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4 05:55 來源:溫州都市報 編輯:葉卉 瀏覽:5514
近日,永嘉縣沙頭鎮西北村楊梅種植大戶汪德康,給太平洋產險永嘉支公司繳納了12600元保險費,為自家300畝楊梅辦理了楊梅採摘期氣象指數保險。在接下來保險期限內,他投保的300畝楊梅如果遭遇連續降雨,而且約定氣象站記錄到的氣象數據達到約定指數,則可以得到相應的保險賠付。
「6月是楊梅採摘期,但我市楊梅採摘期間恰逢梅雨季節,易遭受連續降雨和高溫伴隨降水的影響,引起楊梅落果與腐爛,導致楊梅品質降低、產量下降,從而給種植戶造成經濟損失。楊梅採摘期氣象指數保險給了我們農戶一份安心。」 汪德康說。
據悉,楊梅採摘期降水氣象指數保險是以氣象數據為依據計算賠償金額的新型農業保險,按照約定的氣象站監測數據,參保地區日降水量連續2天及以上達到5毫米(含)以上,楊梅種植戶就可獲得保險理賠。根據楊梅種植品種不同及海拔高度不同,保險合同的保險責任期間分為四檔:
海拔350米及以下地區的楊梅,保險期限為6月5日~6月20日、6月15日~6月30日;
海拔350米以上地區的楊梅,保險期限為6月20日~7月5日、6月25日~7月10日。
據統計,該保險自5月26日開始辦理以來,永嘉地區楊梅種植戶共有參保種植戶24戶,楊梅參保面積達6080畝。
除了永嘉,楊梅採摘期氣象指數保險還深受我市其他試點區域種植戶歡迎。
文成縣裡陽紅楓林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作榮,今年再次為合作社的120畝楊梅投保該保險。保費合計19200元,省財政補貼30%,縣級財政補貼40%,合作社承擔30%,實際僅支付了5760元。
「辛苦一年,就指望著楊梅創收,有了這個保險,前期投入就能得到保障。」周作榮說,去年,文成縣被列入楊梅採摘期降雨氣象指數保險試點縣,他為合作社種植並且已經掛果的120畝黑炭楊梅投保,根據多日降雨量對應的損失情況,得到了溫州人保財險支付的賠款4.8萬元,減少了降雨帶來的損失。
2017年楊梅氣象指數保險在我市具備較為突出的特色:
一是保險覆蓋面惠及除鹿城和洞頭外的9個縣(市、區),楊梅果農只要在7月10日前投保,都可以在天氣影響了楊梅收成的情況下獲得理賠;
二是投保門檻降低,保障時間延長,從6月5日至7月10日,涵蓋了多個品種的採摘期間段;
三是保險責任增加,在往年降雨指數的基礎上,為種植在高海拔區域、採摘期延後的楊梅增加了「降雨+高溫」的組合式責任等。周曉玲
相關搜索:保險 氣象 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