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如何融通美國夢和中國夢

2020-12-19 環球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金融時報》7月27日文章,原題:企業如何在美國夢和中國夢之間生存  美中之間目前打破了兩國原有的國家治理和對外關係,讓跨國公司和金融機構陷入了全新的困惑之中。不同的夢想與現實激起的湍流,源於兩國面對國內政治和經濟挑戰採取的看起來不可調和的政策和處理方式。

這兩個大國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和兩種截然不同的「夢想」。川普提出的最新版美國夢是「美國優先」。而中國提出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種「夢想」似乎表明兩國都在著眼於國內,但實際並非如此。川普政府顯然正試圖部分卸下在世界舞臺上的責任,而中國正致力於推行以「一帶一路」為代表的史無前例的全球擴張計劃。兩個夢想的核心對比似乎在於:中國領導層通過逾3000年的經驗歷史稜鏡來尋求靈感,並試圖將這種變革視野與現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政治理論糅合在一起,而美國領導層透過以市場資本主義謀求持續進步的稜鏡來看待事物。然而,由於短期政策令人困惑而且沒有明確的戰略規劃,美國的夢想受挫。

那麼這對於想在兩個勢力圈都成功發展的跨國企業高管有什麼影響?毫無疑問,這個世界正在見證兩個同時發生的模式轉變,乍一看,它們可能看起來是擁有截然不同的兩個生態系統的不可調和的對立面。有先見之明的CEO需要制定一個策略,作為夥伴(而非對手)參與中國的全球擴張——這需要完全不同的策略。

西方跨國企業試圖把產品強加給中國市場的時代已經結束:如今需要採取更微妙而靈活的方式抓住中國海外擴張帶來的機遇和金融支持。關鍵是確定並培養潛在的中國政治和商業夥伴,在「一帶一路」倡議和跨境併購項目上和他們合作。沒有任何一個跨國集團CEO可以忽視這個涉及60多個國家有增長潛力的發展中世界市場以及成熟的發達世界市場(中國已經成為其重要利益攸關方)的機遇。為什麼不找一種可以確保你在兩個夢想中都能存活並蓬勃發展的方式呢?(作者阿拉斯泰爾·坎貝爾、約翰·霍夫曼)

相關焦點

  • 中國概念股「美國夢」破滅:一年23家公司退市
    即便是那些仍在苦苦掙扎並未退市的企業,也有很多陷入股價暴跌的泥潭中。華視傳媒股價下跌超過96%,成為「中概股第一熊」;而曾經是資本市場寵兒、各種財富排行榜常客的賽維彭小峰,身家比最高峰時縮水70億美元,恐怕再也沒有重返富豪榜的希望。噩夢仍在繼續,那些仍懷有「美國夢」的企業家成為下一個受傷的人。
  • 張維為:中國夢比美國夢更精彩
    美國夢下滑,中國夢強勁上升中國夢和美國夢都包含生活和政治兩個層面。在生活層面,兩者差別不大,兩國的百姓大都相信通過誠實的勞動,自己的生活可以變得更加美好。過去30多年中,至少已有超過美國人口總數的中國人實踐了這樣的夢想。但在政治層面,中國夢和美國夢存有相當的差別。
  • 中國夢、美國夢、世界夢,我們共享同一個夢!
    船上來自英國的102名乘客,從橫渡大西洋的那一刻起,就滿懷夢想和希望,期盼在新大陸開啟自己的全新生活。他們所抵達的「新英格蘭」地區,是美國歷史開始的地方,也是「美國夢」起源的地方。三百多年後,2018年10月5日,也是一個秋日,新英格蘭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波士頓劍橋城,一群來自中美等各個國家的學者和商界人士,齊聚美國歷史最早的大學——哈佛大學,共論中國夢、美國夢以及世界夢。中國夢的本質是什麼?中國夢與美國夢、世界夢有何關係?中華文化的核心是什麼?
  • 為什麼中國夢通著美國夢?
    期間,習主席提綱挈領的一番表述,更是讓人浮想聯翩,「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換句話說,「中國夢」與「美國夢」是相通的。 單從字面上看,這裡的「相通」起碼有兩層含義。
  • 星島日報:如何理解中國夢與美國夢的異同
    星島日報:如何理解中國夢與美國夢的異同   中新網3月19日電 美國《星島日報》19日刊載社論分析中國夢和美國夢的異同。
  • 中國夢和美國夢的四大區別
    過去一個多世紀來,美國夢隨著美國強勢崛起、走向「一超」而廣為人知;如今,中國夢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而走入全世界人民的視野。不久前,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時指出,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
  • 當「美國夢」遇上「中國夢」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王建華 王聰 倪元錦)巴裡·弗裡曼正在實現著他的「美國夢」,不過,「溫床」並非在華爾街,也非在矽谷,而是在太平洋這端的北京CBD。  在這個全球最繁忙之一的商務區,弗裡曼坐擁一席之地。他已經是兩家蒸蒸日上的年輕企業的聯合創始人,其中最新一家屬於領先世界的中國新興網際網路金融領域。
  • 朱繼東:「中國夢」和「美國夢」的差異在哪裡?
    精彩導讀 ○曾有「英國夢」「俄國夢」「日本夢」的提出,但今天引起世界關注的是「中國夢」「美國夢」。 ○「中國夢」與「兩個百年」目標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和目標在努力。 ○與「美國夢」突出個人和金錢不同,「中國夢」強調個人命運和國家緊密相連。 ○「美國夢」強調追求一強獨大的單極世界。「中國夢」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美國夢」正變得虛無縹緲。「中國夢」將為探索人類文明多樣化發展開闢美好前景。
  • 「中國夢」不同於「他國夢」之美國夢的由來和演變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總是從自身的發展歷程出發觀察和理解中國的發展和進步,從而形成一些對中國發展的不理解、曲解甚至誤解,對於中國夢也存在同樣的情況。這是由於他們的歷史觀與中國不同造成的。同樣,作為中華兒女,也存在從自己的歷史觀認識和理解他國事物從而對他國的事物出現誤解和曲解的情況,有人錯誤地把美國夢等同於中國夢就是這樣。
  • 美國夢與中國夢
    國內的媒體和部分人士,近些年來不斷地重申一個夢想:中國夢。在如此喧囂的聲音中,我不知道他們面對近些年來不斷湧現的中國精英階層不斷向外移民的浪潮 有何感想。我也不知道他們口中的中國夢,是否足以讓他們自己相信,中國夢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東西,並且為許多人所共同追求。
  • 中國夢與美國夢殊途同歸
    中國夢與美國夢的不同,是歷史邏輯演進的必然結果。兩國不同的歷史背景、文化傳統、經濟水平、地理環境等因素,決定了中國夢和美國夢的主要差別。其中,最為核心的在於價值導向的差異。中國夢堅持集體主義的價值觀,而美國夢則以個人主義為價值導向。
  • 吳旭:中國夢和美國夢不同但相通
    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指出,中國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相通。從字面上看,「相通」有兩層含義。首先,「相通」意味著兩者之間不是相互排斥、對抗和衝突的關係;雙方可以通融,通達,溝通,變通,本質上是一種合作和協調的夥伴關係。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二十五期:比較美國夢和中國夢
    當美國的資本力量一家獨大、出賣了美國夢的時候,中國夢出現強勁上升的勢頭。從這個意義上講,今天中國人的眼光已遠遠超出美國模式。 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每周一晚21:30持續熱播。每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結合自身經歷,從國內外熱點、難點問題切入,比較中西文化,建構中國話語。 在7月7日的第二十五期節目中,張維為教授比較了美國夢和中國夢的差異。
  • 中國夢與美國夢的比較
    三、怎樣評價中國夢與美國夢 中國夢至少可以追溯到孫中山,他領導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的富強夢,只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因為不僅是旗幟,還廓清了中國夢的內涵、實現途徑及其力量之源。美國夢就是許多精英相繼闡述而進入理性和大眾層面。歷史學家亞當斯在《美國史詩》中提出:「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都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國夢,這是迄今為止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當然,中國人更為熟悉的還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影響了美國乃至世界。
  • 中國夢與美國夢有啥區別
    美國夢是1931年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首先提出來的概念。美國夢就是指一個人無論什麼背景,只要通過個人奮鬥,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中國夢則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和人民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是個人之夢的集合、是共同的夢。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 中國前駐美國大使:中國夢和美國夢是相通的
    會晤期間,習近平就中國夢與世界的關係進行了闡述,他說: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合作、發展、和平、共贏的夢,與包括美國夢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是相通的。隨著中國日益強大,美對中國的戰略疑慮有所上升。從「轉向」、「重返亞太」到「戰略再平衡」,美的戰略焦慮如影隨行。為了避免重蹈歷史上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之間發生衝突的覆轍,中美迫切需要就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的新型大國關係達成共識,取得諒解。習奧會的成功首先在於緊緊抓住了中美關係下一步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命題。中美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係道路之日,就是中國人民與美國人民的美好夢想交相輝映之時。
  • 芮效儉:中國夢和美國夢能夠實現相容互通
    據新華社6月18日消息,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18日在美國著名網絡新聞媒體《赫芬頓郵報》上發表題為《美國夢與中國夢是否兼容》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國夢和美國夢相容互通的任務雖然十分艱巨,但仍可實現。構建美中新型大國關係對實現中國夢和美國夢的相容互通十分重要。
  • 美國夢和中國夢相撞,話劇《雜音》杭州站,雜音世界裡如何自處?
    話劇《雜音》杭州站講述了一個特殊的追夢故事,年輕人和老一輩的不同意識、中國和美國的不同意識在這一刻交鋒,當真的站在高處了,就能實現夢了嗎? 從含義上來講任何與周圍環境不協調的聲音都視作是雜音,在編劇朱宜的眼中《雜音》中涉及到的「中國夢」和「美國夢」互為對方的雜音,她讓差異化的東西方意識對抗著爭奪著,讓人們看到夢背後的虛妄和苦澀
  • 近代中國夢的破滅與歐洲夢、美國夢的興起
    原標題:近代中國夢的破滅與歐洲夢、美國夢的興起 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中國夢」這一文明復興的願景,我們需要重新理解曾經的中國夢為什麼破滅。
  • 石毓智:中國夢與美國夢的七大「相通點」
    「通」和「同」讀音相近,然而意思迥然有別。這是準確理解習主席話的語文基礎。  習主席強調的是中國夢與美國夢以及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是密切相關的,即不是互相對立相互矛盾的,同時說明中國夢有助於其他國家的人民實現自己的美好夢想。  具體說來,在以下幾點上中國夢與美國夢是「相通」的,互相銜接關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