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將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2020-12-19 騰訊網

「不徵之國」是朱元璋列的15個海外國家,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創者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呢?朱元璋雖然已經給出了理由,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呢?

1369年,朱元璋將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這15個國家分別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佔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朱元璋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國家隔山隔海。

因為隔山隔海,導致即使打得下來也很難管理,長期下來白白損耗國力,更重要的1點是,古代中國整體很強大,但到了局部就未必了,明朝時期靠近這些國家的中國領土開發程度並不高,根本不具備管理和維持這些國家的能耐。

至於為什麼說古代中國整體強大,局部未必強大,原因有2個。

封建王朝的君王優先要考慮是王朝的穩定,要穩定,優先就要強幹弱枝,就是把最能打的軍隊放在中央,拱衛京師,再次一點的就放在北方抵擋遊牧民族,最次才放在大後方剿匪。

到了這個程度的軍隊,中國的局部真的不比越南的強多少,而且君王還要設置很多制度,比如監軍,限制將軍的權力,小時候沒少罵皇帝無能,找個死太監當監軍。歷史上中國也試過強支弱幹,但往往變成諸侯割據,又一個亂世來臨。

距離遠所造成的物流成本、統治成本。其他不說,就越南吧,和中國廣西接壤,中國廣西當時沒糧沒兵,交通差管理差,朝廷要打越南,可能得從富庶之地輸入人力物力財力,就算真的給打下來了,就廣西這情況已經很麻煩了,再加上越南,非得搞得戰亂不斷不可。越南消化不了啊,更不要說柬埔寨、泰國、佔城。

實際上,不但是中國歷史,就是世界歷史來講,有幾個地形特別容易分離獨立出去,一個是隔海,一個是半島,都是是地方到中央的距離或物流成本成倍增加。想想曹操的團隊比遼東公孫家的團隊厲害多了,就單單因為路途遙遠,就令曹操猶豫不決。

所以,朱元璋列15個「不徵之國」是深謀遠慮,明朝開國之初是很強大,但也犯不著為了這些國家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搞不好「偷雞不成蝕把米」,把一個穩定的大一統國家再次弄得亂七八糟。

朱元璋將15個海外國家列為「不徵之國」,更重要的原因是什麼?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在大明祖訓中定下15個不徵之國 9個已經滅亡 6個延續至今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江山是實實在在打下來的。但是他為何在大明祖訓中立下一條規定,那就是將15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呢?這15個國家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今日本衝繩)、小琉球國(今中國臺灣)、安南國(今越南北部)、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佔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
  • 朱元璋將此國列為永不徵之國,但朱棣不聽,硬是將其納入明朝版圖
    正如《東谷贅言》裡面所說:「明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內治外安,四夷賓服,天下國家,永安靖」。「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貫穿於整個明朝歷史,也成為明朝皇帝有骨氣的最佳佐證,所以有人說明朝是歷史最有骨氣的朝代!但就是如此硬氣的明朝也有不敢惹的國家!
  • 為何朱元璋要宣布十五個「不徵之國」?淺談太祖遺訓
    同時,朱元璋在皇室內部頒布了一條皇明祖訓,將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佔城國(今越南)、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朱元璋將這15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告誡自己皇室內部的子孫後代不得隨意徵討這15個國家。
  • 朱元璋欽定15個不徵之國,在日本和朝鮮下兩句話,說明他真實意圖
    在書中,朱元璋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依次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佔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在這些國家裡,比較特殊的是日本和朝鮮。
  • 明朝的15個「不徵之國」都有哪些?朱元璋咋想的?
    在這份遺訓中,朱元璋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並給出了為什麼不徵討這些國家的原因。一眼看去,全都是大明朝的鄰國,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於鄰國的態度是非常友好的。但仔細一看,這些鄰國都位於大明朝的東方或者南方,而對於北方和西方的鄰居,朱元璋的態度就變得強硬了,這和中華的歷史淵源很有關係。接下來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這些不徵之國的特徵。
  • 朱元璋為何為後世制定了15個不徵之國,所為何意呢?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頒布了《皇明祖訓》,對後世皇帝們的施政方針做出了規範。內容包括內政、外交、禮儀、皇族管理等諸多方面,其中特意規定了15個「不徵之國」,告誡後世子孫不得恣意徵討,以上所述,頒行天下諸司。
  • 朱元璋定國策,說明是不徵之國,為啥朱棣還是徵服了東南亞
    在朱元璋統治的第二十八年,他宣布了這樣的一項國策,那就是宣布有15個國家被明朝列入了不徵之國。這個不徵之國的確定,也是明朝在自己國策上的一個定位,代表著明朝的後世君主都不能恣意徵討這些國家。而這個不徵之國中的國家,有我們熟悉的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以及諸多南亞和東南亞的國家,一共有十五個。可以說,這個國策的確立,其實說明了明朝的兩點態度。
  • 明朝為什麼要宣布15個「不徵之國」,這15國是哪些地方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起草了《皇明祖訓》,針對東亞諸國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 「頒行天下諸司」。這一外交策略的提出,對明初的地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貫穿整個明朝的外交基石。明初為什麼要建立「不徵之國」的朋友圈呢?
  • 我只是說說而已,說你是「不徵之國」就不徵?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令禮部將「祖訓條章」「頒行天下諸司」,書中將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佔城國、蘇門答剌國共計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 一些人認為「不徵之國」就是單純的和平、友善的外交政策,然而事實真的這樣麼?
  • 朱元璋讓日本朝貢,日本殺掉使臣,為何他卻定日本為「不徵之國」
    元軍大舉進攻日本,然而因為元軍本身不擅長海戰,加之天氣不利於元軍的關係,除了在作戰初期取得勝利,元軍都以慘敗告終。日本此後游離於東亞大陸體系之外,到了明朝之時明太祖朱元璋也遣使到日本,說:「元朝已經滅亡了,現在是大明王朝,你們應該來朝見大明『正朔』。」日本在忽必烈的武力威逼之下,也沒有選擇歸順元朝,如今大明派使者前來,他們自然也十分剛硬。
  • 面對安南國的備軍抗命,雄才偉略的朱元璋為何選擇了置之不理?
    必力克圖汗在位期間,蒙古軍事實力尚存,甚至曾幾次擊敗前來徵伐的明軍,與明朝形成對峙局面,這種局面直到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明朝大將藍玉在捕魚兒海之戰中大敗蒙古軍隊後才徹底結束。明朝建立後,元朝殘餘勢力的侵擾成為朱元璋的心頭大患,朱元璋將元朝殘餘勢力視為明朝最大的敵人。
  • 朱元璋警告「此國不除必成大患」,五百年後,此國讓中國吃盡苦頭
    朱元璋這首詩的名字叫《倭扇行》,看到「倭」字,大家就知道朱元璋這首詩寫的主要內容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既然稱帝了,周圍小國是不是該來恭賀一下?朱元璋是這麼認為的,稱帝後他立即派出使者出訪明朝周邊的國家。朱元璋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元朝被我滅掉了,現在中國是朱元璋的天下,各位是不是應該立即奉我大明為「正朔」呢。
  • 元朝被朱元璋吊打的時候,四大汗國為何袖手旁觀
    欽察汗國對東歐各國享有主權,由於地跨歐亞大陸,它在四大汗國中疆域最為遼闊,作為徵服者,蒙古人在國內反倒成了少數民族,所以逐漸被伊斯蘭化,加上對外對內不斷戰爭,使汗國逐漸走向衰落和瓦解,分裂成九個相互獨立的國家,並於1502年滅亡。元滅亡時期,也是經金帳汗國分裂時期,自身尚且難保,根本沒有遠徵的那個能力。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告誡不要攻打此國,朱棣卻將其打成中國一省
    同時他也創立了大量的典章制度,就像他在《皇明祖訓》中所說不要攻打明朝附屬國,但朱棣卻把此國打成中國的一省,那麼歷史是究竟是怎樣的呢?一、建立豐功偉業的朱元璋他還將大琉球、小琉球、日本、朝鮮、安南等15個國家列為永不徵伐之國,並告誡後代:「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 倭寇侵境,日本屠殺明使,朱元璋何以吞下這股邪氣?
    當沿海地區遭到倭寇的侵略時,朱元璋並沒有太多還擊。相反,他將日本列為絕不會進攻的國家之一。為什麼?歷史上,日本和中國有過很長的蜜月期,如漢唐時期。也有過不相容的時期,如元朝兩徵日本。如果說朱元璋吸取了元朝兩次侵略日本的教訓,放棄進攻日本,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洪武年間,倭寇長期騷擾大明東南沿海。
  • 朱元璋為何將嶽父滿門抄斬?六年後他自曝原因,百官噤若寒蟬
    更讓人奇怪的是,在胡美死後,明太祖沒有公布其罪行,朝中百官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直到六年後,朱元璋才自曝原因,揭開了這件事的真相!胡美原名胡廷瑞,是湖北沔陽人,他曾是陳友諒麾下的重要將領,擔任江西行省丞相。朱元璋攻克江州後,派出使者招降,胡美率眾歸降,朱元璋沒有損失一兵一卒,就佔領了江西省。此後胡美跟隨朱元璋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
  • 被列為匯率操縱國?越南:說好是小甜心,川普你不講武德
    除此之外,美國財政部還將印度、泰國、日本、韓國、中國等9個國家及地區列入觀察名單。換句話說,這些國家也被拉到了美國的小黑屋門口。要知道,這越南之前還是美國的小甜心呢!即便是川普上臺後,也一度將越南視為亞洲外交政策的重要夥伴。2019年,美朝第二次會晤就定在越南,在抗擊新冠疫情 中,美國還向越南進行了300萬美元的醫療援助,越南也投桃報李,在自己口罩不足的情況下,還向美國捐贈了15萬隻口罩。
  • 朱元璋為什麼將國號定為「大明」?不僅與明教有關,更與元朝有關
    很多人對明朝的歷史有所了解,卻對朱元璋為什麼將國號確定為「大明」知之甚少,或許很多人甚至一直不知道明朝的國號其實是「大明」,而不是常說的「明」。在元末的起義軍中,韓山童和劉福通等人發動的紅巾軍起義便是信奉「明王出世」,韓山童、韓林兒父子自號明王,其實就是不僅要從實力上控制紅巾軍,更要宗教成為宗教領袖,從精神上控制紅巾軍。朱元璋是紅巾軍中出來的,他手下很多將領也曾跟隨紅巾軍起義,更有可能是明教的教徒,受「明王出世」的影響自然是極深的。不論是安定軍心還是民心,選用「大明」為國號都是極佳的。
  • 俄羅斯宣布重要消息,伊朗將人民幣列為……
    俄羅斯宣布重要消息,伊朗將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俄羅斯宣布重要消息【中油網】訊:4月29日,據金十數據消息,俄羅斯相關人士宣布,批准俄國家福利基金投資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相關部門還將人民幣列為俄國家福利基金可投資貨幣名單。
  • 明朝34個開國功臣,朱元璋殺了30個,剩下四人為何不殺?
    歷史上有兩位皇帝殺功臣殺出了名氣,一位是劉邦,一位是朱元璋。巧的是,這兩人都是草根出身,劉邦發跡之前在鄉間遊手好閒,沒人看得起,朱元璋更慘,飯都吃不上,只能跑去當和尚。類似的背景,登基之後的行為也很像,都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真的是一個巧合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