,但同樣影響淨利潤的期間費用仍然高企,是導致淨利潤下滑幅度更加明顯的主要原因。

2020年一季度燕京啤酒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1.86%的同時,營業成本亦同比下降39.7%。但其銷售費用仍高達2.83億元,僅同比下降14.39%;而3.24億元的管理費用,更是同比增加0.84%。

青島啤酒也面臨類似的處境,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0.86%,營業成本亦同比下降21.38%。而銷售費用仍高達13.41億元,僅同比下降3.58%;其管理費用為2.39億元,同比減少14%亦小於營收降幅。

營業成本主要為材料費用、製造費用等,隨著生產活動的停滯自然會減少。而期間費用包括薪酬、租金等剛性支出,即便停工也需要支付。

之所以類似的情形下,青島啤酒實現盈利而燕京啤酒出現虧損,主要還是由於青島啤酒受疫情衝擊的影響明顯小於燕京啤酒,這點從營業收入的降幅上就可以看到。

至此,在A股上市的四大啤酒公司均已發布一季報,燕京啤酒營收降幅最為顯著,也是其中唯一一家陷入虧損的。

數據來源:財報整理

相關焦點

  • 渠道不堪一擊,嚴重跑輸同行,新冠壓垮燕京啤酒
    作者|川扇假此次疫情讓餐飲行業遭遇重挫,圍繞餐飲消費的相關產業也難逃厄運,燕京啤酒近期發布一季報顯示,由於消費市場的萎縮,燕京啤酒一季度由盈轉虧,也成為一線啤酒品牌中,虧損最嚴重的企業。燕京啤酒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114.68億元,同比增長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9億元,同比增長27.7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5.74億元,同比增長46.39%。對於逐步走出低谷的啤酒企業來說,這份業績水平足夠穩定,但與行業其它同等級的企業相比,燕京啤酒的弱勢便顯露出來。
  • 啤酒上市公司: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重慶啤酒,誰最有投資潛力?
    啤酒上市公司: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重慶啤酒,誰最有投資潛力?啤酒在目前的上市公司當中,比較有名的要數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重慶啤酒,珠江啤酒,惠泉啤酒,今天咱們主要對比下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重慶啤酒這三家哪個更具有投資潛力?
  • 燕京啤酒:前三季度實現淨利6億元 股價跑輸多家同行
    (圖片來源:Wind)資料顯示,燕京啤酒的業務雖然包括啤酒、露酒、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塑料箱的製造和銷售,其中啤酒的生產及銷售業務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90%以上。截至2019年9月30日,該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北京燕京啤酒投資有限公司,最終控制人是北京市人民政府。。
  • 燕京啤酒董事長被查:公司最新市值230億,不及青島啤酒四分之一
    燕京啤酒是國內最大啤酒企業集團之一,一度為啤酒行業「老大哥」,但近年來經營業績呈現下滑態勢。數據顯示,燕京啤酒業績頂峰出現在2013年,彼時營業收入達到歷史最高的137億元,淨利潤也處在較高水平的5.22億元。
  • 疫情之下啤酒巨頭也扛不住了 百威亞太一季度巨虧3億
    由於披露的一季報不及預期,百威亞太今日開盤大跌至4.37%,截至午間收盤,報21.15港元,跌2.76%,最新總市值為2801億港元。作為「啤酒巨頭」的百威亞太在港上市後備受外界關注,但在上市10天後股價便開始下跌態勢,且一發不可收拾。今年以來,百威亞太的股價已跌去19.58%,5個月時間市值蒸發逾680億港元。
  • 消費疲軟:青島啤酒與燕京啤酒都賣不動了
    近期國內兩家主要的啤酒廠商青島、燕京上半年財報公布完畢:青島啤酒淨利潤下滑幅度超過10%,而燕京啤酒淨利潤的下滑幅度達到了24.41%。其實從2014年開始,受整體市場經濟增長緩慢的影響,啤酒行業的「凜冬」來臨。青島與燕京上半年收入再次出現負增長,表明啤酒企業依舊未能走出前兩年的困境。
  • 解讀:青島啤酒收購與三得利公司合資公司股權 三得利退出
    中證網訊 青島啤酒(600600)10月18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收購三得利(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得利中國」)所持三得利青島啤酒(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事業合資公司」)和青島啤酒三得利(上海)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銷售合資公司」)各50%的股權,對價是8.23億元與
  • 重慶啤酒淨利大增六成,與青啤仍差3倍,燕京啤酒淪為老三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編輯|老拿4月17日晚間,重慶啤酒發布2019年年報與2020年一季報。此外,重慶啤酒還有向四川擴展的意思,當地全年實現營收7.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7.26%,毛利率為35.33%。最後是湖南地區,實現營收2.5億元,同比增長僅1.22%。多年前,北燕京、南珠江、西重啤與東青島,啤酒「四大天王」何其輝煌。可如今,似乎只有位於東部的青島啤酒依舊延續著曾經的輝煌,反觀重慶啤酒、燕京啤酒與珠江啤酒,不是原地踏步就是開始倒退。
  • 青島、燕京、珠江、重慶、惠泉等7家啤酒企業2020三季報業績
    本文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門店拓展/銷售渠道等多個維度梳理匯總7家啤酒上市企業2020三季報業績。▲啤酒上市企業2020三季報業績 制表:數說商業從單個企業來看,珠江啤酒和惠泉啤酒營收淨利雙增;重慶啤酒和西藏發展增收不增利;青島啤酒增利不增收;燕京啤酒和蘭州黃河營收淨利雙降。
  • 燕京啤酒:董事長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被立案調查
    《正經社》對比7家國內上市啤酒企業發現,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行業多數企業處於營收下滑、淨利增長狀態,燕京啤酒表現出的卻是營收淨利雙跌。作為已有40年歷史的啤酒企業,燕京啤酒的業績在過去十幾年裡,因資金、體制機制、戰略等原因,早已開始逐步下滑,逐漸跟第一梯隊的青島、華潤等巨頭拉開了差距,處於TOP5末位。
  • 燕京啤酒:壓力重重
    10月8日晚間,燕京啤酒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據悉趙曉東已上任三年,其在職大力推行燕京啤酒高端化年輕化戰略,隨著他的被抓,其留下燕京啤酒的攤子,誰來接任成了一個問題,當然圍繞燕京啤酒的衰落,又是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 國金證券:青島啤酒(00168)再起航,成長價值重估
    但快速擴張過程中過於追求產能和銷售區域的增加,而未考慮到產能整合和市場接受度,使得產能利用率不足,部分產線持續虧損,拖累公司業績。在啤酒行業總產能下降的背景下,各企業自2015年開始逐步關停虧損啤酒廠,減少成本消耗,提升產能利用率。
  • 啤酒「老大哥」遇多事之秋 燕京啤酒董事長被查 營收增速「掉隊」
    10月8日晚,燕京啤酒發布重大事項公告,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近日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值得注意的是,趙曉東在上月中旬的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中剛獲連任。反觀趙曉東背後的燕京啤酒,在幾年來行業競爭加劇下自身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曾經在啤酒行業風光無限的燕京啤酒近年來顯得很低調,其市佔率在國內品牌方面低於華潤啤酒和青島啤酒。
  • 啤酒老三的中年危機:銷量6連降,遠被雪花、青島甩在身後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導讀:它依舊是中國啤酒市場佔有率前五名企業中唯一沒有外資進入的「血統純正」的名族品牌,用僅僅20年的時間就跨越了世界發達國家啤酒企業100年走過的路。國內啤酒行業也有響噹噹的"四大天王":北燕京、南珠江、西重啤、東青島。
  • 青島啤酒一季度業績承壓 股權激勵638人「提士氣」
    財聯社 (成都 記者 崔文官)訊,青島啤酒(600600.SH)2019年業績大增之後還沒高興多久就要面臨今年一季度業績承壓的問題,公司此前曾表示,今年1月到2月,公司的夜場和餐飲渠道幾乎停滯,收入同比下跌約20%,利潤同比下跌約40%。
  • 曾經世界第八的燕京啤酒,陷入中年危機
    2003年,29歲的趙曉東被選舉為燕京啤酒副總經理,2012年8月被選舉為公司總經理,2017年9月被選舉為公司董事長,目前年薪70.8萬元。 燕京啤酒10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收到通知,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先生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
  • 世界盃概念股全掃描:青島啤酒、海信電器、凱撒旅遊誰是龍頭
    「競爭趨緩已於2016-2017年形成共識,因此今年在收入端大概率不下滑的前提下,上市公司EBITDA大概率加速好轉。年初以來華潤、燕京、青島在多個區域對主要產品提價,同時費用端各企業均執行壓縮戰略,預計世界盃營銷也不會過多投放,加之今年大概率關廠動作將持續,因此今年啤酒行業整體業績彈性有望大增。」
  • 行業盛宴王者出發—青島啤酒2020年一季報解讀
    疫情之下現飲渠道幾乎停滯,非現飲渠道展示了強大的力量,一季度均價3,861元/千升(產品結構影響),同比上升5.2%,銷售覆蓋範圍進一步提升,完成2020年股權激勵業績目標已毫無懸念。一、啤酒提質的生意邏輯啤酒產品有三大關鍵局限,一是發酵生產,產出品質不穩定;二是保質期在0.5-1年之間,貨架期有限,需儘快銷售;三是啤酒單價低,較重,遠距離運輸費用較高,這三點局限決定著啤酒業的過去、今天及未來。
  • 百年老店,青島啤酒|品質公司
    青島啤酒的實際控制人為青島市國資委,公司專注於做啤酒,去年營收的98.69%是啤酒業務貢獻的,目前在國內擁有60家全資和控股的啤酒生產企業,及2家聯營及合營啤酒生產企業,分布於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2019年,公司啤酒銷售805萬千升,其中主品牌青島啤酒實現銷量405.1萬千升,同比增長3.5%。
  • 三得利將逾8億甩賣 與青島啤酒合資公司
    在雪花的步步緊逼下,1984年就進入中國並牢牢佔據上海市場50%以上份額的三得利啤酒,銷量萎縮到40萬噸左右,2011年更是虧損1.7億元。  危機當頭,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三得利攜手青島啤酒共同對抗華潤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