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布羅陀海峽是世界上戰略地位最重要的海峽之一,全長約90公裡,南北寬12至43公裡。在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唯一的出海口,當時就有人說:誰控制了直布羅陀海峽,誰就控制了地中海。
直布羅陀海峽是歐洲與非洲的地理分界線,以北是歐洲的西班牙,以南是非洲的摩洛哥。直布羅陀海峽北岸有個小城叫直布羅陀,英國於1704年佔領,讓西班牙大呼委屈。不過西班牙也不吃虧,直布羅陀海峽南岸與英屬直布羅陀相對的城市休達(塞卜泰)卻被西班牙控制,摩洛哥要求西班牙「歸還」休達,被西班牙強硬拒絕。西班牙不可能把直布羅陀海峽南岸的休達交給摩洛哥,就如同英國不可能把直布羅陀海峽北岸的直布羅陀交給西班牙。
摩洛哥失去了對休達的控制權,但摩洛哥應該感覺到慶幸,因為直布羅陀海峽南岸另一座重要的城市還控制在摩洛哥手上,這就是丹吉爾。摩洛哥有人說:「丟掉了休達,我們失去了一條腿,我們不能再失去另一條腿。」這指的就是丹吉爾。
摩洛哥位於非洲的西北部,面積45.9萬平方公裡(不含西撒哈拉地區),首都是拉巴特。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是位於本國中部海岸的達爾貝達,名氣不大,但這座城市還有一個全球聞名的名字。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拍了一部電影,結果成為永恆的經典,這就是《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就是達爾貝達。
達爾貝達的規模要大於丹吉爾,但由於丹吉爾位於直布羅陀海峽南岸西端,直面大西洋,戰略地位要比達爾貝達高一些。控制了丹吉爾,摩洛哥才能在直布羅陀海峽的問題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不過在一百多年前,有個歐洲國家盯上了丹吉爾,這就是德國。
最早盯上摩洛哥的是法國。1767年,法國就把觸角伸到摩洛哥,強迫摩洛哥籤訂條約,讓法國佔了很多便宜。1844年,法國從已佔領的阿爾及利亞向西進攻摩洛哥,通過各種見得不光的手段,法國於1905年控制了摩洛哥。只不過在名義上,法國是在「幫助」摩洛哥「制定」變革計劃。
看到法國在非洲攻城略地,崛起較晚的德國非常眼熱,德國並不希望法國控制摩洛哥。為了破壞法國對摩洛哥的控制,1905年3月,有一個重要人物突訪摩洛哥的丹吉爾,他就是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威廉二世在丹吉爾指桑罵槐,說德國有義務「幫助」摩洛哥恢復獨立性,實際上是說給法國聽的。由於法國在摩洛哥佔的利益較多,德國就認為應該籤訂《馬德裡條約》,這份條約規定所有國家在摩洛哥的權益平等,並準備召開一個有關摩洛哥問題的大會。
法國畢竟是強國,「江湖朋友」多。1906年,列強在西班牙直布羅陀海峽北岸的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有關摩洛哥問題的會議。在會議上,與會的13個國家中,除了德國與「兄弟」奧匈帝國外,其他十一個國家全部反對德國在摩洛哥的存在。1911年3月,法國出兵打壓摩洛哥的反法起義,德國又坐不住了,站起來指責法國。
口頭上的指責是沒什麼用處的,德國決定出兵摩洛哥,藉口是要保護在摩洛哥的德國人。德國的豹號炮艦加上柏林號巡洋艦殺向摩洛哥,意在向法國施壓,希望法國能向德國做出巨大讓步,比如法國把法屬剛果送給德國。面對德國的獅子大開口,法國強硬拒絕,要打就打,怕你不成!
圖-摩洛哥蘇丹巡遊
德國自信自己的海軍實力可以與法國一較高下,不過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英國海軍卻站在了法國這邊,德國的心猛地沉了下去。英國已意識到德國的野心,如果德國把法國打下去,那下一個倒黴的一定是英國。所以英國應該趁德國羽翼未豐時阻止德國佔領摩洛哥,否則英國一定會後悔。
圖-摩洛哥人
面對英法的聯合,德國不敢再強硬下去了,只好與法國各退一步,籤訂了《法國、德國關於摩洛哥的條約》。德國承認法國對摩洛哥的統治權,法國把法屬剛果割讓兩塊給德國。德國和法國皆大歡喜,卻苦了眼巴巴等著德國「伸張正義」的摩洛哥。得知德國與法國做了交易後,摩洛哥人很失望,德國哪管你死活,開著豹號炮艦,歡天喜地回家了。
更多直布羅陀地圖文章,請訂閱微信公眾號,地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