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非常喜慶的節日,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小孩子都是比較喜歡過春節的,因為這時候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還可以放肆的玩。
春節也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每次快到春節的時候,身處各地的人都會抓緊時間往家的方向趕,心裡是迫切地想要回家,看看想念已久的家人和朋友。
雖然如今的春節不如以前那樣的熱鬧,但還是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是一直存在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對春節的感受不再如童年那般的強烈。
不過大多數人童年時的感受還是非常美好的,但仍有少數人在春節期間過得不太開心。作為一代文豪老舍先生,童年時竟會害怕過春節。
說到老舍,你一定很熟悉他。他是一個很有名的人,在我們的學生時代經常能聽到他的名字,他的文章也經常會出在語文課本上。
眾所周知,老舍的原名是舒慶春,因為他出生在立春,所以他的家人給他取了這個名字,意思是「慶祝春天的到來」。
老舍的童年時期過得並不快樂。她的父親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場上犧牲了,所以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他母親的身上,只能依靠給別人洗衣服來維持生活。
但有時送來的衣服很髒,特別的讓人難以接受,他的媽媽甚至因此吃不下飯,可是卻還是挺過來了。還經常教育她的孩子,窮也要窮得有志氣,這句話對老舍影響深遠。
不過在過春節的時候,當別人家都在忙著採購年貨時,老舍家裡也是會做出一些準備的,能夠讓家裡有喜慶過節的氣氛。
所以春節也是童年時的老舍在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但同時也是他最害怕的一個日子。期待我們都明白這種感情的由來,但是為什麼也會害怕呢?
那是因為在每年年底,都會有很多人到他家討債。有時,這些人會在老舍家裡吃吃喝喝,無情地欺負老舍的家人,所以這也給童年時的老舍帶去了很大的陰影。
這些記憶被老舍銘記,我們也可以通過他的作品感受到這些黑暗事件給老舍帶來的痛苦。因此,春節對老舍來說既是喜事,也是害怕的事。
茫茫人海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會成為你的朋友,與你同甘共苦,有些人會成為你的伴侶,互相幫扶,還有人會成為你的貴人,改變你的命運。
老捨命運的轉折點正是因為他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貴人劉壽綿。劉壽綿雖是北京的一個富家子弟,卻並沒有花天酒地的惡習,反而非常的樂善好施,幫助了很多的人。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老舍抓住了這次機會,勤奮好學,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而且還能夠出國深造。
當老舍學成歸來之時,劉壽綿早已皈依佛教,並且將全部家財散盡。他的女兒則是成為了一個尼姑,老舍對於這樣的情形,心裡感到非常的悲傷。
後來更是以她為題材,寫出了《新月》這部作品,以此來揭示了當時黑暗社會的殘酷面貌。
老舍的文章都特別的有深意,而且語言比較風趣幽默。雖然生活給了他非常多的磨難,但是這些挫折並沒有打倒他那顆熱愛生活的心。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