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稅逆算法來襲,賣家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少?

2020-12-11 今日跨境

最近,陸陸續續有不少賣家向AMZ123爆料日本海關嚴查低申報,賣家面臨巨額關稅,許多賣家甚至表示稅費被運費還高,交完關稅利潤直接為負。

如今很多物流商、貨代都暫停收寄接到日本FBA倉庫的貨物,在途的貨物也面臨延誤。

此種境況下,日本站的賣家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少?

賣家貨物因低申報被卡日本海關

不少賣家表示:之前7天就能入海關,現在1個月了一直沒有過海關。而且先要排倉,現在海關又嚴查,時效真的得不到保障。

▲圖片來源於AMZ123賣家交流群

就在6月初,還有賣家詢問做日本站的有沒有被海關扣貨的。

其實早在4月10號,就有賣家向AMZ123爆料:日本暴雷了,貨物被扣了好多,被卡在海關那裡無法放行。全部是跨境電商的貨物,全部都是因為低申報。

▲圖片來源於AMZ123賣家交流群

還有賣家表示自己認識的大部分的人的貨都被空了下來,走私人地址的被懷疑是為了轉寄到亞馬遜,也被扣了。

▲圖片來源於AMZ123賣家交流群

關於日本海關嚴查低申報的問題,並不是空穴來風。早在4月3日,就有賣家表示被物流公司要求提供補充信息:

1.提供產品的ASIN/亞馬遜上架連結/售價。

2.要按亞馬遜售價的30%來申報。

▲圖片來源於AMZ123賣家交流群

隨後有賣家表示最近日本海關嚴查,大阪方向每票必檢。

更有賣家表示貨代要求按照售賣價的75%申報!按照亞馬遜售價的25%-30%來進行申報,已讓賣家重負不堪,這75%不禁讓賣家反問:這誰賣的動呢?

那麼低申報到底是誰的鍋呢?

有賣家推測:賣家本身以低價申報,還有不良貨代以更低的價格去向海關申報賺取差價,然後給賣家一個假稅票。

早前,就有消息稱一些日本當地賣家投訴日本海關不作為,讓中國的賣家產品低價申報進入日本市場造成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導致日本海關嚴查。

雖然以上情況的真實性不得而知,但海關嚴查低申報已確實存在,除了賣家的貨物被卡海關,還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眾多物流商暫停收寄接日亞貨物

在賣家爆料跨境電商貨物被卡在日本海關無法放行後,有賣家直接詢問:是不是日本FBA倉庫不收貨了?因為問了幾個貨代,物流是海運還是空運,FBA倉庫地址的頭程都不做了,商業地址可以派送,但FBA倉庫地址就是不行。

其實並不是日本FBA倉庫不收貨了,而是很多貨代、物流商不敢收貨了。

4月13號,有賣家爆料稱上海最大的中日專線不收亞馬遜貨物了。

一天出貨量在百噸以上,但是因為賣家低申報導致日本海關扣留了許多貨物。

▲圖片來源於AMZ123賣家交流群

若被海關懷疑貨物價格低申報,賣家(進口商)須提供兩種資料證明:進口商與出口商的商業合同、海外送金憑證(付款水單),方可清關、進口日本。

隨後賣家分析起了為什麼物流商都不接貨的原因:「因為日本稅務局在查,被查到的進口商將面臨最高追繳5年稅金,是追繳進口商,不是賣家的。而亞馬遜都是用貨代的進口商,所以貨代最近不敢收亞馬遜貨物了,都在註銷進口商。」

此前,仍在接收貨物的物流商也發出公告,表示申報調整價格必須是售賣價的25%↓↓↓

但如今有物流商表示:申報價格低於售價的35%的,我們都不敢接。且大多物流商都表示目前空運不接貨,只做海運。

愈演愈烈,大量賣家面臨巨額關稅

日前,有賣家向AMZ123反映:日本對中國賣家FBA貨物關稅申報高達售價的35%,更有離譜的甚至高達55%,這到底是確有規定還是物流商的圈錢套路呢?

確實,近期越來越多的日本站賣家吐槽關稅比貨值還貴:

賣家A:發了900個產品,稅收超過一萬。剛拿到手時,還以為是日元,結果是人民幣!!!

賣家B:稅費第一單80元,第二單2560元,同樣的貨同樣的重量!日本海關瘋了!

賣家C:我上批貨一共發了350個產品,有個貨代讓我預付一萬多的稅,我被驚到了,直接不走他家了。

在AMZ123賣家交流群裡,一賣家表示物流商讓自己選擇:清關出來交20萬稅,銷毀交30萬稅。然而該賣家的貨只值10多萬......

不少不做日本站的賣家難免疑惑,不是按貨值算的嗎,再高也不至於高成這樣吧。

其實不然,現在日本海關申報價格需要按照逆算法來算。

▲圖片來源於AMZ123物流群

有賣家對逆算法進行了解釋:稅金計算模式——逆算法,不再按成本做申報價值進行納稅。

日本空運FBA貨物

採用逆算計算方式徵收關稅,即不再按採購成本或者售價的30%做申報價值進行納稅。

空運FBA貨物以售價-上架手續費-出庫手續費=利潤,大概取利潤80%-92%做納稅價格。

▲圖片來源於AMZ123物流群

如若按照這個算法,賣家貨物利潤空間極低,這也是賣家走同樣的貨物,稅金翻倍的原因。如今,大多物流商表示已經不走空運,只走海運。

日本海運FBA貨物

5月10號起日本海運取消固定稅率,開始正常拆分稅金單,嚴格按照渠道要求申報單價不低於連結的30%。

有物流商給出了申報價格算法:

單個產品的申報價格=【(AMAZON商品頁面售價-FBA各項費用)/1.1(消費稅)/(1+關稅率)】

產品申報價格=單個產品申報價格*該產品數量。

▲圖片來源於AMZ123物流群

以上是目前AMZ123已知的日本逆算法相關信息,如有錯誤之處歡迎大家進行指正。

其實日本海關網上有幾種方法依序計算應稅價格,在這幾種方法無法計算時才會用逆算法計算。但有知情的賣家表示:正常情況下FBA貨還是要走到逆算法的,其他的很難適用。

之前某物流商向AMZ123表示:日本從疫情後一直全面普查電商貨物的進口。之前說嚴查也只是抽查,查到有問題就補上一些稅,就能過。現在日本海關全面普查,一旦查到就一律逆算,所以我們這些代理和清關行只能想辦法的提高申報價值,多繳稅,以期不會被海關要求逆算,因為即使是按照35% , 45% , 55%都好,都還是比實際要交的稅要少了一些的。

但現在看來,賣家只有按照規定如實申報一條路可以走。如今當有賣家問日本還能發嗎?有物流商回覆:只要申報夠,問題不大。但低申報真的不敢接,低於25%直接來一個櫃的海關扣你。

同時,物流商直接發出通知:日本稅費飆升,海關嚴查,導致日本快船、日本慢船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關延誤。發貨前請做好延誤的準備。

其實可以看出來,日本海關加大了對低價報關的懲罰力度,日本站賣家必須警惕。

在此提醒大家低價申報得不償失,輕則海關查驗,重則違反國家法律。所以建議日本站賣家準確申報商品價值,或做好繳納高稅金的準備。

同時由於日本海關嚴查,清關速度大幅放慢,建議賣家找到正規靠譜的物流合作商,在發貨過程中多詢問貨代運輸情況,同時預留好充足的貨物備貨運輸時間,以減少損失。

亞馬遜賣家之路,從AMZ123開始。

相關焦點

  • 亞馬遜日本站「大地震」,日本稅金暴漲70%賣家直呼利潤為負
    高達70%稅金,日本關稅逆算法稅貴導致利潤為負 「發了900個產品,稅收超過10000元人民幣。」 「上批貨一共只發了350個產品,卻被貨代要求預付10000多元的稅,果斷放棄。」 「同樣的貨同樣的重量,稅費第一單80元,第二單2560元,毫無利潤可言。」 「稅貴逼得不得不放棄日本市場,連續兩個月來利潤直逼負數。」
  • 申報單價不低於連結的30%,亞馬遜日本站賣家哭訴:稅比貨貴!
    近期,日本海關對電商貨物的入口清關採取新舉措,在跨境圈內引起強烈波動。這仿佛在宣告日本站隨意申報關稅的時代已經結束,甚至直接面向中國賣家築起了嚴清關、高關稅的高高圍牆。對中國賣家來說,高稅下的日本市場究竟還有多大的利潤空間?
  • 日本站賣家要遭殃?FBA稅費高到令人髮指,如何破解難局...
    2020-06-17 10:09 近期,日本站賣家開始連連叫苦,日本海關加大對亞馬遜FBA貨物的低申報問題管控,逆算法讓稅金翻倍,並且,東京、大阪等碼頭和港口的
  • E郵寶日本路向或停止收寄!這個地方的賣家注意了
    有賣家建議,日本路向可用EMS直發或者海外倉,貨量達到一定要求,服務商在費用上會給些折扣。此外,今天也有賣家詢問日本路向的尾程物流是否出了問題。一位物流行業人士向雨果網表示,受疫情影響,日本網絡購物訂單激增,但是由於本地人手不足,無法滿足物流配送需求,運輸和配送人員承受雙重壓力。
  • 日本站賣家集體關店預警!FBA稅費高到令人髮指,大型比慘大會來了...
    近期,日本站賣家開始連連叫苦,日本海關加大對亞馬遜FBA貨物的低申報問題管控,逆算法讓稅金翻倍,並且,東京、大阪等碼頭和港口的FBA貨物入口通關效率明顯降低,賣家和物流商都在為發貨到日本而發愁,賠錢的賣家也不在少數。
  • @亞馬遜日本站賣家:一篇文章帶你看懂日本逆算
    眾所周知,亞馬遜日本站近期遭遇著一場震蕩,這個震源可以從「逆算」說起。今年4月1日起,日本海關宣布針對出口到日本的貨物開始施行逆算方式徵收關稅。一時間眾說紛紜,發展潛力無限的日本市場門檻猛然增高,讓許多中國買家望而生畏,躊躇不已。
  • 關稅比成本還高?!一張大網套向亞馬遜賣家(內附官方算稅指南)
    作為去年亞馬遜的黑馬站點,日本站賣家最近過得可不太舒服。日本沒有像美國歐洲那樣爆發疫情,所以日本站也沒有被限制補貨和銷售,在疫情期間日本站賣家可以說是過得最好的幾批人之一。但是自從上次有多家物流爆出日本海關嚴查申報價值之後,日本站賣家就開始了艱難之路。
  • 稅高令人髮指利潤為負,日本站賣家要遭殃?!
    日本FBA交的稅比貨值和運費都貴,日本海關是瘋了嗎?日本海關抽風,對於電商貨物的入口清關有了新的舉措!關稅起飛,許多賣家都被關稅單嚇傻。清關速度也慢了不少,東京、大阪等碼頭和港口的FBA貨物入口通關效率已經明顯降低。有賣家反饋:清關的時間都夠美國海運入倉了!
  • RCEP協定下,跨境電商日本市場的喜與憂
    如圖所示,2006年至2016年,日本自中國進口產品加權平均關稅稅率一直高於進口自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產品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近年來這一差距在不斷縮小,因此有機構預計RCEP落地後,日本對中國將存在很大關稅減讓空間
  • RCEP協定下,跨境電商日本市場的喜與憂
    如圖所示,2006年至2016年,日本自中國進口產品加權平均關稅稅率一直高於進口自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產品的加權平均關稅稅率,近年來這一差距在不斷縮小,因此有機構預計RCEP落地後,日本對中國將存在很大關稅減讓空間。據了解,協定籤署後,日本對中國產品的免關稅比例將達到86%。
  • @亞馬遜賣家,在日本賣這些產品,你知道要交多少稅嗎?
    亞馬遜日本站在中國招商已兩年多,經過這段時間的亞馬遜日本站開店經驗,雖然現多數賣家慢慢了解日本這個市場,也在這個市場嘗到了甜頭,但日本是一個嚴謹又保守的國家,這樣也讓一些中國賣家在進入日本市場碰到的一些不解,而這些不解中很基礎的一部分
  • 「九方通遜」關於日本海關逆算計稅法的一些了解
    這種追堵是時代帶給海外各國政府的新課題,而廣大中國賣家也要能客觀看待這類現象背後的利益分配邏輯。大約從2019年Q4開始,日本有些口岸的海關對於在日本亞馬遜上銷售的貨物,在進口申報貨值上採取了一種新的核定方式 --- 逆算法。2020年過去了半年,這種方式幾乎已經推廣到了日本所有的關區和口岸。
  • 2019日本關稅起徵點多少?
    2019-12-18 14:59 2019日本關稅起徵點,對於跨境人來說關稅總是對利益息息相關,而關稅每年隨著不同國家政府的改動變化。
  • 亞馬遜日本限倉又嚴查,賣家應該如何做好庫存管理?
    在亞馬遜美國站FBA限制入倉並提高IPI分數之後,日本站、歐洲站步伐緊隨,再次掀起波瀾。近日,據某物流商爆料,日本海關又對FBA貨物進行嚴查。據了解,這次海關主要為了加強合規性要求,開始逆算法徵收關稅。
  • 日本稅局對跨境賣家下手
    這段時間做日本跨境電商的賣家都有點心慌。先是遇上往返日本的航班減少,導致物流成本上升,又碰到日本海關改變中國電商貨物關稅的徵收算法,潛在增加了賣家的稅負成本。 不過,更大的問題,可能還不是這些。日本稅務局已經覺察到有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採取了一些方法逃稅。一旦啟動全面調查,牽涉其中的賣家,甚至報關行、物流公司、可能都逃不掉。 日本稅務局也確實在對賣家下手了。 據《朝日新聞》報導,名古屋稅務局對9家有中國背景的日本公司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公司截止2019年為止的數年間隱瞞收入約5.5億日元,偷逃了這些銷售收入的應繳稅款,逃脫稅金高達1億日元。
  • 日本站湧入大量新賣家,請先搞懂這點再發貨!!!
    每年的跨境電商市場都在變化 今年美國站的超級不可控 歐洲站門檻本來就高 造成很多賣家被迫湧入日本站了 身邊一常年發日本路向的貨代 反饋今年有很多新賣家入場; 正在經營日本站的賣家應該感覺得到 上評價難,並且掉評是很快的
  • 日本站湧入大量新賣家,請先搞懂這點再發貨
    每年的跨境電商市場都在變化 今年美國站的超級不可控 歐洲站門檻本來就高 造成很多賣家被迫湧入日本站了 身邊一常年發日本路向的貨代 反饋今年有很多新賣家入場; 正在經營日本站的賣家應該感覺得到 上評價難,並且掉評是很快的 這都是平臺新連接大量增加後 被平臺機器人大量抓到後的結果 但日本站最難的還不是這些 擺在眼前,是難以逾越的日本高關稅 先科普下大環境 如果你在抱怨越來越多的站點 因徵收關稅而變得不好做了 還不如積極面對這樣的全球變化 疫情過後,各國對全球化的反思
  • 中國賣家「下西洋」:佔領亞馬遜,80%貨源來自深圳
    但這種十億元大戶畢竟是少數,中小賣家是亞馬遜平臺的主力。據不完全統計,在跨境電商出口行業裡,收入體量20億的公司已經在5家左右,過億的企業已經有幾十家,剩下的多是中小賣家。中國賣家的「亞馬遜生存哲學」在長期摸索和博弈之後,中國賣家在亞馬遜平臺上也積累了不少經驗,或謂「亞馬遜生存哲學」。
  • 亞馬遜平臺第三方賣家與自營的衝突,A9算法究竟站哪邊
    其商業模式是收取賣家店鋪租金並實現交易佣金的交易盈利模式。第一,放在「第一」,即將網絡購物體驗發揮到極致,保護買賣雙方的利益訴求。亞馬遜平臺上有自營店和第三方賣家。事實上,每年的銷售額主要是由第三方賣家貢獻的。第三方賣家是亞馬遜電子商務創新的推動者。
  • 日本擬取消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優惠,中國賣家的好日子到頭了?
    圖片來源/123rf.com.cn 雨果網從日本媒體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鑑於新興國家的經濟日益發展,日本宣布將把包括中國和泰國在內的五個國家撤出優惠關稅框架。而在日本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增長的這個時期,這一舉動可能將會飽受國內外質疑。 普及特惠稅制度是支持發展中經濟體的一種方式,發達國家針對特定的工業和其他產品徵收最低限度的關稅甚至全免。這項降低關稅的制度目前適用於143個國家和地區。 而當該框架受益國的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時,這些國家實際上就已經處於一個「該畢業了」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