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網友支持餐廳分餐 超九成支持公筷公勺

2020-12-12 合加盟

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外出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好習慣。然而,還有一個習慣被不少人忽略,那就是合餐的就餐方式。

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公眾認識到了分餐制的重要性,但也難免心生疑慮:「分餐」會不會讓親朋好友覺得「太生分」,人情味淡了,距離遠了,親情友情也打折扣了?

近日,記者在南方+發起「分餐,你怎麼看?」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受訪網友表示支持餐廳分餐,超九成支持公筷公勺。

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表示餐廳基本沒有分餐,26%受訪者表示小部分餐廳在疫情期間採用分餐制,22%受訪者表示大部分餐廳有分餐。

對於分餐制適合的場合,超半數受訪者表示聚餐場合應該分餐,26%受訪者表示跟陌生人吃飯才需要分餐,還有13%受訪者表示外出聚餐才需要分餐。

疫情之後分餐制要不要延續?調查顯示,超五成受訪者表示「看看情況,部分場合或許會繼續」,態度並不明朗。還有11%受訪者表示「疫情都過去了,就恢復共餐」,26%受訪者表示希望延續分餐制。

雖然難以要求自己繼續分餐,但受訪者普遍贊同餐廳分餐。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受訪者表示如果餐廳採用分餐,會加分。分餐難堅持,但是公筷公勺的進餐方式受到大部分受訪者支持,超九成受訪者支持使用公筷公勺。

在2019年「上海市文明餐廳」評選中,已把「公筷公勺」使用列入創建標準和必查條件。上海在主要商業區和餐飲區等場所,也已開展「公筷公勺,文明健康」「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等公益宣傳。

一個月前,上海發布了《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制管理規範》地方標準,將「使用公筷公勺」列入上海市文明餐廳評選的創建標準和必查條件;5月11日,《上海市民健康公約》「八不十提倡」正式發布,「社交距離須保持、公筷公勺分餐食」等列入其中。未來還將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標準》修訂中,把分餐要求納入從文明城區到文明家庭的全鏈條中。

在蘭州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對城關區部分餐飲企業開展文明餐桌,落實公筷公勺分餐制的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據悉,目前我市各餐飲單位推行「文明餐桌」的情況整體較好,95%以上的大型餐飲企業已落實公筷公勺和分餐夾制度,保障消費者用餐安全。

今年的兩會上,是否推廣分餐被熱議。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著名科幻作家吳顯奎提交了《科學抗「疫」,在全省推行分餐制》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平川提出了《關於推廣「分餐」「公筷」倡導文明健康用餐方式的建議》。還有代表委員提出啟動分餐立法,如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建議立法規範分餐制。

5月26日,「關於在全國推廣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議」一經報導後,網友們也紛紛表態認同。「太支持了,阻止幽門螺旋桿菌傳播」、「乾淨衛生沒毛病」、「分餐制很好,以前是不好意思,如果能做到,我會非常高興」……

新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制度也需要隨之更新。而一旦在全國推行,各地民眾的接受程度、餐飲企業的參與難度,都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提前做好評估、妥善安排,做到循序漸進、潤物無聲。

(文章綜合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公筷分餐:八成受訪者支持,僅四成真正實行
    調查顯示,嫌做起來麻煩、擔心感情上見外、家人不支持都是影響大家實行公筷分餐的重要因素。其中,60.06% 的市民認為公筷分餐做起來太麻煩,50.21% 的市民擔心公筷分餐會讓自己與親朋好友之間的感情顯得見外,而擔心家人不支持的比例也佔到了 23.43%。由此可見,在全社會範圍內推行公筷分餐仍有一定的阻力。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餐廳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記者探訪 公筷公勺漸成餐廳標配楚天都市報記者昨日採訪發現,目前江城大部分餐飲單位中公勺公筷已成標配,也有餐廳推出位份菜、單人餐以倡導分餐,分餐模式也被食客認可。「現在我們不僅配備公筷公勺,還將進餐提醒使用公筷公勺作為服務的必須事項。」黃維偉說,分餐將成為一種趨勢,特別是疫情期間,消費者更加注重餐飲安全,所以餐廳推出了一些位份菜,希望也幫消費者養成文明健康的就餐習慣。在小藍鯨酒店一間包房裡,市民馮先生約了七八位朋友聚餐。進餐時,馮先生和朋友都自覺用紅色的公筷夾菜,放入小碗。
  • 公筷公勺流行分餐模式走俏
    此次出臺的《規範》總結了四種分餐模式,分別是適用於各類宴請和宴會的「位上式」和「分派式」,適用於大眾餐飲消費的「公筷公勺自取式」和適合於各類快餐經營的「自助餐式」。圍繞四種分餐模式,《規範》重點制定了分餐制服務、保障和管理等要求,對分餐時使用的餐具、場所、人員、流程等各個環節都作出了規定。
  • 公筷公勺進餐廳文明用餐新風尚
    記者走訪中看到,在多個飯店的醒目位置擺放著「公筷公勺健康分餐」「公筷公勺更文明」等標語,各餐廳除了為每位顧客配備兩雙筷子外,每道菜品也會配上公筷公勺。公私分明聚餐更健康「您好,為了讓大家吃的更健康,我們酒店為每人都配備了兩雙筷子,黑色的是公筷,白色的是自己用的。
  • 分餐、公筷服務規範公布,服務員應提醒客人使用公筷公勺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3月18日,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公布了《中餐分餐制、雙筷制、公筷制服務操作規範》團體標準。標準要求,要保證每道菜、點、湯,一菜一勺或者一菜一筷。還特別提出,席間服務人員應巡迴觀察,提醒客人使用公筷公勺。
  • 永靖縣"公筷公勺 • 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永靖縣"公筷公勺 • 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2020-03-05 17: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家裡家外分餐 公勺公筷備用
    勤洗手,定期大掃除,加強身體鍛鍊,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等已逐漸深入人心。 使用公勺公筷可降低傳染風險 近段時間,記者隨機路過我市的一些餐飲店,發現不少門店在醒目位置粘貼有提示語「文明餐桌,合理分餐」「公筷公勺,體現文明」等字樣。在我市麥地一家餐館就餐的市民陳魯瑩告訴記者,對於分餐制,她是舉雙手贊成的。
  • 分餐不分愛,公勺公筷總關情!
    「公勺公筷是關愛」,2021元旦春節到了,好客的山東人還是主張分餐制為上。在家在外聚餐時,主動使用公筷公勺,主動分餐, 「光碟行動」。改變就餐方式,就是改變不文明、不時尚、不健康的個人行為。實行分餐制,不只是人們生活習慣的簡單轉變和接受,在後疫情時代受公眾道德、公眾輿論等諸多因素的約束。
  • 武漢餐廳餐具用量增加 每道菜配公勺或公筷
    7月28日中午,武昌中北路南京大牌檔餐廳,顧客使用公筷公勺用餐。7月28日中午,南京大牌檔餐廳工作人員為菜品準備公筷公勺。疫情之後,越來越多消費者在外出堂食時期待更安心的就餐環境。為此,武漢市多家餐廳在菜品、包裝、服務和餐具上都進行了改善。
  • 北京擬將倡導分餐進食、公勺公筷的文明生活方式納入《北京市文明...
    早在宋代,古人就開始分餐進食、使用公筷。應該說,我們國家是文明健康就餐的先行者。只是到了後來,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這種就餐習慣被日漸淡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一次引發了全社會對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大討論,我們有必要開展一次餐桌上的「革命」,倡導舌尖上的文明,那就是公筷公勺行動。
  • 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日前,記者走訪道裏區和香坊區多家飯店發現,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標配」,使用公筷公勺就餐正在成為餐飲企業「健康新食尚」。記者在道裏區愛建商圈一些餐飲企業看到,陸續有食客進入店內用餐,進門前商家會幫助顧客進行體溫監測、酒精消毒、人員登記,完成這一系列的流程,食客就可以進來就餐了。「這裡提供公筷公勺嗎?」「有呀!」
  • 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時候了!
    人民網西寧6月29日電(劉沛然 陳明菊)最近,青海省內許多餐館在餐桌上擺放了公勺公筷,意在倡導推廣分餐制,鼓勵就餐使用公筷公勺,以降低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多種疾病傳播風險。但是仔細觀察後發現,還是有不少外出就餐的消費者和在家用餐的家庭不會使用公勺公筷。分餐制的實行到底難在哪裡?
  • 孩子自發當文明使者 近九成的家庭開始嘗試「公筷公勺」
    「爺爺奶奶,以後夾菜記得要用公筷,外面的病毒就沒法跑進嘴裡了。」「外公外婆,喝湯的時候也要用公勺哦,不要怕麻煩,我們一起做……」近日,餘姚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大隊部發起開展「公筷公勺 健康你我」文明行動倡議,引起了熱烈反響。
  • 倡導公筷公勺|用公筷親情不加折 使公勺健康更加分
    》》》市民 外出就餐提前擺好公筷公勺 陳先生是一家事業單位職員,在食堂吃飯都是使用餐盤採取分餐制,既乾淨又衛生。 到外面用餐時,他會提前向服務員要幾副公筷公勺,擺好位置。等到客人或朋友就坐後,大家自然也就明白並接受了,也避免了一些說不清的尷尬,「餐廳人流量大,分餐的確會讓人感覺更安全。」 不過陳先生也坦言,在家分餐感覺有點生分,確實有顧慮。想要做到這一點,還是需要大家再統一認識,需要適應時間。
  • 公「箸」大家 分餐「筷」樂
    ■4月14日,河北武安市一家餐廳的工作人員在擺放公筷公勺。(新華社發)而一些餐飲企業認為實行分餐制增加了人力成本,也需要佔用更多的碗盤、 筷勺,餐具成本提高,所以推廣一直存在困難。」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於學榮說,目前,江蘇39.1萬戶餐飲服務單位,推行分餐制的不到10%。 專家們表示,健康意識不足也是影響分餐制落實的重要原因。據新華網對近2萬名網友的問卷調查顯示,四成網友贊成分餐制推廣,而三成網友則表示反對。
  • 西寧:讓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近日,記者走訪西寧多家餐飲場所發現,不少商家已為消費者準備了公筷公勺,有條件的還實行了分餐制,公筷公勺已逐漸成了西寧餐桌的標配,公筷制已然成為當下餐飲業一種常態,也成了餐飲業的服務標準。從特殊時期到持之以恆「本店全面提供公筷公勺,歡迎使用。」
  • 關於使用公勺公筷和推行分餐制的指導意見
    六、強化督導鼓勵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和推動,將使用公勺公筷、推行分餐制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食品安全城市以及食品安全年度考核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將其作為各項創建工作的重要指標。
  • 公筷公勺!贛州發布使用和管理規範!
    兩人以上(含兩人)同桌共餐時,作為分餐工具使用且不與就餐者嘴直接接觸的筷子。第二條 公勺是指湯羹類菜點盛器內放置的用以舀取食物的餐具,是就餐者或餐飲服務人員進行分餐的工具。兩人以上(含兩人)同桌共餐時,作為分餐工具使用且不與就餐者嘴直接接觸的勺子。
  • 北京倡議餐飲行業推行公筷公勺 積極推廣分餐制
    有條件的餐廳應積極推廣分餐制倡議提出,各餐飲企業嚴格做好公筷公勺清洗、消毒,設置公筷公勺專用存放區;根據餐桌規格、用餐人數、菜品類型等,擺放相應的公筷公勺;火鍋等必須在餐桌熟制的餐飲服務,應提供專用「生料公筷」;自助餐廳或由消費者自行取餐的餐廳,配置與菜品相對應的公筷公勺;將推行公筷公勺納入日常餐飲服務管理
  • 成都寬窄巷子這家餐館 實行「公勺公筷」至今已有7年
    疫情之下,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成為人們的共識,吃飯使用公勺公筷也漸漸成為習慣。而成都市青羊區寬窄巷子的一家餐飲店早已實行公勺公筷分餐制度,而且長達7年之久!7年下來,使用公勺公筷服務食客可以說成了大家的一種「服務慣性」,經驗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