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放牛郎》該出現在孩子的童年中嗎?

2020-12-13 寶寶知道

前段時間在陪寶寶聽兒歌的時候,我聽到了這首讓我非常熟悉的《二小放牛郎》。這首兒歌在我小的時候就開始聽了,而每一次我只記住了第一次句歌詞,就是那句「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從前我一直覺得這首兒歌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牛郎唱的,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那個時候總是在比較好玩兒的時候,心血來潮才會哼起這首歌,直到有了寶寶之後我才開始第一次去認真的聽一下這首歌。

如今的動漫自然是非常方便的,可是在聽這首兒歌的時候不知道每一次為什麼都可以聽出一種非常悲傷的感覺。而每一次寶寶在聽到這首兒歌的時候都變得很認真,而不像其他兒歌讓他覺得非常的開心,直到最後在看到動畫的時候我發現最後一幕是顯示的王二小在天上,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這首兒歌結局是非常悲傷的。在網絡上查過這首兒歌的相關背景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它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而真實的故事結局自然是王二小被殺害了。

當看過這首兒歌背後的故事之後,我開始心裡有了一種很莫名的沉重感,他的故事是以大約100年前為背景的,在那個炮火連天的年代,中日戰爭也變的非常的劇烈,類似於王二小這樣因為愛國而被殺害的孩子不在少數,從前我記得在小的時候,我們的課本上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革命故事,可是隨著我們的長大,如今的課本不斷改革,很多曾經的故事都再也找不到了,我想這樣的改革大概也是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吧。

可是現在在0到3歲的孩子中,居然出現了這樣的一首兒歌,我突然不知道這首兒歌出現在現在的兒童歌曲裡到底應不應該,畢竟現在的年代是屬於和平年代,而這樣一種殺戮早就過去了太久太久,現在的孩子未必能夠體驗到這樣的一種情感,而且這樣的一種兒歌太過於沉痛,究竟適不適合這麼小的孩子去聽呢,那麼當孩子聽到這樣的兒歌的時候,如果好奇心來了,我們又該怎樣去給孩子講解這樣的一首革命歌曲。

相信這樣的一首兒歌很多很多的人都聽過,那麼在如今孩子的童年裡,孩子的兒童歌曲裡到底應不應該出現這樣的一種革命歌曲呢?我想這個答案也是我們需要去思考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原創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寸寸舊時光)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王二小」是千百個英雄的化身——《歌唱二小放牛郎》創作故事
    劫夫在遼寧北鎮大廟(資料圖)「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時光荏苒,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已在中華大地流傳了70餘年。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指揮主力部隊3萬餘人,在冀中區人民及北嶽、太行、冀東、冀南等區八路軍配合下,展開反掃蕩作戰。這段幾乎是晉察冀革命根據地最為艱難的時期被稱作「五一」反掃蕩,而《歌唱二小放牛郎》就誕生在這個背景之下。
  • 《歌唱二小放牛郎》誕生記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秋日,驅車前往西柏坡採訪。蒼茫的群山在車窗外飛過,同車的記者打開手機裡的微視頻作品,一位滄桑老人哽咽著在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史林山用特有的帶著方言的曲調,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聲音一開始就有些顫抖,他極力忍著淚水,唱到「敵人把二小挑在槍尖」時,竟哽咽不止,淚流滿面,他說:「俺不能再唱下去了。」我的淚水也早已奔湧而出……為轉移史林山的注意力,我提議繼續爬山,去看崖頂二小的雕像。途中,史林山指著山崖,說:「二小就是從這裡被挑下來的。
  • 小學音樂說課稿:《歌唱二小放牛郎》
    小學音樂說課稿:《歌唱二小放牛郎》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30 14:52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史林山:歌唱二小放牛郎
    原標題:史林山:歌唱二小放牛郎 「我是代表『二哥』接受檢閱」 史林山老人的胸前戴著一枚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老人說,這是至高無上的光榮。 此次去北京,老人不僅受中央電視臺邀請錄製開學第一課,也是石家莊市唯一受邀參加閱兵的抗戰老同志代表。
  • 這間以王二小命名的村小 孩子們唱著二小放牛郎懷念英雄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上世紀四十年代,作曲家李劫夫和詩人方冰坐在臺階上用半截鉛筆只用一個小時創作出《歌唱二小放牛郎》時,或許不會想到,這首歌會被傳唱至今,流傳了七十多年,成為全國各個版本音樂課本裡,都繞不開的一課。而與這首歌相比,1997年在王二小家鄉河北淶源縣上莊村建設的「王二小希望小學」,則年輕得多。在英雄故土上,孩子們默默記錄著曾經那個小小少年的故事。
  • [紀念抗戰不能忘卻的那些人]「王二小」原型閆富華:活在歌裡的放牛郎
    悲慘童年逃荒流浪 小小年紀參加革命  由於閻富華在家中排行老二,村裡人便習慣叫他「二小」,史林山則稱其為「二哥  「無論老人還是孩子,所有人都哭了。」史林山滿含熱淚地說,當時崖底的河水,真真切切被染成了紅色。
  • 紅色音符抗戰歌曲|「王二小」是千百個英雄的化身——《歌唱二小...
    劫夫在遼寧北鎮大廟(資料圖)「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時光荏苒,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已在中華大地流傳了70餘年。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指揮主力部隊3萬餘人,在冀中區人民及北嶽、太行、冀東、冀南等區八路軍配合下,展開反掃蕩作戰。這段幾乎是晉察冀革命根據地最為艱難的時期被稱作「五一」反掃蕩,而《歌唱二小放牛郎》就誕生在這個背景之下。
  • 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這首廣為流傳,感動了幾代人的歌謠,至今仍印刻在太行山的記憶中歌謠中的主人公王二小,是一名少年抗日英雄,他將日寇引入我軍包圍圈而犧牲。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據記載,王二小,原名閻福華(排行老二,村裡人都叫他二小),平山縣南滾龍溝村人,是英雄王二小的原型之一。
  • 那個放牛的「王二小」到底是誰
    一首歌曲的誕生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歌陪伴幾代人走過童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湧現出一大批少年英雄,王二小就是他們中的一個化身。     王二小對於我們來說,永遠都是那個勇敢、機智、為了保護幹部和鄉親不怕犧牲的十三歲的放牛娃,如果真的有「王二小」這個人,到現在他應該有82歲的高齡了,而當時把「王二小的故事」寫成歌的詞曲作者方冰和劫夫,分別於1997年和1976年離開了我們。《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創作於1942年。
  • 王二小墓地乾乾淨淨,兒時玩伴年過8旬仍為他守墓:怕他孤單
    還記得小時候學唱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嗎?那一句「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在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後,我國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在這期間有無數中國人民英雄為保家衛國而流血犧牲。
  • 尋訪王二小——童謠背後的少年英雄
    新華網石家莊5月30日電(記者王文化、任麗穎)「牛兒還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最早唱響《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孩子已漸漸老去,而童謠裡那個將日寇引入我軍包圍圈而犧牲的少年英雄形象,仍鮮活地躍動在太行山的記憶之中。  在河北平山、淶源都有王二小紀念地,在河北順平以至山西等地都有王二小式少年英雄的事跡流傳。
  • 當年兒童團員史林山揭秘「王二小」犧牲始末
    中新網石家莊八月十一日電(記者 牛琳)「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卻不知道哪兒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今天,這首由時任西北戰地服務團記者方冰和作家劫夫共同創作,發表在一九四二年《晉察冀日報》(《人民日報》前身)元旦副刊上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六十多年後再次被河北省團省委組織的「共同成長在藍天下」——河北省少先隊夏令營的孩子們
  • 調查:那個放牛的「王二小」到底是誰
    生活中的王二小何止千百個,作品中的王二小隻不過是千百個小英雄的一個剪影、化身而已。」  而歌中的「王二小」確實被考證出許多原型,其中流傳最廣的分屬兩處:河北平山和淶源。  平山王二小:「孩子王」血染山澗  尋閱王二小的相關資料,史林山這個名字多次出現,這位現年82歲的老人自稱是王二小兒時的夥伴。
  • 王二小墓地乾乾淨淨,兒時玩伴年過8旬仍為他守墓:怕他孤單
    還記得小時候學唱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嗎?那一句「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在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後,我國進行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在這期間有無數中國人民英雄為保家衛國而流血犧牲。他們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河北省淶源縣的王二小就是其中一位抗日小英雄。
  • 王二小13歲死於日本人手中,此人為他守墓整整58年,讓人感動!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向中國發起了侵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很多人死去,很多人家破人亡,所以這場戰爭是非常殘忍的。當然面對日軍的進宮,我們國人也奮起抵抗,在戰爭期間出現了很多英雄,所以今天小編要講的故事就是圍繞著一個抗日英雄展開的。相信大家都聽過一首叫做《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吧,這首歌在小編小學的時候就會學到,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會學。
  • 小學課本中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的時間,答案在這首兒歌中
    小學課本中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犧牲的時間,答案在這首兒歌中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全國人民紛紛投入到了抗戰之中,不論石老人、小孩、婦女全都參與其中全民抗戰,因為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怨恨,對於中國人民的手段異常殘暴,有很多的人民英雄死在了他們的手中
  • 王二小13歲死於日本人手中,此人為他守墓整整58年,讓人感動!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向中國發起了侵略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很多人死去,很多人家破人亡,所以這場戰爭是非常殘忍的。當然面對日軍的進宮,我們國人也奮起抵抗,在戰爭期間出現了很多英雄,所以今天小編要講的故事就是圍繞著一個抗日英雄展開的。相信大家都聽過一首叫做《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吧,這首歌在小編小學的時候就會學到,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會學。
  • 河北有個淶源縣,坐擁太行之首白石山,山坡還有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淶源數千年的時光,先是走出新石器時代的氏族部落,又在歷史風吹雨打中劃歸察哈爾省,1949年8月由察哈爾省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走在淶源的村莊裡,有青磚有灰瓦,有土牆有豬圈,腳下的小路,厚重而深遠,讓你覺得這裡與現在的城市不在一個頻段上。淶源的大村子、小村子,都基本有著一樣的裡表、一樣的格局。
  • 還記得課本中王二小嗎?他讓日軍全軍覆沒,兒時玩伴為其守墓58年
    導語:還記得課本中的王二小嗎?他讓日軍全軍覆沒,兒時玩伴為其守墓58年抗日戰爭帶給我們是無盡的傷痛,在戰爭過程中湧現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傳奇英雄。不知道有沒有聽過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想必至今為止仍然有一些90後甚至以及00後都不知曉之這一首歌的存在。筆者今天的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歌裡面說的王小二,他犧牲時僅僅才13歲,最終他的犧牲為同村的人逃離換取珍貴的時間。王小二隻是一個化名,原名叫做閆富華,是河北淶源縣人,在很小的時候他父母早逝,不得已成為了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