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

2020-12-14 河北新聞網

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系列報導·城市篇

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流出。

冬日的陽光透過窗,絲絲光線穿透傾瀉的水柱,折射出鑽石般耀眼的光芒。「南水進莊」5年,隨著多座配套水廠的陸續建成及使用,石家莊市主城區長江水用量已經達到每日51萬噸,超過供水總量的75%,形成了以江水為主、地表水為輔、地下水為補充的供水格局,不但緩解了水資源的嚴重短缺,還提升了城市品質、市民生活質量。煙波浩淼的滾滾江水,流進了乾涸的渠道,滋養了石家莊這座城市,也浸潤了千千萬萬石家莊人的心。

●江水已成主力水源

2015年2月8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向石家莊供水,在此之前,石家莊主城區的供水主要以地下水為主、地表水為輔。

石家莊供水公司供水調度管理中心主任孫國祥給出一組數據,自2015年江水接入石家莊市後,江水在市區用量中持續穩步增加,目前石家莊市區日供水量中,江水佔市區總用水量的7成多。

「我們對江水的利用程度越來越高,江水已成為居民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目前石家莊市已逐漸形成『江水為主,地表水為輔,地下水應急』的用水格局。」孫國祥介紹說。

水是生命之源。水質的優劣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石家莊是一個資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229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0,且水位以每年一米左右的速度持續下降。調南水解北渴,跨越半世紀的夢想變成現實,丹江口水庫的水終於進入石家莊市民家中。

自2014年以來,石家莊陸續建成了西北、東北、良村、東南等四座南水北調配套水廠,同期還鋪設了多條與水廠配套的供水管網,大大提升了石家莊的供水能力,改善了區域供水環境。預計到2020年,河北省南水北調受水區城鎮人口將達到2570萬人,屆時將有3000多萬人喝上優質的長江水。

●甘甜江水滋潤萬家

晌午時分,走進石家莊市西北水廠,開闊的廠區靜悄悄的。這裡是石家莊最早使用南水北調水的廠區,目前供水結構以江水為主,水庫水為輔,日供水量達40萬噸左右。與廠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水質監測中心一派忙碌的景象。作為國家級的水質監測中心,這裡能夠化驗180多項水質指標。

南水一路北上,氣候、地理條件發生變化,水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怪脾氣」,所以每天都要定時進行取水檢測,查看原水的各項指標。「江水的濁度更低,硬度也小得多。江水『款款而來』之初,我們有同事拿著水壺,從清水池裡舀起一瓢江水,品嘗著千裡之外的甘露。」辦公室副主任王國偉笑著說。 初嘗江水,那種綿甜的口感讓每個人都記憶猶新。

與西北水廠一路之隔的天苑小區居民田淑娟回憶說,自從知道喝上了江水,細心的她最早發現了家裡水壺、鍋具的變化,並欣喜地告訴了身邊的鄰居:「水垢變少了,很明顯,燒好的水上也沒有之前漂的白色浮沫了!」

家住親親小鎮的劉豔為自己泡上了一壺喜愛的茶:「和以前相比,現在的水口感甘甜一些,泡出茶的香味也不一樣,亮度也更高了。我們家現在已經不喝桶裝水了,自來水燒開後入口口感就很好。」喜歡喝茶的她能真切體會到飲用水口感的變化。錦程小區居民張建明也有自己的體會:「以前停水的狀況時有發生,現在幾乎都沒停過水。」

市民這些驚喜的發現,都包藏在每一滴江水中。水壓足了,水垢少了,投訴少了,除了較大的維護和檢修不停水了……這些都讓為之付出心血的工作人員喜上眉梢。

●源頭把關保障供水

滾滾長江孕育了悠久燦爛的文化,造福了億萬民眾。走進南水北調中線河段最大的水廠——石家莊東北水廠,經過六道工序有條不紊,環環相扣,處理後的江水在管網中快樂地奔騰,流進千家萬戶,沁潤了老百姓的心田。跟著滾滾南水流淌而來的是,默默付出者的愛心。

「江水剛來的時候,打破了我們從前有規可循的經驗。為了保證出水質量,已經半夜了,我們還堵在實驗室門口,等著出混凝實驗的報告結果。」西北水廠生產科科長趙豔說起專業技術方面的問題來了精神,「江水跟水庫水不同,比如裡面會有季節性的水生物,為了保證水質,不出差錯,我們把微生物的樣本送到國家微生物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確定無害後才放心,當時連著好幾周都沒休息。」回想起那段日子,趙豔絲毫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充實、有意義。為了確保全市供水質量和安全,他們在忙碌著。

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幹渠田莊分水口,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例行水質化驗和監測。南水北調石家莊管理處的主任工程師胡紅軍認真地說:「這裡是石家莊市西北水廠和東北水廠的分水口,每天都有50餘萬噸的江水源源不斷進入水廠,然後進入石家莊的千家萬戶,一刻也不能鬆懈。」為了讓老百姓喝上乾淨水、安全水、放心水,他們在奔波著。

供水公司窗口單位實行全年無節假日、無公休日、無午休的「5+2」無障礙窗口,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無障礙」的服務新格局,全力保障辦事用戶找得到人、解得了難、辦得了事。完善了溝通服務平臺。供水服務熱線是市長公開電話服務平臺下的24小時全天候服務機構,為了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他們在努力著。

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南水北往,一路風景,一路希望。這一路,匯聚了點點滴滴的愛心,譜寫了一曲曲收穫與奉獻之歌。(記者嶽金宏)

來源:石家莊日報

相關焦點

  • 清水南來潤民心——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南水進京前,我們這裡水渾、鹼性大,水壺兩三天就會結一層厚厚的水垢。」梁怡說,現在的自來水不僅水鹼少了,口感也變甜了。喝好水關係百姓的幸福感。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提高了受水區4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保證率,改善了供水水質,成為工程沿線城市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
  • 南水北調通水五周年背後:守一庫清水 惠及億萬人
    2019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滿5周年。5年來,260億立方米的清水,沿著總乾渠向北方蜿蜒前行,滋潤著京津冀豫四省市億萬群眾。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被譽為「人間天河」。如今,「南水」已成為24座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5859萬人,受益人數達到1億人。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北京BTV頻道《四海漫遊》節目一路北上 走進北京 天津 河北一路南下 深入焦作 鄭州 渠首給大家看南水北調到底給百姓帶來了怎樣變化!2014年12月12號下午14時32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一刻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提閘通水了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 陝西用行動書寫責任與擔當
    2019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五周年。  作為國家戰略性工程,這五年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從根本上改變了受水區供水格局,截至目前累計調水超過290億立方米,南水已成為京津冀魯豫地區40餘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黃淮海平原地區超過1億人直接受益。
  •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六周年!生日快樂!6年來它一刻不停 安全運行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這,就是中國南水北調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祝南水北調生日快樂��������
  • 南水北調 澤被南北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周年。9月26日,是我省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正式建成投入運行5周年的日子。9月25日,省委宣傳部舉行「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湖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第16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運行5年來的有關情況。
  • 南水北調五周年|全民護水,只為清水北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的...
    南水北調五周年全民護水,只為清水北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的陝西故事記者 齊卉「首都人吃上我們這乾淨的水,我們很驕傲,很自豪。」「國家為南水北調工程投入了這麼多,我們要更加珍惜水資源,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年 精細服務涵養一渠清水
    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六年間,氣象部門一路同行,用精細化保障服務,護航一渠清水潤澤北方大地。渠首——河南南陽:精準調控保障供水安全河南省南陽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龍頭」和「大水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源於丹江口水庫,調往北方的丹江水,95%以上取自南陽。
  •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通水1年 來水佔北京城市用水70%
    丹江小三峽  今天,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一周年,一年前的12月12日,來自丹江口水庫的那一泓清水,滋潤了北京,也讓這裡的人們了解、認知了湖北十堰、河南南陽這些因水而靈秀的城市  通水一周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目標已全面實現,調水超過20億立方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個省市沿線約3800萬人因此直接受益。截至12月4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分水水量21.7億立方米,供水水質均符合或優於Ⅱ類水質標準,其中符合Ⅰ類水質標準的天數超過五成,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其中向北京輸水8.22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來水已佔到北京市城市用水的70%。
  • 航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一渠清水緩緩向北流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橫跨豫鄂兩省的丹江口水庫。中線工程渠首樞紐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通過渠首開閘放水,一渠清水從這裡出發,利用海拔落差緩緩向北流淌,行程逾千公裡,一路自然流向京津冀等地。渠首樞紐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誌性建築,主要由引渠、重力壩、引水閘、消力池、電站廠房等組成,渠首閘下遊是輸水總乾渠,其全長1432公裡,其中渠首到北京1277公裡、從河北徐水到天津155公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渠首底板海拔140米,終點北京團城湖海拔45米,利用兩地95米的海拔落差,丹江口水庫的優質水源以明渠自流到北京。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年:為北京送去最甜漢江水
    走綠色發展之路確保淨水北上【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五年來】「甜甜的,可以直接飲用!」寒冬晌午,湖北丹江口庫區的水面上罩著淡淡的霧氣,十堰市關門巖村51歲的翟運華雙手捧著清澈的江水喝了起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年來,作為核心水源區的湖北省十堰市現在情況如何?「為北京送去最甜的漢江水」「看,漢江在十堰境內越流越乾淨!」近日,十堰市生態環境局提供了一組監測數據,漢江自羊尾監測站進入十堰境內,幹流過境216公裡後,自沈灣監測站流出十堰。
  • 藍色生命線 黃金新水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兩周年回眸
    當初能引來百威啤酒,規劃中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重要因素。衛輝市南水北調配套水廠近期將開始向啤酒廠供水,丹江水水質也遠遠好於當地地下水。  「評估南水北調工程的價值,不能算小帳,要算大帳,它是民生工程,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工程。」省南水北調辦總工單松波說。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
    央視網消息:水利部發布:截止到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過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
  •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者:「清水北上了,一切辛苦都值了!」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者:「清水北上了,一切辛苦都值了!」  「以前在南水北調施工,真是歷盡了千難萬險。這次回訪,看到『南水』已經成了沿線城市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依賴,我們當年的辛苦付出終於開花結果,心裡非常自豪!我感到所有一切都值了!」
  • 南水北調300億立方米 中線工程澤被6000萬人
    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淇縣三裡屯分水口門120公裡外,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固城鄉劉張莊村52歲的姜英霞早早起來,打開水龍頭,接滿一鍋水,點燃液化氣灶,為3歲的小孫女熬上最愛喝的小米粥。受益於「丹江水潤清豐」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清豐全縣群眾72萬人喝上了南水北調水。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本報北京12月12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 劉憲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中的作用及建議
    2002年,國務院批覆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按照『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進一步落實有關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實現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可研報告中明確指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以京、津、冀、豫四省(直轄市)主要城市的生活、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 南水北調每一滴清水都背負著重任
    它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世紀工程南水北調的中線的源頭。這裡的每一滴水,都背負著重任,因為它的目的地是北京。南水北調是舉世矚目的創舉。12年艱苦奮戰,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建成通水。運行五年來,證明工程質量可靠,水質達標,移民安穩,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 江蘇 南水北調工程 為有源頭清水來
    統籌境內江、淮、沂沭泗來水和本地雨洪資源多水源配置;綜合城市生活與農業灌溉、航運與生態、省內與省外多需求保障;保障輸水時間、輸水水量、輸水水質多目標任務,實現了南水北調新建工程與江水北調工程的「統一調度、聯合運行」。
  • 一泓清水澤荊楚——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發揮功效紀實
    南水北調漢江中下遊治理工程。我省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重要影響區。按照設計規劃,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成後,丹江口水庫每年向華北地區輸送95億立方米水量。中線工程通水5年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已成為受水地區的主要水源。為緩解中線調水對漢江中下遊的影響,國家重點安排了漢江中下遊四項治理工程,包括引江濟漢、興隆水利樞紐、部分閘站改造和局部航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