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新南向」有啥成果 臺媒:11個月賣了900美元香蕉

2020-12-1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臺媒稱,蔡英文大力推動「新南向」,學者質疑成效不彰,包括巨型投資案破局、「臺農發」營銷不見成效、農產品出口成效不彰、未促進實質「結盟」,顯示要以「新南向」取代大陸市場,既無說服力也不可行。

據臺灣《中國時報》2月17日報導,臺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2月16日在座談會上指出,蔡英文「新南向」就是創立新公司、打造新平臺、提出新說法,說白了就是交朋友、抗大陸,然靠朋友不成功、抗大陸不可行。

他說,臺當局以公營事業在當地推巨型投資案,但去年4月傳出「中油」五輕整廠輸出印度尼西亞案破局;今年1月,「中油」在印度古吉拉特石化園區案擱置,要另覓合作對象並再觀察印度投資環境與稅收制度。蔡英文視為指標性的兩大案,現都遇上大困難。左正東說,臺當局所謂的「搭建交友平臺」,很多都淪為「聯誼'性質。

報導稱,蔡英文提「新南向」是要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但以目前變化看,2017年雖對東南亞投資略升,達30億美元,但來年瞬間跌落20億美元,還低於2016年對東南亞投資金額。反觀臺灣對東南亞投資大幅上升是在馬英九時期的2012年,累計60億美元;出口也遠未達到蔡英文預期。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說,李登輝時期已推過「南向」,設了一堆公司結果沒成功。蔡英文上任兩年多,「新南向」更拿不出具體政績,不僅效果有限,甚至衍生許多爭議。

另據臺灣《中國時報》2月17日報導,蔡英文成立「臺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簡稱「臺農發」)外銷水果,根據臺當局資料顯示,臺灣水果外銷東南亞成效不彰,去年前11個月對東南亞出口的香蕉,居然僅929美元(約合人民幣6293元)。

「臺農發」成立於2016年,其中「擴大新興出口市場」是臺農發的重要課題,更要配合臺當局推動農業「新南向」政策。

根據「臺農發」官網介紹,其外銷的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蘿、釋迦、芒果。臺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指出,菠蘿、芒果、香蕉這3類對東南亞出口均成效不彰,菠蘿、芒果出口更是逐年下降。「我不能說『臺農發』是失敗的,但作為『新南向』政策指標公司,在『新南向』這件事是不成功的。」

報導稱,調查發現,「臺農發」優先選擇釋迦、香蕉及菠蘿等高單價產品作為外銷主力,且鎖定日本及韓國等先進國家市場,農業「新南向」恐淪為口號。

此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17日報導,蔡英文日前臉書提到,臺灣農產品出口總金額去年破54億美元,創20年新高!反遭雲林縣農民林佳新打臉「很會玩文字遊戲」;網友「Lin bay好油」更在臉書質疑,兩年前蔡英文提出「新農業」口號,但沒幾項做到,產銷失衡問題嚴重,但蔡英文覺得我們出口產值恢復到24年前的水平,忽視貿易逆差的擴大,只看到出口增加,這難道不是一種阿Q精神?

林佳新批評,民進黨去年底「九合一」農業縣市慘敗,竟沒檢討農業政策,還玩文字遊戲!他也引用臺當局資料,這兩年臺灣農產品的進口量,其實比出口還高,他呼籲蔡英文,別再搞花招,數據文宣一點都不接地氣!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解散「新南向辦公室」遭質疑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為推動所謂「新南向」,蔡英文上任後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沒想到,運作一年多就宣告解散。14日,「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辯解稱,「新南向」許多進度都超前,成果非常豐碩,因此建議任務解編,獲得蔡英文同意。 針對外界解讀「新南向政策」受挫,他聲稱「完全不對,實際上收穫非常多」。「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成立於2016年6月,是蔡當局設立的特殊機關,直屬「總統府」。該辦公室自成立以來,就接連遭遇批評。2016年8月底,民進黨人蘇治芬到越南訪問時「護照」被扣留。
  • 我心飛揚:蔡英文「新南向」政策 意在「去中國化」
    我心飛揚(評論員)     據臺媒報導,10月2日,大批越南民眾在臺塑河靜鋼鐵廠門外集會,高呼「臺塑滾開」。這是臺塑越南廠今年7月因被指汙染海洋造成魚群大量死亡而遭裁罰5億美元之後,再次遭到當地民眾大規模抗議。臺塑越南河靜鋼鐵廠,投資額高達115億美元,是臺塑近年來最大投資項目。
  • 蔡英文四處兜售「新南向政策」,妄圖依靠美國來幫扶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不景氣,蔡英文和民進黨當局的對策卻是一再寄希望於所謂「新南向政策」。一有機會,蔡英文就四處兜售她的「新南向政策」。蔡英文:我們希望等疫情趨緩後,臺灣跟「新南向」國家(地區)的交流和合作能夠更加緊密。
  • 蔡英文推「新南向」期待與日合作 日媒不買帳:白做
    據海外網報導,24日上午,蔡英文與所謂「臺日交流協會」理事長谷崎泰明見面時聲稱,感謝「日本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稱臺灣現在正推動「新南向政策」,期待和日本有更多合作。但日本輿論並不買帳,直接挖苦蔡英文內外交困,島內包括「新南向」在內的所有政策都竹籃打水,白做了。
  • 「新南向」不成,又要「中南美」? 蔡英文呼籲臺企投資中南美洲,遭...
    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 還記得蔡英文上任後屢次呼籲,卻屢次被業界「打臉」的「新南向政策」嗎?這不,「新南向」還沒下文,蔡英文又在推「中南美」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鼓勵在美「僑胞」,前往中南美洲尋找投資機會,「即使不投資,當觀光客也可以」。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昨日表示,舉雙手贊成,但請蔡英文家族企業以及蔡英文母親、兄長先以身作則,不要自己家族不做,卻拿臺灣人的納稅錢,硬逼公營企業去當冤大頭。蔡正元表示,蔡英文鼓勵投資中南美洲,自己舉雙手贊成。
  • 臺灣香蕉新吃法 可帶皮水煮配上醬油、大蒜
    2018年06月13日 16:28   原標題 :臺軍為幫農民每餐吃香蕉 臺媒:改善兩岸關係是根本   臺陸軍為農民解決銷路宣稱頓頓吃香蕉 臺媒:根本之道在改善兩岸關係
  • 兩岸經貿不能脫鉤 臺灣搞「新南向」一敗塗地
    去年1月至11月,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竟聲稱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其言下之意,即「大陸經濟依賴臺灣」。這真是好笑。如果在兩岸經貿往來中,大陸依賴臺灣,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為何還要搞所謂「經濟脫中」?為何還要搞以疏遠大陸為目的的「新南向」政策?
  • 新媒稱蔡英文為救果價「賣水果」 輿論批其「不務正業」
    參考消息網6月13日報導新媒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繼5月底與辦公室「秘書長」、前高雄市長陳菊,一同在社交網站上直播行銷高雄大樹的「玉荷包」荔枝後,6月初舉行水果特賣會,6月11日還親自出席地方水果外銷記者會幫忙推銷,儼然成為臺灣水果史上「最大咖」代言人。
  • 印度臺企遭搶劫,重創蔡英文「新南向」
    據了解,這個大廠正是臺灣科技大廠蘋果公司供應商緯創,事發當天有2000多名工人進行抗議罷工,表示受到了控資方惡意剋扣薪水。然而緯創卻表示,這是一場犯罪事件,這些暴徒並非廠內員工,是一群想要發財的歹徒。在整個過程中緯創損失嚴重,施暴者將廠房、辦公室、車輛破壞燒毀,導致幾千部iPhone手機被盜走,並使生產線受到破壞,損失新臺幣大概16.7億元。
  • 改小學教材推東南亞母語歌 蔡英文變相紮根"新南向"遭批
    稱不論新住民子女還是本地學生,都能接觸到多元語言學習機會,對臺灣與「新南向」的東協國家接軌有更多利基。對於蔡英文上臺後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民進黨當局又想出文化「新南向」策略擬助一臂之力。在12日民進黨舉辦的「新力量發聲」東南亞語親子歌唱比賽總決賽上,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也表示,希望通過音樂交流,「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機會學習更多不同的母語」。
  • 前陸委會主委質疑蔡英文「新南向」:臺灣不了解東南亞
    臺灣前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1月23日報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今天主辦「一帶一路與臺灣的新南向政策」研討會,與會的兩岸學者在下半場探討「臺灣新南向政策機會與挑戰」。有學者認為,蔡英文當局要發展「新南向」,最大的挑戰是臺灣對這些國家的不了解。
  • 蔡英文宣布「新南向政策」 欲與東協國家建立全面夥伴關係
    新南向政策:進階全面的關係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今天中午在遠企飯店舉行創黨第29周年外交使節酒會,68個國家的駐臺代表處派員參加,包括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梅健華、日本交流協會代表沼田幹夫、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遊亞旭以及新加坡駐臺北商務辦事處代表黃偉權等人等。
  • 許陳品:蔡英文新南向動動嘴,柯文哲跑斷腿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許陳品】 八天七夜,為了給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探路,臺北市長柯文哲這幾天可算是跑斷了腿。從馬來西亞到泰國再到印度,除了為今年8月份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宣傳、造勢之外,還充當民進黨政府的探路先鋒,考察馬、泰、印三國產業結構發展,為蔡英文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吶喊助威。
  • 臺灣香蕉「金價」變「土價」 銷陸掛零蕉農無助怒斥蔡當局
    才9個月的時間,「金蕉」就慘變「土蕉」,面對1公斤香蕉換不到1顆雞蛋的窘狀,臺灣已有蕉農忍痛棄採,「1公斤賣不到6元,我寧可放到爛,也不要再費力採收」;還有蕉農表示,「最近因為吃香蕉胖了5公斤,連山上的猴群都胖了不少!」
  • 蔡英文:臺灣是印度第31大貿易夥伴 臺商快去建廠
    (圖片來源:臺媒資料圖)海外網5月11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0日聽取「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報告「新南向」政策,蔡英文稱,印度是一個很有機會的地方,但進入的門坎相對比較高,她期許臺當局團隊讓臺灣企業和廠商可以順利進入印度市場。
  • 蔡英文要失望了,14日島內最新數據公布!事實證明臺灣離不了大陸
    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極力推動所謂「新南向政策」,企圖通過加強與東南亞、南亞以及紐西蘭等國的貿易往來,擺脫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為「臺獨」做好「超前部署」。不過根據島內最新數據顯示,蔡英文這回恐怕要失望了。
  • RCEP成功籤署,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還能和誰做生意?
    這裡有必要說美國兩句。川普上臺之後,如同選舉期間承諾的那樣迅速退出了TPP,這可著實擺了其他成員國一刀,盟主都已經退出了,剩下了一群散兵遊勇。川普的退出,給TPP的前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同時也宣告了美國走上單邊主義道路,起碼在全球貿易上美國開始走向孤立。這完全符合川普的「美國優先」策略,但卻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背道而馳。
  • 「新南向」又翻車,印尼收緊學生赴臺讀書籤證
    (觀察者網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積極推動面向東南亞國家的「新南向政策」,臺當局「教育部」也順勢推出一系列措施,欲吸引「新南向」國家學生赴臺就讀。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受訪時表示,印尼學生來臺是否落實如同中介或臺灣學校到當地招生時的承諾,既可拿到學位又可賺取學費,或許與臺當局當初宣傳的有落差,造成印尼政府踩剎車,甚至可能親自調查。臺當局力推「教育新南向」,但短短兩年就亂象頻生。
  •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2015-06-30 14:58:38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2015年06月30日 14:58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蔡英文拉外媒辯解「新南向」 致辭全文改稱「大陸」為「中國」
    蔡英文拉外媒辯解「新南向」 致辭全文改稱「大陸」為「中國」蔡英文在專訪中稱,「新南向政策」的用意不是與「中國」競爭,而是強調「臺灣」做為本區域的成員,以自身優勢促進「互惠互利」發展。  蔡英文辦公室也在5日晚間公布蔡英文接受聯訪的致辭全文,文中都稱「中國」,而非「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