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帶孩子去旅行等於「見世面」?若是這2種旅行,那還不如不帶

2020-12-08 育兒規

神獸們馬上就要完試,我身邊的家長們,就開始商量著,暑假要帶孩子去哪旅行。

我問:「為什麼一定要帶孩子去旅行?」回答很一致,基本都是:「帶孩子去見見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

家長的這些發心是好的,旅行對孩子的成長確實很有益。可據我觀察,很多家長都違背了初心,導致親子旅行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反而是帶孩子去受罪,還給孩子培養了很多不好的習慣,尤其是以下兩種,非常常見。

1、攀比

「今年你打算帶孩子去哪玩啊?」「你們去過三亞嗎?」「我們準備帶孩子出國遊,要一起去嗎?」

很多家長,是因為親戚朋友、孩子同學家長間的攀比心理,才選擇帶孩子去旅行。如果出於這個目的,那麼家長在旅途中更看重的不是親子共處的美好時光,而是拍照、拍照、拍照,發朋友圈、發朋友圈、發朋友圈······

於是,我經常在旅途中聽到這樣的對話:「快,過來拍照!不拍照,下次就不帶你來了!」

這樣的旅行,有意義嗎?

2、家長的一廂情願

我覺得,親子旅行,應該把孩子的體驗和成長,放第一位,而不是家長自己的需求。

比如有個家長跟我說,他們夫妻倆很想去麗江,可孩子不喜歡,孩子喜歡去上海迪士尼或者常州的恐龍樂園,可他們覺得,遊樂場長得不都一樣嘛,有什麼好玩的,於是就堅持要去麗江。結果旅途上,孩子一點也不高興,對風景也不感興趣,天天就吵著要窩在酒店裡玩手機,整得夫妻倆也失去了玩樂的心,本來計劃1周的旅行,3天就回來了。

這樣的旅行,有意義嗎?

那麼真正有意義的親子旅行,是什麼樣子?

一、讓孩子主導旅行所有事宜

包括所有的旅行規劃、攻略,統統扔給孩子。5歲開始,旅行目的地,就由孩子做主。10歲開始,所有的旅行規劃、攻略,都可以扔給孩子。

讓孩子成為旅行的決策者和參與者,而不是追隨者。如此,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這樣長大的孩子,將來必定不甘於成為「遊戲的執行者」,而是立志做「遊戲的制定者」。

二、問孩子為什麼要去那個地方旅行,最想去那個地方的哪裡,為什麼?

啟發孩子自己思考,什麼是此趟旅行的目的和意義,孩子也就不會虛度此行。

比如孩子說想去上海迪士尼,就問他為什麼想去那呢?有的孩子是因為同學們都去過,自己沒去過覺得沒面子,或者就是覺得好玩;有的是因為動畫片裡面的某個人物;有的是因為童話故事愛上迪士尼······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攀比,那家長就要引導孩子回歸正常心態,因為攀比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如果孩子是那些積極的一面,那家長就可以鞏固強化,幫助孩子一起去實現他的小心願。這樣,旅行也就變得更有意義了。

三、旅行前,讓孩子做好功課,讓孩子當你們的導遊

地圖,吃住行等旅遊攻略,統統交給孩子,並且家長要示弱的告訴孩子:「是你要決定去那個地方的,而爸媽工作太忙,沒空做攻略,這個重任就交給你了,而且你到時候要給我們當導遊哦,要給我們講講當地的風俗、文化,還有各種特色小吃。」

這樣,家長輕鬆的同時,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學會了擔當和責任,而且還會學會很多地理、文化、歷史等知識,對於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非常有幫助。

曾經有的家長對此有疑問:「這對10歲的孩子來說,難度有點大了吧?」這就要看家長日常的教育了。像我身邊的很多家長,我從小就建議他們多給孩子看地理文化類的繪本,這樣孩子即使不上網找,也能準備的非常充分。

其中最好的是《跟爸爸一起去旅行》,是由權威的北鬥兒童地理出版社出品,介紹中國及世界各地豐富有趣的地理百科、人文美食等知識。

薇婭直播間裡推薦過,3分鐘20000本被搶購一空。主要是便宜又實用,只要79塊,就能讓孩子成為地理、旅行小達人。

四、旅途中,家長少幹活、少操心,讓孩子多幹活、多操心

這一點很重要。很多老一輩的家長,就怕孩子累著,出去玩,自己大包小包累得一塌糊塗,孩子還要你抱。這就是無原則的溺愛。

一定要反過來,讓孩子多拿東西、多幹活,而且還要讓孩子多操心,比如早上坐什麼車去目的地,中午吃什麼等等,統統讓孩子去操心。

這樣家長輕鬆的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責任感,自主生活的能力,這不就是我們家庭教育的最高目標嗎?

五、少拍「美景」,多拍孩子

儘量少拍一些美景,特別是和旅遊景點的大門、標誌性景點等的合照。這些照片除了在朋友圈炫耀你和孩子「到此一遊」外,沒有任何意義。

真正有意義的照片是,一些難忘的瞬間,比如:孩子自己動手提拿東西,幫家長拿東西,幫助別人,撿垃圾保持公共衛生,孩子的開懷大笑等,這些才是有意義的照片。

因為,你在用行動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旅行的意義,不在於自己來過這個地方,而在於自己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從這趟旅行中收穫了什麼,成長了什麼。

六、為孩子準備探索自然的工具

好奇心旺盛,是每一個孩子的共性。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總是對身邊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所以,有條件的家長,最好準備一些適當的工具,其中有兩方面是必備的。

一是,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比如防蚊蟲叮咬的防蚊貼、清涼油等

二是,可以增加孩子的探索欲。比如望遠鏡、顯微鏡等。

望遠鏡很多家裡都有,顯微鏡,很多家長覺得那不是尖端科學儀器嗎?不,現在顯微鏡已經越來越平民化、兒童化了,只是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像我和我身邊的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備上日本肯高的兒童顯微鏡,就巴掌大小,攜帶方便,而且能放大120倍,能很好的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之所以很多人選擇這款,一方面是日本的顯微鏡技術是全球頂尖的,另一方面是價格很實惠,只要130,就能滿足孩子的探索欲,真是很划算。

7、旅行歸來後,和孩子一起總結和回憶

復盤,不僅對學習和工作十分有助益,對於旅行,同樣如此。

每次旅行歸來,可以把照片的整理歸類,都交給孩子。家長和孩子還可以玩一個小遊戲:「最好的遊記」評選。

家長和孩子每人寫一篇遊記,然後在家庭中一起朗讀、分享,然後大家評選出最優者,給予獎勵。

這裡要強調一點,記得別獎勵金錢和物質,那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功利,就失去了寫遊記的目的。可以獎勵一件好玩的事,比如:第一名,可以讓其他人玩一次大冒險,或者真心話;或者輸了的必須在家裡帶一個禮拜的假髮等。

如果能做到這7條,相信您和孩子的親子旅行,將會更有意義100倍,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暑假帶孩子去旅遊等於「見世面」?若是這2種旅遊,那還是別去了
    暑假到了,很多家長現在都在計劃著新一輪的旅行,但其實,如果你單純的認為帶孩子出去旅遊就等於「見世面」,那可就是大錯特錯了。若是這2種旅遊,那還是別去了1、因為別人去了,所以我也要去,不能落下很多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都會犯這個錯誤,就是「對比式養娃」,自己對於孩子的愛好、特長、
  • 放寒假了,請不要帶孩子去旅行,世面不在飛機火車上!
    如果你帶孩子出去旅行,只是為了在和其他家長聊天滿足優越感,那最好還是別帶孩子出門,浪費了金錢不說,對孩子也沒好處,為了炫耀的旅行,還不如不去!2、見到了,不等於長見識很多家長認為,讓孩子見世面,就是多讓孩子去不同地方旅遊,但是帶孩子出去
  • 想帶孩子「見世面」,就去這3個地方,比出國旅行更有意義
    導讀:想帶孩子「見世面」,就去這3個地方,比出國旅行更有意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帶孩子「見世面」,就去這3個地方,比出國旅行更有意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放暑假了,請不要帶孩子去旅行!讓萬千父母反思的好文
    孩子這麼小,不能老窩在家裡學這學那的,會把孩子悶壞的!你看我兒子,是不是挺機靈、挺能聊的?他就是去的地方多,見的世面多! 我們剛從草原回來,讓孩子在家學學畫、玩幾天,然後再去趟上海迪斯尼,等他爸爸忙完了一起去新加坡溜達溜達……」 我驚訝地半張著嘴,一邊聽這位媽媽描述給孩子安排的豪華暑假,一邊看著那條粗粗的金項鍊在她胸前晃蕩……回家後,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是不是真該帶孩子出去旅遊幾天
  • 暑假到了,為什麼不建議假期帶孩子去旅行?理由有2點,很現實
    暑假到了,很多家長的話題都是「這次你帶孩子去哪裡玩?」「給跟孩子報的那個夏令營?」「你家孩子上的什麼興趣班?」在家長的對話背後展現的就是消費層級的較量,去哪裡玩,吃什麼,住什麼酒店等等,這體現的不是教育觀念的好壞,而是你有閒錢有閒時間嗎?
  • 想帶孩子「見世面」,就去這3個地方,比出國旅行更有意義
    ,也願意帶著他們見世面,一點都不嫌麻煩。其實當孩子比較小時,多出門見世面對孩子的身心都有好處,先不論去哪,就說經常出門走動走動,對身體的好處就非常多,尤其是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多運動說不定能長得更高一些。當然,家長帶孩子出門遊玩,也不是為了帶孩子運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希望孩子能多見見世面,小時候多去幾個城市或者國家,對以後的成長都有幫助。
  • 暑假裡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幾個地方,便宜好玩還有意義
    暑假到了,孩子暑假作業只有薄薄的幾本,剩下的時間去幹什麼?總不能就每天趴在沙發上玩手機、看電視吧。有家長表示,帶孩子旅行見見世面不錯。曾經就有家長給孩子報國外遊學,月薪三萬支撐不了孩子的一個暑假,簡直是活的碎鈔機。其實,能帶孩子去玩的地方很多,並不是所有的都需要花費大量金錢。
  • 十一長假別帶孩子去旅遊!這樣的旅行長不了見識,孩子也不領情
    古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現在有大量的旅行類節目,比如某某去哪兒等等,"帶孩子去旅行」已經被妖魔化,又被一些大V反覆強調之後,更似乎成了大勢所趨,潮流所致。以上這些,都在不斷地教唆我們要帶孩子去旅遊,甚至更高層次的概念也被植入我們腦海:從小就要帶著孩子出去見見世面。
  • 旅遊就等於見世面?培養一個見過世面的孩子,還是要做好這3點
    今年十一假期和那中秋節撞在了一起,孩子們直接放了8天假期,那麼有些家長自然是會趁著這個假期,帶著孩子出旅遊,讓孩子見見世面,增長一下閱歷。當然,理想是很美好的,但是現實往往是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就是人山人海,走到哪裡,其實看到的都是人。而且在這整個旅途中,還要操心孩子會不會走丟,幾乎每天都是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住宿的地方。
  • 帶孩子一起旅行,讓她從小就開闊眼界
    ,既花錢又受罪,還不如買點好吃的,在家裡睡覺多舒服」。中專到了省城念書,90年代考上中專是很不錯的,家裡人都很高興,宰了兩隻羊招待老師和親戚朋友,說實話,考上學最令我心底高興的是終於可以去大城市了,真能見世面開眼界了。
  • 90後單親爸爸帶女兒騎行拉薩|孩子,你見世面的樣子真美
    見過世面的孩子,眼裡有光,心裡有夢,不懼挫折,溫和而有力量,謙卑而有內涵!孩子,不管身在哪裡,一定要見見世面! 90後單親爸爸帶女兒騎行拉薩|孩子,你見世面的樣子真美也許下次開學的時候,她就會很自豪的說「我爸爸帶我去了拉薩
  • 寒假千萬不要帶孩子去旅行,每位父母都應該反思一下!
    為什麼我建議你寒假不要帶孩子去旅行?1、不要以「長見識」的名義綁架孩子兒童旅行現今形成了可怕的怪圈,「國外遊」看不起「國內遊」,「國內遊」看不起「省內遊」,毫無疑問,「周邊遊」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碰到鄰居打招呼,問過年帶孩子出去玩了沒,去哪裡了,你都不好意思說你就在郊區來了一場農家樂,這還不如不出門。
  • 暑假帶孩子去旅行,不得不注意的那些事兒
    暑假了,幫孩子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帶著孩子去多看看風景,好好享受和孩子獨處的愜意時光,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孩子和大人對低壓、低氧的環境承受能力不同。所以,家長在選擇旅行目的地時,要注意它對孩子來說是否安全。忽略了這一細節,花錢旅行不落好。
  • 請不要帶孩子去旅行
    在這些更豪華,更現代的環境中,得到的多是享樂與消費,如果我們一味強調旅行,而不去審視什麼樣的旅行,最後結果就是,大家拿錢給航空公司和旅遊公司做貢獻。為享樂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也許你會說,我帶孩子去的都是戶外,不是高級場所,那麼下面一段是說給你聽的。
  • 為什麼要帶孩子旅遊見世面?這4個理由無法反駁
    想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除了看書,帶孩子旅行,顯然是增加社交談資的重要途徑。3、旅行不僅僅是對孩子好帶娃去旅行,受益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大人啊。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裡,夫妻二人白天忙於工作,晚上回來還要兼顧孩子的學習,一年到頭,寒暑假兩次的旅行機會,為什麼不珍惜呢?多好的放鬆機會啊,既帶孩子見了世面,大人也能出去玩一圈(雖然累吧,但畢竟是純玩啊)雖然每個人對旅行的重視程度不一樣。
  • 暑假一定要帶孩子去旅行, 真正的教養在路上!
    總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去旅行既考不了級,也加不了分,還不如趁暑假讓孩子上個鋼琴、美術、舞蹈之類的培訓班,既能考級加分,還能讓孩子有個已技之長。過了幾年,他很想去深圳闖蕩卻屢屢不能成行。後來,聽說他不敢去深圳的最大原因,竟然是他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鄉,害怕一個人乘坐火車。          我不想絕對地說,他的命運受錮於小時候沒有去旅行。但是,如果他曾經去旅行過,至少不至於害怕坐火車,不至於害怕陌生的環境,不至於因為畏懼的心理,喪失了改變人生的勇氣。
  • 帶孩子去海邊旅行!寶寶3歲跟父母遊玩的記憶,勝過3年平淡的生活
    3歲多,孩子開始記事,是時候帶出去見識見識世面,開拓一下眼界,這就是年輕人育兒和老人帶孩子不同的地方。時間過去快一年了,孩子對於之前生活過3年,我們租房住的小區已經完全沒有了印象,但是,搬離那個小區半年後的那次暑假旅行,他倒是記憶猶新,還能想起到海邊撿貝殼、坐輪船的情景。
  • 帶2歲的孩子旅行了10次,我是怎麼做到的?
    美食家、旅行家、生活家,@扇貝勒 的美女老闆,熱愛與丈夫、女兒一起旅行。一年中最適合旅行的好日子來了,帶娃還是不帶娃呢?我身邊有熱衷於去哪都克服萬難帶著孩子的家庭,讓人好生佩服;也有善於把孩子安排妥當,兩人定期再度蜜月的朋友,我也很羨慕。
  • 90後奶爸帶4歲女兒71天騎行去拉薩:高級的富養,是帶孩子見世面
    近日,90後奶爸鈄皓倍送了4歲女兒兜兜一份寶貴的生日禮物:帶著她騎行去拉薩。一份手繪路線圖,一輛定製小拖車,加上一些旅途所需的補給,父女倆於4月2日從東莞出發,於6月12日到達拉薩,歷時71天,全程約4139公裡。
  • 假期不要帶孩子去旅行!你同意嗎?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那為什麼假期不讓孩子去旅行呢?聽我仔細跟大家說說?01、以「開眼界」的名義綁架了家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為了開拓孩子的眼界,使每年假期兒童的旅行變成熱門,旅行社的親子遊成了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