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桂林,並不是因為我想去,是興來,是湊巧,也是渴望出行,也是飢不擇食,就像許多到了歲數渴望搭伴過日子的人一樣,碰巧在合適的時間遇見了彼此覺得還算合適而已。心動麼?真沒有,反正不像那次去雲南,沒感受到那種沁心奪目的美感與震撼。
桂林是美的,美在溫潤謙和,清秀嫻雅,我想是我出了問題。我不知問題出在哪裡,許是季節不對看不到傳說中的煙雨灕江,許是休息不夠天天馬不停蹄,許是孤單許是惆悵......但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我們走過的城市,看過的山水,哪怕浮光掠影,哪怕走馬觀花,隨著時光變幻推移我相信真的慢慢都會融進我們生命裡,最終積澱成金,氣質之金。
9月18號凌晨4點40分,我從一夜幾乎無眠的狀態裡逼著自己清醒過來,5點20準時在聊城火車站集合,6點16火車龜赴桂林。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一路寥落,一路期待,近30個小時,帶的食物小吃只動了零星。火車上幾乎又是一夜未眠,人困頓不已,鄰床兩男鼾聲此起彼伏,加上車聲隆隆,旅途於我真是受罪。19號上午10點多桂林北下車,熱風撲面,倦意頓失,第一次用自拍杆自拍一張,頗風塵僕僕,發現美顏相機還真是夠能唬人。
第一天行程:
一、大圩古鎮
桂林導遊接站後馬不停蹄直奔大圩古鎮,因睡眠不足,開始暈車,尚可承受。古鎮在灕江邊,在我看來並不大,自然我可能管中窺豹,導遊說大圩是以其「大」而為當年廣西圩鎮之最。青石板路不寬不長,遊人稀,這裡未過度開發,相對和婉沉靜,有不少明清建築,哪一棟老房子都好似在悠悠訴說著歷史滄桑。我喜歡這樣的地方,只是天下古鎮大同。
半小時的遊覽時間,仿佛只眨了眨眼。沒時間欣賞古鎮上的風土人情和老房子的質樸斑駁,只覺得按快門的時間都不夠。匆匆拍得幾張,回來後發現張張不滿意,光線不對,色調不對,感覺不對,哪哪都不好。最後一張應了卞之琳的詩,是同屋大姐(也是第一張照片我身後之人)手機所拍。第三天快離開時她說,加個微信吧,我拍了你好多背影,想想還是發給你。這是我沒想到的。
二、古東景區
古鎮後直接去吃飯,八菜一湯,米飯管飽,很簡單很省料的菜,上桌一會兒就見盤底,人人都搶,許多老兩口都特能吃,還一邊秀著恩愛,你給我夾一筷我給你盛一碗,我因暈車胃口差,但一餐餐下來,我發現,就正常的飯量我也不抵那些老人的一半。能吃是福,身體好才是本錢,走到哪都不怕,我不能吃但我羨慕。
古東景區歷時兩個半小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有可以親密接觸的瀑布,只要你願意,都有機會。但我們這個老年團沒人參與,只是看別人在瀑布中不亦樂乎了。車上時導遊就說景區裡還有一個地方值得留意,就是下山的石板路很有特色,刻著當地方言。耳聞不如一見,的確別具情趣。朋友,稱作「狗肉」,似乎也說得過去,而西紅柿為啥叫「毛秀才」呢,不知所謂何來。
還有一處體驗到的非常刺激的項目------溜索。 兩小山頭之間掛兩鐵索,人裝備畢,左右助力,一溜到底,耳邊風聲乍起,頓覺神清氣爽,刺激之感令人狂叫欲舞,恨只恨兩山頭距離不算遠,真的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還沒回甘就戛然而止了,一路溜到山腳多好!
景區另一回味處是潭水清澈見底,醉人的綠著,像梅雨潭裡,像小石潭裡,人在綠裡,滿眼碧透,難得還有搖頭擺尾的魚兒競自由,或數十成群,或三五結對,悠哉悠哉,好不愜意。
三、訾洲公園。
訾洲紅葉在桂秋為勝景,但現在初秋,無勝可攬。或嵐霧繚繞時,洲島隱約可見,遠處青山隱現,近處小舟靜臥,濃淡相間,如水墨畫卷,惜我都看不到。不過,仍不乏可愛處。比如,對面的城徽象鼻山清晰可見,園內綠毯如茵,幽篁傘蓋,古榕風骨,美麗的鳳尾竹等南國風情還是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