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後裔,靠先祖留下的10句詩重聚,原來他們藏在四川600年

2020-12-26 騰訊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時間推移,朝代更迭,英雄迭代,在我國上下五千年來,多次上演。而一代的興旺則伴隨著一代的衰落!在這些興衰交替中,有喜怒哀樂,顛沛流離。我們不能說朝代的消失和出現是偶然,是一人所因。元朝從1360年滅亡至今已有600餘年,他曾經盛極一時。而他的建立者成吉思汗鐵木真也已經消逝於滄海桑田之中。

而他的後人卻在這歷史的大潮之中延續至今。

這實屬於難得的現象。

一代天驕

說起元朝,讓我們首先想起的是他的建立者

成吉思汗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其中暗含元朝興衰之因。蒙古人居住於塞北草原,民風彪悍,善戰。而成吉思汗帶領著麾下鐵騎橫掃整個亞歐大陸,足跡遍布各個區域。因為善戰,所以成就了元朝。

但是

戰爭可以創造一個國家,但是並不能讓一個國家繁榮長久。

發展農業,富國強民

才是一個國家能夠長久之道。因此元朝雖然擁有遼闊的疆域,但是並沒有使之成為元朝發展的基石和財富。真所謂天驕卻也只能射鵰,而不能馭雕。最終走向滅亡也是歷史所趨。

「九子十進士」,說的是成吉思汗的重孫鐵木健

。古代的王孫貴族本就十分注重家庭教育,他們不必為了生活而奔忙,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可以花費在個人提升上,而鐵木健也是如此。他膝下有

九男一女

。而且九個兒子非常爭氣,就身中進士,而唯一的女婿,也是進士及第。所以有「九子十進士」之說。

他一家滿門在朝中任宰相,尚書等關鍵官位。

自然如此風光自是會引得別人的嫉妒猜忌。而時下,元順帝在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甚至導致了紅巾軍起義。而朝中便有奸人便上書彈劾鐵木健背後扶持紅巾軍,想要謀朝篡位。元順帝本就昏庸,便聽信讒言。而鐵木健知道此事後,終於明了,

昏君奸臣,朝代危矣

!便決定一家逃出元都,如此遼闊的元朝就此走向衰亡。

棄富貴,話桑麻

他們逃出元都,因為家族人數眾多,容易被發現。

當他們逃至瀘州時便分散逃入川內各地,並且相約改姓氏為餘。取「殺不盡斬不絕還有餘」之意。

分散之後,四處顛沛流離,尋找安家之地。多數人流落到現今的重慶、瀘州、青神、榮縣、富順、納溪、樂山等地。

據記載,當時他們兄妹在瀘州分離之時,為之後可以相認,便每人作詩一句。便是這十句詩

「本是元朝宰相家,紅巾作亂入西涯。瀘陽岸上分攜手,鳳錦橋頭插柳杈。否泰是天還是命,悲傷思我又思他。十人識別歸何處,散時猶如浪卷沙。餘字更無三兩姓,一家分作萬千家。」

卻不曾想就此一別便是數代都不曾相見!分離的痛苦在他們一代又一代中傳承了下來!

他們拋去了過去的生活,開始過著尋常人的生活。

本是王族之後,卻為了生存隱去身份。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逐漸漢化,

甚至在身份證上都是漢族登記。

除去性格中可見的一些豪邁之氣隱隱有蒙古族人的特性之外,

他們的語言,風俗習慣都已經漢化。

如今已在川內生活了600餘年。當然這並不能消磨他們內心渴望認祖歸宗以及尋找分散族人的心。他們可能沒有了尊貴,沒有了輝煌,但那又怎樣。而在這些分支中有一支就是生活在

樂山餘家灣的小村莊裡。

幸得歸族

在他們每一代的傳承中,

為了生存,不敢認回祖籍。

而在

餘家灣

居住的共有19戶人家他們大多數都姓餘。他們14世紀中期開始,居住於餘家灣。而他們所收藏的

《餘氏家譜》中就記載了先祖逃亡四川,改為餘氏的經歷。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他們迫於局勢沒有說出這一歷史,而成立之後,已經沒有隱瞞的必要了。於是他們向有關部門做出申請,到此才知道,

原來成吉思汗的後裔現仍有一支生活在四川一代。

而近年來,他們族人也在進行修正族譜的工作中,

根據先祖當年所留詩句,陸續找到流落各地的鐵木健後裔。

親情的牽絆從來沒有讓他們停止找尋的步伐。

在漫長的找尋之後,他們才再次相聚到了一起。

這百年分離的親情,終於在時間的阻隔之下再次相見。

而現如今

他們家中都供奉著成吉思汗的畫像,

去瞻仰這個祖上的英雄人物,同時也緬懷祖輩的親情。百年的相聚,穿越時代的相聚,又如何不是一場家族的輝煌。

鐵木健在元朝末年,權力衰微,民心所失之時,舉家逃亡四川。為了生存,改姓氏為餘。隱姓埋名多年,如今600多年已然過去。他們生活在普通的農村,過著平凡的生活,但他們內心卻

世代守護且相傳著這個秘密

,就是有朝一日可以用祖輩的流傳的血液真正的站在陽光之下。那種埋在骨子的情懷並沒有隨著普通的生活消失,他們也在尋求著那些失落的族人。可能中間的血脈已經分離的不知多遠,但是十句相認的詩句,內在相傳的親情,並沒有使他們放棄相認!

而如今他們的相聚正是無數代努力的結果。

人生在世,改變的可以是語言、外貌、生活習慣等等。但是骨子裡的血脈卻不是能輕易被時間所凐滅的。人這一生到底有多少牽掛呢?你不妨放下手機,看看你陪伴左右的妻兒,看看已年邁的父母,看看許久不曾嬉戲的兄弟姐妹,看看變化繁多的故鄉,看看一日千裡的國家。那絲絲沉澱在血液裡的情懷和血脈相連,他其實還在!但是更多的需要你去用時間和感情去經營。不要因為他在身邊,在眼前就可以忽視,因為離別總是來得猝不及防,不會給你準備,趁著他還在,他們還在,請珍惜!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後裔,更姓改名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詩團聚四川
    從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元朝覆滅,總共統治中國98年。但是元末明初,各地起義此起彼伏,元朝最終被推翻,元朝貴族又該何去何從? 其實一部分貴族退出中原,選擇重回故地;另一部分則留在中原,但因為害怕報復,大多更姓改名。留在的中原的成吉思汗後代中,便有一系選擇改頭換面隱居四川,600年後卻再次相聚。
  • 成吉思汗後裔,改名換姓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詩團聚四川!
    歷史學家們早已得出結論,成吉思汗—忽必烈這一支元朝王室主支,在明朝應該就絕嗣了,但是其它的旁系子孫,應該還有活在世上的可能。 多年過去,成吉思汗的這些倖存的後人,可能早已融進茫茫人海,要找到他們,無異於大海撈針。 但在四川一代,卻有一支成吉思汗的後代,幸運地認祖歸宗。
  • 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後裔,隱姓埋名各自逃命,600年後相聚四川
    成吉思汗的兒女後代們,又有怎麼樣的表現?他們是否像是自己的父親一樣,生活得非常英勇,開拓出自己的疆域呢?今天我們著重來介紹成吉思汗的後裔,只不過他們的生活,或許會讓一些人感到失望。根據史書記錄,成吉思汗一生兒子有六個,而這些兒子的後代們,在明朝就沒了。但是還有一些旁系,因為在當時跟成吉思汗關係不深,就幸運地逃過了一劫,比如說鐵木健。
  • 成吉思汗後裔隱居四川農村600年,他們為何會改名換姓逃亡到四川?
    元朝從1368年滅亡至今已有600餘年,而它的締造者成吉思汗鐵木真也早已歸於山川田野,但他們的後裔卻依舊延續了下來,這在歷史上也是不可多見的一種現象。 一代天驕的後裔隱於山間、藏於村落。 成吉思汗雖是元朝的締造者,但我們多數人聽到這個名字大多都是主席的沁園春·雪這一首詞中知曉的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 百家姓裡沒有它,泰州校姓居民原來是成吉思汗後裔
    「成吉思汗的名字天下傳揚,成吉思汗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當年他留下的腳印,依然在綠草中珍藏……」一首《成吉思汗的家鄉就是我的家鄉》,唱出了分布在全國各地成吉思汗後裔的心聲。12月2日,興化陳堡鎮校果村、姜堰蔣垛鎮邱劉村建成兩處成吉思汗文化廣場,並舉辦「成吉思汗像落成典禮」,成吉思汗後裔在塑像前雙手並舉指向蒼穹,向祖先獻上蒙古族特有的祭拜禮。
  • 成吉思汗的後代在600年後是如何認親的?原來僅靠一首詩相聚四川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原名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只是他的尊號。眾人皆知,是他建立了大蒙古國。
  • 成吉思汗後人今何在?隱姓埋名在四川生活,600年後靠一句詩再次團聚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他不是蒙古族人的英雄還是新的世界歷史的創立者。公元1206在他統一了蒙古各部後他開始率領鐵騎南下侵擾南宋,直到公元1271年年才滅宋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 成吉思汗後人今何在?隱姓埋名在四川生活,600年後靠一句詩團聚
    與此同時他與他的子孫後代從1217年開始向中亞和歐洲地區擴張,共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從蒙古草原上刮來的這場風暴徹底地改變了世界的走向。西徵的起因是花剌子模殺害了蒙古派來的使節,為保羞辱之仇,蒙古出兵西徵滅了花剌子模並一直打到高加索山脈一帶。成吉思汗於1225年帶兵返回蒙古並把佔領的地方分給他的三個兒子。
  • 成吉思汗後裔:改名換姓各自逃命,600年後,靠一首詩團聚四川
    成吉思汗,蒙古族最偉大的汗,他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滅國四十,他和他的子孫一手創建了世界上疆域空前龐大的蒙古帝國,版圖橫跨亞歐兩大洲。他一共有39名后妃,地位最尊崇是皇后孛兒帖,皇后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拙赤、次子察合臺、三兒子窩闊臺和幼子拖雷。此四人及其後代構成了蒙古系帝國的整體。
  • 鐵改餘姓 成吉思汗後裔的傳奇
    當一位姓餘的朋友操著一口流利的四川話和你擺龍門陣的時候,你可能不會想到,四川本土的餘姓市民中,有些帶有蒙古族的血統,因一段口口相傳的傳奇故事而成為四川餘姓大家族的一員。  這些餘姓人認為,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後裔,為了避禍,由鐵姓改成餘姓,隱藏著祖傳的身份,靠著一首暗藏家族秘史的「分手詩」來明辨血統。但在學術界,這段傳奇故事一直存有爭論。
  • 西南口傳成吉思汗後裔利用《遠方的家》一箭五雕
    此外,2019年6月全國中心槍手筆名索永布發布視頻,強力推廣該集電視和同期四川日報同題材報導,如圖12~14。5、《蒙古族皇室後裔鐵改餘姓總譜》不載瀛洲閣餘氏之謎?片中說,瀛洲閣餘氏屬成吉思汗五世孫鐵木健長子秀一後裔,但是沒有出示任何考證資料。該總譜是2008年印製發行的,2009年再以10萬元再版。
  • 怪異的基因:成吉思汗後裔遍布全球
    成吉思汗基因:現今全球有許多地區都存在著成吉思汗後裔,據稱,成吉思汗軍隊橫掃亞洲,每當他攻克一個城池,就會以另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佔有欲。前不久佛羅裡達州一位會計師通過DNA測試,認為自己也是成吉思汗後代。2003年一項研究表明,全球範圍內成吉思汗後裔達1600萬人。
  • 話說陳村|萬萬沒想到,成吉思汗的後裔居然在陳村種花?!
    成吉思汗的後裔居然在陳村種花?快來圍觀花鄉小鎮藏住的一條蒙古村!在大草原上策馬奔騰,拉響馬頭琴、跳起篝火舞來來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提到蒙古族,想像中就是這樣豪邁奔放的男子漢!相傳,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其中最受寵的的老么兒名叫拖雷,他的妃子拖雷妃,又生了五個兒子。
  • 一張圖表,帶你看清成吉思汗的後代支系!
    他們心中的英雄,成吉思汗,鐵木真,帶領蒙古人從一個部落聯盟發展成為一個攪動世界格局的龐大帝國。這不得不說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蒙古國:蒙古族人口約有265萬,俄羅斯:韃靼人約600萬(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建立的金帳汗國後裔);布裡亞特人約45萬(大元的後裔);圖瓦人約25萬(大元的後裔);卡爾梅克人約20萬(生活在中國新疆的土爾扈特蒙古人遷到東歐伏爾加河下遊駐牧時形成的後裔);阿爾泰人約7萬(準噶爾汗國的後裔)。
  • 成吉思汗的後代有1700萬,被成吉思汗侮辱的女人會幫他生孩子?
    9個DNA標記8個匹配 「一代天驕」歐美第一傳人被證實據英國《泰晤士報》5月30日報導,2003年,英國「牛津祖先」公司研究表明,有8%的亞洲男性的遺傳序列中有一種共同的Y染色體,他們可能是同一個祖先成吉思汗的後裔。
  • 恩施深山有個成吉思汗後裔部落,隱匿近300年不為人知……
    歷經史料和實地考證,村裡有個特罕見的姓:部氏,系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後裔,2002年12月正式掛牌成立。 這個隱匿在大山深處的原始村落,近300年來不為人知曉。254戶人家散居在18.8平方公裡山腰、坡尖、坪壩,叱吒疆場的馬背民族緣何到此,根在何處,路在何方? 北緯30度東經110度,地理意義的中國之中,就在村裡的山峰裡。
  • 無人能破:成吉思汗留下的十個世界紀錄
    這支通信兵訓練有素,直接由成吉思汗四狗之一者勒蔑指揮,他們靠沿途設的驛站,日行數百裡,遇有緊急情況,日夜兼程,換馬不換人,及時將大汗的命令傳達到所有部隊,又把前線的戰況轉呈到最高指揮部,從而保證了情報的及時傳遞和戰鬥的勝利。  日本學者,《成吉思汗戰史》的作者仲小路彰說,當時「由裏海前線到蒙古的克魯倫河,只用了四十天的時間。」
  • 鄂爾多斯蒙古人為成吉思汗的後裔
    鄂爾多斯部鄂爾多斯蒙古人為成吉思汗的後裔。鄂爾多斯漢譯為「官殿林立」成吉思汗陵園在這裡,有專事守陵之人傳承著蒙古民族的祭祀文化。那爾多斯婚禮,民族禮儀非常考究,程序較為複雜,形式豐富多彩,特點十分鮮明,在蒙古民族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 【蒙古】成吉思汗後人世居江陰700年 屋牆浮雕刻有蒙古馬
    原來這群祖祖輩輩生活在江陰的李姓人,其祖先竟來自北方大草原,是成吉思汗的後人。這支成吉思汗的後人為何會從遼闊的大草原來到美麗的江南小鎮?既然是成吉思汗的後人,為何又會姓李?近日,記者前往江陰李氏家族居住地之一——青陽鎮樹家村一探究竟。
  • 成吉思汗後人分布詳解
    他們都分布在何地?人類關於蒙古人的認識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而對於成吉思汗的認識,第一印象則緣於大地——因為他創建了世界上地理版圖最大的帝國。成吉思汗一生創造了至少12個世界之最,地域廣大位居首位。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的子孫在近800年的時間裡叱吒風雲,除在中原建立大元王朝,奠定現代中國多民族國家版圖之外,還曾建立金帳汗國、伊兒汗國、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以及帖木兒汗國、昔班帝國及蒙兀兒帝國,還包括與明朝始終對峙的北元蒙古諸部,包括漠南蒙古諸部、漠北喀爾喀部、漠西衛拉特部及18世紀中葉被清朝軍隊徵服的準噶爾汗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