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絢麗的國際舞臺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有些東西能在一個國家內興盛起來,而在一個國家表現出了衰頹的局面,電商就是如此,它在中國發展得風生水起,在日本卻舉步維艱,日本的商場輕輕鬆鬆就能碾壓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鬥不過電商。
兩國情況的差異
作為網際網路的新型產物,電商以不可阻擋之勢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商務部發布的電子報告顯示,截止到去年為止,中國的網民已經超過了9億人,網際網路得覆蓋率更是高達了64.9%。
這個數據意味著無論是生活在城市中心,還是生活在偏遠的農村,在網際網路的連接下,超過一半的中國人都加入了混亂的爭相購買中。
巨大的購買力給電商平臺提供了廣袤的市場,在去年一年裡,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高達了34.81萬億元,其交易內容幾乎涵蓋了實體市場中的所有物品,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品外,一些農產品,土特產等也相繼加盟了電商平臺,在消費者的支持下,農產品的銷售額達到了3975億元。
任何一個市場裡都需要勞動力,隨著電商市場的不斷擴大,電商從業人員的隊伍也在呈現出擴大的現象,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有超過5125.65萬人從事著電商平臺的服務工作。
在商家消費者的共同努力下,電商平臺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這個新型交易平臺的出現改變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消費形式。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電商的普及在不經意間給中國的實體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然而,就當中國的實體店銷售業績下滑時,日本實體店的生意卻異常火爆,日本商場憑藉著極大的銷售額碾壓了電商平臺。
在日本,到商場裡消費一直是大眾喜歡的購物方式,這個傳統的購物方式沒有因為電商的出現而被大眾拋棄,它一直在市場中佔據絕大部分的地位。
兩國實體店經營的差異
在全球範圍內,電商經營的模式都是相差無幾的,為何日本的商場能碾壓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鬥不過電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體現在日本實體店和中國實體店的不同之處。
由於國土面積較小,且人口分布較為密集,日本的實體店大多都呈現出聚集分布的狀態,在一個商場裡,人們幾乎能買到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同類的商品也會有很多經營者在售賣。
實體店的聚集分布不僅滿足了人們對物品數量的需求,還滿足了人們對物品質量的需求。無論是高預算人群還是低預算人群,幾乎每個人都能在商場裡買到自己滿意的商品。
相比之下,中國的實體店聚集程度遠遠不如日本實體店的聚集程度高,在一個商場內,一類商品往往只有少量的店在售賣,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消費者不得不在那少量的店裡消費,這樣一來,消費者的滿意度就會下降,久而久之,中國的消費者就會選擇在電商平臺上消費。
除此之外,日本實體店的貼心服務也是大多數中國實體店裡都不能相比的,日本的商家一直奉行著「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準則,只要進到一家店裡,人們就會看到服務員充滿善意和微笑的面孔。
她們的言行舉止間充滿了誠意和對消費者的歡迎,無論購物與否,這些服務員都不會對顧客有任何偏見。
中國實體店的服務員大多都不是如此,他們奉行著「業績至上」的服務準則,在這樣思想的驅使下,服務員大多都會表現出虛偽,諂媚的嘴臉,他們常常會把價格昂貴的商品介紹給消費者,當消費者表現出不願購買的情緒時,服務員就會「立刻變臉」。
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當接收到服務員的惡意後,消費者就會選擇離開。當越來越多的人都對實體店服務失望時,電商平臺的消費者就會增多。這兩個原因造成了日本實體店和中國實體店發展的巨大差異 。
中國實體店和電商的差異
在這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時代裡,每個精明的社會人都會為了生存而精打細算。當商品的外觀和質量都相同時,人們自然會願意以更加優惠的價格買到這些商品,電商平臺的出現正是滿足了消費者省錢的心理。
電商平臺的交易方式簡單,它除去了場地費用和服務費用,把更多的利潤讓給了消費者。在低價質優的誘惑下,大多數中國人都選擇了拋棄實體店,當購買一些品牌商品時,一些消費者還會選擇在實體店裡選購,然後再電商平臺上下單,以此來減少開支。
目前,我國對電商平臺和實體店平臺間定價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要求和指示,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一些網店的經營者往往會以更加優惠的價格來出售商品,在時間的推移下,很多網絡商家都加入了這場價格的混戰。
這樣一來,電商平臺中各類商品的價格都會比實體店裡的同類商品更加便宜。有些商品的網上售價甚至比實體店裡的標價少了近50%。
價格差異直接導致了中國實體店幹不過電商。在日本,兩者的價格差異並不明顯,為了保障實體店的經營,日本政府對電商平臺的定價有著嚴格的要求,在重重眾壓下,電商的價格優勢也就越來越少。日本人也就會選擇體驗感更強的線下購物。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發展情況,對於同樣經營方式的電商來說,其在日本和中國的發展完全不同,日本商場碾壓電商,而中國實體店卻鬥不過電商,這截然不同的現象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世界。
每個人都要正確全面地認識到這種差異,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接受不同,在時代的洪流中探索出最適合我們國家發展的方式,用我輩的努力託舉起中國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