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經》的實際運用過程中,象數是其表現形式的基本元素。象數其實是兩個不同的部分,象和數有先有後、互通有無。
那到底是先有象後又數,還是先有數後有象呢?
01 關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提問
看到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想到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直到今天,這也是一個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
有很多哲學方面的思考,都是些這樣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這些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又經常遇到,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呢?
我的觀點是:以現實為依託,從實際應用中反覆實踐提煉,最終確定問題的答案。這可能就是「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吧。當然,真正上升到哲學高度的問題,就讓哲學家們去思考吧。
02 《易經》的四大功用
《易經》主要講的就是:象、數、理、佔四個方面,這也是《易經》的四大功用。
1、象:《易經》首先是研究八卦之象的,八八六十四卦需要先看的就是「大象」。
比如「乾卦」:其象為天,為剛健,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還有「坤卦」:其象為地,為柔順,大象: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七八千年前,處在洪荒年代的伏羲,每天「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正是在感應「天垂象」的時候悟創「八卦」的。
每個八卦就是一組卦象,如: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可以這樣說:八卦是通過「懸象以明」的方式,來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宇宙法則和人生道理的。
2、數:《易經》中有關數的規律有好幾種,大衍之數、河圖洛書數、先天八卦數、後天八卦數等等。
在實際應用操作中,我們用得最多的是先天八卦數。如:乾為一、兌為二、離為三、震為四、巽為五、坎為六、艮為七、坤為八。
3、理:《易經》之理,即易理,主要是講:太極之理、陰陽之理,即太極陰陽和合之理。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易經》就是全面講解宇宙自然、社會家庭以及人與人之間如何和諧相處的一門學問。
4、佔:《易經》的佔卜,即易佔,包括的方法很多,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
易佔是《易經》這門學問的一種具體應用,是《易經》中流傳最廣、最為神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研究。
03 到底是:先有象還是先有數?
從上面《易經》四大功用的具體分析中,我們可以基本確定:《易經》的象、數、理、佔,是按順序逐步產生的。而象與數,自然也是先有象後有數,這是由《易經》八卦產生、發展的過程決定的。
當然,象與數的先後順序是這樣的,但它們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密不可分的。有象就有數、有數也就有象,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