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際博物館日 | 人民日報聯手故宮文具,用生活美學傳承歷史

2020-12-18 網易新聞

導語: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1400年刻下的神秘壁畫,被大英博物館移到雨傘上成為獨特的裝飾圖案;產於清代康熙年間的郎窯紅釉觀音尊,釉色紅豔,是故宮口紅的靈感來源,這種紅在今天被人們稱作「郎窯紅」;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把名畫中人物所戴的項鍊變成當代女性的時髦飾品;北宋畫家王希孟唯一的傳世之作《千裡江山圖》,在1000多年後出現在現代人的書桌上,化身桌墊、滑鼠墊發揮著作用。

法老成了年輕人手機殼上的潮流元素、梵谷畫中的鳶尾花變成珠寶耳墜在耳畔搖曳、明清帝後化身書籤藏於書墨之間、蒙娜麗莎被印上T恤、清宮太和殿前的仙鶴飛進了筆記本……古老的歷史文化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回歸現代生活。

  進化史:從「少數人散步的空間」到「生活美學中心」

過去幾十年中,各種類型的現代博物館蓬勃興起,以經典形態示人的傳統博物館反而被遮蔽了。對於博物館產業而言,傳統博物館的改造與革新是比建造一個新型博物館更難的命題。即將到來的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亦延續了這一思考:今年的博物館日以「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為主題,聚焦博物館在社區中作為活躍參與者的新角色,推動傳統博物館重回聚光燈。

傳統博物館的改造並不拘泥於形態的更改、或者是某些功能的增減,而是更多元化的文化表達。於是,傳統博物館的改革,從敞開大門開始,從古老文物離開展櫃開始,從傳統文化鑽進普通人的口袋開始。

2014年,故宮推出雍正硃批「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朝珠耳機、「奉旨旅行」行李牌等文創產品,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萌系姿態迅速躥紅。2017年,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正式進駐天貓。在這裡,木乃伊棺材為文具盒提供靈感,12世紀的路易斯棋被做成冰箱貼,古老的埃及女神奈斯成了玻璃杯上的獨特形象,神秘古埃及文明與現代生活方式產生的神奇化學反應,也為大英博物館吸引了69萬粉絲。東京國立博物館以埼玉縣熊谷市野原古墳出土的人物陶俑為原型設計的「陶俑襪」,目前已售出1萬多雙。臺北故宮以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為靈感設計的翠玉白菜傘,至今仍是臺北故宮最受歡迎的文創商品之一。

精心陳列的文物、束之高閣的藝術品,博物館對古老歷史記憶和文物憑證的小心收藏,也使得傳統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被注視。文創產品的興起,恰恰打破了這種定式,當古老文化遇上現代文明,當深閨文物走進煙火生活,歷史便有了更美的樣子。

  器物因用而美:人民日報聯合故宮將紫禁城搬上書桌

「文明古國應該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把人類漫長歷史中凝練的智慧運用到現代生活中。」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這一句話,適用於全球任何一家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策略。縱觀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館,最受遊客歡迎的紀念品並非那些龐大繁複的複製品擺件、雕塑、畫作,而是那些融合了古老文化元素的、在現代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物件。

目前,故宮研發的文創產品已經超過10萬件。浩如煙海的文物藏品意味著故宮這個超級IP擁有無數種可供挖掘的元素,也正因如此,故宮文創的想像力不會止步於10萬種。

2019年,人民日報將首次聯手故宮博物院推出故宮文具系列產品,在傳播中國傳統文房文化的同時,與具有厚重歷史底蘊的紫禁城相呼應。文房用具是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代表,也是古代雅致生活意趣的投射。

青玉山峰的筆架,是案頭放置的一抹翠綠,又暗含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文脈;琺瑯彩侍女圖人物筆洗裡,漾著一汪清水,毛筆在筆洗裡輕蕩,墨就氤氤氳氳地散了開去,仿佛案頭的勞苦也隨水消解;17世紀的紫禁城文房美學,傳統文化裡那些細小的通感,若在三百年後繼續被豐滿和塑造,與現代生活呼應,能展現出什麼樣的生命力?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房用具跨越千年,單霽翔院長用了近十年時間才把故宮文化裝進了大眾的口袋。這一次,人民日報和故宮博物院又將會用什麼樣的方式把紫禁城搬上現代人的書桌?即將面市的故宮文具會告訴我們答案。讓古老文明在幾千年以後的今天還能因「被使用」而煥發出更大的價值與活力,這也是作為文化樞紐的博物館使命之所在。

本文來源:消費日報網 責任編輯:付曉萌_NB7161

相關焦點

  • 「故宮文具」登陸日本 亞洲最大文具展上初露真顏
    人民網東京6月27日電 26日,「第30屆日本國際文具及紙製品展覽會ISOT」在東京舉辦,該展會是亞洲最大的文具及辦公用品貿易展及世界五大最重要的文具展會之一,同時也是行業內能夠實現現場訂單的貿易展會之一。
  • 北京國際設計貿易交易會開幕 生活美學博物館
    首屆2015北京國際設計貿易交易會將於明日(9月23日)在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文化保稅園盛大開幕。在開幕日當天,「手作之美」將推出由眾多手工匠人打造的「生活美學博物館」,「慢食協會」邀請觀眾一起免費品鑑中外名食,「vip之夜」將邀請多個國內著名樂隊和音樂人,為觀眾獻上一場「視聽盛宴」。來到開幕式,讓你的眼睛、舌頭和耳朵一起跳舞狂歡。   眼球的享受 看「生活美學博物館」   中國生活美學品牌「手作之美」策展人成琳博士,聯手交易會開展一場「全球工匠運動」。
  • VIPKID亮相故宮發布會 年入15億的故宮文創又「種草」新品
    9月20日,2019故宮文具品牌發布會在京舉行,人民日報社編委、海外版總編輯王慧敏、秘書長喬永清、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等領導專家及優秀企業代表齊聚故宮建福宮,共同見證了故宮文具百餘款產品的驚豔面世,標誌著故宮IP新品類「故宮文具」誕生。
  • 浙江省博物館「東方生活美學展」在莫斯科開幕
    莫斯科當地時間2019年2月27日晚上六點半,俄羅斯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張燈結彩、高朋滿座,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共同主辦,浙江省博物館承辦的「東方生活美學展」在此隆重拉開帷幕,二百多名莫斯科朋友參加了開幕式並參觀展覽。此次展覽是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的啟動項目、2019年莫斯科「歡樂春節」活動之一,亦是2019俄羅斯·浙江文化旅遊年系列活動之一。
  • 走近故宮文化 國美故宮文具旗艦店全場8折
    近期,由故宮博物院和人民日報社聯合打造的「故宮文具」品牌正式發布。以故宮文化基因為核心,推出基於故宮文化元素的全品類文具。本次「故宮文具」共發布包含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商務文具、禮盒文具和益智類文具的全線百餘款產品,涵蓋本冊、筆、包袋、學習燈具、桌面收納、套裝文具等多個品種;到今年年底,「故宮文具」品種將增至300種以上,實現文具的全品類覆蓋。
  • 藏在文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為何深受消費者追捧?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伴隨著博物館文創熱潮,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和文創產品跨界融合於一體。根據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博物館文創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整體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盤點這些博物館性質文具店,給文創周邊產品帶來哪些新的機會?
  • 故宮鳳凰衛視《清明上河圖3.0》國際博物館日於故宮開幕
    2018年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鳳凰衛視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的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今日在故宮箭亭廣場正式開幕。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
  • 故宮旗下品牌故宮文具將入駐拼多多開設旗艦店
    【TechWeb】故宮旗下品牌故宮文具5月18日將正式入駐拼多多開設旗艦店,這也是第一個入駐拼多多的宮標品牌。同時,在5月15日至18日,拼多多還將集合故宮文具、中國國家圖書館、天壇、秦始皇兵馬俑等6家店鋪聯合打造「國潮上新,文物出道」專題活動。
  • 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新老兩任院長都在做什麼?
    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新老兩任院長都沒閒著。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每年今天,故宮博物院都會以新鮮好玩的活動慶祝節日。今年也不例外,故宮以七大主題活動邀請觀眾參與國際博物館日,詮釋博物館的「文化中樞」地位。不同的是,隨著4月8日故宮院長易人,今年在院內主持活動的變成了新院長王旭東。
  • 國際博物館日: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橋梁
    從2009年起,國家文物局開始採用主會場活動的方式開展博物館日活動,現已相繼在重慶、廣州、瀋陽、南寧、濟南、南京、石家莊、呼和浩特、北京、上海舉辦了10屆。2019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 (來源:中新網)     2019年5月18日是第四十三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    這一主題聚焦博物館作為社區、社群、社會活躍參與者的角色定位,倡導博物館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2019日本東京國際文具辦公用品展覽會(ISOT)
    ISOT將於2019年6月26日至 2019年6月28日盛大開幕。是日酒店早餐後,乘車前往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Tokyo Big Sight International,參加/參觀2019年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Tokyo Big Sight International,午餐標準商務套餐,閉館後安排美味圍餐/當地特色餐,餐後送酒店休息。
  • 國際博物館日|感受歷史與文化的震撼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和國家的文化就要走進當地的博物館走進歷史·品味文化今天是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自2019年底以來的新冠疫情致使世界各地的公共文化設施關閉民眾的文化需求在一段時間內停擺在特殊的今天我們一起用多元的展示形式走進歷史、認識世界吧博物館是一扇「任意門」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 三大博物館聯手,「成都文博」文化空間帶你領略千年蓉城生活美學
    文 | 鄧江9月30日,由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博物館聯合打造的「成都文博」文化空間在成都大悅城中央秀廊開幕。千年前,杜甫揮毫寫就千古名篇,讓成都的城市生活處處綻放詩意;千年後,成都文博界三家博物館組團出道,為廣大觀眾鋪陳開屬於成都的歷史畫卷。
  • 「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
    2020年12月8日,由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故宮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自信」公益講座暨《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新書發布會在東城區圖書館舉行。《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講述文物背後的精彩故事。故宮博物院有186萬餘件院藏文物,依據不同的質地和形式,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可分為繪畫、法書、碑帖、銅器、金銀器、漆器、琺瑯器、玉石器、雕塑、陶瓷、織繡、雕刻工藝、其他工藝、文具、生活用具、鐘錶儀器、珍寶、宗教文物、武備儀仗、帝後璽冊、銘刻、外國文物、其他文物、古籍文獻、古建藏品,共25大類。
  • 《故宮觀止》:探尋中國歷史的文化根脈與傳承
    故宮既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博物館,又是一個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同時是一個世界遺產遺址,還是一個特殊的原址保護、原狀陳列的博物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書是由《三聯生活周刊》精品創製的集成之作——《故宮觀止》。《故宮觀止》六百年故宮文博視覺盛宴探尋中國歷史的文化根脈與傳承本書是《三聯生活周刊》多年對故宮文化研究的集成之作。
  •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 故宮、國博、陝博、敦煌研究院...
    5月18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抖音宣布與全國20餘家博物館推出「雲端博物館」活動,邀請博物館館長、文化名人通過抖音直播帶領觀眾線上看展,讓更多人走近博物館,了解博物館,體驗博物館的魅力。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於1977年發起並創立,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首場直播由故宮博物院於5月17日開啟。下午4點開始,超50萬網友湧進直播間在抖音觀看故宮直播,跟隨講解員穿過宮殿、御花園,聆聽歷史故事,感受百年古蹟的秀雅之美。
  • 國際博物館日,20餘家博物館抖音開播,故宮、國博、敦煌研究院均在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8日訊 5月18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抖音宣布與全國20餘家博物館推出「雲端博物館」活動,邀請博物館館長、文化名人通過抖音直播帶領觀眾線上看展,讓更多人走近博物館,了解博物館,體驗博物館的魅力。
  • 人民日報評出中國十大創新銳度博物館,敦煌研究院榮登榜單
    今年4月人民日報客戶端和人民文旅研究院發起了「2019人民之選——中國博物館創新銳度Top10」評選,在歷時一個多月的選評中,得到了廣大讀者、博物館領域專家學者、國內、外博物館從業者及行業媒體等大力推薦。第一階段通過對案例篩評、數據收集、記者一線走訪等方式,推出中國博物館創新銳度Top 30入圍名單。評選小組組織專家進一步推選、討論,最終確定中國博物館創新銳度Top10名單。
  • 國際博物館日:這些寶藏博物館,不得不看!
    ·已獲微信公眾號
  • 傳承宮廷美學 周大福故宮文化珠寶上海K11展
    4月3日,周大福2015故宮文化珠寶系列展在上海K11如期舉行,向傳統美學致敬,再續古代珠寶與現代時尚的華麗緣,再造今日珠寶風尚新範。  周大福故宮文化珠寶搭配Grace Chen高級訂製禮  服周大福華東區品牌副總 嵇萍莉女士  故宮博物院的特約專家——苑洪琪老師  周大福故宮文化珠寶上海K11展活動現場  【2015年4月3日,上海】周大福2015故宮文化珠寶系列展在上海K11如期舉行,向傳統美學致敬,再續古代珠寶與現代時尚的華麗緣,再造今日珠寶風尚新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