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9月3日報導(文/嶽園)
9 月 2 日上午,純銀在簡書發布《氫氣球落下》一文,宣布氫氣球旅行融資失敗、團隊解散的消息,同時他也表示,未來「將不會再踏入旅行市場」,或許會進入 VR 、硬體相關領域。
根據「純銀」的介紹,2014年末,蟬遊記賣給攜程,換了一點期權。但自己不甘心,2015年末放棄期權淨身出戶,不顧一切追尋「更好的旅行攻略」初心,為此不惜把蟬遊記推翻重來,重構內容與產品。
以下為自述原文:
開門見山,氫氣球旅行融資失敗,蟬小隊解散,我也結束了在旅行市場的探險。氫氣球旅行是做什麼的?
作為蟬遊記的續作,氫氣球繼續探索「旅行攻略」更好的解法。
蟬遊記在2012年啟動,從遊記切入攻略市場,通過結構化遊記自動收集數據,整合為旅行攻略。這個計劃的背景是,2010-2014年是旅行攻略的時間窗口,旅行市場快速增長,而對應的出行信息尚不飽和。很可惜,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一方面是創業初期我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沒得到資本支持——前3年只融了1350萬¥,速度提不上去,同期主要競品的融資大約是這個數字的4-10倍。
2014年末,蟬遊記賣給攜程,換了一點期權。但我不甘心,2015年末放棄期權淨身出戶,不顧一切地追尋「更好的旅行攻略」的初心,為此不惜把蟬遊記推翻重來,重構內容與產品。由於新產品需要調用蟬遊記的一部分數據,攜程又不願意放棄控股,便由攜程作為天使投資&控股方,成立新公司「球球科技」研發氫氣球旅行。
氫氣球旅行有什麼賣點?
氫氣球有三點特色,第一點已經上線,第二三點從未公開,只對VC演示。
首先,我提出了「快速攻略」的概念。在氫氣球裡收藏旅行榜單(POI)後,自動生成行程路線,再對應地圖手動調整兩把,快速完成行程安排。我自己9月去臺灣旅行11天,零基礎純小白,半小時就做完了包含40個自選地點的旅行計劃。
快速攻略本身還有不少可改進之處,比如更好的排序算法,把交通與酒店納入考量,擴展更多的目的地與POI。但蟬小隊只有20人,無法全面進攻。我認為從2015年開始,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與信息爆炸,傳統意義上「做攻略」的用戶結構發生變化,整個旅行攻略市場明顯下行,如果繼續切攻略這條線,就得拿出更銳利的革新。
因此在完成快速攻略的框架後,我的注意力轉到了旅行視頻上。垂直行業和短視頻的結合是未來趨勢,而旅行概念和視頻耦合度極高,難度也極高,至今仍是一片空白領域。
氫氣球的旅行視頻計劃分兩部分,一是高質量的PGC,製作單點(POI與活動)的30秒短視頻,以此為基礎,混剪為多條旅行商品視頻,目的地亮點視頻。下面有一些演示demo,由蟬小隊策劃/拍攝/剪輯,尤其是清邁的「印象」與「自然」這兩條目的地亮點視頻,可以代表我們的製作水準。
到8月為止,嘗試了多種方案組合後,我有信心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以相當低的價格完成國內、亞洲與歐洲熱門目的地的旅行視頻製作,包括數千條POI與活動視頻,數千條旅行商品視頻,數千條目的地亮點視頻,總計接近1萬條。PGC視頻又會和氫氣球的快速攻略結合,提供更有效率,更有感染力的攻略體驗。
在PGC之外,還有針對UGC的視頻計劃,製作迥異於傳統遊記的視頻遊記,同時將常見的「到此一遊照」升級為到此一遊的短視頻。我們有一些非常獨特的方法切入UGC視頻,再通過UGC視頻的自發傳播,降低用戶獲取成本。
但這些計劃隨著融資失敗,都已經束之高閣。
氫氣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攻略市場的商業故事是這樣的:通過旅行攻略獲取廉價流量,然後向「來這裡做攻略」的,有明確旅行計劃的用戶推銷旅行商品。目前領先的兩家是螞蜂窩和窮遊。
我測算了一下螞蜂窩的收入,大約在一年1-2億之間,可能在盈虧線上下浮動;又有行業內的小道消息告訴我,螞蜂窩一年收入2-3億,盈利狀況良好。無論哪個數字正確,攻略都是個小富即安的市場,攜程一統OTA之後,更加沒有長袖善舞,遊走於巨頭之間的資本增值潛力。但我就是喜歡旅行啊。沒辦法,我就是喜歡旅行啊。
既然我的長項是內容與工具,必然從攻略切入。首先用視頻降低用戶獲取成本,提高留存率,成為發現旅行靈感的第一站;再用快速攻略提供更多的出行實用幫助;最後通過行程單分發(以攜程為主的)旅行商品,以及通過視頻的包裝賣出更多商品。這就是氫氣球的商業模式。
氫氣球融資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幾個月前,我總結過蟬遊記融資不利的原因,卻吃了點虧。
即便對於一件特別複雜的事情,公眾依然傾向於用「簡單明了的一句話」來總結原因,一句話講不清楚就是你反省不深刻。但你總結的這句話,如果和完全不了解背景的圍觀群眾,和他自己的揣摩或瞎猜不一致,他們還是認為你反省不深刻。
此外,幾十家VC沒談下來,總結的是共性,尤其是VC投了競品卻不投自己的理由。這時如果有談過的一兩家(誰都沒有投的)VC站出來講個例:「不對,我當初不是這個原因沒投」,便是盲人摸象了。而圍觀群眾喜聞樂見「當事人打臉」。
吃一塹,長一智,我不會再總結失敗原因。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傲嬌的也不需要。
接下來蟬小隊怎麼辦?
隨著我對旅行市場徹底死心,為旅行而生的蟬小隊也已經解散。大部分人找到了新工作,即將加入新公司,小部分併入攜程攻略社區。
蟬遊記、氫氣球這兩款產品,9月移交給攜程攻略社區,我不再插手,自此切割開來。
生辰比較尷尬,它掛在攜程控股的「球球科技」應用市場帳戶下,卻是個攜程不知道也不在乎的產品。如果把它移到自己名下,一是我很難掏錢來買,也沒法定價;二是攜程沒有人敢蓋章,否則就是「轉移公司資產」。所以不僅不可能繼續迭代,連伺服器續費都是個未知數。
算了,天底下有聚有散。
接下來我有什麼打算?
創業4年零4個月,其中在旅行市場的時間為3年零8個月。
我不會再踏入旅行市場。
9月我從球球科技離職,雖然公司帳面還有上百萬,可以撐到年底,但死守已無意義,不如及時止損。接下來的選擇有三個:
1、心心念念的間隔年,至少間隔半年唄,兌現悠長的旅行和遊戲排期表
2、開始新的創業
3、進入感興趣的新領域,比如VR或硬體
因為投資美元基金虧了很大一筆錢,退休計劃就此泡湯……亞美蝶!老年人的生活在我眼前徐徐退去。然而我還有一個新APP構思,從旅行攻略的低頻市場跳到大眾領域的高頻市場,換一條賽道試試。如果融資和組隊順利,則優先選擇新的創業;不順利,就回成都去過間隔年。回滿血了以後,再優先考慮新的領域。
真誠感謝曾經喜歡過我的產品的你們。
親愛的蟬小隊,有幸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