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池少的日常】,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
按國際上劃分的幾個等級來看,房屋空置率合理區間在5-10%,危險地區在10-20%,嚴重積壓地區超過20%。不管是大學的數據,還是民間的數據,中國的房地產顯然已經過剩了。據西南財大數據顯示,2017年,一線城市的空置率為16.8%,二線城市為22.2%,三線城市為21.8%。在未來幾年內,這一空置率還將繼續上升,情況將繼續惡化。根據專家估算,中國的存量空置房足夠三十億人居住,許多中小城市出現了商品房供過於求的現象。
而且面對國內的高房價,大多數居民都買不起房子。3500元的稅收收入中,45%的職工達到了合格標準,5000元的稅收收入中,達到合格標準的職工僅佔20%。按照曹德旺的說法,在14億人口中,真正有購買力的只有2億人,而剩下的12億人消費能力較弱。也就是說,20%的人掌握了80%的財富,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財富。因此,國內民眾要麼就是沒錢買,要麼就是湊夠首付款,就是二三十年來的房貸。那就是那些空置的住宅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但是,大家也不要太過擔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的房產市場存在虛高現象,而且已經開始破裂:首先,高房價和收入的背離。本地人的收入無法支撐高房價。有網友說,廈門房價4萬多/平米,他們每月的工資只有4000多元,如果買了80平米的房子,需要60年不吃不喝。顯然,熱點城市房價都是投機炒房的需求,房價和收入比實在太高了。當投機購房需求無利可圖時,便會選擇撤離,剩下的都是本地剛需接盤,屆時房價只能最終回到合理區間。
二是房價與租金脫節。儘管深圳上海的房價去年還在上漲,但深圳上海的租金已經開始下跌。在深圳,房價上漲了14.6%,而在深圳,房價下降了8.26%,租金也下降了。上海的情況也是如此,它的租金到2020年會下跌10%左右。目前上海的房價已經超過了六百萬/套,這樣的房子如果租出去,年租金只有十萬元,也就是說,房東要60年才能收回本金。那不如把六百萬元放到銀行裡,拿出一點利息就好了!在國內大多數城市,住房只有投機價值,沒有任何投資價值。
三是全國範圍內的房價分化。根據國家統計局11月70城房價漲跌來看,二手房價數據顯示,44城房價同比上漲,26城房價下跌,漲幅最大的城市是一二線城市,主要是深圳,東莞,上海,寧波,蘇州,南京等。另外,現在有些地方的房價開始下降,比如青島,湛江,鄭州,濟南,煙臺,天津等等。如黑龍江的鶴崗、遼寧的鐵嶺、山東的乳山市等,房價已跌至每平米二三千元,投資炒房客紛紛套現。對房地產進行穩定的投資和不賠錢已經成為歷史。
另有數據顯示,從2020年6月開始,全國房價平均漲幅突破萬元大關,隨後高位盤整至年底。但11月份的CPI並未顯示出房價的上漲,當月CPI同比漲幅為負0.5%。所以,有網友認為,2020年全國房價總體還是上漲的,現在的CPI權重結構要進行調整,在CPI的構成中只有豬肉佔主要部分,租金佔的比例很小,而CPI的上漲根本無法顯示出房價的上漲,這並不能反映現實。
對此,中央銀行前行長、財政部前部長等均接二連三地表示:「通脹必須考慮房價」,如果近幾年將房價算入CPI漲幅,則實際CPI漲幅不會太低,屆時貨幣和房地產調控政策將收緊。
因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現在是投機炒作為主的市場,而非自住型需求控制市場,所以出現了房屋供過於求,老百姓沒有錢買房子,或者貸回幾十年的房貸。當前,從房價收入比、租售比、國內房價出現分化等方面來看,2021年房價尚無上升空間,有可能進入房價逐步回歸正常估值周期。雖然2020年的房價總體上還會上漲,但不會反映在CPI中,這樣計算出來的數據肯定與實際不符。因此,未來國內CPI的權重要進行調整,否則就不能真實反映國內價格水平。
以上是(池少的日常)為大家介紹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了解更多的娛樂資訊,請關注(池少的日常)!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池少的日常)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