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為何不會跑步?

2020-12-13 騰訊網

[摘要]日本武士是專業戰鬥群體,按經濟學的道理,在戰鬥中,血的教訓應該淘汰掉錯誤的跑姿,經過無數次淘汰,應該保留下正確的跑姿,為什麼錯誤的跑姿反倒成為主流呢?

日本電影《隱劍鬼爪》中好些情節與主線無關,但很有意思。學了西洋兵法的、大城市來的教官,訓練轉型中的村鎮武士,就是經常出現的場景。有一幕是,教官訓練武士們西洋跑姿,遭到武士的反對。一個武士說,我們武士一直就是這麼跑的,為什麼要學難看的西洋跑姿?教官提出比賽,武士應戰。教官讓武士跑出一段路之後才開始奔跑,然後很快就超過了武士。武士急著加速,結果自己摔倒了。按那種跑姿,加速太快是必然摔倒的。

我非常感謝導演山田洋次獨具匠心的安排。不知道日本武士面對賽跑失敗是不是很震驚:我們居然連跑步的姿勢都是錯的?反正這一幕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第一次被體育老師糾正跑姿時的驚訝:家裡大人教的跑步姿勢,居然是錯的?如果不是山田洋次對這種文化細節的關注,我不會想到日本人也曾面臨同樣的情境。

不是有眼光的導演,難選中跑步這個細節。當西方和東方發生碰撞時,日本武士和晚清中國人中的多數人,對西洋科技是既不得不服又不甘認輸。但是,科技的衝擊不一定有跑姿的衝擊大。如果連跑步這種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你都不如人家做得好,那你甘心認輸的程度總要升高一點。

我接下來思考的問題是:日本武士是專業戰鬥群體,按經濟學的道理,在戰鬥中,血的教訓應該淘汰掉錯誤的跑姿,經過無數次淘汰,應該保留下正確的跑姿,為什麼錯誤的跑姿反倒成為主流呢?這應該就是文化的問題。我沒有研究日本武士的跑姿的形成歷史,猜測一下,可能是為了在老百姓面前保持威嚴的儀姿;或者是為了滿足所謂的「靜」、「敬」等精神修煉的要求,故不能大擺臂、大步跑;或者是由於服飾的限制;或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管原因為何,都是文化的結果。

文化的解釋和經濟學的解釋並不矛盾。經濟學講的是局限條件下的利益最大化,而文化就是一種局限條件。比如,假如在某種文化下,保持威儀的好處超過戰鬥中逃命、追敵,那麼,戰鬥中的雙方都不選擇高效率的跑姿就可以理解。而何為威嚴?這屬於審美範疇,不同的文化又不一樣。

所謂文化,就是一個群體主流共享的思維特點,既包括理性思維的特點,也包括審美的特點。日本古代貴族婦女以塗黑牙齒為美,這種審美特點就是一種文化。日本武士的跑姿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在跑姿背後,是更為龐大的文化體系。

我印象中的鄉村的傳統跑姿,儘管不如西洋跑姿快,但它至少是正面前進的,比日本武士帶有側進特點的跑姿,應該要快得多。中國傳統跑姿的擺臂幅度,也要比日本武士大。小小跑姿,蘊含的文化密碼並不少。中日跑姿的區別,背後是理性思維、審美觀的差異。

前不久一個青年經濟學者說,在保存中國文化方面,日本第一,臺灣第二。我知道他這是接受了流傳甚廣的說法,但這個說法非常淺。

假如把文化僅僅看成茶道、花道或者禮儀之類的,這個錯覺勉強還有點道理。日本在某些方面,確實保留了一部分中國古代有、而且小清新認為應該保留的東西。但,這只是文化的很小的一部分。

有時候聽到有人說日本保存中國文化比中國還好,我會問:我老家有個盲人靠給人「看八字」,在城裡買了好幾套房子,請問,「八字」這種文化,在日本保存得怎麼樣啊?多數人如此反應:啊,我可沒想到「八字」也是一種文化!當然,他們受到提示以後,也承認「八字」是一種中國文化,而日本是不保存這種文化的。

文化這個詞,用者常帶有褒義。在一些人眼裡,文化是不自覺地經過了脫俗化、清新化處理的,那些庸常的日常生活,不在他們的文化視角內。我為什麼舉「八字」這個例子,是因為「八字」是看起來不「好」的文化,巨大的反差可以更快地揭示「日本保存中國文化比中國還好」的荒謬。

如果不按照小清新們很淺的文化視角,則文化不僅是些脫俗化、清新化處理過的東西,它是非常豐富的。看起來脫俗的茶道、花道是文化,笨拙、效率低下的跑姿是不是文化?清雅的書法、詩詞是文化,塵土滿面的土地公公、灶王老爺是不是文化?中醫是不是文化?年畫、春聯是不是文化?風水學是不是文化?白蓮教是不是文化?宗祠是不是文化?上元節燒紙、清明節上墳是不是文化?十二屬相、二十四節氣是不是文化?……

日本文化有優點,可以欣賞。但一些人看到日本和服近漢裝、禮繁如古人,或者看到日本人談論語、說禪宗、讀中國典籍,就說日本保存中國文化排第一,這,是不是太自輕自賤了點?

日本保留了一些中國歷史上有過的東西,就像中國吸納了印度的雕像藝術等,這都是部分引入,無法跟文化原產地相比。大陸、臺灣、香港等地,在保存(其實應該說延續)中國文化上,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遠遠超過日本。

文化是不斷變動的,在一個群體、地區中,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文化特點,大的群體內又有小群體的文化,但是變動當中也有延續。浸潤在某種文化中的人,其文化的延續性當然總體上好過生活在其外的人。太極八卦的世界,唐詩宋詞的審美,《增廣賢文》的處世,難道日本人反倒比中國人受到的影響更大、延續得更地道?更不要說更為基本的思維編碼體系——漢語了。

就拿跑姿來說,不同時期的中國人也有區別,但是如果細加考察,應該可以看到流變背後,群體主流的思維特點的運動軌跡。中日跑姿都是長期流變的結果,你說,這兩種跑姿,誰更好地保存了中國文化的密碼呢?

一些人把中國文化中一些東西的消失,歸結為近世連續不斷的激進主義的衝擊,或者商業文明的侵蝕。激進主義的衝擊對文化的改變其實並不大,因為封閉體系中短暫、暴烈的運動很難改變人們的日常思維特點。比如,抓算命先生、砸廟、燒牌位就沒有能消滅「八字」、宗族等等文化。

商業文明、對外交流對傳統文化的改變確實很大。如前所說的跑姿之例,看起來只是跑姿的改變,實際上對人們的審美觀、理性思維都有很大的衝擊。日本武士那種古怪的跑姿,在過去可能會被看成一種威儀,平民百姓豈敢嘲笑?但今天日本如果有人還那樣跑,估計也會引來哄堂大笑吧。文化的衝擊不僅中國發生了,日本同樣也發生了,日本人連自己的文化都要大改,還保存中國的文化呢?

如果你生活在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鄉村,你也許還能感受到,鄉村的思考、審美,和三言二拍、《醒世姻緣傳》等裡面幾百年前的人們是差不多的。而在市場經濟搞了多年之後,三言二拍、《醒世姻緣傳》的感覺,也還在,但更多地是出現在一些老年人身上了。

有一次回老家,聽一個老人說:「我七月份滿十歲,十月份嫁到鄧家,有時一個人在山坳裡做事,很害怕,一邊做事一邊哭。」我是用文字來轉述,但文字這一高度通用的工具,並不能再現她的敘說細節。在遙遠的某一天,也許一些文化真的會消失,但至少在聽她述說時,從她的語調、句式、表情,我感受到中國的一群人所獨有的喜樂悲愁。(文/鄧新華)

轉自「人文經濟學會」微信公眾號(HES2012),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歐洲和日本產生騎士與武士階層,為何中國卻「養出」士大夫階層?
    與之相似的,無論是隔絕海洋的日本還是萬裡之外的歐洲,也產生了類似於中國的士的階層,即歐洲中世紀以來出現的騎士和日本的武士。但中國的士最終形成了以文為主的士大夫階層,迥異於日本和歐洲那種明顯帶有軍事組織色彩的階層。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 日本武士真的沒落?
    攝家即為可以為王侯的更高級的家族,開啟日本王國時代。當時日本還得授漢朝皇帝所賜倭王金印,至於為何封王需要他授,不才有一猜測。日本一直以渡來人為尊,渡來人發展來發展去發現還是自己家鄉的更厲害,即怕冒然稱王為當世王者所忌又希望得承認,更好往來,所以遣使相求。
  • 櫻與菊,日本古代的「皇室」與「武士」為何長期並存?
    對日本歷史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古代日本相對於其它東亞國家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公武並存,皇室虛化。這裡的「公家」指的是皇室與公卿貴族,他們在日本歷史上長期存在,但是並不掌握實權;日本的實際世俗權力掌握在另一大勢力手中——武家,即著名的「武士」。
  • 日本武士為何要背個大包袱?答案讓你起雞皮疙瘩,你能想到嗎?
    我們在日本的古裝電視裡,總可以看到一幕,那就是他們的武士們騎著馬上陣,然而他們的背後卻都背著一個十分鼓的大包,很多人也都在好奇,這鼓鼓囊囊的跟個球一樣的大包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為何他們日本武士都會背個這包袱呢?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有網友說,這日本的女人們穿和服不都會背個枕頭嗎?那日本男人們肯定是要背個大被子了。
  • 日本武士切腹後,無外力介入還能活6小時,為何他們如此醉心此道
    這也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個剖腹而死的武士,而在近代的日本史料當中,後來的數百年,剖腹已經成為了日本武士結束生命最常見的行為,從醫學角度上來說,「切腹」萬分痛苦,失去外力的介入
  • 如果不會做生意,那就只好去做武士
    從中國引進了儒學的日本,也曾講究「士農工商」的等級傳統,但在大阪則從來都是「商農工士」——一流的商人,末流的武士,這是大阪商人的價值觀。做商人一定得腦子好,腦子不靈活賺不到錢。所以,如果大阪商人家裡生了個呆頭呆腦的孩子,大人們就會摸著孩子的腦門嘆息說:「這孩子,看來只能花錢買個武士噹噹算了。」
  • 日本男士穿「武士內褲」激發鬥志(圖)
    「武士」內褲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5日報導,日本最近流行送給男士古色古香的日本「武士」內褲,日本人相信,這種內褲能夠激發男士們的戰鬥力,幫助男士們度過經濟不景氣的時代以及順利通過考試。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雖然表明聽起來似乎有點「練武之人」的意思,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只這樣,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一種類似於身份的階級,可是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武士」呢?
  • 日本武士享有特權,可以為所欲為?武士:還不如平民
    摘要:日本武士享有特權,可以為所欲為?武士:還不如平民日本進入武士政權時代後,開始持續數百年的武家統治時代,既然身為統治階級,不但享有特權,還可以為所欲為嗎?事實上並非如此,武士一直受到嚴格的控制,相比於平民百姓,武士受到更嚴格的管理,還不如平民!
  • 日本武士打仗時,為何總背一個大包袱?包袱裡裝的是啥
    不過日本人對此卻有不同看法,在相當多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軍人崇尚玉碎精神,每每出戰,必須強調戰死。而且這之中中佼佼者,就是那些武士,他們不僅作戰十分英勇,而且特別好戰不怕死,曾經在嘉靖萬曆朝帶給中國無限的壓力。不過怪異的是,這些剽悍的戰士們,卻老喜歡背著個大包袱,看起來滑稽的東西,其實背後蘊含大秘密,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
  • 《榮耀戰魂》中日本武士陣營背景故事考證|百家故事
    而至於說到武士們是如何誕生以及他們究竟是為何流落至此的,遊戲中則一言以蔽之,稱那是一個「關於皇帝和一個被海水、烈火所吞噬的家園的故事」。因此在談到更多的遊戲細節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來把屬於這些武士們的故事拼湊完整。
  • 日本武士道看重「向死而生」,為何整個武士階層都不畏死?
    換句話說,在以天皇為代表的日本中央集權逐漸瓦解以後,生活在底層的日本百姓和小貴族,為了在戰亂的年代裡存活下去,不得不向大貴族們投靠效忠。武士的起源實質,是士兵從國家的保衛者轉向家族私兵的過程。重名譽輕生死的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是作為上位者的大名們為了保障武士的忠誠,推動形成的武士階層的劃分標誌如果說日本武士道精神之中重視名譽勝過生命的名譽觀,只是一種武士階層與上位者的契約的話,那麼在面臨真正生死抉擇的時候,是什麼支撐著武士們不會「違約」呢?是武士們本身的道德高尚嗎?
  • 日本史話:日本武士階層如何興起?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如何生存?
    從1185年日本鎌倉幕府建立到1868年江戶時代結束,日本武士階層一直控制著國家的軍事、政治和平民文化。在這近700年的日本歷史中,武士掌控著日本幕府,頒布具有軍權特色的行為規範,並促進獨特藝術形式以紀念武士功勳、崇尚武士美德。
  • 「花屬櫻花,人惟武士」,古代日本櫻花憑何與武士同行?
    日本近代思想家新渡戶稻造就在《武士道》一書中明確指出——櫻花是武士道的象徵。日本本土也有個廣泛流傳的說法:「花屬櫻花,人惟武士」,意為——櫻花為花中最美,武士為人中之最。日本大和民族便將櫻花與武士作為最崇高的精神寄託,發現了一系列「櫻花與武士」並存的內在聯繫,並在諸多領域中有所體現。
  • 幕府高於朝廷,古代日本為何出現皇室虛化,武士掌權的現象?
    「公家」與「武家」的關係一直是日本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作為中國文化背景的旁觀者,對日本古代這麼一套體制首先一般是困惑的,因為在東亞地區,正規的政治制度是中國的秦制——即大一統的封建王權,中國、朝鮮和越南都是如此,從來不會出現所謂的「武士階層」。那麼,日本究竟是什麼情況,演化出這種「公家」和「武家」並存的獨特局面呢?
  • 跑步受傷那點事(下)|為何跑步2021
    百公裡這種佛系跑法,是過去8年半對跑步和傷痛的領悟。2012年7月開始跑步,同月,左腳掉進馬路中間的大坑,崴了,怎麼會?剛開始跑,還沒學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下坡沒注意腳下,不專心。休養兩個月才好。這個硬傷莫名其妙,出師未捷,差點斷送了我跑步的大好前程。
  • 日本武士打仗時背的大包袱是啥?答案讓你起雞皮疙瘩
    圖:日本古代武士的畫像咳咳,因為日本女人走路都背個枕頭,所以日本男人要背床被子……當然,這是玩笑話。日本女人和服後面的「枕頭」其實是腰帶結,作用是美觀束腰,而日本武士背著的大包袱,名叫「母衣」,是一種輔助武具。
  • 走上電影銀幕的日本武士
    後來,日本政治領導人和軍國主義者把本來只屬於武士階層的武士道精神,強行灌輸給全體日本人,將武士道精神推向了極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據說幾乎每個日本人都直接或間接地讀過早在1716年出版的武士手冊《葉隱》,以及大道寺友山的被稱為武士聖書的《落穗集》、《武道初心集》、《巖淵夜話》等。
  • 武士、忍者與霓虹燈,當賽博朋克遊戲中的日本元素被放大會怎樣?
    「冒牌武士」賽博朋克文化由於包含了大量的日本地方元素,因此直到今天依舊在日本當地也頗具影響力,在日本也有不少以賽博朋克為題材進行創作的作品,諸如動畫電影《阿基拉》和動漫作品《攻殼機動隊》等等。從很早之前開始,就有許多藝術家熱衷於將日本武士文化與科技元素進行結合,因而誕生出了一系列諸如加裝機械改造的武士或是以武士形象設計的機器人等人設,比較典型的有《合金裝備崛起:復仇》中的改造人雷電以及《守望先鋒》中的源氏,先不說二者之間有何區別,至少他們都有著帥氣的造型,手中的武士刀可以斬斷一切,將硬科幻與武士元素進行融合頗有一種硬朗而又中二的獨特美感,可謂是非常戳男性玩家的喜好取向。
  • 《文明6》日本武士模型修改教程 怎麼修改日本武士
    導 讀 《文明6》很多玩家喜歡修改遊戲裡面的一些參數,這也使得遊戲變得更有樂趣,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文明6日本武士模型修改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