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對電影《卡薩布蘭卡》的情懷,去探秘多彩的摩洛哥吧

2020-12-11 北魚旅行

在摩洛哥小城卡薩布蘭卡拍攝的同名電影是電影史上極致浪漫愛情的佳作。二戰期間,卡薩布蘭卡是由歐洲逃往美國的必經之地,魚龍混雜的人群隨局勢動蕩而緊張遷移,也就是在這裡,風流倜儻的瑞克偶遇老情人伊爾莎,展開了一系列故事,電影裡卡薩布蘭卡的畫面以及那首《As time goes by》成為許多影迷心中的經典,讓許多人對摩洛哥,對卡薩布蘭卡非常嚮往。

有些熟悉這部電影卻不了解摩洛哥的朋友可能都以為卡薩布蘭卡就是摩洛哥的首都,事實上,這座「白色的房子」並不是摩洛哥的首都,而是摩洛哥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如果你有幸踏上摩洛哥的土地,一探卡薩布蘭卡,一定要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看一看,這座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有三分之一的面積建在海上,若海上起霧,哈桑二世清真寺有如海市蜃樓,若虛若真,氣勢磅礴。

通體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哈桑二世清真寺處處把對稱藝術發揮到了極致,裡面的大理石和馬賽克瓷磚色彩斑斕,極為華麗具有阿拉伯伊斯蘭教風格的雕刻和彩繪,使這座驚世的大清真寺顯得富麗堂皇,漫步其中,會讓你不自覺產生神聖莊嚴之感。

如果說哈桑二世清真寺是白色的,那麼舍夫沙萬就是藍色的。這座坐落於摩洛哥西北部的精緻山城處處洋溢著各種各樣的藍,阿拉伯風格濃厚。還沒等你走近它,就能遠遠看到高低錯落的房子或藍色,或白色,顏色深淺不一,非常特別。再走近去看,會發現臺階、牆壁、房屋都被各種層次的藍覆蓋了,仿佛你這輩子所能見到的藍都能在這裡看完,文藝而夢幻。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藍色存在此處?大概是因為上世紀三十年代猶太人來此處避難時為表達對民族宗教的信仰和皈依,才讓此處變成如今的模樣吧,畢竟藍色是猶太教的顏色。

如果你恰好是個貓控,你可能會更喜歡舍夫沙萬。因為這裡隨處可見喵星人的身影。摩洛哥人對貓咪很友好,可以讓貓咪隨意出入店家,平時在住宅門口的角落裡,你也能看到幾隻慵懶的貓咪在陽光下甜甜酣睡著,這裡的貓咪都很幸福。

摩洛哥的「紅珍珠」就是馬拉喀什。最初,這裡的古城牆由赭紅色的巖土砌成,後來,無論是皇室宮殿,還是平凡民居,都沿用了這一顏色,因為這種顏色被認為是純正穆斯林建築藝術的色彩,這種色彩也成了馬拉喀什最具代表的城市名片之一。

馬拉喀什有點像迷宮,曲折的巷子在紅色高牆內犬牙交錯,綿延不絕,不規則的建築隨意割裂,而又相互連接,哪怕你記憶力超強,也很容易迷失在錯綜複雜的街巷中。

馬拉喀什最著名景點,大概就是時裝大師Yves Saint Laurent的馬約爾花園了。不同於整座城市的紅,這裡別出心裁地運用了反差到極致的藍,而這裡的藍又不同於舍夫沙萬顏色更深更統一了一些,據說這些藍色顏料都是從撒哈拉沙漠的植物中提取出來的,價值連城。

馬約爾花園裡有各式各樣的仙人掌,還有藤蔓庭廊及睡蓮池塘,噴泉小景也尤為好看,所有的景致組合起來靈動十足,猶如一個頑皮小孩的秘密花園。午後的陽光正好,花園裡的一草一木都熠熠生輝,慢慢賞景,你能在此處感受到Yves Saint Laurent先生的心靈和精神,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洗禮。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撒哈拉的故事》對這片神秘的沙漠充滿著嚮往與好奇。

屬於摩洛哥的撒哈拉是西撒哈拉,這裡也曾是三毛和河西生活過的地方。從梅卡祖爾進入沙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金黃的沙丘,浩蕩起伏。在這裡你不僅能駱駝騎行,感受沙漠風採,還可以去三毛的44號故居看一看,去尋找她和荷西舉辦婚禮的教堂,在她和荷西吃「天價魚」的國家旅館品嘗三毛書中的美味……也許西撒哈拉沒有摩洛哥其他景點那麼多彩,但它也有屬於它自己的精彩。

摩洛哥奇特的地貌、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民族,都讓這裡極具神秘感和異域風情,吸引著若干旅遊愛好者。若你也想探秘其獨一無二的魅力,不如就此前行,摩洛哥就在非洲西北部的海邊等著你。

相關焦點

  •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與愛情有關的白城
    卡薩布蘭卡因其同名電影而聞名,城市本身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北非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在非洲無論從經濟還是人口數量上都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北非的空氣裡,瀰漫的是阿拉伯、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混合味道。卡薩布卡就位於這個遙遠的異域,充滿著異國的風格,洋溢著多彩的情調這裡曾經秘密地發生過改變了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卡薩布蘭卡會議;還有那部榮膺奧斯卡獎的影片《卡薩布蘭卡》和一曲男中音演繹的悠長哀婉的《卡薩布蘭卡》,疊加的神秘感增添了這座城市的朦朧美。在西班牙語中卡薩布蘭卡是「白色屋子」之意。
  • 北非摩洛哥掠影 | ⑨純白浪漫之都——卡薩布蘭卡
    讓卡薩布蘭卡聞名於世的還不只這部電影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Bertie Higgins在看完《卡薩布蘭卡》這部電影後有感而寫出了一首經典歌曲,並同樣命名為《卡薩布蘭卡》。 Bertie Higgins(貝特. 希金斯)說:「這首歌是我為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妻子而作。《卡薩布蘭卡》是我們共同喜愛的電影,這部感人的愛情電影讓我們如痴如醉。
  • 摩洛哥有一部黑白電影《北非諜影》,我為你拍一部卡薩布蘭卡
    知道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是因為一部上世紀40年代黑白電影《北非諜影》。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最大城市,也是摩洛哥第一大工商業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這部電影1942年11月26日在美國上映。二戰爆發後,大量的歐洲人逃離了自己的國家以躲避納粹的鐵蹄,摩洛哥北部的城市卡薩布蘭卡成了從歐洲 到美國的重要中轉站。在小城的裡克酒吧裡,常常聚集著各種膚色和各種身份的人,老闆裡克是個玩世不恭的神秘人物。
  • 卡薩布蘭卡——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
    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為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名字意為「白色的房子」,因《卡薩布蘭卡》而聞名於世,此電影被美國電影機構評選為「最偉大的愛情電影」之一。卡薩布蘭卡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白色,無邊無際的白色構成了城市的主色調,使得卡薩布蘭卡成為最經典白色之都。
  • 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為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名字意為「白色的房子」,因《卡薩布蘭卡》而聞名於世,此電影被美國電影機構評選為「最偉大的愛情電影」之一。卡薩布蘭卡留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白色,無邊無際的白色構成了城市的主色調,使得卡薩布蘭卡成為最經典白色之都。
  • 多彩摩洛哥,找尋夢境中的撒哈拉
    摩洛哥就像一棵大樹,它的根深深紮根於非洲,但它的枝葉卻呼吸著來自歐洲的微風。--有沒有哈桑二世一見鍾情的地方?你認為這是你一直想去的地方嗎,只要你提著行李,你就願意開始。我想我知道一定是摩洛哥,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多彩色彩的北非小國。她是一個新鮮的「非洲後花園」。
  • 樂在路上 帶著老媽自駕摩洛哥(一)
    其實,起初我只是嘗試問了問老媽:「非洲摩洛哥,去不?然後補上幾句,不是太冷,平均氣溫,比成都要高几度!」真沒有抱多少希望她會說「去」!哈哈,這下我可樂了,雖說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居民們有錢了,也不能這樣明目張胆的帶著人民幣專門去非洲顯擺啊,「趕緊的,還是放在家裡收著吧,人民幣,這可是中國人民的錢啊!」
  • 適合結婚度蜜月的地點之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在這裡,新人們可以感受演繹好萊塢電影般的浪漫故事,雙雙悠閒地坐在卡薩布蘭卡的酒吧裡,耳邊響起的是舒緩的《卡薩布蘭卡》的音樂,品嘗美酒的醇香,望著窗外的落日緩緩消失遙遠,晚霞浮上天邊,這世界仿佛瞬間變得迷離且富有詩意。
  • 適合結婚度蜜月的地點之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在這裡,新人們可以感受演繹好萊塢電影般的浪漫故事,雙雙悠閒地坐在卡薩布蘭卡的酒吧裡,耳邊響起的是舒緩的《卡薩布蘭卡》的音樂,品嘗美酒的醇香,望著窗外的落日緩緩消失遙遠,晚霞浮上天邊,這世界仿佛瞬間變得迷離且富有詩意。
  • 電影《卡薩布蘭卡》觀後感
    電影《卡薩布蘭卡》觀後感 發布時間:2016-07-29   來源:本站編輯
  • 摩洛哥 ▏世上有那麼多的城市,而你卻走進了卡薩布蘭卡
    Henri Prost在拉巴特與卡薩布蘭卡推進雄心勃勃的遠大計劃,Prost引進法國最新的新藝術、裝飾藝術建築風格,糅合摩洛哥本地的藝術特色,令卡薩布蘭卡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受矚目的前衛建築舞臺之一。許多人來到卡薩布蘭卡都是因為老電影《卡薩布蘭卡》,很多人就是跟著電影中這句經典的臺詞慕名來到這個城市,縱使此去經年,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的足跡卻仿佛始終存在這座城中。而Rick’s Cafe的創辦人前美國駐摩洛哥大使館商業參事Kathy Kriger也正是受電影啟發而開辦了這家著名的咖啡館,如今已經成為每個來到這個城市旅行的遊客必到的地方之一。
  • 帶你領略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
    酒吧內有個挺大的吧檯,架上放著各種紅酒和洋酒,電影中的鋼琴依然靜靜地躺在一角,仿佛片中的黑人藝術家仍坐在琴前,指間流淌著那曲傷感的「時光飛逝」。卡薩布蘭卡因著著名的同名電影而被打上了浪漫的愛情烙印,主要景點有燈塔、老城、鐘樓、裡克酒吧、公共澡堂等。
  • 卡薩布蘭卡,夢中的白色城市,你去過嗎?
    去北非之前,由於前面的團未去成摩洛哥,心情不免有些忐忑(當時還未免籤),於是,當我們順利地踏上這個國家時,自然有些興奮。1770年,摩洛哥國王下令在安法城舊址興建一座新城,命名為達爾貝達,意為「白色的房子」。18世紀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達爾貝達的貿易特權,更名為卡薩布蘭卡。在西班牙語中,「卡薩布蘭卡」同樣意為「白色的房子」。1907年,法國殖民者佔領了卡薩布蘭卡,並在此建設了港口。卡薩布蘭卡從此成為摩洛哥的主要貿易口岸,城市經濟得以迅速發展。1956年摩洛哥獨立後,將該市名稱恢復為達爾貝達。
  • 摩洛哥的白色房子,是達爾貝達,也是卡薩布蘭卡
    回想去年的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大潮準備出發去摩洛哥的時間。那時,大潮看了一部名為《卡薩布蘭卡》電影,很是感動,緩了一禮拜還深陷在故事情節之中,很想決定去卡薩布蘭卡看看。大潮剛好有個朋友常年旅居摩洛哥,而摩洛哥又剛好對中國免籤,那麼這事兒都這麼巧了,大潮也沒理由不去了,也好順道去見見撒哈拉沙漠
  • 節日丨五彩摩洛哥:電影裡走出的卡薩布蘭卡,地中海邊的童話世界
    政變引起了人民的嚴重不滿,馬拉喀什、卡薩布蘭卡、拉巴特等主要城市都爆發了抗議的示威和武裝起義。在摩洛哥人民反對下,法國同意談判,並讓阿拉法退位。1956年3月2日法國同意廢除非斯條約,承認摩洛哥獨立。,兩層阿拉伯式的小樓帶著歐洲風格的裝修,安靜的鋼琴,精緻的檯燈,在這裡用餐不失為一件美事。
  • 親子遊|忘掉那些度假村吧,去摩洛哥和孩子來一場神秘冒險之旅
    至於如何挑選旅行目的地,下一站要去到哪裡,自由作家卡洛琳·哈金斯給父母們的忠告是:"忘掉那些附帶兒童樂園的「全能」度假村吧,最好的家庭假期是一場冒險之旅。"摩洛哥,一個充滿著神秘與熱情的名字,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這個被世界各地探尋者所青睞的過度,就是一處很適合帶著孩子去冒險的神聖之地。那裡的綠洲與沙漠,城市和海灘,異域與現代,貓咪與星河……一定會帶給你和孩子一場不同凡響的探險體驗。
  • 《卡薩布蘭卡》這部經典電影,捧紅了一個非洲的城市
    1944年,《卡薩布蘭卡》獲得第1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三項大獎。這是一部非常令人懷念的電影。《卡薩布蘭卡》當時曾被翻譯成《北非諜影》,民國時期的翻譯比較文雅,而且很愛把片名翻譯成四個字。
  • 摩洛哥印記——達爾貝達,還是喜歡叫它卡薩布蘭卡
    或許很多人最早了解北非的摩洛哥王國都是從一部電影開始的吧!這部電影就是由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主演的《北非諜影》,它讓全世界迅速記住了卡薩布蘭卡這個城市。人們喜歡摩洛哥的原因很多,有《一千零一夜》帶來的遐想,有三毛流浪撒哈拉的情結,有神秘的阿拉伯風情,有迷人的非洲風光,有浪漫的地中海迷情......但是,只有來到卡薩布蘭卡,你才有真正認識和了解摩洛哥的欲望和衝動。卡薩布蘭卡現在叫達爾貝達,人口約290萬,瀕臨大西洋,氣候宜人。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被譽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 北非印記——摩洛哥達爾貝達,喜歡叫它卡薩布蘭卡
    或許很多人最早了解北非的摩洛哥王國都是從一部電影開始的吧!這部電影就是由英格麗.褒曼和亨弗萊.鮑嘉主演的《北非諜影》,它讓全世界迅速記住了卡薩布蘭卡這個城市。人們喜歡摩洛哥的原因很多,有《一千零一夜》帶來的遐想,有三毛流浪撒哈拉的情結,有神秘的阿拉伯風情,有迷人的非洲風光,有浪漫的地中海迷情......但是,只有來到卡薩布蘭卡,你才有真正認識和了解摩洛哥的欲望和衝動。
  • 摩洛哥:我在撒哈拉開大腳,也在卡薩布蘭卡看西甲
    肆客足球推出專題策劃《十二國記》,生活在12個國家的12位中國人給你帶來原汁原味的足球文化「摩洛哥在非洲,在歐洲的叫摩納哥!」這句話可能是我後來向人們介紹摩洛哥時用得最多的一句話了。為什麼要去摩洛哥?答案很簡單,因為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