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衛清律師(左)吳應騎(右) 錢衛清律師微信公號 圖
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真假之爭尚無定論。
澎湃新聞近日獲悉,博物館展品捐贈人吳應騎已聘請律師為自己維權,也有文物鑑定機構表示願意提供援助,參與展品鑑定,儘早還原事情真相。
10月14日,有收藏愛好者在網上發文指出,於校慶前夕開館的重慶大學博物館充斥大量贗品,花費600多萬元辦了一座「贗品博物館」。
10月15日,重慶大學回應,校方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該情況進行核查,核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同日,重慶市文物局表示已就此事介入調查。
截至發稿前,上述兩家單位尚未公布調查進展。11月15日,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重慶大學還沒有委託文物局尋找相關的文物鑑定機構。重慶大學黨委宣傳部宣傳科相關負責人透露,學校針對此事成立的專門工作組,具體涉及學校多個職能部門,目前工作組暫未對展品進行鑑定。
錢衛清律師聲明 錢衛清律師微信公號 圖
捐贈人聘請律師維權,質疑者回應對言行負責
澎湃新聞了解到,重慶大學博物館捐贈人吳應騎近日赴北京,委託律師錢衛清對事件進行調查、取證及論證。11月5日,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發布錢衛清律師團隊的聲明,宣布正式接受吳應騎的委託,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聲明稱,吳教授保留採取訴訟等一切手段,媒體和公眾應當不傳播不實言論,已經發表的,應當立即停止侵害,恢復吳應騎先生的名譽。
錢衛清律師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中稱,「吳應騎教授一生勤勉,省吃儉用,住的簡陋,最重視的就是名譽和榮譽。在重大博物館開館不到一周時間,遭此飛來橫禍,當場吐血,氣倒在病床上。」
11月12日下午,吳應騎女兒吳曉妮對澎湃新聞表示,關於吳應騎捐贈品為贗品的指責都是不實言論,目前家人全權委託律師對事件進行調查,會對相關人員提起名譽侵權的民事訴訟。同日,記者也聯繫了錢衛清律師,他表示律師聲明已強調傳播不實言論的各方和媒體要停止侵害吳教授的名譽權,自己不會回答與本案訴訟相關的任何問題。
之前公開發文質疑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為贗品的網友「江上」告訴記者,他目前沒有收到任何律師函和法院傳票,錢衛清律師和吳家也沒有與他聯繫。
「還是那句話,我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重大博物館展品的真假,調查結論會有說法的。」江上稱。
工作組暫未進行展品鑑定工作
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真假之爭也引發收藏界關注。
11月12日,陝西民間藝術收藏品司法鑑定中心對澎湃新聞表示,願意提供司法援助,參與鑑定飽受爭議的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該機構法定代表人史恆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作為擁有收藏品司法鑑定資質的機構,他們有能力參與鑑定,儘快還原事件的真相。
陝西民間收藏品司法鑑定中心司法鑑定許可證
據重慶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官網消息,2019年2月26日,吳應騎正式向重慶大學博物館移交所有的捐贈藏品,共計342件,其中青銅器22件,陶和瓷器161件,玉器159件。
全國司法鑑定人和司法鑑定機構查詢平臺顯示,陝西民間藝術收藏品司法鑑定中心具有相關資質。其被核准的業務範圍包括:銅器、陶、瓷器司法鑑定;書畫、古籍善本、碑帖版本司法鑑定;珠寶玉石、觀賞石、貴金屬司法鑑定;錢幣、郵品司法鑑定;石雕磚瓦、家具木雕、紅色收藏司法鑑定。
對於第三方鑑定機構的參與意願,吳應騎的女兒吳曉妮表示,吳家只是文物捐贈方,即便有司法鑑定機構願意介入,也要由重慶大學校方決定是否接受。
11月15日,重慶大學黨委宣傳部宣傳科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學校針對此事成立的專門工作組暫未對展品進行鑑定。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負責人也表示,目前,重慶大學還沒有委託文物局尋找文物鑑定機構。
對於調查進展和初步結論,上述兩家單位均表示以統一發布的信息為準。(澎湃新聞記者 楊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