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中,以多勝少的戰役數不勝數,以少勝多的大戰卻是比較罕見了。像我所知道的:「項羽的巨鹿之戰」、「曹操的官渡之戰」、「劉備孫權的赤壁之戰」、「陸遜的夷陵之戰」「謝安叔侄的肥水之戰」等標榜史冊的大戰,改變了歷史格局,形成了我們口口相傳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官渡之戰」這次大戰前的背景是:袁紹已經兼併北方四州之地,飲馬黃河邊。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定都許都,拿下了關中、司隸、豫州、兗州、徐州等地,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 袁紹挑選 精兵十萬,號稱「六十萬」。打算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這次戰役改變了漢末到三國時期的歷史格局,從此曹操一統北方,為天下三分打下了基礎。到現在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為什麼袁紹敗給了曹操,就比如「拿著一手王炸」卻輸了牌。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袁紹集團內部矛盾日益激烈突出,三個兒子分別有三個利益小集團的文臣武將相互內鬥,尤其以郭圖,田豐,許攸等文臣之間的鬥爭激烈。相比如袁紹,曹操卻是內部一心,郭嘉還獻上「十勝十敗論」鼓舞士氣,擊敗了劉備,加之官渡中孫策被刺客行刺而亡,徹底沒有了後顧之憂!
2.第二個原因就是戰爭態勢方面:關羽斬殺顏良文丑,大挫袁軍士氣,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後,由於袁紹內部矛盾,許攸夜奔曹操,獻上夜襲烏巢之計、焚燒糧草,軍心浮動大敗袁紹,導致其僅八百騎逃回河北!
3.袁紹已經日益驕橫、優柔寡斷、識人不明,這是大忌。官渡戰前劉備徐州反曹,邀請袁紹出兵相助,攻打許都。而袁紹卻因為小兒子生病猶豫不決,最後坐視劉備被打敗,錯失良機。還讓三個兒子一個侄子分領四州之地,繼承人不明確、過分寵溺幼子。導致死後曹操逐一擊破其子。
以上三點就是我對官渡之戰中袁紹為什麼拿著一手好牌卻輸掉了牌局的一點淺見。有不足之處望大家海涵,指點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