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說圓明園應該叫圓明三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

2021-01-20 小花生活事

這是一個被火灼傷的黑暗的日子。曠世名園圓明園,夷人一炬,可憐焦土!一個半世紀,時轉物換人非。名園上空的遮天蔽日濃煙曾經三日不熄,而留給後人心頭的隱恨經年不減。這已是中國人永久的結清末人譚延愷有言於瓦礫想見庭館,於芒葦想見湖沼,於荊榛想見花樹。想見便成為國人的慰藉。自然,想像是人類飛躍時空的翅膀,她的縱橫馳騁使有限的人生變得廣闊而絢爛。清時,圓明、長春、綺春三園構築了中國園林史上的輝煌,在三園百餘景點中,圓明園四十景又素負盛名。如今景勝難覓,風光不再了,然而,這不妨礙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到圓明園中神遊一番。圓明園是御園,亦是禁園,除皇帝外,當時無人周覽全園;毀壞有150年,已成雲煙,她的包羅萬象,她的神秘莫測,令人心弛神往。念及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萬園之園毀於夷人,更不禁扼腕噓唏。今之想見,圓明盛景,宛然如存,於是,筆者身臨其地,神遊其境,結合正野史料,吸收前輩研究成果,提筆錄此,用文字再現這座曠世名園。

確切地說,圓明園應該叫圓明三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在北京西郊海澱掛甲屯的北面。乾隆時期有圓明五園之稱,包括圓明園、長春園、熙春園、綺春園、春熙院。公元1644年,一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滿族,金戈鐵騎,入關南進,越過長城,佔領了北京,佔領了象徵著皇權的紫禁城,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國開始了長達295年的清王朝封建統治。清的締造者是滿人,他們來自中國北方的白山黑水,林海雪原。紫禁城的新主人很快就發現,雄偉壯麗的皇宮並不適合居住。高聳的宮牆影響了空氣的流通;夏天的酷熱乾燥,皇宮更像一個燒透了的磚窯,餘溫難以消散;皇宮裡院院相套,溪溝水流平緩,所謂紅牆、綠瓦、黑陰溝。習慣於北方寒冷生活的統治者很不適應,他們認為風土清佳,以園居為勝,這樣才能寧神受福,少屏煩喧,從踏進紫禁城開始,皇帝就開始尋找涼爽宜人的地方。

在北京的西北方向,距離皇宮20多公裡,有一片開闊地帶,明清時期,這裡風光旖旎,泉水遍布,形成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沼澤,稱為海澱。就是在這兒,帝國的第三代統治者康熙,在明代李偉的清華園舊址上終於建成了第一個大型皇家園林暢春園。暢春園建成以後,康熙一年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住在這裡。離宮是指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宮殿,也替代紫禁城,成為帝國真正的權力中心。紫禁城則冷清多了,除了祭祀祖先和舉行慶典,每年只是在北京最寒冷的一段日子,皇帝才會搬到這裡,住上一個多月。在暢春園的北邊,是公元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玄燁給皇四子胤禛(雍正)的賜園,一個以牡丹而著名的小型花園。公元1722年春天,雍正恭迎父皇康熙來此觀賞牡丹。在雍正的精心安排下,12歲的弘曆(雍正的兒子,後來的乾隆)在此受到玄燁的接見,成為佳話。而這個佳話的至深影響,是祖孫三人當時所不能想像得到的。這個花園就是日後聞名於世的圓明園。這次由牡丹促成的聚會,影響了大清帝國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這個曠世名園與大清帝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一直對祖孫三代在圓明園的這次聚會念念不忘的雍正,登基後不久,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建。大清帝國的第四位皇帝宣告天下,圓明園將成為帝國的新離宮。受傳統漢文化的影響,雍正有極高的藝術品位和超俗的審美情趣,一個名字叫如意館的皇家畫院又集中了帝國最優秀的一批畫家,他們是中國文人的精華。做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將現實和想像中所有的美麗和幽雅都匯聚到他的離宮中。以樣式雷為代表的宮廷畫師們則根據雍正的旨意來規劃設計。因此,圓明園的設計既蘊含著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了幾千年的審美情趣,又處處銘刻著總設計師雍正自己的理想與意志。圓明園的設計思路主要是仿寫中國江南迷人的山色湖光,是謂移天縮地;再現中國詩歌與繪畫的意境,是謂詩情畫意;營建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宮幻境,是謂人間天上。

公元1725年,雍正正式搬進圓明園,這裡從此成為大清帝國的第二個離宮。自新正郊禮(到天壇祁年殿祈禱五穀豐登)畢,即移駐圓明園,至冬至大祀(天壇祭天)前夕,始還大內,一年中,除了夏季去承德避暑山莊暫住外,2/3的時間在圓明園居住,自雍正以後的乾隆、嘉慶、道光直至鹹豐的幾代皇帝都是如此。園居生活成為了他們的慣例。擴建後的圓明園,有了宮廷區,建了朝署值衙,新闢了大宮門,擁有將近200座宮殿,面積達到了3000畝,基本形成了圓明園的格局。在它的周圍,皇家衛隊日夜巡邏,沒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嚴禁入內。雍正當政13年後,即公元1735年暴亡在圓明園。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是雍正死於丹藥中毒。與父皇雍正一樣,乾隆對圓明園充滿感激、依戀之情。剛剛即位,就下令擴建圓明園。擴建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圓明園的東面。將近一個世紀的積累,帝國的財富在迅速增加,圓明園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數百名最優秀的畫師雲集如意館,無數工匠日夜勞作,為離宮的設計建造奉獻他們的智慧和汗水。

從乾隆即位開始,新一輪的圓明園擴建持續了9年,乾隆為園中的每一處景觀寫詩命名,並命沈源、唐岱等人繪製四十景圖,安放在九州清宴清輝閣內。雍正時期,宮殿的外觀都比較樸素,而在乾隆的心目中,不管是人間還是仙境,所有的美麗和奇蹟他都應該擁有。18世紀中期,大清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帝國擁有世界1/3的人口,糧食產量和工業產值,也佔到了世界的1/3。財富大量積累,國庫日益充盈,海宇昇平,人民樂業,空前絕後的圓明園,就是在這樣一個空前富足的年代建造起來的。為了感激祖先的恩賜,乾隆修建了一座皇家祖祠鴻慈永祜(安佑宮),來紀念康熙和雍正。這是圓明園中規模最大的建築,龐大的宮殿與周圍的環境很不協調,圓明園一直追求的和諧境界正在喪失。但這並不妨礙圓明園整體的成功,成為曠世名園。18世紀中期,在西方沉迷於中國園林的同時,自負的乾隆不自覺地接受著一些來往於大清宮廷的歐洲人傳送的西方信息。他漸漸知道,法國凡爾塞宮的水法名聲顯赫,並被西方繪畫中的歐式噴水池所吸引。在他看來,大清是天朝王國,理應擁有媲美於凡爾塞的水法,他想在圓明園東邊一塊狹長地帶(屬於長春園),建造一座豪華的西洋花園。

西洋花園是雷氏家族惟一沒有參與主持的皇家工程,替代他們的是以義大利畫師郎世寧為首的幾個西方傳教士(法國的蔣友仁和王致誠等)。漫長的工程持續了十多年。公元1760年,工程全部完成。這就是俗稱的西洋樓。這時的圓明園已經具有了國際的影響。西洋花園之後,皇家建築工程並沒有停止。根據乾隆的旨意,皇家畫院和樣式雷家族,陸續地將江南幾乎所有的園林,如南京的瞻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的小有天園,以及海寧的隅園等,都移植到了圓明園。主要營建在長春園和綺春園內。一個半世紀的修建,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六個朝代,這個曠世園林,擁有150餘景,將近1000座宮殿,佔地5200多畝,是名副其實的萬園之園。天寶地靈之區,帝王遊豫之地,無以逾此(乾隆語)。作為東方文明的一種象徵,一直為天下人所推崇。公正的說,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是有才識有作為的,他們所當政的三朝,達到了政權穩固,社會安定,國家統一,經濟繁榮的局面。當時中國的版圖北抵西伯利亞,南跨臺灣和南海,東北至外興安嶺和庫頁島,西達蔥嶺,邊界直至中亞的巴爾喀什湖,形成了一個空前的大帝國。這就是國人洋洋自得的所謂的康乾盛世。而圓明園的形勝,正是象徵著一個中國的縮影,大清王朝統治九州八方。

這個空前的大帝國,舉國之富,舉國之力,建造了這個曠世名園。造園的窮奢極欲,卻顯現了帝國由盛入衰的端倪,道光初年,因財政虧空,圓明五園易為圓明三園;而此時的世界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18世紀蒸汽機的誕生,導致了工業革命的爆發。公元1860年(鹹豐十年),用鴉片和槍炮敲開中國大門的英法聯軍終於逼近北京,鹹豐帝從圓明園起駕逃奔熱河。史書記載,10月18日,這個規模宏麗的博物院裡的文物珍寶被盡情劫取後,付之一炬,大火三日不熄。這個曠世名園終成廢墟。曾經的康乾盛世早已成為往事,曾經的繁華再也不會復返,風雨中飄搖的大清王朝從此逐漸走向了滅亡的道路。

相關焦點

  • 橫店投資300億,仿建北京「圓明園」的圓明新園,圓明園或將維權
    旅行對我而言,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需要鼓起勇氣,不需要下一個決心,不需要長篇大論的書寫意義,做一枚「不靠譜」青年,我享受著旅途上的每一刻,我是旅途姐兒,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橫店,橫店影視城是一直很火的旅遊景區,不管電視劇拍攝,還是遊客人數,都在國內四大影視拍攝地之一,也被稱為中國好萊塢
  • 漫步皇家園林——萬園之園【圓明園】
    【圓明】是雍正皇帝皇子時使用的佛號,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法號【圓明】。1860年和1900年,圓明園遭到洗劫和焚毀,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頁屈辱史。現在看到的只是圓明園遺址。常聽介紹說,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被稱之為圓明三園。其實圓明園還曾有過五園之盛。
  • 圓明園公園大門實為綺春園正門 並非當年正門(圖)
    昔日金碧輝煌的皇家御苑如今成為圓明園遺址公園,其大門位於清華大學西門外的清華西路北側,坐北朝南,多被稱為圓明園正門。其實此稱有誤,它本是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正門,而非當年的圓明園正門……  圓明園正門本稱「大宮門」  圓明園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稱萬春園)組成,統稱「圓明三園」,其分布呈倒品字形。
  • 圓明園「重現」浙江,橫店影視城重金打造圓明新園,遊客:好奇
    不過這個消息又被我們的目光拉向了圓明園是真的,因為正是他曾經促進了「十二生肖」獸首的團聚。成龍電影《十二生肖》裡足可見這獸首的珍貴。以點看面,設想下曾經的皇帝後花園圓明園又是何等的盛況?圓明園是沒了,不過復刻版的離我們並不遙遠。
  • 雨中遊圓明園之綺春園
    圓明園由三個園子組成,分別為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筆者在先前的文章中曾介紹過長春園中的幾處景致,書接上回,本文繼續向大家介紹下綺春園的景觀。自地鐵圓明園站出站後便可看到圓明園的南門了,圓明園的南門距離清華大學西門步行也只需五六分鐘的時間。
  • 再被人問到「什麼是圓明園」,絕對不慌
    雍正以「圓明」為自己的法號,康熙給雍正的園林賜名「圓明」,也生動地體現了清朝皇帝與佛教的密切關係。圓明園殿數字復原圖。圓明園之名為康熙帝御賜,位於九洲清晏景區的圓明園殿匾額即是康熙親筆所題。問經常看到「圓明三園」的說法,這三園的歷史淵源到底是怎樣的?
  • 圓明園首次確認第五園春熙院位置 在西洋樓遺址北側
    「圓明五園」方位圖  考證 春熙院在長春園之北  圓明園管理處昨天發布消息,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清史研究所教授何瑜對圓明園春熙院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首次確認第五園春熙院位於圓明園東北角、長春園的西洋樓遺址北側,總面積約150畝。圓明園北牆外的二河開21號院,就是當年圓明五園之一的春熙院。
  • 圓明園的組成
    歷史上的圓明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三園緊相毗連,通稱圓明園。共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比頤和園的整個範圍還要大出近千畝。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餘年間,所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 浙江橫店圓明新園開園 獲贈圓明園流失文物(圖)
    捐贈流失文物(中:徐文榮) 李晨韻 攝  中新網東陽5月10日電 題:浙江橫店圓明新園今日開園 獲贈圓明園流失文物  記者 柴燕菲 趙曄嬌  155年前遭焚毀的北京圓明園已在浙江橫店重現。今天,佔地6200多畝、總投資300億,按1:1比例復建北京圓明園95%建築群的「圓明新園」正式開園。
  • 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北京圓明園 景點照片欣賞
    圓明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眀園」,「圓眀」為雍正法號
  • 圓明園是誰建造的
    圓明園是誰建造的文/有文化的小箏 圖/網絡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叫雷金玉。圓明園是誰建造的 圓明園,是一座清朝時期的皇家宮苑,它位於北京的西北郊,毗鄰頤和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稱之為圓明三園,園林面積有三百五十多公頃,建築面積達到了二十萬平方米,園內景觀一百五十餘處,素有萬園之園之稱,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於雍正時期,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的一座園林賜給了他的兒子胤禛。
  • 「萬園之園」和「一切造園藝術之典範」-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三塊區域組成,歷史上無比富麗優美,有「萬園之園」的美譽1860年英法聯軍將主要建築燒為灰燼,如今遊客前來只能在殘骸中憑弔,尋找當年輝煌的帝國身影圓明園圓明園的園林造景多以水為主題,以水景取勝,既有廣闊平靜的湖面,又有狹窄湍急的溪流圓明園主要由兩大區域構成:福海景區、後湖景區福海是園中最大的水面,取「福如東海」之意,是當時皇家御園的水上遊樂中心海的中央有三個以橋梁連在一起的大小不同的方形島
  • 9月19日,圓明園遺址公園免費入園!
    9月19日全民國防教育日,當天,圓明園免費入園呦,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皇每到盛夏就來到這裡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 2020國慶遊玩北京圓明園全攻略
    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是清朝帝王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據記載1860年10月6日開始,英法聯軍瘋狂洗劫圓明園,大肆搶掠文物,並放火焚燒。八國聯軍之後,圓明園又長期遭到匪盜劫掠,終變成一片廢墟。
  • 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知多少?
    早在遼代,封建帝王就選中這裡建造了玉泉山行宮,到了明萬曆年間,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裡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看中了西郊這塊絕好的造園之地。大規模地興建園林就這樣開始了圓明園的總設計師是叫雷金玉的建築師,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時被康熙看中。但在實際建造中大多還是皇帝的看法,不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都親自指導。
  • 9月19日國防教育日 圓明園遺址公園免費入園
    本文轉自【圓明園遺址公園】;全民國防教育日(Nationwid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Day),是國家設定的對全民進行大規模國防教育的主題活動日。群眾性國防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
  • 淺談大型皇家宮苑圓明園,在殘骸中憑弔,尋找當年輝煌的帝國身影
    說到北京最能見證歷史的皇家園林只能說除了故宮就是圓明園了,如果想找尋當年的輝煌和落寞還有讓世人永遠不能忘記的恥辱,我覺得就應該去圓明園轉轉看看,曾經的輝煌依舊存在在殘垣斷壁之中,如此的世界奇蹟,竟被糟蹋乾淨了,想胤禛在九泉之下都要被氣吐血,這可是他皇阿瑪賜給他的園子呀,是他傾盡心血,最後過世在此的園子呀
  • 百年國恥火燒圓明園,你該了解的10件事:這個萬園之園,到底有多美?
    1707年,康熙將其中最美的一片園林賜給四皇子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帝),並且賜名為「圓明園」。為什麼這麼取名呢?有兩種說法,一是來源於《中庸》裡的話:「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個人品德圓滿無缺,政治業績明光普照。第二種是說因為雍正信佛,法號圓明居士。賜給圓明居士的園林,所以叫圓明園。
  • 圓明園最真實歷史照片,網友們看過嗎?
    圓明園,又稱為圓明三園、夏宮,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
  • 國家5A級景區(八),北京圓明園
    國家5A級景區(八),北京圓明園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是一組清朝的大型皇家園林,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稱萬春園)組成,通稱為「圓明三園」,佔地350公頃,約合5,200畝。圓明園規模宏偉,融會了各式園林風格,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再現詩畫意境,被大多數園林學家認為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被當作是中國古典園林平地造園、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範。清朝時一些在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參觀圓明園之後將其稱作「萬園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