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鵬
先天八卦是易經的源頭。我們今天接觸到的易經,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文化體系。而它卻是從八個簡單的符號,也就是八個卦象開始的。
現在我們看到的先天八卦圖,是一個原圖。八個卦象上為乾,下為坤,左為離,右為坎,左下為震,右上為巽,左上為兌,右下為艮。
先天八卦是一幅立體圖,不是平面圖。實際是描述的太陽圍繞大地運行的軌跡。古代的科技沒有今天先進,不知道每天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山,是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而認為是太陽在圍繞大地運行。所謂天圓地方,認為太陽在圓形的天空中不停地旋轉,從左到上,從上到右,從右到下,從下到東。
因此這個先天八卦中的每個卦象,就帶有自身的基本特性。其中最明顯的特性,是運行的方向和速度。
觀察先天八卦圖,就可以看出,乾卦在上,代表天,坤卦在下,代表地。這兩個卦是不動的。另外六個卦,左邊的震、離、兌三卦,實際是上行的,而右邊的巽、坎、艮三卦是下行的。每個卦象的方向很明確。
也就是說,左下的震卦,是從坤卦中演變出來的,一路向上,震演變成離卦,再演變成兌卦,最終演變成乾卦。然後巽從乾卦中演變出來,一路向下,巽演變成坎卦,坎演變成艮卦,最後艮演變成坤卦。
至於速度,同樣是向上,震卦到離卦較慢,因為震卦是上面兩根陰爻壓住下方一根陽爻,這根陽爻要往上,就比較吃力。兌卦到乾卦較快,因為兌卦是下面兩根陽爻上面一根陰爻,陽爻是陰爻的兩倍,會快速吃掉上方那根陰爻。
同樣是向下,巽卦要比艮卦慢。巽卦是下方一根陰爻,拖著上方兩根陽爻往下走,明顯勢單力薄。而到了右下方的艮卦,下面兩根陰爻吸住上面一個陽爻往下掉,就沒有什麼阻力了。
至於左邊的離卦和右邊的坎卦,速度是接近靜止的。因為離卦是中間一根陰爻,上下各一根陽爻,被陽爻帶著往上走,但陰爻在中間是中心,兩根陽爻都被陰爻吸引住了,所以有點靜止的狀態。右邊的坎卦也一樣,中間一根陽爻,但被上下各一根陰爻夾住,早晚要被陰爻帶下去,但陽爻是中心,陰爻都在追求中間那根陽爻,因此也處於幾乎停頓的狀態。
了解了先天八卦中每個卦象的特性,在運用六十四卦進行預測時,就可以首先觀察到上下兩卦,各自的運行方向和速度。
比如水火既濟一卦,下卦離,方向是向上的,而上卦坎,方向是向下的。至於速度,兩個卦象都接近靜止。但是兩個卦象,下卦離向上,上卦坎向下,就形成一種自動的、完美的融合狀態。而且像個卦象是互補的,就像一把鑰匙和一把鎖,剛好可以合成一個整體。
所以起卦預測,遇到水火既濟,就認為事情已經完成,而且結果是比較完滿的。
比如古代的人修煉丹法,就把水火既濟當成一種最為理想的境界。
而反過來,如火水未濟一卦,由於下卦坎,方向是向下的,而上卦離方向是向上的。這就無法融合了。因為各自的方向不同,能量就無法合併成一個整體,上下有點背離的狀態。所以起卦預測,遇到火水未濟,就會認為事情未完成,結果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