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記分析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

2020-10-19 清源的花痴

1、「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一幽一怪,尋幽尋怪。開頭柳宗元自言是「罪人」,實際上司馬也無事可做,不如徹底放開,攜徒上山,尋怪求奇,打發無聊的時間,遠離人群,也將自己的抑鬱和失落深深埋起。

2、「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前四個短句,寫出了一個瀟灑飄逸的隱士。「夢亦同趣」,說的是兩人做的夢連其中的樂趣都是相同的,似乎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可是,和他志趣相投的那些人,早就因為那一場失敗的變革四散天涯了。他也無所事事,只能寄情山水,得這一時的樂趣。然而,當快樂消散之後,孤苦將更加猛烈地反噬。

3、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裡,攢蹙累積,莫得隱遁。

4、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初被貶永州的柳宗元,心理落差不可謂不大。本來的青年才俊國之棟梁,轉眼就要在這蠻荒之地了此殘生。柳宗元始終是積極的,他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自我開解,以隱士之姿行走於永州的山水之間。要上西山,跋山涉水,其中艱難,恍若登仙。《西山》一篇不同於之後的篇章,它孤傲而清冷,不與他山他水相依偎,沒有後來黃山的溫情,只有柳宗元無所適從的仙氣。

柳宗元醉臥西山,酒醉之後,孤獨感失措襲來。孤高仙氣的西山,此時借給他無限的勇氣。他是山,山是他,目光所到,儘是菩提,儘是希望。柳宗元找到了他到達柳州之後的定位——寄情山水,尋找本真。

相關焦點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創作背景:被稱為「開宗明義」之作
    今天, 我們來品讀他在山水遊記方面的一篇代表作——《始得西山宴遊記》。從唐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進士及第後,他便積極參與政治,廣泛交遊,顯示出淵博的學識和出眾的才華。唐順宗永貞年間,王叔文集團執政,展開激進的政治改革,柳宗元是這一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但是這場改革觸犯了大官僚、宦官、藩鎮集團所代表的大地主階層利益,僅僅進行五個月,即告失敗。
  • 古代文學作品賞讀·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①  自餘為僇人②,居是州,恆惴慄③。其隙也④,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⑤,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⑥,夢亦同趣⑦。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⑧,望西山,始指異之⑨。
  • (百家爭鳴2)柳宗元「永州八記」景點都在全州青瑤峒
    登達大雲山山頂就可以看到全州、新寧、武岡、零陵、東安、資源等縣的許多地方,的確如《始得西山宴遊記》所載「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圖片取自驢友論壇「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時所寫的山水遊記,它包括《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遊記所載的西山、鈷鉧潭、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澗、小石城山等景點究竟在哪裡?千百年來眾說紛紜。
  • 從《始得西山宴遊記》看柳宗元之「悟」
    在柳宗元的文學作品中滲透著深厚的佛禪思想,他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就是典型代表。《始得西山宴遊記》是「永州八記」之一,篇幅不長,但既敘述了作者遊歷西山的全過程,又清晰而完整的表達了柳宗元的悟道歷程。《始得西山宴遊記》就是這樣一篇文章。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作者遊歷西山的過程,恰恰是作者心靈境界的變化,悟道的過程。《柳子厚永州八記疏(始得西山宴遊記)》提到:「本篇為發明道題之廣大精微,見及之難,得西山之前後,皆為悟道。乃至求而得之,得而安之,之經途境界。文以西山喻道。『宴』非宴飲,乃言安宴。謂見道之後,始得安遊於性分之天也。」
  • 品讀|相看兩不厭——讀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寫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即作者被貶到永州的第五年。
  • 劉應雄畫家用現代的筆墨語言詮釋永州八記與永州八景圖
    《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遊記書寫胸中憤鬱的散文。她包含《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 柳宗元的代表作「永州八記」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在繼承前人的藝術成就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他的山水遊記幾乎每篇都生動表達了他對永州自然美的嶄新感受。在他以前,唐代文人雖然有一些記敘山水園林的作品,但都著重於客觀的描繪。柳宗元根據自己長期生活在瀟湘山川中的生活體驗,把山水作為一個重要反映對象,精心創作了一系列具有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
  • 柳宗元|《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
  • 《始得西山宴遊記》句讀一得
    最大收穫是,對柳文《始得西山宴遊記》所寫的「西山大觀」,有了新認識。這一新認識,主要來源於比較閱讀範仲淹《嶽陽樓記》和柳子《西山記》。範文:「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又參之米芾《〈瀟湘八景〉詩序》:「瀟湘之景可得聞乎?洞庭南來,浩淼沉碧,疊障層巖,綿衍千裡。
  • 柳宗元在零陵十年,寫了《捕蛇者說》,《永州八記》是哪八記呢?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柳宗元,作為文學家他是成功的,多部作品流傳千百年,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中學學過的《捕蛇者說》,他的《永州八記》更是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重大。而作為政治家,柳宗元是失敗的,就像蘇東坡一樣,他們都太過正直,一生的仕途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柳宗元為官期間任職最久的是湖南永州,他從長安被貶到永州後謫居十年。
  • 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遊記書寫胸中憤鬱的散文。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遊記中還有一記,即《遊黃溪記》,由於前八記都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記》。
  • 《始得西山宴遊記》:讀出你更多的「不知道」
    一時間,永州境內謠言四起,罵聲不絕,「萬罪橫生,不知其端」[2],為國為民的革新家,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鼠,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柳宗元這朵潔淨的蓮,再也無法在政治舞臺上綻放自己的美麗。一寫作《始得西山宴遊記》時,柳宗元三十六歲,距被貶永州,已有四個年頭。
  • 初三語文《始得西山宴遊記》同步測試
    第16課《始得西山宴遊記》同步測試 姓名 班級 得分 一 基礎 56分) 1《始得西山宴遊記》 是 的第一篇,作者是 代的 ,是 之一。 6 與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例句: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最美不過文言文系列之《始得西山宴遊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作者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
  • 2010中考文言文訓練題與答案-始得西山宴遊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 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永州八記》中柳宗元的自我投射
    前不久我寫過他的人物傳記,這次想聊一聊他的山水遊記。《永州八記》可以說是柳宗元山水遊記的代表作。這八篇遊記頗為短小、意脈相連而又獨立成篇,以作者遊覽的蹤跡為線索,展現的是永州西山及其附近的八處風景。但是通讀《永州八記》,給人的感覺不同於一般的山水遊記。
  • 始得西山宴遊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他的《永州八記》,讓後人知道了永州有多美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永州八記》,讓天下文人對永州充滿了嚮往。永州位於湖南,在唐代屬於邊遠地區。
  • 每日讀經典——始得西山宴遊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唐代:柳宗元自餘為僇人
  • 永州地名詩十五首
    註:泉陵,古縣(侯國)名,始置於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治所在今零陵區城北。轄境相當於今永州市冷水灘、零陵二區和祁陽、東安縣地及雙牌縣部分地。隋開皇九年(589),廢入零陵縣,歷時713年。愚 溪恨別長安謫永州,胸懷壯志未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