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真假之爭續:展品尚未鑑定 捐贈人發起維權

2020-12-15 央視網

錢衛清律師(左)吳應騎(右) 錢衛清律師微信公號 圖

  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真假之爭尚無定論。

  澎湃新聞近日獲悉,博物館展品捐贈人吳應騎已聘請律師為自己維權,也有文物鑑定機構表示願意提供援助,參與展品鑑定,儘早還原事情真相。

  10月14日,有收藏愛好者在網上發文指出,於校慶前夕開館的重慶大學博物館充斥大量贗品,花費600多萬元辦了一座「贗品博物館」。

  10月15日,重慶大學回應,校方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該情況進行核查,核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同日,重慶市文物局表示已就此事介入調查。

  截至發稿前,上述兩家單位尚未公布調查進展。11月15日,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表示,目前,重慶大學還沒有委託文物局尋找相關的文物鑑定機構。重慶大學黨委宣傳部宣傳科相關負責人透露,學校針對此事成立的專門工作組,具體涉及學校多個職能部門,目前工作組暫未對展品進行鑑定。

錢衛清律師聲明 錢衛清律師微信公號 圖

  捐贈人聘請律師維權,質疑者回應對言行負責

  澎湃新聞了解到,重慶大學博物館捐贈人吳應騎近日赴北京,委託律師錢衛清對事件進行調查、取證及論證。11月5日,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發布錢衛清律師團隊的聲明,宣布正式接受吳應騎的委託,依法維護其合法權益。聲明稱,吳教授保留採取訴訟等一切手段,媒體和公眾應當不傳播不實言論,已經發表的,應當立即停止侵害,恢復吳應騎先生的名譽。

  錢衛清律師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中稱,「吳應騎教授一生勤勉,省吃儉用,住的簡陋,最重視的就是名譽和榮譽。在重大博物館開館不到一周時間,遭此飛來橫禍,當場吐血,氣倒在病床上。」

  11月12日下午,吳應騎女兒吳曉妮對澎湃新聞表示,關於吳應騎捐贈品為贗品的指責都是不實言論,目前家人全權委託律師對事件進行調查,會對相關人員提起名譽侵權的民事訴訟。同日,記者也聯繫了錢衛清律師,他表示律師聲明已強調傳播不實言論的各方和媒體要停止侵害吳教授的名譽權,自己不會回答與本案訴訟相關的任何問題。

  之前公開發文質疑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為贗品的網友「江上」告訴記者,他目前沒有收到任何律師函和法院傳票,錢衛清律師和吳家也沒有與他聯繫。

  「還是那句話,我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重大博物館展品的真假,調查結論會有說法的。」江上稱。

  工作組暫未進行展品鑑定工作

  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真假之爭也引發收藏界關注。

  11月12日,陝西民間藝術收藏品司法鑑定中心對澎湃新聞表示,願意提供司法援助,參與鑑定飽受爭議的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該機構法定代表人史恆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作為擁有收藏品司法鑑定資質的機構,他們有能力參與鑑定,儘快還原事件的真相。

陝西民間收藏品司法鑑定中心司法鑑定許可證

  據重慶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官網消息,2019年2月26日,吳應騎正式向重慶大學博物館移交所有的捐贈藏品,共計342件,其中青銅器22件,陶和瓷器161件,玉器159件。

  全國司法鑑定人和司法鑑定機構查詢平臺顯示,陝西民間藝術收藏品司法鑑定中心具有相關資質。其被核准的業務範圍包括:銅器、陶、瓷器司法鑑定;書畫、古籍善本、碑帖版本司法鑑定;珠寶玉石、觀賞石、貴金屬司法鑑定;錢幣、郵品司法鑑定;石雕磚瓦、家具木雕、紅色收藏司法鑑定。

  對於第三方鑑定機構的參與意願,吳應騎的女兒吳曉妮表示,吳家只是文物捐贈方,即便有司法鑑定機構願意介入,也要由重慶大學校方決定是否接受。

  11月15日,重慶大學黨委宣傳部宣傳科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學校針對此事成立的專門工作組暫未對展品進行鑑定。重慶市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負責人也表示,目前,重慶大學還沒有委託文物局尋找文物鑑定機構。

  對於調查進展和初步結論,上述兩家單位均表示以統一發布的信息為準。(澎湃新聞記者 楊喆)

相關焦點

  • 重慶大學博物館展品真假之爭
    10月15日,重慶大學回應,已經注意到網上輿論,在對事件進行核查。重慶市文物局亦表示介入事件調查。當天中午,博物館展品捐贈者吳應騎教授的女兒吳曉妮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展品移交給學校前已經經過了校方鑑定,但其未透露當時鑑定的更多情況。
  • 重大博物館展品捐贈方:入館前經過鑑定
    重大博物館展品捐贈方:入館前經過鑑定 10月15日,舉報重慶大學博物館部分展品為贗品的網友稱,判斷依據他20年收藏經驗,若展品為真即是國寶級文物。
  • 江西鄱陽湖博物館展品徵集公告
    10、捐贈者認為可以捐贈的其他實物和史料等。二、徵集要求:1、以自願捐贈為原則,以文物(展品)合法為前提,充分體現捐贈人「關愛鄱陽,澤被後人」的意願。2、具有顯著的鄱陽湖區歷史、地理、文化特色,以及較高的歷史、藝術和文物價值。3、保存狀況適宜展出。
  • 世博會博物館接受麗水世博會參展方首件捐贈展品
    突尼西亞館館長Sélim Darghouth向世博會博物館館長劉繡華捐贈《海洋之神》馬賽克鑲嵌畫  東方網7月31日消息:7月26日,世博會博物館正式接受了韓國麗水世博會參展方首件捐贈展品,來自突尼西亞館的鎮館之寶——《海洋之神》馬賽克鑲嵌畫。
  • 重慶大學「贗品博物館」匆匆閉門|醜聞始末與最新發展
    當中300多件於2016年捐出,另外342件於今年2月捐贈,涵蓋青銅器、陶器、瓷器、玉器等。2016年捐贈時,他曾向傳媒表示,「這些文物都是經過相關專家鑑定的,非常珍貴的文物佔到60%以上。我希望重慶大學的博物館能建設成全國高校中一流的博物館。」
  • 四件展品捐贈世界技能博物館,《世界技能博物館零號刊》今天重磅發布
    活動現場舉行了隆重的展品交接儀式,來自浙江台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根雕大師吳先金先生向世界技能博物館捐贈了《絲綢之路》《中國夢》《中華大愛》三件根雕作品,他捐贈的這三件展品緊扣時代主題,用獨創的「花刀」技藝雕刻而成,凝聚了吳先金先生一生技藝的精髓。
  • 蛇口海洋博物館展品豐富
    &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訊(記者王慧瓊)面積僅800平方米,展品為400多種貝類、200多個魚類標本,從去年6月底開館的深圳蛇口海洋博物館,至今已吸引23萬多市民、近300多個單位前來參觀。這是記者昨天在南山區蛇口街道辦採訪時了解到的。
  • Artec Eva助盲人體驗博物館實體展品
    Rtec義大利合作商3DZ為當地博物館展品複製品進行3D列印,為視覺障礙人士製作實體展品。參觀博物館時若能與展品互動,會使參觀體驗更為充實有趣。然而,大多數歷史博物館及美術館為保護脆弱的展品制定了"禁止觸摸"的規定,對於盲人或視覺障礙人士來說,往往使參觀體驗大打折扣或完全無法實現。3D技術正在顛覆與重塑博物館的參觀體驗。
  • 熊孩子又闖禍,上海玻璃博物館一展品損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近日,上海玻璃博物館發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製作的玻璃城堡在5月30日被兩位小觀眾在追逐中撞到,導致展品出現了嚴重的受損情況。然而,由於疫情期間,生活、工作於美國的藝術家無法往返上海對作品進行修復,使得展品只能暫時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並呼籲廣大觀眾文明參觀,遵守參觀禮儀。據介紹,這座玻璃城堡是由Arribas兄弟歷時三個月特地打造,並永久捐贈給上海玻璃博物館收藏。城堡內含至少3萬個部件嵌套拼接,頂部裝飾全部採用24K黃金,整體重量超過60公斤,最高處達110釐米。
  • 重慶大學「贗品博物館」風波背後:混圈子、產業眾多的吳家人
    據《重慶日報》報導,博物館開館當天共展出了400餘件展品,而重慶大學教育發展基金委員會官網今年2月的報導中提到,其中342件由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前任常務副院長吳應騎捐贈。一時間,重大博物館、吳應騎被推上風口浪尖。10月15日,重慶大學官微回應稱,重慶大學已成立專門工作組,對該情況進行核查。
  • 封聲|重慶大學博物館陷贗品風波 雕刻藝術家朱成:是藝術品還是文物...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事件背景】10月15日,經過連續幾天的發酵,重慶大學博物館開館8天之後已經閉館。重慶大學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重慶大學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對該情況進行核查,核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上海地鐵博物館開館滿月 "記憶"展品徵集首獲回應
    東方網12月1日消息:在上海地鐵博物館開館「滿月」之際,向公眾徵集「記憶」展品活動也獲得積極回應。上周,一位上海市民捐贈出了兒子的3封家信,揭秘上海首批地鐵司機精彩誕生記。  在上月參觀地鐵博物館時,嚴先生聽說館方長期向公眾徵集地鐵「記憶」展品,特地在近日登門送去保存多年的3封家信。
  • 臺山市公證處為陳百強紀念館展品捐贈活動現場公證
    近日,已故香港著名歌星陳百強的母親姚喜蓮女士向中共臺山市委宣傳部捐贈數百件「陳百強遺物及展品」。   9月8日,捐贈儀式在陳百強紀念館(臺山市四九鎮金園路)內隆重舉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傅文銳、市文聯副主席李培貴、姚喜蓮女士、市公證處工作人員以及陳百強歌迷近100人參加了捐贈儀式
  • 難獲真假鑑定報告 消費者維權難舉證
    ,被告知須提供真假鑑定報告。  職業打假靠「摳商品瑕疵」  消費者無證可舉,維權自然無門,那「職業打假人」又是如何進行維權的呢?他們能否獲得廠家的鑑定?  職業打假人馮志波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現行的維權方式中,職業打假人更多的是靠證明產品本身質量存在問題,或證實該產品成分和手續不合法來打假。
  • 世界上第一家失戀博物館——歐洲最有創意博物館,展品震人心魄!
    嗨嘍大家好,你們有沒有去過失戀博物館呢?失戀博物館是創始人邀請失戀者,請他們提供戀愛紀念品和背後的故事,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失戀者們釋懷和療傷,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其他物主相比,自己的感情路也許並沒有那麼坎坷,會更有勇氣去面對下一個好的開始。
  • 世界技能博物館新添4件珍貴展品,今天還舉辦了青少年教育論壇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魯哲)世界技能博物館又添新展品。11月27日,在「技·傳世」世界技能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論壇上,舉行了一場展品交接儀式。圖說:根雕大師吳先金捐贈的3件根雕作品 主辦方供圖(下同)來自浙江台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根雕大師吳先金捐贈了《絲綢之路》《中國夢》《中華大愛》3件根雕作品,他捐贈的這3件展品緊扣時代主題,用獨創的「花刀」技藝雕刻而成,凝聚了吳先金一生技藝的精髓。
  • ...深邃的中國文化打動人心」——敦煌展品走進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
    【文旅時訊】「深邃的中國文化打動人心」——敦煌展品走進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 2020-01-06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留學生用獨特視角介紹日本博物館展品
    中國留學生用獨特視角介紹日本博物館展品 2014-09-02 15:23:49作者:責任編輯:張尼   中新網9月2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2日報導,目前,千葉大學和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正在持續嘗試以外國人的視角介紹日本歷史展示物品
  • 香港海事博物館9月迎客 先進科技凸顯逾500展品(圖)
    香港海事博物館9月迎客 先進科技凸顯逾500展品(圖) ,博物館除了展出超過五百件展品外,還利用多種先進工具及科技突出展品。  海事博物館位於香港赤柱美利樓古建築,分為古代館和現代館兩部分,於二零零三年年底開始籌建。  全館將展出超過五百件展品,其中八成為真品,通過拍賣、捐贈等方式為博物館所收藏。展覽內容十分詳盡,包括古今中外的航海歷史,從船的鼻祖獨木舟一直到未來船隻的設計都有涉及。  展品之最要數全館最長的「靖海全圖」和最大的模型「耆英號」。
  • 《博物館奇妙夜》:會動的展品們
    戴利是一名經常換工作的單親爸爸,跟妻子分開之後獨自撫養兒子,但是現在戴利的前妻即將重新組建家庭,他們想把兒子尼克接過去撫養,為了爭取到兒子的監護權,戴利找到了一份在自然歷史博物館當夜班警衛的工作。在紐約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陳列各種讓人驚訝的展品,有侏羅紀時代的霸主霸王龍、健壯彪悍的匈奴士兵、原始部落山洞人、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動物以和一些改變了歷史的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