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外出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好習慣。然而,還有一個習慣被不少人忽略,那就是合餐的就餐方式。
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公眾認識到了分餐制的重要性,但也難免心生疑慮:「分餐」會不會讓親朋好友覺得「太生分」,人情味淡了,距離遠了,親情友情也打折扣了?
近日,記者在南方+發起「分餐,你怎麼看?」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受訪網友表示支持餐廳分餐,超九成支持公筷公勺。
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表示餐廳基本沒有分餐,26%受訪者表示小部分餐廳在疫情期間採用分餐制,22%受訪者表示大部分餐廳有分餐。
對於分餐制適合的場合,超半數受訪者表示聚餐場合應該分餐,26%受訪者表示跟陌生人吃飯才需要分餐,還有13%受訪者表示外出聚餐才需要分餐。
疫情之後分餐制要不要延續?調查顯示,超五成受訪者表示「看看情況,部分場合或許會繼續」,態度並不明朗。還有11%受訪者表示「疫情都過去了,就恢復共餐」,26%受訪者表示希望延續分餐制。
雖然難以要求自己繼續分餐,但受訪者普遍贊同餐廳分餐。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受訪者表示如果餐廳採用分餐,會加分。分餐難堅持,但是公筷公勺的進餐方式受到大部分受訪者支持,超九成受訪者支持使用公筷公勺。
在2019年「上海市文明餐廳」評選中,已把「公筷公勺」使用列入創建標準和必查條件。上海在主要商業區和餐飲區等場所,也已開展「公筷公勺,文明健康」「吃飯新風尚,健康好習慣」等公益宣傳。
一個月前,上海發布了《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制管理規範》地方標準,將「使用公筷公勺」列入上海市文明餐廳評選的創建標準和必查條件;5月11日,《上海市民健康公約》「八不十提倡」正式發布,「社交距離須保持、公筷公勺分餐食」等列入其中。未來還將在《上海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標準》修訂中,把分餐要求納入從文明城區到文明家庭的全鏈條中。
在蘭州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對城關區部分餐飲企業開展文明餐桌,落實公筷公勺分餐制的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據悉,目前我市各餐飲單位推行「文明餐桌」的情況整體較好,95%以上的大型餐飲企業已落實公筷公勺和分餐夾制度,保障消費者用餐安全。
今年的兩會上,是否推廣分餐被熱議。四川省政協委員、四川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著名科幻作家吳顯奎提交了《科學抗「疫」,在全省推行分餐制》的提案,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平川提出了《關於推廣「分餐」「公筷」倡導文明健康用餐方式的建議》。還有代表委員提出啟動分餐立法,如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建議立法規範分餐制。
5月26日,「關於在全國推廣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議」一經報導後,網友們也紛紛表態認同。「太支持了,阻止幽門螺旋桿菌傳播」、「乾淨衛生沒毛病」、「分餐制很好,以前是不好意思,如果能做到,我會非常高興」……
新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制度也需要隨之更新。而一旦在全國推行,各地民眾的接受程度、餐飲企業的參與難度,都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提前做好評估、妥善安排,做到循序漸進、潤物無聲。
(文章綜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