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不了西藏,就來這裡。這裡有令人心曠神怡的消失的地平線自然景觀。不過到現在,「消失地平線」到底在香格裡拉還是在稻城亞丁?這個話題似乎炒的太過於火熱了。然,依我來說「消失的地平線」不是一個具體的地方景色而是一種大自然的神奇景觀現象。因此,說「消失的地平線」在香格裡拉也好,稻城亞丁也罷,這些都是不再那麼特別的重要了。重要的是心境,喜歡這樣的景色的心非常重要。
這一次,我特地去了被譽為小布達拉宮之稱的松贊林寺,它是香格裡拉重要的代表,更是香格裡拉作為藏傳佛教的象徵。比起拉薩的布達拉宮而言的話,松贊林寺也許在知名度上略輸其之。然而,松贊林寺的歷史卻不晚於布達拉宮,這裡的藏傳佛教的歷史也是相當的早了。遠遠的望去,這松贊林寺顯得的莊嚴、神聖與端美。
對於香格裡拉來說,這座松贊林寺不僅僅是香格裡拉人民的精神集中之所在,更是地標性代表歷史地標。對於藏區的人們而言,這是一種非常大的驕傲與自豪。
松贊林寺主要是以藏傳佛教的密宗為主,主修的門派也是以黃教為主。被譽為佛教第二佛祖的宗喀巴大師的宮殿就在這松贊林寺境內,宗喀巴大師是密宗黃教的創始人,所以松贊林寺主修的是密宗的黃教派系了。
到了松贊林寺除了寺廟的外面可以拍照之外,宮殿內部是嚴禁拍照的,而且從信仰的角度來說也不要拍照為好,對他人和自己都不好。
如果去不了西藏,來這裡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為這裡的藍天白雲與藏式的寺院也會讓人立馬清淨了很多。遠方的寺院好像就是拉薩的布達拉宮了吧?確實這座寺院有小布達拉宮之稱的。
松贊林寺果然是一種典型的藏地寺院,整個寺院的環境氛圍充滿了濃鬱的藏地氣息。這裡不僅僅有一般藏傳佛教的廟宇,還有專門研究五方明的地方。喜歡藏傳佛學的人,如果去不了拉薩來這松贊林寺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還是非常好的選擇呢。
登上這座小布拉格頂上,可以看到一片廣闊無垠的藍天白雲與大地的分界線在何處了?似乎這樣的地平線是漸漸的消失在一切眾生的眼中了。難怪美國著名的旅行家、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先生稱這裡的景象為消失的地平線呢。這個時候在這個點上真的能夠感受到如此的意境了。
到現在,消失的地平線到底在香格裡拉還是在稻城亞丁?這個話題似乎炒的太過於火熱了。然,依我來說「消失的地平線」不是一個具體的地方的景色而是一種大自然的神奇景觀現象。因此,說「消失的地平線」在香格裡拉也好,稻城亞丁也罷,這些都是不再那麼特別的重要了。重要的是心境,喜歡這樣的景色的心非常重要。
松贊林寺是香格裡拉重要的代表,也是香格裡拉作為藏傳佛教主要核心地區的象徵。比起拉薩的布達拉宮而言的話,松贊林寺可能知名度略輸其之。然而,松贊林寺的歷史卻不晚於布達拉宮,這裡的藏傳佛教的歷史也是相當的早了。遠遠的望去,這松贊林寺顯得的莊嚴、神聖與短美。
對於香格裡拉來說,這座松贊林寺不僅僅是香格裡拉人民的精神集中之所在,更是地標性代表歷史建築物了。對於藏區的人們而言,這是一種非常大的驕傲與自豪。
松贊林寺主要是以藏傳佛教的密宗為主,主修的門派也是以黃教為主。被譽為佛教第二佛祖的宗喀巴大師的宮殿就在這松贊林寺境內,宗喀巴大師是密宗黃教的創始人,所以松贊林寺主修的是密宗的黃教派系了。
到了松贊林寺除了寺廟的外面可以拍照之外,宮殿內部是嚴禁拍照的,而且從信仰的角度來說也不要拍照為好,對他人和自己都不好。
眼前這就是宗喀巴寺院了,宗喀巴是被譽為佛教界的第二佛陀,在北京的藏傳佛教寺院有供奉宗喀巴佛的,由此可見宗喀巴大師在我國藏傳佛教裡取得的成績是跨世紀的。從宗喀巴大師作為佛教第二佛陀可以看得出,中國的佛法文化就是中國特色的,與古印度佛教沒有直接的關係。原始在古印度但是發展在中國,而且佛法裡面根本的法門與智慧是不分地區的而是自然界的規律,藏地佛法才是有地域性的。不要貪著其事的認為佛教就是印度的那就錯了,有緣山野君再慢慢的聊這個話題吧。
當我們看到藏區特色建築物的時候,肯定認為這是在西藏,而且是狹義上的西藏。
所以呢,很多人認為西藏就是單單指行政區域上的西藏了。其實不然,在山野君認為西藏在地理上劃分應該是整個藏傳佛教文化的區域,諸如青海、滇西北地區以及川西部分地區都算是西藏區域了。
在藏區有很多神秘的藏地文化,很多鮮有的神奇景觀,這些都是藏區一直吸引著全球人民來來往往最為主要的原因。
另外,松贊林寺的開放時間一般是在早上八點鐘到晚上五點半結束。從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可以乘坐3路公交車直達松贊林寺站下車即可,不過公交車都是當地私人承包製的,人少的時候可能會停開。建議最好還是打車、自駕或騎車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