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覺同城夢,北流撤市設區難,玉林的大城市夢還有多遠?

2020-12-25 森林驢

玉林人一直耿耿於懷外人的吐槽,說什麼玉林城區髒、亂、差,就像一個加大版的縣城,這讓他們顏面全無,情何以堪!

所以,這些年圍繞著做大做強中心城區而話題不斷,一直離不開的話題就是北流撤縣設區。撤縣設區這個話題也像冷飯一樣,時不時被人們拿出來炒一炒,總能收割一波流量,畢竟玉林的大城市夢已經做了N多年了!

玉林古稱鬱林,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州郡歷史,早在唐宋時期,「鹽利所在,舟車之會,巨商富賈於此聚居」,玉林城便成為南來北往的商貿重鎮。

把玉林城建設成為一個大城市,再現昔日「千年古州,嶺南都會」的風採,是無數玉林人的夢想。從早年的農民洗腳進城,到城市自建房,到百米寬二環路,再到建高鐵、修機場、造碼頭……對於城市化發展趨勢,玉林早有意識。但是,玉林速度還是太慢了,如今的城市競爭猶如逆水行舟,誰不努力就會在時代的潮流中被淘汰。

儘管玉林2009年12月創建了玉東新區,但中心城區不大不強,玉州區人口78.6萬,面積僅有464平方公裡,發展空間明顯不足,吸納就業、承載產業、輻射帶動等能力有限,而與之相鄰的北流則人口充裕,經濟不俗,玉北同城不僅可以整合各種資源優勢,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拓展新一輪城市發展空間,同時減少功能區的重複建設,提升玉林市整體競爭力,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這種效仿廣佛同城的方式,實現1+1大於2,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然所趨。

從早年間的玉(林)福(綿)產業一體化,到玉(林)北(流)福(綿)一體化,再到玉(林)北(流)同城化,玉林整整做了10年的大城市夢想,2017年曾傳言三年後北流撤市設區,而且證據確鑿;2019年玉林北站落戶北流新圩,似乎板上釘釘,然而……北流撤縣設區進展緩慢,以玉林為中心的城鎮群如散落在凡間的星星。

受限於城市的規模,這些年讓玉林吃盡苦頭,人口規模指標、用地建設指標等因素,使得玉林難以進一步做大做強。北流撤市設區,可以讓玉林往前跨越一大步。

為什麼北流撤縣設區對玉林這麼重要?

最近十年,中國面臨著經濟轉型和人口形勢兩大變化,城市化進程不再是全面開花,而是集約發展,發展機會越來越向著直轄市、省會、副省級城市等佔據行政資源的高等級城市集聚。而像玉林這樣普普通通的地級市,始終依靠的是自力更生。

只是這樣的自力更生,越來越力不從心。不僅如此,高鐵開啟了陸權復興的新時代,但是玉林卻沒能如願抓住機會,坐上產業轉移的快速列車。擁有736.97萬戶籍人口的玉林,常住人口卻只有587.78萬,人口流出149.19萬,流出人口數量之大,為廣西之最,他們除了外出求學之外,大多前往南寧、柳州和珠三角等地打拼。

玉林,處於粵港澳大灣區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結合部,是廣西「東融」對接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是承東啟西、對接溝通粵港澳大灣區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關鍵節點城市。目前正在推動「兩灣」融合發展試驗區的建設,在這種狀況之下,玉林更加迫切變成大城市,留住本地人,吸引外地人。如果依舊還是保持小城小市的格局,任由勞動力大軍流向其他大城市?沒有人,談何發展呢?

因此,玉林就必須要提升城市吸引力,進一步留住、吸引人口樂業安居,而中心城區人口必須聚集百萬以上人口,也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北流撤縣設區,畢竟北流154萬的人口都擺在那裡,北流城區也有35萬之眾。

很多人說,為什麼是北流,而不是陸川、博白呢?

其實,玉林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玉北福一體化的概念,2017年明確提出了玉北同城化的進程。按照規劃,玉北同城化以高鐵新城(目前在建)為核心,向東西兩翼拓展,行政主體包括福綿區、玉州區、玉東新區以及北流中心城區,具體規劃範圍是西至玉(林)荔(浦)高速,南至玉林機場、玉鐵高速和規劃的南外環,東至北流的中泰文化產業園,北至廣昆高速,整個規劃範圍面積約1100平方公裡

顯然,玉北同城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而是形成輻射力、擴散力與競爭力越來越強的板塊經濟,將玉林打造成為廣西雙核驅動戰略的重要載體、粵桂經濟合作示範區、以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玉北同城化,在「交通同網、設施同享、產業同興、生態同建」上進行了重點規劃建設,對兩城市之間的「車流、人流、物流」狀況進行有序的調配,發揮各個城市的優勢和功能作用;推動玉林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向玉東、北流延伸,建設鬱林大道、發展大道、玉林至高鐵站至北流大道等,實現電力、供水、排水、通信、燃氣、公交、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聯網共建共享;通過共建合作區或產業園區,形成要素和產業集聚優勢,從而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加快玉北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產業建設、生態人居建設、生態文化建設,推進獅山溼地、會仙河公園、五彩田園建設,共同構建一體化綠色生態架構。

目前,玉東新區已經與北流城區連成一片,物理層面上已經同城,且已經實現了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公共運輸等10方面的同城化,如今除了名字和行政區劃不同,對於玉州區78.6萬、北流城區35萬居民來說幾乎沒區別,不少玉林市民特別是玉東片區的市民下班後去北流吃個飯或者宵夜再回來,甚至會比在玉州區還要方便。住在玉州每天去北流上班或者住在北流去玉州上班的人也不在少數。更何況玉林高鐵北站就設在北流新圩鎮,隨著高鐵新城建設的推進,玉北同城似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個東風,就是行政區劃的調整。

調整行政區劃,不是行政區劃的簡單變化,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需要謹慎再謹慎。北流撤市設區,即撤銷縣級北流市,設立玉林市轄區,以原縣級市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立市轄區的行政區域。

根據《市轄區設置標準》規定:直轄市和地級市可以設立市轄區,中心城市郊縣(縣級市)改設市轄區,需達到下列標準:

1、縣(市)域與城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土開發利用連為一體,部分區域已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的市區規劃範圍。

2、全縣(市)就業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的人口不低於70%;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75%以上。

3、改設市轄區的縣(市),全縣(市)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不低於上一年本市市轄區的平均水平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不低於上一年本市市轄區的平均水平。

北流撤市設區事關玉林發展大計,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比如什麼「小馬拉大車」、比如整體調整還是局部調整呢、又比如調整後區名叫什麼……所以,依然是任重而道遠,還需要繼續不斷努力。

如果玉林不甘心做偏安桂東南一隅的小城市,那麼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打造好城市建設名片,留得住本地人口、引得來更多人才……

玉林,接下來需要做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相關焦點

  • 玉林和北流合併將成為廣西第二大城市,為何北流對此興趣不大?
    大家知道,隨著南深高鐵在玉林設站,玉林市近期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在最新公布的玉林市城市發展規劃中,明確實施「玉北同城化」發展戰略,在未來十年,北流和玉林作為區域一體化的中心城市
  • 打造大城格局:杭州撤縣設區之路還有多遠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大城市化已經越來越成為我國目前城鎮體系的格局,而大城市撤縣市設區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我國現行的大城市中,目前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武漢,南京在內的城市已經實現城市全域設區,沒有下轄的縣和縣級市,而十大城市中仍然包括杭州,成都,重慶3個城市下轄有縣及縣級市,而且數目都不少於3個,而在當今大城市全城設區化的今天,除縣市化已經越來越成為大城市的一種標配。
  • 玉林高鐵站為什麼選在北流這個小鎮總算明白了
    很多人會問玉林的高鐵站為什麼不建設在玉林城區,而是建在北流的一個小鎮上。這個小鎮就是北流市的新圩鎮。先來看看這張從玉東新區的上空航拍的照片:遠處是北流市(紅圈內),由此可見北流市距離玉林很近。玉東新區的建設拉近了玉林與北流的距離。
  • 廣東備受關注的縣城,"撤縣設區"不是夢,未來將有大發展
    不得不說,這裡的經濟水平的確的遙遙領先,也吸引了非常多的打工者來這裡實現一方天地,但是在這個省份內還有一些低調的城市,人們並不是很熟悉,比如說廣東的茂名。這是廣東的一個地級市,經濟發展的非常出色,但是由於太過低調而不被人們所熟悉
  • 山東蓬萊長島合併,撤市(縣)設區!
    2012年,蓬萊、長島兩地的縣(市)委書記坐在了一起,共商「蓬長兩地聯姻謀共贏」。這並不是兩地「一把手」首次會商。此前,蓬長兩地在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有過多次合作並達成共識,「蓬長聯姻」一詞一度走紅。近年來,調整縣級行政區劃,「撤縣設市、撤縣改區」,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蓬萊撤市設區!煙臺市的軌道交通、跨海通道將迎新發展
    蓬萊撤市設區將促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此次蓬萊撤市設區,還將對煙臺沿海交通建設帶來協調方面的便利,特別是對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建設會帶來有益影響。8年來山東12地撤縣(市)設區撤縣(市)設區好在哪?記者梳理發現,自2012年以來的8年間,山東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僅省會濟南就有兩次撤縣(市)設區,新設章丘區和濟陽區;早在2001年,濟南就已撤銷長清縣,設立長清區。
  • 北海合浦同城化將助經濟騰飛,是撤縣設區還是新設廉州區
    作為北部灣沿海城市,北海,目前只有海城,銀海和鐵山港區共三個區,在廣西來說,也是比較多區的城市了,廣西很多城市都只有兩個區。但是目前北海市的城市發展現狀,北海至合浦之間的建成了合浦大道與北海大道相連接,並且建成了北海工業園、合浦工業園、昌牛工業園等,可以說兩地城建已成熟完善相連成一片,於是網上流傳著北海合浦同城化,將合浦撤縣設區,所以合浦撤縣設區是遲早的事。
  • 蘇州的常熟、崑山未來撤縣設區有多遠?
    蘇州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為了突出省會首位度或者是經濟發展,都在加緊撤縣設區和合併,有些城市為了縮小與經濟強市之間的差距,採取了一些手段,以此在經濟總量上實現超越。經過區劃擴張後,多數省會城市的轄縣(含後來的縣改區)都超過了4個,哈爾濱、石家莊和成都都達到或超過了12個。撤縣設區,實質就是一種變相的「大魚吃小魚」的「合併。縣具有相對獨立的財政、規劃,設區後這意味著這些都被上交至市一級,城市在空間規劃、發展上的話語權大大提升。另外設區後,市區人口增加,又可以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如地鐵修建等。
  • 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遣懷》)「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杜枚(803-約852),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西安)人,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被稱為「杜十三」。因晚年居長安南郊樊川別墅,又稱為「杜樊川」。
  • 玉林「被看好」的縣,距離南寧172.5公裡,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在這樣的發展基礎上,玉林內部一個縣城的發展也很不錯,它就是「興業縣」。它位於玉林的西邊,距離南寧的距離更近,之間相隔172.5公裡。作為玉林的西大門,往東能夠通往廣東,是很多城市的人要前往廣東的必經之地。內部建設有完善的鐵路和公路線,有「黎湛鐵路」、「324國道」以及「岑興高速」從境內經過,同時境內還有縱向的「呼北高速」正在建設,兩條高速一橫一縱在境內交匯,對於縣城的發展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 海門撤市設區,鹽城未來的風向標!
    而隨著南通主城向江邊、向上海方向進一步擴張和靠攏,南通和上海之間的同城化或將得到進一步加速。 好房君注意到,海門撤市設區、"擁抱"南通主城,此前已有端倪。 2019和2020年,連續兩年的海門兩會上,海門市市長郭曉敏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前所未有地提到了"融入南通主城"的發展目標。
  • 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
    溫州目前有4個市轄區,在將來的發展中,增加市區的面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很多人看來,溫州的三個縣級市中的瑞安市就是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瑞安市是溫州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在1987年,這裡實現「撤縣設市」,在溫州周邊的各個縣市中,瑞安與溫州的市區接壤便是它實現「撤縣設區」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在2001年,瑞安市中的兩個鎮就被劃分到了溫州的甌海區,塘下鎮也是溫州都市圈的核心建設區域之一,2011年,設立塘下新區,實現了區鎮合一辦公。
  • 蓬萊長島合併,撤市(縣)設區!山東近8年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好在哪?
    2012年,蓬萊、長島兩地的縣(市)委書記坐在了一起,共商「蓬長兩地聯姻謀共贏」。這並不是兩地「一把手」首次會商。此前,蓬長兩地在旅遊、產業發展等領域,有過多次合作並達成共識,「蓬長聯姻」一詞一度走紅。近年來,調整縣級行政區劃,「撤縣設市、撤縣改區」,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文化山西:撤縣設市和撤縣設區有啥區別?
    5月,大同撤「三區一縣」,新設平城區、雲岡區、雲州區;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懷仁縣,設立縣級懷仁市;9月,晉城市委同意陽城縣撤縣設市。山西撤縣設市(區)不斷,作為一種城市化行政手段,撤縣設市、撤縣設區、撤地設市、撤市設區、撤區設市到底都是些什麼東東?
  • 河北正定縣,教育水平全市前列,正定縣距離撤縣設市還有多遠?
    正定縣教育水平高,教育實力強,教學質量好,教學設備先進,除了小學初中高中以外,正定縣還有石家莊科技工程職業學院、石家莊外事職業學院、石家莊鐵路技術中等專業學院等。而正定縣的正定中學,則是正定縣最為悠久的一所高中了。
  • 畢節大方要撤縣設區
    在剛剛結束的畢節市委二屆七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了大方縣撤縣設區的決議(以下為內容節選)↓ ↓ ↓關於撤銷大方縣設立縣級大方區的說明2020年7月28日大方縣撤縣設區申報程序合法合規、資料完備大方縣自2018年啟動撤縣設區申報工作以來,嚴格按照行政區劃調整的規定和程序開展申報工作。
  • 夏縣、臨猗「撤縣設區」,聞喜要「撤縣設市」
    近日,運城市夏縣、臨猗「撤縣設區」、聞喜「撤縣設市」、河津市柴家鄉「撤鄉設鎮」工作均有新進展。和小編一起看看詳細情況吧!全面做好夏縣撤縣設區獲批後各項工作,穩妥做好臨猗撤縣設區以及聞喜撤縣設市相關工作。做好河津市柴家鄉撤鄉設鎮相關工作,促進城鄉一體融合發展。著力培育一批特色小鎮,將「一主三副七個大縣城71個建制鎮」城鎮化工作引向深入。
  • 四川第二個撤縣設市的城市!2020年還有哪些會撤縣設市(區)呢?
    鳥瞰射洪城區(塗捷) 來源 航拍四川以「市」之名射洪將踏上發展的新臺階射洪市,你好!同時許多綿陽網友也在討論:四川下一個撤縣設市的會是誰呢?四川還有哪些縣在衝刺「撤縣設市」?四川還有哪些縣正在衝刺「撤縣設市」呢?
  • 成都將加快推進撤縣(市)設區進程,問誰是下一個?
    推動區域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撤縣(市)設區,探索推動經濟關聯度高、地域相連的區(市)縣共同構建區域城市,健全內部空間規劃、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基礎設施等協同機制,提升各區域城市協同水平和能級層次。根據之前報導的「四個一原則」來看,在撤市設區上面都是「成功一個,申報一個,預備一個,前期準備一個」。可見,在近期成功的新津縣之後,還有一個正在申報中,一個預備中,一個準備中。
  • 蓬萊市、長島縣併入煙臺,撤市設區成了新潮流?
    8年12地 撤縣(市)設區成為「新潮流」近年來,山東省行政區調整的消息接連不斷,自2012年來,已有12地撤縣(市)設區。那為什麼撤縣(市)設區依舊能成為「潮流」呢?其中的利好點在哪裡?輻射帶動 與中心城區資源共享對於市、縣來說,中心城區的資源共享和輻射帶動能力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