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區強化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讓黨的思想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12-21 金羊網

廣州番禺區強化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讓黨的思想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金羊網  作者:羅仕 番宣  2020-08-27

8月27日,沙灣古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掛牌成立,連同一起掛牌的還有該鎮其他8個文明實踐站。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羅仕 通訊員 番宣

在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裡,鮮紅的黨旗格外醒目,黨的思想理論宣傳欄隨處可見,老祠堂成為了理論宣傳新陣地……8月27日,沙灣古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掛牌成立,連同一起掛牌的還有該鎮其他8個文明實踐站。目前,番禺的文明實踐所(站)的數量已經超過2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遍及禺山大地。

作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的省試點,番禺區加快推進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在基層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思想理論的宣傳堡壘,並組建了高水平的思想理論宣傳隊伍,將黨的新思想、新理論送到了基層,讓黨的思想理論在禺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年底實現陣地建設全覆蓋

隨著沙灣鎮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同一天揭牌投入使用,番禺區已建成1個實踐中心、16個實踐所、193個實踐站,文明實踐陣地在番禺遍地開花。

在推進實踐站建設中,番禺區堅持區、鎮街、村(社區)三級書記、三級班子抓陣地建設,整合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等公共陣地資源,打造「中心—所—站」三級服務陣地。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試點工作以來,番禺區每個月平均就有20個實踐站建成投入使用,打造了「番禺速度」。預計年底前,全區177個行政村將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100%覆蓋的目標。

除了全面鋪開,加快建設外,番禺區在陣地建設狠抓「量」的同時,強化「質」的提升。基層文明實踐站注重結合各村民俗文化、歷史傳承特色,以古村旅遊、飄色文化、龍獅文化等為特色,重點培育了石樓鎮大嶺村、沙灣鎮沙灣北村、鍾村街謝村等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

「紫泥堂藝術小鎮新文明實踐站以輕工業發展遺產、藝術傳播為特色,積極開展理論宣講和特色志願服務,這不僅是我們的新家,更是我們的宣講陣地、學習陣地、服務陣地,我們的心靈有了寄託、思想有了根基、行動有了方向!」紫泥堂藝術小鎮新文明實踐站相關負責人說道。

特色活動讓實踐站「活起來」

文明實踐站的平臺搭建起來後,番禺區積極賦予基層站點生命力,讓陣地建設活起來,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番禺區堅持抓活動、樹品牌,煥發文明實踐新氣象。創新搭建番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項目供需對接系統」,由中心每月結合重點時間節點,聯合區相關職能部門制定新時代文明實踐「菜單」,以實踐所(站)「點單」形式開展活動,群眾現場掃二維碼評價活動質量,真正做到中心供單、基層點單、群眾評單,推動各項實踐活動更接地氣。

文明實踐站是理論宣講的主陣地,同時也是服務陣地。番禺區聚焦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圍繞人民群眾新期待,推進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把黨的聲音和黨的溫暖傳遞給群眾。

目前,全區已組建90支、共3280人的志願服務隊伍,下沉到基層站所、農村、學校、企業等,提供理論宣講、政策解讀、群眾文藝、衛生健康等7大服務類型共227個志願服務項目,已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1.5萬多場次。全區組織文明實踐活動889場,參與人數超過50萬人次;開展直播活動43場,宣傳覆蓋面約650萬人次。根據廣州市文明辦、廣州日報等單位聯合發布的《廣州2020年上半年新時代文明實踐傳播力排行榜》顯示,番禺區文明實踐傳播力在全市排名第一。

思想理論在基層「開花結果」

為全面提升基層理論宣講實效,番禺區與華南師範大學先後建立「番禺區基層理論宣講實踐基地」,組建區委基層理論宣講團,成立番禺新時代大學生基層理論宣講團。同時創新推動基層宣講發展,培養「番禺區基層理論宣講能人」「番禺區百姓宣講能人」,搭建基層宣講供需平臺,開通「番禺理論」小程序,創新豐富宣講形式與內容,大大提升了番禺區理論宣講水平,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自黨的十九大以來,番禺區共開展各類宣講4300餘場(次),番禺區委宣傳部基層理論宣講團被省委宣傳部授予「優秀基層宣講集體」榮譽稱號。

今年8月20日,番禺區聯合華南師範大學組建成立廣州市番禺區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宣講團,宣講團由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和番禺區委書記何汝誠共同擔任團長,將面向全區中小學開展思政及文明宣講活動,掀起基層理論宣講的新高潮。宣講團的成立是番禺區提升理論宣講水平,加強基層理論宣講的又一大舉措。文明實踐陣地的「遍地開花」,為番禺區理論進基層夯實了「硬體」基礎。

「以前沒場地、沒人講,導致黨員群眾沒動力、沒人來。現在我們建設了文明實踐站,理論有人講,行動有人教,活動有人來,真正打通了基層理論宣講『最後一公裡』,黨的新思想更容易『入腦入心』了。」紫泥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人如此說道。紫泥堂藝術小鎮以新文明實踐站為基礎,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積極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講、全域旅遊宣講、文明禮儀宣講等特色志願服務。藝術小鎮進駐至今,每年舉辦約20場展覽和活動,近期,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通過參與「2020年嶺南非遺藝術聯展」,開展宣講等志願服務,將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融入文化藝術傳播之中,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傳統美術,積極在活動中展示文明實踐的成果。

如今,以文明實踐站為根據地,以各類宣講、志願服務活動為抓手,黨的思想理論正在番禺城鄉迅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讓黨的科學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鹽田成立區委講師團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潘峰)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構建「大宣講、大學習」的工作格局,提質提速做好鹽田區理論宣講工作,打通理論武裝「最後一公裡」,日前,鹽田區組建成立了區委講師團。
  • 番禺大嶺村變身文明實踐新陣地
    隨著專家的講授,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庭園古亭裡,粵韻飄揚,粵劇愛好者們駐足觀賞、陶醉其中;在一處房間裡,廣作紅木「廣東技工」線上課堂正在進行錄製,傳承非遺文化;寓教於樂的黨建VR學習機、朗讀亭、觸摸閱讀大屏、黨建數字融媒書櫃等現代化數字學習平臺,真正把黨和政府想說的和廣大群眾想聽的結合起來,強化了學習的「剛性供給」。
  • 白馬鎮:文明實踐微宣講 飛入尋常百姓家
    (宣講員在「屋場會」上講解《民法典》)屋場會上,市文明辦宣講員賀浪、湖南好人張四英、司法局宣講員肖平,分別宣講了《感恩父母,孝行天下》《最美夕陽紅》《民法典》,宣講員結合自身經歷、典型案例、理論政策等內容,用親切生動的表述和圖文並茂的講解將宣講課程的內涵表達得淋漓盡致。
  • 保山騰衝騰越鎮:「送學」助推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為了助推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騰越鎮紛紛組建「送學隊伍」,不斷「走親串戚」,將理論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大青樹下、堂前屋舍,讓黨的創新理論走出辦公室,融入鄉土味,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打通理論學習「最後一公裡」。在文星社區,有一支送學隊伍格外亮眼,他們由文星社區老幹部黨支部黨員組成。
  • 興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用文明浸潤心靈——興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紀實  331場文明實踐活動,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城鎮鄉村,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家風家訓上廳堂等蔚然成風;  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農村群眾告別牌桌、酒桌,走上健康
  • 中央文明辦一局負責同志就出版《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手冊...
    我們按照中央的頂層設計抓好部署落實,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為黨的群眾工作落地落實、打通「最後一公裡」,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問:出版《指導手冊》著眼更好地指導推動工作,那麼目前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進展如何?
  • 用文明實踐叩響百姓幸福門 袁花:邁向文明「新高地」
    就如何走好群眾路線,讓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植根百姓心中,開花結果,袁花鎮依託網格化統籌資源、品牌化打造載體、菜單式配送服務,全力打造城鄉文明風景帶,建起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於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確保文明實踐陣地「大門常開、活動常態、內容常新」;同時,發布了「俠韻十二條」群眾工作法,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聯絡員隊伍,推動「文明實踐+網格連心」,讓黨的理論
  •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嶽麓「百人千場大宣講」活動...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的智慧方案,與先期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構成一脈相承、有機統一的整體,要全面統籌、深入思考地學……」10月29日,由嶽麓區委宣傳部主辦、鹹嘉湖街道承辦的「麓山匯講·百人千場大宣講」活動現場,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姚慶武圍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為現場幹部群眾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思想課
  • 插上「網際網路+」翅膀 浙江杭州「餘杭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
    大喇叭變隨身聽,宣講陣地不落幕晚上7點,家住餘杭區閒林街道雲棲村的徐冬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躺在自家沙發上用手機刷起了微信。可他看的不是朋友圈,而是一篇名為「指尖課堂」的基層理論宣講帖。對餘杭來說,日新月異的網絡新技術新應用,為實現「專家大報告」與「專題微訪談」有效對接、「大講堂」與「微課程」完美聯姻提供了現實條件,讓黨的創新理論在網絡空間「遍地開花」。比如,餘杭《開講啦!》網上公開課,由援鄂醫護人員開講第一課,之後便形成領導幹部講黨課、專家學者講理論、百姓名嘴講故事、先進模範講事跡的模式。
  • 讓文明之花綻放——江西省吉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走筆
    這是吉安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步伐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吉安堅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突出「四級書記」聯抓,推動試點建設工作落地見效。  打造思想旗幟的堅強陣地  新聞回放:1月17日,吉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走進泰和縣蘇溪鎮模山村、馬市鎮江濱村,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專題,採取觀看視頻、誦讀經典、理論宣講、現場問答、
  • 馬瑜調研卓尼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馬瑜先後深入卓尼縣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及納浪鎮、木耳鎮、柳林鎮、藏巴哇鎮、洮硯鎮等5個鎮的部分村和社區,詳細了解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牧家書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掃黃打非」基層站點、洮硯產業發展等情況。
  • 明珠社區:讓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明珠社區:讓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2020-12-17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青海路徑」
    用百姓喜聞樂見的「賢孝」「花兒」、青海小調、快板兒、小品等充滿「泥土味」的形式,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在社區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文藝演出服務、文明新風評比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讓轄區百姓的滿意度、幸福感明顯提升;一個個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願者忙碌在大街小巷,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成為遍布城鄉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村頭巷尾,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讓人們隨時可以汲取知識、學習技能、陶冶心靈
  • 讓黨的創新理論 「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市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
    12月1日~4日,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奔赴各旗縣區開展宣講。宣講團成員來到基層一線、社區,與幹部群眾面對面互動交流,全面廣泛、深入生動地宣講,推動全會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凝聚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精神力量。
  • 武山縣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紀實
    這是武山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通過探索開展的「村村響、村村講、農村定點播報」廣播活動,定期向村民播報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政策、村情民情、模範典型事跡以及移風易俗倡議等內容,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 宣傳上廟會 答題送獎品 臨潁這樣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深化農村改革,老鄉們誰知道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什麼有效銜接?」「我知道,是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11月19日上午,在漯河市臨潁縣黨的創新理論宣講進基層「華泰·天地和」百姓宣講團活動現場,該縣三家店鎮村民鄭同翔搶答正確,並獲得一份獎品。
  • 嶽茂林:政策宣講要「飛入尋常百姓家」
    農民要『富口袋』,先要『富腦袋』,政策宣講就是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推動科學理論走進群眾「腦袋」的精神凝聚力。推動黨的理論政策「飛往尋常百姓家」,要用「時時宣講、處處宣講、事事宣講、人人聽講」,打通理論政策入腦入心「最後一公裡」。
  • 「你點我送——文藝飛入尋常百姓家」 建德市文聯打造特色黨建服務...
    浙江在線12月18日訊(通訊員 房順利)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反映民聲,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根本方向,建德市文聯堅持以黨建引領服務,團結和帶領所屬文藝家協會、廣大文藝工作者,結合機關黨建的藝術特點和文聯基本職能,積極打造「你點我送——文藝飛入尋常百姓家
  • 廣州 建好用好「兩中心一平臺」
    11個區均掛牌成立區級融媒體中心,其中,番禺區融媒體中心探索「新聞 政務服務商務」模式,打造「指尖」政務服務;市級融媒體平臺「新花城」突出「線上 線下」推進媒體融合,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註冊人數超過120萬,「學習強國」廣州平臺建設成效顯著。
  • 廣州首個農業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揭牌成立
    當天,廣州市首個農業公園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增江街創鮮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揭牌成立。  活動伊始,出席嘉賓為增江街創鮮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揭牌。據介紹,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進一步整合社會優質資源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增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指導下,增江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將創鮮農業公園納為科技科普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通過整合園區農業專家資源,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使當地農民與專家「聯姻」,將農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