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佔庭帝國為何突然衰落?一場瘟疫死了近600萬人,國力迅速衰落

2020-12-06 Hei白歷史

雖然人類文明發展了數千年了,但是在這數千年中,出現過的超級大帝國也就那麼些個,比如亞歷山大帝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華夏帝國等,在這麼多帝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莫過於華夏帝國了,至少在外國人看來,帝國還是那個帝國,只是執政者換了而已。

而其他的帝國都經歷了崛起、輝煌到落寞,並最終滅亡;但這裡要說的是諸多帝國中比較離奇的一個,這就是拜佔庭帝國;拜佔庭帝國又稱東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時,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逝世,臨終前,將帝國東西部分與兩個兒子繼承,而東羅馬帝國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狄奧多西一世有分裂國家之嫌,但歷史卻證明了他的眼光,其中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就滅亡了;但是這東羅馬帝國就不一樣了,東羅馬帝國延續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間它一般被人簡單地稱為「羅馬帝國」。到了17世紀,西歐的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古代羅馬帝國和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便引入了"拜佔廷帝國"這一稱呼。

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佔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起初其疆域包括巴爾幹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又將北非以西、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併入版圖。公元554年,擊敗法蘭克王國,拜佔廷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峰。

重點來了!重點就是這個公元554年!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這是拜佔庭帝國國力達到頂峰的一年,也是它開始急劇衰落的一年,當時統治拜佔庭帝國的是堪稱傳奇人物的查士丁尼皇帝,雖然查士丁尼皇帝來自農民家庭,卻因各類風雲際會而在公元527年時成為君主。在經歷即位初期的短暫混亂後,開始掌控局勢,並以用帝國的充沛財力實施偉大理想。

在公元532年時,他不惜用11000磅黃金賄賂波斯人,暫時穩住了東部邊界。隨即將更多資金募集軍隊,全力殺向地中海西部,用20多年的徵戰收回祖傳失地。最終,除了遙遠的高盧、不列顛和西班牙外,古典羅馬的全部領地都重回皇帝麾下。一時間,整個地中海也似乎重新成為帝國內湖。

然而,上帝似乎是有意要與查士丁尼作梗,讓一系列天災人禍開始在帝國全境發生。例如和波斯媾和的次年,首都君士坦丁堡便發生了地震。公元537年後,整個地中海沿岸又多月不見日月,造成農產品嚴重減收。最後在公元541年時,帝國南部邊陲的埃及或者阿比西尼亞開始有瘟疫流行,隨即由船隻傳播到地中海各地。

據史料記載,瘟疫全面爆發於公元542年春季,並整整肆虐了4個月時間。那麼,此次瘟疫到底對查士丁尼的帝國中興夢有多大影響呢?在瘟疫爆發之前,拜佔庭帝國統治的人口應該在2600萬以上。由於社會較為穩定,經濟相對繁榮,數量整體還在迅速增加之中。但是在瘟疫爆發後,君士坦丁堡人口直接損失近半,全帝國的人口大致損失了20%-25%,也就是六百萬左右吧。

關鍵是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又有6次以上的間歇性發作。因此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也覺得人口損失在40%以上。人口損失這麼大,其他的損失那就不用多說了,沒直接崩潰就已經算是執政能力很不錯了;在瘟疫爆發前,查士丁尼手握65萬大軍,在他去世的時候,只剩下15萬人不到,到了7世紀初,拜佔庭帝國已經很難派出一支超過萬人的部隊。

也因為軍費的減少,不僅規模無法維持,士兵的待遇也不可避免的出現降低。結果便是戰鬥力也大不如前,使得帝國的防禦力量一落千丈。這些不留情面的殘酷打擊,讓查士丁尼的夢想完全破滅。他還不及回味羅馬的昔日榮耀,帝國的戰略形勢已急轉直下。公元559年,保加利亞人長驅直入,抵進君士坦丁堡。

也就是因為這次瘟疫,使得原本有機會一統歐洲,恢復甚至超過當年羅馬帝國的拜佔庭帝國,形式突然急轉直下,而那一刻,也成了拜佔庭帝國歷史上的巔峰;而此次瘟疫,也被後人稱之為查士丁尼瘟疫。能使得一個國力強大的大帝國突然衰落的,也就大災大難了,而其中以瘟疫的破壞力最強。

而華夏歷史上遭受瘟疫的侵襲的次數也是有數百次之多,但幸好中國古代醫療體系比較健全,對瘟疫等傳染病更是有很深的研究,在元朝時,醫學家朱丹溪就在《丹溪心法·卷一·溫疫五》中總結了瘟疫的治療方法;之後明朝醫學家吳又可的《溫疫論》,清朝醫學家餘師愚的《疫疹一得》,都是針對瘟疫的研究著作,正是有這些偉大的醫學家存在,所以中國歷史上始終沒有釀成查士丁尼瘟疫這樣的災禍,也算是天佑華夏了吧。

相關焦點

  • 疫情籠罩下的歐洲——查士丁尼瘟疫與拜佔庭帝國的衰落
    公元541-542年的「查士丁尼瘟疫」是歷史上第一次有記錄的大型腺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帝,公元527年登基為西羅馬帝國(即拜佔庭帝國)皇帝,以古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的他一生可謂是光輝燦爛。查士丁尼大帝雕像然而仿佛命運與蒸蒸日上的拜佔庭帝國開了一個玩笑,就在公元541年查士丁尼收回了義大利大部分領土即將重現昔日羅馬帝國光輝的關鍵時刻,一場天罰降臨君士坦丁堡。
  • 戛然而止的復興霸業:拜佔庭帝國的「查士丁尼大瘟疫」
    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大瘟疫,每一次瘟疫的發生都造成了沉重的災難,有的大瘟疫甚至可以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走向,其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發生在公元6世紀拜佔庭帝國的「查士丁尼大瘟疫」。
  • 拜佔庭文明的衰落
    拜佔庭帝國的國旗同其他許多帝國一樣,拜佔庭的內部衰弱招致了外來侵略。來自西方的諾曼人,最初是拜佔庭的僱傭軍,這時轉而發對衰落的帝國,佔領了自查士丁尼徵服時期以來一直屬於拜佔庭的義大利南部領地。同樣,東方的塞爾柱突厥人突然從家鄉中亞進入伊斯蘭帝國後,被巴格達哈裡發僱為僱傭軍。這些僱傭軍逐漸變成主人,與1055年佔領巴格達,建立了塞爾柱帝國。
  • 氣候變化與古羅馬帝國的衰落
    歷史上第一次有記錄的流行病悄然找上門來,史稱「安東尼瘟疫」。據說,在皇帝馬克烏斯·奧裡略統治期間,帝國派遣軍隊鎮壓敘利亞叛亂,成功凱旋之時,也將瘟疫和戰利品一起帶回了羅馬。皇帝的家庭教師考姆裡烏斯·弗魯恩在書信中提到這場瘟疫,說它讓一些地區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軍隊裡也有十分之一的士兵因感染瘟疫而死。
  •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輝煌不在,英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在我們談英國為何衰落之前,我們先說一下另外一個話題,目前中國是世界上製造業第一的大國,佔世界製造業比重28.57%,第二是美國17.89,%,不久前川普一直在高呼,讓製造業回歸美國,為什麼川普會突然喊這個口號,因為這和一個國家是否強大,是否能保持持續發展息息相關。
  • 以史為鑑:東羅馬爆發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是如何影響了全世界的?
    研究羅馬帝國的興衰其實對我們今天認知西方世界有很大的幫助,本期我們就來聊聊東羅馬帝國,也就是著名的拜佔庭帝國在公元六世紀的時候所遭遇的一場大瘟疫,以及對當時東羅馬帝國造成了怎樣的巨大影響!?公元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繼承了自己叔父的奧古斯都之位,成了東羅馬帝國的實際控制者。
  • 羅馬帝國為何衰落?
    但這個偉大的帝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衰落的?羅馬為什麼會滅亡?事實證明,這答案並不簡單。一些人認為,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洗劫羅馬標誌著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直到中世紀,羅馬帝國才走下歷史舞臺。這樣不同的觀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選擇哪個羅馬作為探討對象。據在線歷史頻道HistoryHit報導,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成兩部分,即西羅馬帝國與拜佔庭帝國。
  • 拜佔庭帝國為何能延續千年?
    在公元元年前後,整個世界總共就沒有幾個超級大國,唯一可以稱得上帝國的,也就是東邊我們中國的漢帝國和在西邊的這個羅馬帝國。但到了公元4世紀左右,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和當年最強盛的時候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無論是內政、外交還是經濟,都陷入了困境。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從北方新興起了一股強大力量,那就是日耳曼人。這日耳曼人是什麼人?他們是遊牧民族,主要居住在羅馬帝國的邊境一帶。
  • 拜佔庭帝國與薩珊波斯之間的「爭霸戰」,誰才是贏家?
    而在此後的100多年裡,拜佔庭與波斯之間先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爭霸戰爭。薩珊波斯國王科巴德一世得到查士丁尼一世致力於準備東徵的消息後,決定先下手為強,在拜佔庭軍隊未集結完畢、糧草輜重沒有到位的情況下,於528年先突襲拜佔庭。他派大將扎基西斯率領三萬大軍向拜佔庭先頭部隊發動猛烈進攻。當時,貝利薩留麾下能動用的部隊共有2.5萬人, 是一支由拜佔庭農民徵召兵和蠻族僱傭兵混合組成的隊伍。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翻閱世界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文明的發展和沿革都是伴隨著偉大王朝的興起和衰落。這些王朝的出現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這個世界的很多軌跡。在亞歐非大陸上曾經出現過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的興起不僅結束了拜佔庭帝國將近一千年的統治,而且還誕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
  • 中世紀10世紀到13世紀拜佔庭軍隊逐漸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首先,從給的時間來看(馬其頓王朝到尼西亞帝國),總體上拜佔庭軍隊的素質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衰落,而馬其頓王朝明顯是國家強大的上升時期,並不存在衰落這一問題,因此帝國軍隊的衰落應該是從瓦西裡二世(975-1025)中後期以後的事情了。
  • 歐洲宦官發展歷程:強盛的拜佔庭帝國,為何變為「太監的天堂」?
    公元545年,納爾西斯前往蠻族地區,奉命招募士兵以籌備下一場戰爭,由於他先前在國家財政長官位置上的積累,使得他擁有了很多的個人財富。為了圓自己的一個「將軍夢」,也為了保證能夠招募到足夠的士兵,納爾西斯散盡千金,招募到了足夠多的蠻族士兵,而正是因為他的慷慨,才使得拜佔庭帝國的募兵工作得以很快完成。
  • 「古羅馬後裔」拜佔庭,為何在義大利麵對倫巴第人入侵卻不堪一擊?
    拜佔庭在義大利竭澤而漁的做法讓倫巴第人在公元568年入侵義大利之時,如同「進入了一片無人之境。」二:讓拜佔庭帝國元氣大傷的查士丁尼瘟疫——鼠疫1.在拜佔庭最高日死亡人數高達一萬人的超級大瘟疫。據《古戰爭-拜佔庭歷史學家普羅柯比《戰記》研究》一書的記載,在查士丁尼的統治期間,「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瘟疫突然爆發,於公元542年肆虐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並迅速傳遍了拜佔庭帝國與地中海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其死亡的人數之多只有14世紀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可與之相比。」
  • 解碼大英帝國的衰落之戰,布爾人的民族驕傲——第二次布爾戰爭
    結果可想而知,傲慢的英國人根本不接受這般羞辱,正值鼎盛的大英帝國先後從全球各地調集了約45萬軍隊(約佔當時英軍的大多半),可見英國人對於布爾人是相當的重視。事實上,當時的布爾人一共只有不到45萬人,男性青壯年全部加起來也不到10萬人。
  • 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的起源,和漢朝還有關係
    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以羅馬帝國正統繼承人的身份自居,在歐洲大陸延續千年之久。無數的勇士不停地為這個龐大的帝國添磚加瓦,到公元七世紀左右,國力達到鼎盛,國土範圍從最初的巴爾幹半島、敘利亞、巴勒斯坦、外高加索一直延伸到北非、義大利等。
  • 千年帝國的葬歌:《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它原來是古希臘的一個城堡,名叫做拜佔庭。公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為了統治的需要,把帝國首都遷到拜佔庭,並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395年,羅馬分裂,君士坦丁堡一直是東羅馬(也就是史學家所稱的「拜佔庭帝國」)的首都。一直延續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東羅馬滅亡。在長達11個世紀的歲月裡,君士坦丁堡一直是歐洲最大、最繁華的城市。
  • 「日不落帝國」的榮耀與衰落
    1066年,英國進入王權時代後,戰爭伴隨「日不落帝國」的起落,幾百年打法國,幾十年打德國 ,大概是這樣的:第一次英法百年戰爭:打法國 平 人口銳減 英國民族意識覺醒第二次英法百年戰爭:打法國 勝 英國成為了日不落帝國 兩次世界大戰:打德國 勝 日不落帝國衰落瓦解下面坐觀君(ID
  • 一場「土豆病毒」百萬人喪生,愛爾蘭饑荒與「日不落帝國」的衰落
    與此同時英國開始將勢力範圍向全球延伸,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並迅速確立了它的霸主地位。維多利亞時的大英帝國,當時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都是英國的子民,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作為「世界中心」,英國掌握著世界各地最好的資源,幾乎每個大洲上都有英國的農田和種植園,他們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為自己服務,大量開拓海外市場,賺取巨額利潤。
  • 馬其頓帝國是怎樣興起和衰落的?
    建國初期的馬其頓國力弱小。在希波戰爭中被迫依附于波斯帝國,協助波斯軍隊進攻希臘。公元前5世紀,馬其頓遷都到下馬其頓的派拉,並開始幹預鄰國。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發生內部權力爭奪。國家政局動蕩。攝政王腓力二世臨危受命,政局穩定後,腓力二世廢黜幼主,自立為王。在腓力二世的經營下,馬其頓開始崛起為一個地區強國。
  • 陳志強:關於拜佔庭帝國的一些基本概念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在數百年的歷史中,拜佔庭城幾經沉浮,直到4世紀,君士坦丁大帝在古城舊址上擴建羅馬帝國的東都,才使拜佔庭城迅速發展,成為歐洲和地中海第一大都市,而拜佔庭這個名字也因此聞名於世。然而,在中古歐洲並不存在所謂「拜佔庭帝國」,也沒有任何民族自稱為「拜佔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