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紅腸始於1900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通車,很多歐洲人乘坐火車湧入我國東北,哈爾濱地處中東鐵路幹線與支線交匯點,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僑民移居於此,和原著居民共同建立起了哈爾濱這座城市。紅腸的製作工藝也是在那時傳入我國。之後又經過不斷的改良配方,改進生產工藝,才有了我們現在吃到的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紅腸就像北京的烤鴨、四川的火鍋一樣是這座城市的標籤。也是哈爾濱人敬贈遠方親朋的首選。哈爾濱生產紅腸的企業有很多,能在本地人心目中排上名次的就有四家。分別是秋林裡道斯紅腸、商委紅腸、農大紅腸還有肉聯紅腸。
一、秋林裡道斯紅腸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間曾一度中斷生產,建國後收歸國營,經過數次改良,又經歷商標搶註風波,直到2003年才正式拿回品牌。「裡道斯」是「立陶宛」的音譯,表明秋林裡道斯的加工工藝來源於「立陶宛」。
秋林裡道斯口感偏鹹,嚼勁十足,肥瘦相間,具有濃鬱的蒜香味和果木香味,一口下去唇齒留香,適合口味略重的朋友。色澤偏暗紅,紅腸表面有少量煙燻的黑灰,不影響食用,如果介意可以剝掉腸衣。曾經購買秋林裡道斯需要早起到秋林公司負一層排隊,每逢年節,購買紅腸的隊伍能從秋林負一層,沿著龍防地下通道,一直排到室外街道上,可達上千人之多。後來擴大了生產規模,採用連鎖經營模式,如今哈爾濱遍布著上百家秋林裡道斯專賣店。
劃重點,秋林紅腸和秋林裡道斯紅腸並不是一回事。秋林紅腸的生產企業是秋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秋林食品廠,隸屬於秋林集團,主營西式點心。而秋林裡道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秋林糖果廠,早已脫離了秋林集團,現在是一家獨立運營的企業,它另一項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就是秋林格瓦斯。
二、商委紅腸也有幾十年的歷史,在一些哈爾濱人的心目中,商委紅腸才是最正宗的哈爾濱紅腸。商委紅腸色澤比秋林裡道斯略淺,沒有那麼鹹,蒜味也沒那麼重,肥瘦搭配合理,一切都剛剛好。咬一口的感覺就像泡澡一樣舒爽,往往吃上就停不下來,只想一氣吃個飽。
商委紅腸一直堅持著前店後廠,不設分店的路線,把飢餓營銷運用到了極致。每天有固定的產量,來晚了真就買不到。為了搶到紅腸,大家四五點鐘就站在門前排隊,時常會有四五百人,一人限購十斤。如果不想排隊,也得在六七點鐘到商委門前,去黃牛手中購買,來晚了,黃牛手中都沒有貨。如果你的哈爾濱朋友給你送了商委紅腸,那一定是真朋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三、農大紅腸是一支新秀。起源於東北農業大學,老師帶著學生實習,試製一些紅腸,放在餐廳銷售,反響很好。不斷調整配方,經過數年發展,逐漸打開名氣,被大家所接受。農大紅腸色澤更淺一些,口味也遜於前兩者,但要比絕大多數品牌的紅腸好吃。送人是拿不出手的,一般都是自家買來給晚餐加個菜,價格也比前兩者便宜。
農大紅腸走的是批發路線,街邊熟食店很多都在賣,沒有包裝也沒有標誌。要注意有打著農大旗號,掛羊頭賣狗肉的不良商販。本地人吃到嘴裡就能分辨,外地朋友要去看起來比較正規的銷售場所購買。
四、肉聯紅腸也是一家百年老字號,曾經和秋林裡道斯平分秋色,也是部分人心中的第一,如今跌落神壇。由於企業內部經營問題,導致很多製作紅腸的老師傅流失,如今的肉聯紅腸的口味只能說普通。肉聯紅腸色澤鮮紅、明亮,賣相很好,下圖就是。它的肥肉和精肉攪在了一起,反而失去那種感覺。
除了以上四家,哈爾濱幾家知名的熟食連鎖企業也都有自己的紅腸,口味也不錯。但和前面四家比起來就要遜色太多,本地人只有圖方便的時候才會購買。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不知名小廠,本地人是不會購買的,只能賣給外地人。特別是火車站附近的「哈爾濱紅腸」、「紅腸專賣」等等,皆是此類。
回歸主題,為什麼朋友送的紅腸吃起來很普通呢?
第一種原因,你的朋友不熟悉哈爾濱,買到的不是秋林裡道斯紅腸或者商委紅腸。而且,在秋林裡道建立連鎖銷售之前,想買到的正宗哈爾濱紅腸是非常難的。
第二種原因,儲存的時間太長。紅腸生產出來,當天吃是最好吃的,水分大、彈性好,脂肪滲透在精肉裡,還感覺不到油膩。隨著時間推移,漸漸的脂肪凝固,水分流失,變幹、變硬、變得油膩。塑封包裝的保質期是一個月,但是最好在一個星期內吃完,這樣才能吃到真正的風味,儲存一個月的紅腸味同嚼蠟。
第三種原因,儲存的方式不當。紅腸被冷凍後是很難吃的,冷藏也不行,室溫儲存是最好的方式。同理,低溫會導致脂肪凝固,大大的影響口感。當紅腸加熱後,又是另一種風味,需要搭配主食和蔬菜食用。
紅腸最好的吃法,整根掰開,大口咬著吃,配上一點酒或飲料,愜意。次之,切片或搭配麵包。最差的吃法,加熱或做成各種菜餚。如果你拿到的紅腸已經不是最好狀態,還是加熱後食用會更好一些。
現在,秋林裡道斯已經走出哈爾濱,在長春、瀋陽、大連等城市設有專櫃,如果有一天在你的城市見到了秋林裡道斯,一定要嘗一嘗正宗哈爾濱紅腸的風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