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一起,並稱為世界兩大童話名著。其流傳範圍之廣,可以說在當今這個世界上,如果有個人連「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魚」這些名字都沒有聽說過,那絕對是個怪物般的存在了吧?
一篇篇優美動人的故事,伴隨著一代代孩子們的成長。在「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憧憬中,圓了一個個幼小心靈裡對於所有「幸福美好」的希翼和幻想。2005年9月,《格林童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實在是當之無愧。
和細膩感傷、幾乎全是個人化創作的《安徒生童話》不同,格林童話大多收集自當時流傳在德國各地的民間故事,古樸中帶著一種條頓黑森林的神秘氣息。因為日耳曼民族的性格、傳統關係,其最初的版本中其實存在著很多「毀童年」的暗黑、暴力成分。
比如在1812年的第一版中,妒忌白雪公主的美麗,千方百計想要害死她的,其實是她的生母,在第二版中才改成了繼母。除白雪公主外,還有十幾篇童話中狠心母親的角色都被繼母取帶。一個母親在為自己的孩子讀童話時,顯然是難以接受這種生母殘害親生女兒的行為的,對此格林兄弟也不得不進行了妥協。
另外一些不合時宜的故事也大多被改寫或刪除,象《六隻天鵝》中惡婆婆被綁在柱子上燒成了灰,《牧鵝姑娘》中的假新娘被脫光衣服扔進裝滿釘子的桶裡遊街示眾,《傻瓜漢斯》中的主角能通過意念讓公主懷孕,《杜松子樹》裡繼母把孩子殺死拿來煮湯給父親充飢,孩子的骨頭變成了鳥兒唱著歌……真是可憐那時候德國的小孩子,從小就被大人們往腦袋裡灌輸著這些東西。就這樣刪刪改改,直到1850年的第六版才固定下來,成了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通行的版本。
要說把格林童話推廣成了「世界童話」的最大功臣,那就非好萊塢莫屬了。尤其是最愛拍公主片的迪士尼,1937年推出的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成了幾十年來久演不衰的經典,其後的《睡美人》、《灰姑娘》、《青蛙王子》、《美女與野獸》、《長髮公主》等等,更是一部部妝點著世界上每個小孩子們的夜晚,滿足著他們小腦袋瓜裡那些個「公主」「王子」的綺麗夢幻。
可是,在格林童話裡怎麼會有那麼多關於公主王子的故事呢?
事實上在當時的德國,確實到處都晃動著大大小小的王子和公主的身影。據《劍橋德國史》中記載,在十八世紀晚期,「德意志分裂為1789個獨立的擁有主權的實體」,考慮到那時候德國國土的面積,可想而知,這些被分成了1789個的「獨立王國」到底會有多大,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小國其實也就方圓十幾二十幾公裡吧,而在這些個小「王國」裡的王子公主啥的,其實大多數也就相當於一個村長家的少爺和閨女罷了。
出門左拐,二樓窗臺邊正晾曬著衣服的那個姑娘,不就是一位公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