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導讀
○曾有「英國夢」「俄國夢」「日本夢」的提出,但今天引起世界關注的是「中國夢」「美國夢」。
○「中國夢」與「兩個百年」目標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和目標在努力。
○與「美國夢」突出個人和金錢不同,「中國夢」強調個人命運和國家緊密相連。
○「美國夢」強調追求一強獨大的單極世界。「中國夢」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美國夢」正變得虛無縹緲。「中國夢」將為探索人類文明多樣化發展開闢美好前景。
習近平同志去年11月29日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無獨有偶,美國總統歐巴馬於去年11月6日發表演講時也表示,每個人都有著追求個人幸福權利的這一信念,也就是所謂的「美國夢」。此前也有「英國夢」「俄國夢」「日本夢」的提出,但真正引起世界關注的,卻是「中國夢」「美國夢」。
「中國夢」與「兩個百年」同一方向
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侵略者的槍炮把中國人從天朝大國的迷夢中驚醒,從英國人挑起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與民族精神再次被喚醒。1843年,魏源在其出版的《海國圖志》一書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1853年冬天,洪秀全頒布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天朝田畝制度》;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立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1902年,梁啓超發表《新中國未來記》,展現出了他對中國未來的夢想和期待;1917年至1920年期間,孫中山所著的《建國方略》,提出火車進藏、建三峽水庫和世界級港口、對外開放、漸進民主等,全面規劃大中華民主富強現代化的方略……他們的「中國夢」也是民族復興之夢,但最終都沒能真正實現。
中國共產黨1921年成立後,在中華大地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毛澤東1941年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中提出:「全國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權利,參與政治的權利和保護財產的權利,全國人民都要有說話的機會,都要有衣穿、有飯吃、有事做、有書讀,總之要各得其所。」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中國夢」,也是很多人的期盼。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掀開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而奮鬥的新篇章。1961年,毛澤東在同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談話時指出:「在我國,要建設起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我估計要花一百多年。」1962年,他在七千人大會上又強調說:「中國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我看是不行的。」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新的「中國夢」。
1984年,鄧小平同志會見參加中外經濟合作問題討論會全體中外代表時談到:我們第一步是實現翻兩番,需要二十年,還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兩步加起來,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這是他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夢」。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兩個百年」目標逐漸清晰。從20世紀80年代現代化發展「三步走」戰略,到黨的十五大上將其具體化提出「兩個百年目標」,從「翻一番實現溫飽」到「翻一番達到小康」,從「21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從「建設小康」到「建成小康」……「兩個百年目標」成為實現「中國夢」的中心任務和核心環節。
回首「中國夢」100多年來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發現,「中國夢」與「兩個百年」目標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和目標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