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易經》,真實了解象與數的關係,深刻感悟太極陰陽之理

2020-12-19 明德易道

在《易經》的實際運用過程中,象數是其表現形式的基本元素。象數其實是兩個不同的部分,象和數有先有後、互通有無。

那到底是先有象後又數,還是先有數後有象呢?

01 關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提問

看到這個問題,很容易讓人想到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實,直到今天,這也是一個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

有很多哲學方面的思考,都是些這樣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但這些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又經常遇到,該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呢?

我的觀點是:以現實為依託,從實際應用中反覆實踐提煉,最終確定問題的答案。這可能就是「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吧。當然,真正上升到哲學高度的問題,就讓哲學家們去思考吧。

02 《易經》的四大功用

《易經》主要講的就是:象、數、理、佔四個方面,這也是《易經》的四大功用。

1、象:《易經》首先是研究八卦之象的,八八六十四卦需要先看的就是「大象」。

比如「乾卦」:其象為天,為剛健,大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還有「坤卦」:其象為地,為柔順,大象: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七八千年前,處在洪荒年代的伏羲,每天「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正是在感應「天垂象」的時候悟創「八卦」的。

每個八卦就是一組卦象,如: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可以這樣說:八卦是通過「懸象以明」的方式,來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宇宙法則和人生道理的。

2、數:《易經》中有關數的規律有好幾種,大衍之數、河圖洛書數、先天八卦數、後天八卦數等等。

在實際應用操作中,我們用得最多的是先天八卦數。如:乾為一、兌為二、離為三、震為四、巽為五、坎為六、艮為七、坤為八。

3、理:《易經》之理,即易理,主要是講:太極之理、陰陽之理,即太極陰陽和合之理。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易經》就是全面講解宇宙自然、社會家庭以及人與人之間如何和諧相處的一門學問。

4、佔:《易經》的佔卜,即易佔,包括的方法很多,這裡就不一一闡述了。

易佔是《易經》這門學問的一種具體應用,是《易經》中流傳最廣、最為神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研究。

03 到底是:先有象還是先有數?

從上面《易經》四大功用的具體分析中,我們可以基本確定:《易經》的象、數、理、佔,是按順序逐步產生的。而象與數,自然也是先有象後有數,這是由《易經》八卦產生、發展的過程決定的。

當然,象與數的先後順序是這樣的,但它們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密不可分的。有象就有數、有數也就有象,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係。

相關焦點

  • 易經中,陰陽之理的全面解讀,看完後才能學好易經!
    ,大太極是宇宙,小太極是萬物,小的局部不可忽視,能導致整體的變化。易理提出了關於宇宙規律的命題,「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道」等,認為人應該順勢而為,伺機而動,自強不息,未雨綢繆。陰陽之理《易經》從頭到尾都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陰和陽。陰和陽之間是能夠相互轉化的,陰和陽有異性相吸,同性相斥。
  • 易經中象數和義理指的什麼?
    「象」指卦象、爻象、形狀;「數」指筮數、計算。「義」指卦名、卦爻辭的含義;「理」指原理、道理。「象」體現《周易》符號能象徵的事物及時位關係,含有現象、法象等含義,是宇宙萬物理論模式,除此之外,還用太極圖、八卦圖、六十四卦圖等表示;「數」為《周易》佔筮求卦的基礎,是《周易》的數理表達,是對「象」的定量計算研究,除此之外,還有陰陽數、大衍數、天地數、卦數、河圖數、洛書數等;「義
  • 寶典館系列10《易經圖文百科—1000個易經問題活學活用》
    更全面:《易經圖文百科1000問》囊括了《易經》中所有對現代人具有啟迪意義的內容,從《易經》的起源和成書,到《易經》的象、數、義、理,還包括近百條簡單易操作的佔筮方法和養生方法,本書無不淋漓盡現。/ 595.易有太極圖是怎樣闡釋太極與陰陽之理的? / 596.太極生兩儀圖是怎樣闡釋太極與兩儀的關係的?  / 597.兩儀生四象圖是怎樣闡釋兩儀與四象的關係的?  / 598.四象生八卦圖是怎樣闡釋四象與八卦的關係的?  / 599.八卦重而為六十四卦圖是怎樣闡釋八卦與六十四卦的關係的? / 600.宋代稅與權《易學啟蒙小傳》中輯錄的易圖有哪些?
  • 伏羲是如何演化出太極的?什麼是太極?太極圖有什麼含義?
    太極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源出於《易經》,後來在宋代理學中被進一步解釋。所謂太極,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易經繫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又說:「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著陰和陽,以及表與裡的兩面。
  • 為何一個人就能突破定數,改變命運,悟透了《易經》的變化之理!
    古往今來,凡是可以將逆境轉為順境的人,都是那些時代的弄潮兒,易經是他們的必讀書目。《易經》講定數與突破定數。如果我們理解了《易經》的變化原理,就可以突破定數,甚至改變我們的命運。乍一看,兩者之間似乎有矛盾。然而,只有冷靜下來,認真分析,才能理解其深刻內涵。
  • 淺談《易經》之陰陽的起源
    自從初學《易經》,了解了古代,伏羲氏為了研究萬物從何來,預測將來天氣,讓芸芸眾生免於飢餓死亡,高效打獵、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他喜歡動腦筋,善於想像,總結歸納。他看到太陽東方紅太陽升,西方落,白天黑夜,日復一日,這股力量使萬物生長、死亡,這好像就是宇宙的根源。為了讓大家都知道,可是那時候並文字、符號、圖畫等觀念都沒有,左思右想後就用最簡單的一條線代表。
  • 學了十年的易經,今天終於把「太極」說明白了,論太極究竟是啥?
    《易經》認為:宇宙萬物皆成因於「氣化」。可是這「氣化」的境界實在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無以名之,則取名為「太極」。《繫辭》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就是最大的意思;極,就是終極之義。這就是我們要探討的這個神奇宇宙的奧妙主題,也是我們研究易學的玄機之門。前面講到,《易經》認為:宇宙萬物皆成因於「氣化」。
  • 《易經》:什麼是卦?八卦是怎麼來的?
    《易經》這部經典很難讀懂,末學雖然很久之前就已經接觸,但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了解的可能連一點皮毛都算不上,但還是希望把自己學到的分享給大家,有一點算一點,現學現賣吧,大家多包涵,多指教!其實也沒什麼秘密可言,只是因為對它不了解,所以才覺得神秘。什麼是卦?古人說:「卦者掛也」。簡單說,「卦」就是指掛起來的現象,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自然現象,就擺在我們面前,只要看就可以了。
  • 「問道之旅」太極修習體驗營金秋啟航
    ,太極功技的綜合提升之旅,太極同道的親密交流之旅。,解讀先天八卦、後天八卦之蘊義、探究八卦與太極拳理之關係。• 在別具中式古韻風情的獨立院落,品一杯香茶,聽明師解讀《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的那些隱幽真意,感悟太極與生命品質「營魄抱一、無離無棄」的天作聯繫。
  • 易經應用|探源《易經》的流派——明義理、解象數
    儒理宗代表人物是孔子,由於儒家倫理思想長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因此被儒家奉為五經之首的《易經》,自然以義理為主導,為「大道」,象數則被視為「術數」,為「小道」。王弼認為卦象是表達某種意思的,明白了它的意思,就不用考慮卦象及其卦象之間的關係。義理派的「義理」是哲理為主,佔理為輔。發掘了《易經》的哲學價值,它闡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心之間的關係,是人生哲學。
  • 易經與象數為何在兩宋得到了長足發展
    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兩宋之世。」正是在這一時期,易學也進入到全面興盛的時代,在象數與義理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就北宋的象數易學來說,出現了專門的「河圖洛書」之學,超越既有的卦交象數形式,向上追究聖人畫卦之所以然,這方面以劉牧為代表:創造出次序嚴整的先天象數學,推究天地陰陽變化之本然,為經傳之象數學提供理論基礎,這方面以邵雍為代表:漢易中的卦氣說、卦變說以及各種象數義例也都在新的象數觀念下得到了轉換和發展,這方面以李之才、李溉等人為代表。
  • 想要讀懂《易經》,要掌握這3個重要訣竅,一般師傅都不會告訴你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易道廣大,潔靜精微。而這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將人的修養和修行以及人的命運講到了極致。傳統文化,包羅萬象,不僅有字面意思,還有內涵表述!古人認為:「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道德經》老子也有類似的描述,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極是一,一衍化成二,從而有陰陽。
  • 易經:一個人做到,陰陽衝和,乾坤合一,自然能成大事
    易經:一個人做到,陰陽衝和,乾坤合一,自然能成大事在我國的家庭中,通常都喜歡掛「家以和為貴」幾個字。經商的人,更加是注重「和氣生財」。什麼是和?「和」,最開始源於古老的《易經》。今天我帶各位了解:和的根源。
  •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一直有朋友留言讓我以通俗的語言,寫一寫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陰陽對於學習《易經》等學習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可以說對陰陽的理解是基礎的基礎。在八卦圖中,陰陽以陰爻和陽爻來表示,一個是斷線,一個是直線;陰陽魚中則一個是黑,一個是白。倘若從八卦中的陰陽爻和陰陽魚的黑白學起,會很抽象。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傳承過程,將陰陽學說發展得簡練而深刻。
  • 易經和術數,道與術的關係
    在《易經·繫辭》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形而上就是抽象的非具體的,無法準確描述只能意會的道,形而下謂之器,器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術,而術就是具體的的方法。易經和術數的關係,即道與術的關係,易經是理論,是道的層面,術數是教你如何運用實踐的,這是術的層面,一切的術數其根源都源於易經,有道無術是紙上談兵,有術無道是盲人摸象,以道馭術,術不會偏離方向,以術載道,道才能發揮實用的價值。
  • 易經並不玄乎,這10個常見的成語,皆來自易經,你用對了嗎!
    有的人說《易經》太深奧,太玄乎了,看不懂。有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我們已經身在易中,易的理、數、象都在我們眼前,就等我們擦亮自己的慧眼。天下難事,從容易的地方做起。這篇文章從生活中常見的10個成語切入,大家循序漸進,從象開始學習。
  • 2015年學會用易經為孩子起名
    易經起名介紹  人的名字可表現人的精神,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給人一種人如其名,名如其人的強大磁場效應,所以名字的好壞,關係到人的一生榮枯成敗,此即起名學之奧義所在。人名如此,其他各行各業的命名、運作亦如此,有其名即有其實,此物命此名,必形此物之性質,或形此物外狀。由此也可以說明,易經起名學的應用,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是極其廣泛的。
  • 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結晶《易經》全文解讀,價值連城的易經智慧
    第一部分:易經基礎知識《易經》博大精深,居我國古代諸經典之首。《易經》之八卦傳說為上古太昊伏羲氏所作,伏羲氏上觀天文,下觀地理,中通萬物,以陰陽符號繪製成八卦。現今存世的《易經》為《周易》。以易為萬物解義析象,通天地人之理,預兇吉禍福,是為易學。二、太極太極是宇宙的本源,是萬物的基因。它不生不死,無始無終,大到無限,小到無窮,無所不在,無所不有。《繫辭傳》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天地的形成原始於太虛、無極、太極三個步驟。太者,極大無邊也,虛者,空虛無物也。
  • 一篇文章看懂《易經》八卦
    本 期 導 讀 《易經》的八卦圖象很難看懂嗎?應該說,沒有入對門就很難看懂,入對了門就不難。跟隨潘毅老師,進入《易經》之門。學習《易經》,最基本的知識就是八卦。什麼是八卦?從太極到八卦的分化《周易·繫辭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說明八卦是由陰陽兩儀,即陰爻陽爻逐層演化而來。什麼是太極?它形容的是宇宙處於混沌狀態的原始本體,是物質的本原。這個時候天地未判。
  • 我國存在2幅上古神秘圖,《易經》來源於此,被譽為「宇宙魔方」
    我們知道《易經》是"群經之首",是"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為什麼將《易經》作為"大道之源"?伏羲創製八卦,周文王推演六十四卦,孔子作《易傳》,他們的共同目的只有一個,即闡明天道之理,教人性命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