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旅遊不文明行為不能光靠「黑名單」

2020-11-23 北青網

李英鋒

據新華社報導,日前在某短視頻平臺,帳號名「琴兒姐-」的網友發布了一段「遊客翻越欄杆踩踏黃龍景區鈣化景觀」的視頻。視頻配文稱「像這種不文明旅遊的人,就應該打入旅遊黑名單,甚至可以拘留」。四川黃龍景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隨後表示,事發地確實在黃龍景區內,遊客腳下踩踏的是鈣化灘流。

前有丹霞地貌,後有鈣化灘流,古董級地貌接連遭遊客踩踏,令人痛心。鈣化灘流,又名「十裡金沙」,是一種特殊的地貌,需要以萬年為單位的漫長時間才能形成。鈣化灘流被人為踩踏破壞後修復難度大,需要很多年時間才能自我恢復。

對踩踏特殊地貌等不文明行為,當然應該在查實問題之後將涉事遊客拉入黑名單,對其進行失信懲戒。然而,防治旅遊不文明行為不能過於依賴黑名單。黑名單屬於事後懲戒措施,而且黑名單的落地需要按程序核實旅遊不文明問題的存在,即便有相關舉報線索,但取證、調查也存在很大難度,實際上,被列入黑名單的只佔不文明遊客的很小比例。另外,各地旅遊黑名單機制還沒有有效對接,且黑名單都有一定的期限,因而黑名單的制約力是有限的。

防治旅遊不文明行為、提升旅遊文明還需多管齊下。景區以及相關管理單位應該在事前預防和事中管理環節多下下功夫,比如,針對特殊地貌、文物古蹟、遊客聚集區域、不文明行為的高發區域等,設置文明旅遊提示牌,播放文明旅遊提示語,安裝防護欄,加密監控網絡,增加服務管理人員,教育引導遊客增強文明旅遊自律意識和底線意識,對不文明行為早發現、早勸阻、早制止。

對已經發生的不文明行為,在調查清楚之後,除了要實施黑名單懲戒,還要根據情節追究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有「刻劃、塗汙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蹟」等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對於以踩踏、碾軋等方式破壞自然保護區的特殊地貌、生態環境等違法行為,《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三十四條也有追責規定: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進入自然保護區或者在自然保護區內不服從管理機構管理的,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並可以根據不同情節處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刑法則設置了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有些專家還建議針對破壞文物古蹟、特殊地貌等行為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有關單位或部門應該用足用好這些追責手段,讓不文明遊客付出更高的違法代價。今年5月18日,江西省高院對被告人張某明、毛某明、張某攀爬巨蟒峰一案進行二審宣判,張某明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毛某明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三名被告還被判賠償環境資源損失計人民幣600萬元。這樣的追責懲戒力和震懾力都很強,能夠產生非常積極的社會教育效果,值得複製。

說到底,防治旅遊不文明行為需要從多個角度切入,需要多元治理手段。

供圖/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黑名單」能否遏制不文明旅遊行為?
    對不文明行為的追責,正在逐步落實,有聲音表示,目前「黑名單」的威懾力有限,對不文明行為的追責需要進一步完善《旅遊法》。  首批「黑名單」一經公布,便立刻成為熱門話題,多數民眾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拍手稱讚。「就是要將這些不文明行為記錄下來,端正他們,免得他們出國做出不文明行為。」網友「菜包俠」的這句話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希望這一紙「黑名單」能夠讓不文明遊客長記性,遏制旅遊不文明行為。  雖然叫好聲一片,但也有不少人對於這紙「黑名單」的實際效用提出質疑。
  • 旅遊「黑名單」: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在為並蒂蓮花感到心痛的同時,也對該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最終,相關部門對該遊客處以200元罰款,並將其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記錄類似於「黑名單」,相比於單純罰款、事後批評教育,具有一定威懾力。
  • 旅遊「黑名單」: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在為並蒂蓮花感到心痛的同時,也對該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最終,相關部門對該遊客處以200元罰款,並將其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不文明行為記錄類似於「黑名單」,相比於單純罰款、事後批評教育,具有一定威懾力。
  • 旅遊「黑名單」實施:讓不文明行為無地自容
    此事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在為並蒂蓮花感到心痛的同時,也對該遊客的行為感到憤怒不已。最終,相關部門對該遊客處以200元罰款,並將其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
  • 「旅遊黑名單」不能成為「紙糊大錘」
    截至目前,自2015年4月施行《國家旅遊局關於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已有29人(包括1名導遊)被列入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其中在吳起縣勝利山景區內,攀爬紅軍雕塑照相的陝西人李某被「拉黑」10年,期限最長。   「旅遊黑名單」制度建立起來了,也有一些行為不端的遊客陸續進了「黑名單」,「旅遊黑名單」釋放出了震懾和制約的信號。
  • 制止不文明旅遊現象,別只依賴「黑名單」
    楊東說,「這些行為對長城的破壞是難以修復的,千百年來留下的財富不能這樣被糟蹋。」(11月22日 《工人日報》)不止如此。315國道青海U型公路上遊客扎堆拍照;北海公園兩名遊客爬上古建房頂;多地「網紅草」粉黛亂子草被遊客隨意踩踏……近日,各地景區的不文明旅遊行為頻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 公園遛狗納入 「不文明行為黑名單」
    近日,北京市發布了「不文明遊園行為黑名單」,此次發布的不文明遊園行為黑名單包括翻越圍牆、欄杆、綠籬,在禁菸區吸菸,在非遊泳區遊泳,在非滑冰區滑冰,在非釣魚區釣魚,在非體育運動場所踢球、滑旱冰,遛狗、抽鞭子,使用超分貝音響,隨地吐痰、便溺,亂丟果皮(核)、菸頭、口香糖等廢棄物;營火、
  • 不文明旅遊現象時有發生 黑名單制度等正發揮作用
    拉黑、喊話,專治旅遊不文明  閱讀提示  各地景區的不文明旅遊現象仍然時有發生,旅遊部門出臺的管理辦法注重於對不文明行為的糾偏,致力於社會良好道德的養成,「黑名單制度」對在乎面子的民眾很管用,但實施起來最大的難度在於取證。
  • 八達嶺長城:遊客不文明行為「黑名單」將定期公布
    中新網4月5日電 八達嶺長城風景名勝區官方微博5日發布《八達嶺長城景區關於對破壞文物等不文明旅遊行為加大懲戒力度的提示》(以下簡稱《提示》)。《提示》指出,自4月6日起,將對刻劃、故意損壞等七類破壞文物行為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構成刑事犯罪的,交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置。
  • 「黑名單」對在乎面子的人很管用 拉黑、喊話專治旅遊不文明
    315國道青海U型公路上遊客扎堆拍照;北海公園兩名遊客爬上古建房頂;多地「網紅草」粉黛亂子草被遊客隨意踩踏……近日,各地景區的不文明旅遊行為頻發,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處景區發現,不文明旅遊現象仍然時有發生,而「不文明管控專席」「黑名單制度」等也正在發揮作用。
  • 八達嶺長城:遊客不文明行為「黑名單」將定期對社會公布
    圖片來源:圖蟲據八達嶺長城風景名勝區官方微博5日消息,八達嶺長城景區發布關於對破壞文物等不文明旅遊行為加大懲戒力度的提示。全文如下:為進一步加強長城文物保護工作,嚴厲懲戒破壞文物的違法和不文明行為,八達嶺長城特區辦事處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了《關於對破壞八達嶺長城景區文物行為的懲戒辦法》,自4月6日起正式實施。
  • 對旅遊不文明行為說「不」
    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時就遊人如織,國慶中秋假期遊客爆滿,旅遊不文明行為更是容易集中發生。一些遊客之所以觸摸千年佛像,有的是出於迷信,認為這樣能帶來好運,還有的則是抱著從眾心理,看到別人摸,自己也想摸,尋訪古蹟,仿佛不摸一摸、踩一踩,就白來了一趟。類似旅遊不文明現象,不僅存在於長假期間,更已成為一些旅遊景區的頑疾。
  • 摘並蒂蓮被納入旅遊「黑名單」是一堂文明警示課
    為此,8月4日上午,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牽頭成立了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評審組,決定將該遊客擅自採摘並蒂蓮的行為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保存期限為兩年。這也是《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自2019年實施以來,被記錄在案的首例不文明行為。(8月5日《揚子晚報》)  這名遊客因採摘並蒂蓮被納入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也就是俗稱的「黑名單」,實屬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 官方回應:已列入不文明行為黑名單
    近日,一段北京動物園遊客餵狼吃草的視頻引發關注,園方今天回應稱:已找到視頻中的女子,並將其列入「北京動物園不文明行為黑名單」。為防止不文明投餵行為,動物園獸舍採用主體玻璃,下部通風網眼的設計。但是,仍有遊客通過網眼向狼舍裡塞各種東西。
  • 「餵狼吃草者入黑名單」劃出文明旅遊紅線
    9月24日,北京動物園發布消息,通過園區智慧安防系統快速進行人臉識別,視頻中的女子已經找到,並已將其列入「北京動物園不文明行為黑名單」。該遊客如果再進入北京動物園參觀,公園將對其進行一對一「文明遊園提示」,如果其再次發生不文明行為,將被列入市屬公園黑名單,所有市屬公園不能進入。
  • 連續三年刻「到此一遊」,應列入全國不文明遊園「黑名單」
    該遊客會被文旅局列入北京市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公園也會將行為人列入不文明遊園「黑名單」,5年內禁止其進入天壇公園。在公園林木或者文物上亂刻亂畫行為多見,同一個人,在同一件文物上,連續三年刻下「到此一遊」。如此任性破壞文物,大概僅此而已,實屬罕見。
  • 拉黑、喊話,專治旅遊不文明
    「黑名單」對在乎面子的人很管用拉黑、喊話,專治旅遊不文明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郜亞章閱讀提示各地景區的不文明旅遊現象仍然時有發生,旅遊部門出臺的管理辦法注重於對不文明行為的糾偏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多處景區發現,不文明旅遊現象仍然時有發生,而「不文明管控專席」「黑名單制度」等也正在發揮作用。遊客不文明行為頻發「長城攝影師」楊東專職從事長城拍攝已經5個年頭,他用鏡頭記錄下北京、河北、遼寧等多地長城的雄偉景觀。
  • 外媒稱中國不文明遊客黑名單人員或被限制出境
    參考消息網8月5日報導外媒稱,要求外國人一起自拍、亂扔果皮紙屑、破壞歷史古蹟——有過這些無禮行為的中國「不文明」遊客也許會發現自己被限制在國內,因為他們的名字會登上一份黑名單。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8月4日報導,中國有關部門一直在嚴厲打擊在國外因無禮或暴力行為而損害國家形象的個人。中國國家旅遊局去年推出了一份最惡劣不文明遊客的黑名單。
  • 「受害」景區回應:旅遊不文明行為怎麼破?
    杭州網綜合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西溪溼地洪園官方微博、微博網友評論 近段時間 國內旅遊市場恢復了往日的火爆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 各景區接連出現了 不少旅遊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 南京玄武湖並蒂蓮 剛開不久被摘走
  • 組圖 | 請對不文明旅遊行為說「不」
    然而,29日,記者來到烈士公園看到,極少數市民遊客的不文明旅遊行為與美景十分不和,大煞風景。,光著膀子散步,全然不顧其他市民遊客異樣的目光。記者在紅軍渡旁看到,一名老人無視公園規定,不僅帶寵物狗進入公園,還遛狗不牽繩。三名家長帶著數名兒童在親水遊道上散步,帶著一隻黑色小狗;孩子們不時在岸邊洗腳、嬉水,完全將安全拋之腦後,看著讓人捏一把汗,而家長完全不加勸阻,還幫他們拿著鞋子。一名年輕男子在臨湖棧道上視頻聊天,身體一會兒靠在欄杆上,一會兒靠在鐵鏈上,聊到「情深處」,不自覺地掀起上衣,露出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