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說到孫正義,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當初投資阿里巴巴。作為馬雲的「貴人」,孫正義當年2000萬美元的投資,可以說是阿里現在能夠成功的關鍵性的一步。而「慧眼識珠」的孫正義,也因為這次投資賺得「盆滿缽滿」。
據悉,除了最初投資阿里的2000萬美元之外,孫正義的軟銀又在之後投資了6000萬美元,而這8000萬美元,換來了阿里30%的股份。從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的市值來看,孫正義這筆投資大概翻了2900倍。
當然,作為著名的投資人,孫正義近年來也不止投資了阿里這一個企業,在阿里成功之後,孫正義就在世界各地開始投資,像Uber、Wework、Oneweb等,投資金額更是高達幾十上百億美元,但是這些投資卻屢次「翻車」,而且再也沒有出現過像阿里這樣的「獨角獸」。
對於這樣的情況,不少人就表示,一個阿里已經花光了孫正義的所有「運氣」,也有不少人表示,可能孫正義的眼光不如從前了。但是,就是在被不少人不看好的情況下,孫正義今年終於「翻身」了,又押中了國內一獨角獸企業。
140億「砸出」近5000億市值
據了解,在今年3月,孫正義分別向「鏈家系」旗下的自如和貝殼各投資了10億美元,總價值約140億人民幣。雖然看上去孫正義投資的是兩家公司,但其實這兩家同屬於鏈家網,也就是說這140億其實都投給了鏈家。
那麼,這兩個公司到底有何不同,能夠讓孫正義豪擲140億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貝殼,作為鏈家旗下的「頭部品牌」,貝殼一直以來都是鏈家系中最具價值的品牌。今年8月,貝殼就以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的身份,在美國上市。上市當天,更是以87.2%的漲幅,市值達到了421.95億美元(約合2761.5億元人民幣)。
而截至12月21日,貝殼的市值已經達到了759.84億美元(4977.48億元人民幣)。這次押寶,也讓孫正義再一次賺得「盆滿缽滿」。據軟銀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軟銀淨利潤同比增加了251%,達到了1.88萬億日元,其中投資收益比例也是高達841.5%,達到了2萬億日元。
其次,就是自如。作為目前我國短租公寓行業中的佼佼者,自如在不少大城市都是年輕人的租房首選。今年不少短租公寓紛紛「暴雷」,但是自如卻仍能保持穩定的發展以及穩定的收入,其背後的發展潛力,可想而知。而自如,也是鏈家旗下最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貝殼」的品牌。
貝殼找房會是下一個阿里嗎?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房產服務「巨頭」,貝殼在行業內無論是體量還是規模都是無可爭議的。同樣,其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從市值來看,目前759.84億美元的貝殼和7034.66億美元的阿里,顯然還有著不小的差距。相信就算有一天貝殼成為了我國的第一大房產服務品牌,也很難有阿里今天的成績。
畢竟與阿里相比,貝殼僅僅是深耕了房地產這一個領域,但是阿里卻在行動支付、網際網路金融、電商等幾乎全領域都有投資,如果說貝殼是房產領域的巨頭,那阿里可能就是我國全領域的巨頭了。
所以,雖然說此次孫正義「押寶」成功,但是貝殼想要成為第二個阿里,還是「任重而道遠」。對於貝殼今後能否超過阿里,你怎麼看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