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西,特色美食比較多,比如湘西臘肉、浦市鐵骨豬、湘西黃牛、酸魚肉、鳳凰薑糖、吉首河溪香醋、吉首酸肉、黃橋酥餅、茨衝雞火鍋、乾州板鴨、吉首米粉、吉首醋蘿蔔、桐葉粑粑、湘西血灌腸、鳳凰臘肉、糯米醃酸辣子丸、扣肉、鳳凰社飯、湘西米豆腐、湘西土家臘肉、鳳凰苗家菜豆腐、鳳凰血粑鴨、油炸河蟹、口味龍蝦、蒿草粑粑、血粑鴨、大鍋盤鱔、油炸竹蟲、湘西燜田螺、鬆脆蜂蛹、麻辣知了、湘西土匪鴨、秤砣耙、片片魚、保靖米粉、烤肉串、鴨血粑、湘式泡酸菜、湘西酸肉、粉粑、天下第一螺、酸菜豆腐湯、美味米豆腐、燕麥粉蒸螃蟹。你吃過幾種?小編給你詳細介紹幾種。
鳳凰血粑鴨
血粑鴨子是鳳凰最著特色方域菜,製作時先將預先浸泡好的上等餈糯米裝入瓷盆裡待用,在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勻。等鴨血疑固後,上鍋蒸熟。血粑冷後,將血粑切成小塊小塊的方塊,然後用茶油煎熟。鴨肉和豬肥肉、花椒、植物油一起爆炒,炒幹水分,再加入鹽、醬油拌勻,加入清水,大火煮十幾分鐘,有香氣溢出,再加入大紅椒切片。待鴨肉煮熟時,再將血粑放入鴨肉裡小煮,並摻合一定的香料,煮成色成金黃即可食用。血粑鴨子既有鴨肉的鮮美味濃,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吃起來到口香濃,讓人食慾大增,少有的美味佳餚。
湘西臘肉
湘西臘肉也是我們湘菜的一部分,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甚至是未來,湘西人會一直保持製作自己特色的臘肉.在湘西,大概離過年還有二十天左右的時候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殺年豬來迎接新年的到來.豬肉將被切條狀,塗抹上食鹽醃製一段時間,等鹽味完全進入豬肉裡面了,然後用繩子穿之掛在在火塘炕上用慢慢升騰的煙氣燻.我們真正見的湘西臘肉,看上去醜醜的,黑漆漆的一塊,但這才是真正地道的湘西臘肉,裡面就有我們吃了永遠不會忘記的味道.
酸菜煮水豆腐
眾所周知,五味是指:酸、甜、苦、辣、鹹,酸在其中居首。這種經過發酵的化學物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飲食中是多麼有趣的味道,又是多麼奇妙的感覺。人們都喜歡它,受歡迎的程度有目共睹。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除了吃點醋、嘗些楊梅以外,吃得最多可就算是酸菜了。朝鮮鹹菜、東北酸菜、四川泡菜、貴州鹽酸菜,酸酸的,品種可真不少。
「苗家不吃酸,走路打踉蹌。」酸食在苗家生活飲食中的重要地位。在長期的戰亂和頻繁的大遷陡中,由於歷史的特殊地位,養成了苗家喜吃酸食的習俗。酸菜煮水豆腐,是苗家的主菜。製作簡便,其味無窮。酸菜煮水豆腐,製作時酸鹹濃淡相適,烹煮時間稍長,味道鮮美濃烈,吃起來十分可口誘食。烹煮時間短,清爽可口。吃酸菜煮水豆腐可以促爽提神,增強食慾,是鳳凰苗家招待貴賓客人的美味佳餚。
隔年燻臘肉
鳳凰的土製老臘肉與市場上燻制的臘肉不同,山區氣候溫涼,大多又是木頭房子,通風透氣,臘肉可長期擱置,而且擱置時間越長,臘肉的味道越是奇香無比。在這樣的灶頭上燻幹而成的臘肉,味道很特別。老臘肉質地鮮美,但外表卻極為醜陋、漆黑的鍋底,堅硬的石頭,煙燻氣衝鼻,黑黑的油汙粘手。
只有在將它扔進爐火中燒燃,然後再浸泡在淘米水中,用稻草用力搓洗洗淨,脫下醜陋外衣後才能顯出來面目。待煮熟切細端上桌以後,吃上一嘴,馬上就會感覺到有一種濃濃鬱郁、沉沉醇醇、滋滋潤潤的鮮美盪氣迴腸,讓你一輩子也揮之不去。用以製作腊味之物有很多:臘腸、臘牛肉、臘豬頭皮、臘洋鴨、臘雞……而且做法很土。到鳳凰縣來一遭,一定要好好品嘗一下濃濃的鄉情的土製老臘肉,黃燦燦、亮晶晶、肥而不膩,口齒留香的老臘肉,更讓你念念不忘。
湘西苗魚
如果你到湘西人家裡去做客,招待你的肯定就有一道湘西苗魚;湘西人如果去餐館吃飯,也愛點一道湘西苗魚;湘西苗魚就是這樣一道既能走進尋常人家,又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湘西特色菜。
就像歌裡唱得那樣,湘西高山有好水,無論沅江、酉水,還是峒河、沱江均水質清冽,適合淡水魚生長,所以湘西的魚也格外純淨、鮮嫩。到了湘西,那是一定要吃魚的。湘西魚的種類很多,不同的魚有不同的做法,湘西苗魚之所以能搏得大眾的喜愛,可能就是因為它鮮得夠味,像湘西令人流連忘返的好山好水;辣得夠狠,像湘西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漢子;香得夠純,像質樸美麗、毫不做作的湘西女人;讓你一不留神就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