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中鐵七局600餘名鐵路職工奮戰在焦作火車站,汗流浹背而不知疲倦。300分鐘後,焦作火車站新老軌道成功撥接。由於焦作火車站新月場舊站臺不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故暫停使用並進行大修改造。改造完成前,焦作火車站暫時使用鄭焦城際鐵路新站臺上下車。焦作火車站升級改造由此全面展開,鄭焦城際鐵路上列車飛奔,呼嘯聲響徹耳畔。
一條鐵路貫通兩座城市。根據規劃,鄭焦城際鐵路將於2014年年底通車。屆時,鄭州到焦作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兩城之間30分鐘即可抵達。日後,咱焦作人到鄭州購物,也就一頓飯的工夫…… 東方今報記者 趙明 高超/文圖
鄭焦城際鐵路,給焦作帶來新機遇
360萬焦作人,做著同樣一個繁華的都市夢,而這夢想,隨著鄭焦鐵路開通的臨近,越來越清晰。
作為省部合作的重點項目,鄭焦城際鐵路主要承擔鄭州、焦作兩市之間及兩地區與城際軌道交通網其他城市間客流,中長期還將成為太焦線地區與鄭州樞紐及其聯通地區間的便捷客運通道、河南省東引西進對外開放的主要平臺。鄭焦城際鐵路總投資92.1595億元,焦作市出資10.5718億元。
作為日後通往鄭州市的重要樞紐,鄭焦城際鐵路停靠的每一個站點,無疑將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該線路自鄭州樞紐南陽寨站引出,向北沿既有京廣鐵路通道跨新建黃河四線橋,經武陟、修武縣,向西北沿既有新月鐵路通道至焦作站。全線設鄭州、海棠寺、南陽寨、黃河景區、武陟東、修武西、焦作等7站。我市境內線路途經武陟、修武、馬村、山陽、解放5個縣區14個鄉、鎮(辦事處),53個行政村。
作為一種高效、快捷、節能、環保的新型交通運輸方式,鄭焦城際鐵路將引領沿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分工和互補,實現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半小時」經濟圈的目標,對於促進中原經濟區建設、促進中原崛起具有重要意義。
到鄭州購物、焦作旅遊,僅一頓飯的工夫
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鄭州市一直吸引著焦作人來購物;而作為太極故裡、山水城市的焦作,也一直是鄭州人的旅遊旺地。鄭焦高鐵一通,兩地往來,就是吃頓飯、喝碗茶的工夫。
焦作市古稱「懷川」,是太行山腳下的一個城市。長期以來,焦作人感嘆出懷川難。雖然焦作資源豐富,風景秀美,但不便利的交通,嚴重阻礙了焦作經濟的發展。但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鄭州和焦作的聯繫更加密切,焦作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地位也愈加突出。特別是將要開通的鄭焦城際鐵路,更像一條繩子,將鄭州和焦作串聯在了一起。出「懷川」之難,也將成為歷史。
望著施工正酣的城鐵工地,焦作人在憧憬著城鐵開通後的生活。彼時,孩子到鄭州工作將更加方便,到鄭州去吃燴麵、買東西就像坐公交車,而鄭州人來焦作遊玩,來焦作生活,也給家鄉帶了巨大的商機。
數字中的城鐵
鄭焦城際鐵路開通後,城鐵的運送速度可達到120~250公裡/小時,從焦作市到鄭州市只需要30分鐘;從鄭州到焦作雲臺山,需要40分鐘。而在中原城市群中,從焦作到開封只需55分鐘、到洛陽只需33分鐘、到濟源只需19分鐘,到新鄉僅需17分鐘……列車在穿梭,我們的腳步更加自由。
專家預測,到2020年,鄭焦城際鐵路的乘客可達1086萬人次;到2030年,乘客可達1480萬人次。
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鮮活的城市夢想。這夢想,無休無止,這夢想,雖在路上,卻已可見。
連結
鄭焦城際鐵路大事記
6月26日,鄭焦城際鐵路最後一片箱梁順利架設,也標誌著實現了全線貫通。
5月16日早上6點30分,隨著最後一輛通過老黃河鐵路大橋的列車駛過,在鐵軌撥接施工的施工點,工人們對老軌道進行切割平移,與新軌道完成撥接。已經服役了54年的中國最繁忙鐵路——京廣線黃河段「功成身退」。設計最高時速達到250公裡的,京廣鐵路與鄭焦城際鐵路共用的四線鐵路特大橋鄭焦城際鐵路黃河大橋正式投入使用。
4月17日,由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承建的鄭(州)焦(作)城際鐵路啟動牽引供電系統施工;
3月18日,經過中國中鐵七局集團一公司270分鐘的緊張施工,鄭 (州)焦 (作)城際鐵路在南陽寨站成功與既有京廣線 「握手」。
2010年8月3日上午,隨著焦作市鄭焦城際鐵路項目徵地拆遷工作動員大會的召開,鄭焦城際鐵路項目正式進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
(原標題:火車站全面升級 焦作城鐵時代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