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磨市鎮:科學養殖下鄉 引領全民創收

2020-12-13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27日訊(通訊員 丁紅霞) 5月26日,高級工程師嚴清華和他的團隊來到了磨市社區對當地蜂農進行養蜂技術培訓,旨在宣傳中華蜜蜂資源保護與開發技術,指導農戶科學養蜂,解答農戶在養蜂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症。

養蜂技術培訓現場

據悉,這次培訓是由磨市社區和石門縣磨崗隘養蜂專業合作社共同組織的。磨市社區於2016年開始發展養蜂產業,2018年正式申辦了石門縣磨崗隘養蜂專業合作社,由社區具有養蜂經驗、有技術的專業人員入股資金註冊,8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部分群眾為合作社社員。共發展中華蜜蜂1500群,其中圓桶250群,圓桶蜜屬百花蜜,每年只取蜜一次,市場看好,供不應求。全社區有封山育林面積萬畝,四季蜜源豐富,林下經濟產品,環保朝陽產業,年產蜜約兩萬斤,在合作社的帶領下,使8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是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好門路。

[責編:楊年貴]

[來源:石門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石門縣磨市鎮:五保老人喜搬新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30日訊(通訊員 鄭華) 3月29日早上八點多鐘,天還下著濛濛細雨,磨市鎮王官橋村扶貧工作隊長陳衛平、聯村幹部鄭懷邦及村支部書記王軍一行人就從村部出發了,今天他們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幫村裡的五保戶王考文搬家!
  • 石門縣歷史沿革
    隋開皇九年(589)廢石門郡,置石門縣,屬澧陽郡。唐屬澧州。五代因之。宋屬澧州澧陽郡。元屬澧州路。明屬嶽州府澧州。清屬澧州。民國屬第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屬常澧專區,1950年屬常德專區,1980年屬常德地區行政公署,1988年屬常德市。1996年,石門縣面積3973平方千米,人口約68.2萬人。
  • 石門縣暑期「快樂旅遊」活動正式開始
    本網訊 (通訊員 王建平)8月11日,2020年石門縣消費季「快樂旅遊」活動啟動儀式在縣全民健身中心廣場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蕾宣布2020年石門縣消費季「快樂旅遊」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從8月11日持續到10月8日,圍繞「神奇壺瓶山,唯美石門縣」的旅遊形象定位,以宣傳推介石門旅遊景區景點和旅遊線路為核心,藉助暑期和「十一」黃金周,通過開展以「快樂消費•幸福石門——快樂旅遊」為主題的消費季活動,提升石門旅遊人氣,提振旅遊市場信心,拉動全縣三產消費。
  • 石門縣健康扶貧拔窮根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5日訊(楊力菲 陳曾蓉)磨市鎮位於石門西北山區,18個行政村平均海拔都在600米以上。據統計,鎮裡建檔立卡貧困戶1839戶,5348人。過去村裡窮,因為沒通路、沒產業;現在窮,更多是因病致貧、返貧。 近日,「農民健康行」採訪團一行來到石門縣磨市鎮。走進磨市鎮中心衛生院,大廳裡多處擺放著白底藍字的健康扶貧明白卡。
  • 疫線「智繪」春耕圖—石門縣省市科技特派員助力春耕復產紀實
    2月23日,盛孝前在磨市鎮橫浦村指導板慄嫁接。2月23日,村民們橘園「蹭課」。紅網時刻常德3月6日訊(通訊員 盛青平)正值春光好,不誤農耕事。近段時間,石門縣磨市鎮橫浦村的300畝板慄林進入了緊張的良種化嫁接改造實施階段,2月23日一大早,石門縣乾果林科技特派員、縣林業科技推廣站站長盛孝前就驅車趕往現場,對村民進行砧木處理、接穗削切等方面的技術指導,並對嫁接質量進行逐一檢查,確保成活率。這個腿腳不便的身影之後,是一群 「助農小分隊」忙碌的背影。
  • 石門縣「快樂旅遊」活動正式啟動啦(附優惠政策)
    8月11日,2020年石門縣消費季「快樂旅遊」活動啟動儀式在縣全民健身中心廣場舉行。儀式上,縣文旅廣體局、總工會、全域旅遊發展中心負責人分別發出「石門人遊石門」活動倡議,並公布「快樂旅遊」活動優惠政策,旅遊企業代表作表態發言。
  • 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
    穿山河社區苦竹坪社區二房坪社區竹兒嶺社區易家灣村曾家埡村石水田村梅子埡村五裡坪村蘆竹坪村上馬蹬村茶園村東流溪村周家衝村犀牛坪村白果樹村仙臺村磨市鎮430726108210.8km2  石門縣轄鎮。1956年建磨市鄉,1958年改置公社,1984年改磨崗隘鄉,1993年建磨崗隘鎮,1995年九夥坪、商溪鄉、磨崗隘鎮合置磨市鎮。
  • ...人文管理譜新篇——記2018年度全國人文管理創新醫院石門縣中醫...
    1月9日,健康石門·「救」在身邊——現場救護第一目擊者行動走進磨市鎮啟動儀式。通過6S精益管理,醫院救護車停放有序。通過6S精益管理,醫院乾淨整潔,標識清晰。醫院醫護人員面對面向群眾普及徒手心肺復甦術知識。
  • 石門縣第五次科協代表大會:女將當主席,科技眾星閃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訊(王章建)12月11—12日,石門縣科學技術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會議聽取討論了《石門縣科協工作報告》,選舉曾憲妮為石門縣科學技術協會第五屆委員會主席。盛鴻、滕昭卿、周國順、唐貴初、李斌為副主席。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譚卿平,石門縣委副書記、縣長郭碧勳出席開幕式並講話。縣委副書記鄧碧波主持開幕式。縣領導張樹國、張業勇、李娟、韓翼飛出席會議。
  • 常德石門縣今年將投入過億元助力農村學校基礎建設
    紅網時刻常德8月14日訊(通訊員 李春 汪盛前)8月13日,天氣雖然非常炎熱,但在新開工的石門縣太平鎮芙蓉學校工地上,工人們揮汗如雨,處於緊張的施工之中。據悉,今年上半年常德石門上級財政和本級財政投入上億元,分別在3個鄉鎮開展建校,計劃明年秋季投入使用。
  • 石門蜂業躍上新臺階 養殖規模達2萬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7日訊(通訊員 陳碩 蔡書文) 近些年,石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發展蜜蜂養殖產業,積極通過示範引領、統籌規劃、資金扶持等措施構建這一「空中農業」的循環經濟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經濟生態雙贏的特色脫貧之路。
  • 無棣縣車王鎮「特色養殖」忙創收
    3月26日,在無棣縣車王鎮三高村南三高農莊,1000餘只藍孔雀時飛時落,1萬餘只北京油雞爭搶吃食,30餘只火雁在姍姍踱步……養殖工人正在加料餵養,防疫生產兩不誤,車王鎮三高村民「特色養殖」忙創收。藍孔雀是國家鼓勵養殖的,集觀賞、食用、保健於一身的養殖珍禽,有「水中老鱉,禽中孔雀」之說,享有「抗癌之王」「天然解毒劑」等美譽,被人們稱為「理想的營養庫」。車王鎮三高農莊從2018年試養藍孔雀,並成立了濱州市鳳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讓夢想之花盛放在「雲上人家」—記石門縣第四中學支教老師楊娟
    石門縣羅坪鄉,這個被譽為「雲上人家」的地方,距離縣城不過百餘裡,開車卻足足需要五個小時。「遠」,是大多數外來人對羅坪的第一印象。而在羅坪鄉中心學校內,不管外面雲舒雲卷,教師楊娟每天都會早早起床,開始準備新一天的授課。楊娟本是石門縣第四中學的一名物理老師,2019年,她請求來到羅坪鄉,開展義務支教。
  • 石門縣壺瓶山鎮:共築「全民防疫長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蘇昱宇)為保障全鎮人民群眾身心健康,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壺瓶山鎮全體幹群齊上陣,開展「全民防疫我參與、共築抗疫新長城」重大戰「疫」行動。壺瓶山鎮位於石門縣西北端, 全鎮總面積665.8平方公裡,轄38個村(居)。面對疫情,壺瓶山鎮共克時艱,全力抗疫。鎮黨委政府實行「查、堵 、管、控」一系列「硬核」防控措施。
  • 「甜蜜事業」喜摘窮帽 石門縣1000多貧困戶養蜂脫貧
    華聲在線8月23日訊(記者 周勇軍 肖洋桂 通訊員 張友亮)初秋的石門縣新鋪鎮永興橋村,呈現出豐收的景象。很多農戶家的前坪擺滿了蜂箱,有橢圓形的、四方形的,還有的農戶將蜂箱掛在屋簷下。8月23日上午,在一棟四面環山的農房裡,村民馬世銀正在忙著採集蜂蜜。
  • 湖南石門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農戶脫貧
    石門縣太平鎮犀牛坪村村民程遠山曾是貧困戶,一直想通過養雞鴨致富卻找不到門路,近年來,村裡的各項基礎設施大幅改善,依靠扶貧金融貸款等渠道,他修建了一棟鴨舍進行肉鴨養殖,並由湘佳牧業公司免費提供鴨苗和飼料。第一批鴨子出欄後淨賺4萬多元,程遠山成功脫貧。如今,程遠山有一個1100多平米的鴨舍。
  • 內蒙古「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成果發布 全區科技...
    12月9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內蒙古 「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成果新聞發布會。會上,內蒙古科協副主席榮昌平、內蒙古科協組織人事部部長雲忠孝和內蒙古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部長高虹,就我區「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成果進行發布,並回答了記者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