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擁堵費」屢次被提及,若落實真的能夠治堵?

2020-12-15 騰訊網

最近,北京市交通委正式發布了一條新的通告,這就是關於現在北京的交通工具和郊區車牌的下一步政策建議,並將與城市總體規劃一起實施。這件事讓人不禁懷疑,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擁堵費」要來?

交通堵塞包括哪些內容?

所謂「過路費」,就是在交通擁擠的情況下,對該道路的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費用,以調節交通狀況,據了解,目前北京對這一費用的研究已有10年。2010年12月,北京市出臺了近28項緩解交通擁擠狀況的政策,其中主要包括收費方案等。

在2013年時,有關部門正式發布了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在該計劃中,城市將對低排放的交通收費,從而大大減輕該地區的擁擠狀況和空氣品質。

此後的每年幾乎都會出臺一項相關政策,所以很多媒體報導,如將於2014年出臺並完成,或於2015年實施,但到目前為止關於交通擁堵的報導依然時有發生,並未得到相關落實。

有關負責人在北京市2017年兩會期間,也曾就交通擁堵費政策的實施發表了看法,他認為,交通擁堵費政策的實施涉及範圍很廣,因此政府會慎重研究,不知道是應該稱之為交通擁堵費,還是減排費,因為這兩項費用都包括在內

而且還需要正式確定具體的收費方式和收費範圍等,同時對誰收取、如何收取,這同樣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不同的收費方式和技術手段,眾說紛紜。

適用於主城區的機動車

此時此刻,有關記者向聯會秘書長詢問,對方直言:現在使用的收費標準應針對主城區擁擠的道路,而收費標準應針對經常進出城區的車輛。而且會根據出行時間和次數等標準進行不同程度的收費,當然有特殊情況的話要給予特別照顧,比如本城居民出行或者是正常上下班。

當擁堵費這一政策剛出臺的時候,標準還比較低,對於短期的出行可以提供免除條件,但對於長期佔用公共資源或多次累積車輛的車輛要徵收擁堵費,這樣對老百姓來說就不會增加出行成本了。

一些經濟學家說,如果按時段實行收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崔東樹則認為,目前這種技術手段還不夠成熟,無法實施或實施。

作者:杯澈

審稿:山霧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新聞網、中國網

相關焦點

  • 擁堵費屢屢被提及 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有業內專家指出,治堵不能把擁堵費單獨討論考慮,而要以緩解擁堵為目的,考慮綜合施策。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北京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
  • 「點石成金」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培根今日熱點「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等政策建議,北京市有關部門將進一步研究論證。此言一出,再次引發民眾對擁堵費的關注。徵收交通擁堵費並不一定是治理交通擁堵的靈丹妙藥。新加坡使用此法,效果不錯。
  • 擁堵費屢屢被提及!為何難開徵,真能治堵嗎?
    12月7日,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北京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此言一出,再次引發民眾對擁堵費的關注,有人驚呼:這是不是意味著擁堵費要來了?關於擁堵費的收費方式和技術手段,不同專家有不同看法。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擁堵費應主要針對主城區擁堵道路進行徵收,徵收對象主要為進出主城區的車輛,按照出行時長或次數等標準徵收,同時針對一些特殊情況進行照顧,如主城區居民出行、上下班出行等情況。
  • 廣州交委治堵新光快速 非萬不得已不徵擁堵費
    廣州市交委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已注意到了這一問題」,治理其擁堵問題,要結合廣州市的「治堵方案」進行,並稱不到萬不得已,廣州不會徵收擁堵費。廣州治堵需通盤考慮「新光快速的擁堵問題,我們已經注意到了,但如何治理,還在研究。」
  • 北京制定交通擁堵費方案 專家:治堵核心是減汽車數量
    北京市已制定「交通擁堵收費」方案,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衍用對中國網記者表示,若收取擁堵費再執行限號,會引起民眾反感。治堵核心是減少汽車保有量,將數字控制在基本不太擁擠的狀態。  北京目前正執行工作日每五日輪換限號出行政策,此次再制定「交通擁堵費」方案,對此,王衍用表示,「如果是在非限行日子收取,是不合理的。」他說:「許多人會認為,限行時不能開車外出,若收取擁堵費同時執行限號,則會引起民眾反感。」  他還稱,此次控制交通保有量的舉措是值得肯定的,「數字上應再縮小,因為如果車量太大,擁堵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 國際大都市治堵高招 東京分散布局倫敦徵擁堵費
    如何「治堵」?成為眼下中國人最熱的話題。  看慣塞車的內地居民赴港旅遊,大多會感慨:香港道路真窄,街上人真多,車流真順暢。  東京聚集了日本1/10的人口,擁有450萬輛機動車,卻很少塞車……  境外發達的大都市,少有「單雙號限行」、「搖號限牌」,然而卻早已摸索出一套治堵良策。大力發展公交,引導市民坐公交出行,成為最普遍也最行之有效的做法。
  • 廣州出30招治堵 徵收交通擁堵費仍在研究(圖)
    發布會上,廣州市交委、建委等部門回應了媒體提出的部分熱點問題,包括市民關心的限制小汽車上牌、收取交通擁堵費、分時公交專用道、公務車使用管理等。目前職能部門明確的是,廣州將合理引導個體交通向公共運輸轉移,目前不會收取交通擁堵費用,但已經進入研究階段,至於市民關心的治堵細則,會在兩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內向社會公布。
  • 北京將開徵「擁堵費」方案擬20日公布
    昨日(12月7日),近來「最熱」的車界傳言「北京治堵新方案」得到落實:國務院原則同意北京治堵方案,北京市將儘快修改完善後並抓緊落實。據接近北京市交通委的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上述方案包括收取城市擁堵費等,或將在本月20日左右正式公布,並徵求社會意見。
  • 擁堵費是什麼鬼?北京開始了,濟南還多遠?
    近日有消息稱,為了解決「首堵」困境,北京今年可能徵收「擁堵費」, 目前已初步制定了收費政策和方案。先看新加坡和倫敦的政策→_→  新加坡:對進入的車輛每天收費3新元的「道路擁堵費」,公交車除外。  原標題:壹探│擁堵費是什麼鬼?北京開始了,濟南還多遠?
  • 倫敦,「得罪人」的擁堵費
    那一年2月,利文斯通頂著巨大的壓力在倫敦市中心實施交通「擁堵費」政策,美國駐英大使館對此卻不予理睬,拖欠擁堵費約150萬英鎊。利文斯通忍無可忍開炮痛罵,他在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說:「如果問我要怎麼處理,我會把大使館的車子全部扣留,再把它們撞爛,但這對我來說並不合法。」  按照當時的規定,周一到周五早7點到晚6點半之間,駕車進入倫敦中心區的司機每天必須繳納5英鎊擁堵費。
  • 擁堵費:解決擁堵的一劑良藥?
    在來信來電中,有不少人提出了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建議。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對於擁堵費和郊區牌照等其他政策建議,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北京市未來是否要收取擁堵費?擁堵費能否成為解決「首堵」的一劑良藥?這成為輿論和公眾關注熱點。
  • 倫敦擁堵費政策失靈啟示錄
    2013年9月2日,北京市政府印發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的通知》提出,市交通委和市環保局將牽頭規劃低排放區,研究制定徵收交通擁堵費政策。「與國際接軌」通常是政府部門推行一項制度的最好理由,徵收擁堵費也是如此。許多城市在論證擁堵費的過程中,都會提到一個典型城市——倫敦。
  • 談了十幾年的「擁堵費」,究竟有沒有實施可能?
    真的不敢想像,一個四線小城市在早晚高峰期都能堵成這樣,那些大城市會有多糟糕。 「擁堵費」雖然還未在全國徵收,但大家對其並不陌生。隨著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擁有車輛的家庭越來越多,城市車輛擁堵情況也日漸嚴重,「擁堵費」被提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 看不限購的香港是怎麼治堵
    對於香港的工薪階級來說養臺車真的很吃力,所以,香港人不買車真的是因 為買不起,是因為養不起。3、不差錢?停車交費照樣讓你很頭痛若有不付費、超時停車等違例停車行為都會顯示在咪錶上,一旦被巡邏的警察發現,就會開出罰單 ,每張罰單320港元,跟深圳比起來好像不貴。不過巡警每隔一段時間會再來,如果車子還沒開走,就會送上第二張、第三張罰單。4、更嚴格的交規讓司機少違章跟大陸計分一年12分不同,香港是2年才10分。
  • 外國的城市怎樣收交通擁堵費?倫敦:每天11英鎊
    【環球時報駐義大利、英國、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韓秉宸 孫微 王喆】曾經多次被提及的擁堵費政策,今年在北京市或將動「真格」。北京市政協上周召開霧霾治理協商會,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已經初步制定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目前正處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階段,此外,借鑑新加坡、倫敦等地經驗,目前已初步制定收費政策和方案。
  • 外國城市怎樣收交通擁堵費?倫敦:每天11英鎊
    【環球時報駐義大利、英國、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韓秉宸 孫微 王喆】曾經多次被提及的擁堵費政策,今年在北京市或將動「真格」。北京市政協上周召開霧霾治理協商會,北京市相關部門表示,已經初步制定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目前正處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階段,此外,借鑑新加坡、倫敦等地經驗,目前已初步制定收費政策和方案。
  • 北京擁堵費漸近:已初步制定方案 政策落地倒計時
    即使今年1月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北京市兩會期間明確表示,擁堵費出臺還沒有時間表,但從最初北京提出制定擁堵費到確定擇機收取,再到著手研究擁堵費立法,這項政策之於北京市民已不再遙不可及。  「本次,相關部門進一步表態稱北京初步制定了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令人看到了擁堵費具體計劃、細化方案即將出臺的可能。」李瑞敏表示。
  • 倫敦怎麼徵收交通擁堵費
    從倫敦的經歷不難看出,收取擁堵費並非隨意的決策,此「前」必須經過充分調研與合法程序;此「後」必須大力發展公共運輸,「限疏結合」,綜合治堵。豎立倫敦市中心路邊的牌子提示司機繳納擁堵費(新華社)爭論多年倫敦從2003年2月開始徵收交通擁堵費,是歐洲首個對汽車進入市中心收費的城市。
  • 北京市交通委:徵收擁堵費,不能議而不決
    北京市交通委日前表示,在就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優化方案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過程中,有不少群眾建議出臺徵收擁堵費和發放郊區牌照等政策。對此,北京市有關部門將結合落實城市總體規划進一步研究論證。或許是因為有「擁堵費」這樣的敏感詞,消息一經發布,蹭地衝上熱搜引發熱議。事實上,這不是北京首次討論擁堵費問題。
  • 北京徵收交通擁堵費擬入法 正研究收費標準
    另外,既然收擁堵費,就要以現實的車流做實驗採集信息。目前,在一些場地、路段已經開始做這樣的實驗了。  容軍表示,目前,收費的區域還在選擇,具體是按道路收費還是針對某個區域來收費,都還在研究中。此外,收費價格將來也可能不斷調整。根據擁堵情況,交通部門要考慮對價格、區域設立不斷調整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