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奇特太空梭將首發,成本為火箭十分之一,或成世界首創

2020-12-15 蒼穹長劍

縱觀世界航天技術發展可以發現,如今的發展目標從以往傻大個設計方向正在向廉價、便捷、可持續使用,高效率等設計方向挺進。近年來出盡風頭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正是憑藉實現「獵鷹9號」火箭重複使用,在節約航天成本道路上邁出的又一步。

從技術發展程度來看,可重複使用火箭只是第一步。在上世紀初70年代初,美國制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劃,並將其列為載人航天的首要項目。美國人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一種更經濟的軌道運輸工具以取代飛船和運載火箭。

而我國的太空梭研製計劃最早提出於1988年,構想起於發展天軍的戰略,最早將其歸屬於863計劃子項目編號204的航天附屬項目中,是一個由宇宙飛船到太空梭的漸進構想。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計劃工程正式制定,提出了研製和運行以空間站為核心的載人航天系統,而天地往返系統確定為宇宙飛船,即後來的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太空梭計劃自然不了了之。

據國內專業報紙30日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正聯合相關機構共同研製可重複使用運載器,並計劃於2020年左右首飛。其最終目標不僅能將單位有效載荷的運輸成本降低至現有一次性運載火箭的十分之一,還能大幅縮短發射準備時間,有望像飛機一樣實現航班化的天地往返運輸。

新科學家網站報導,在墨西哥召開的國際宇航大會上,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正在研發用於商業發射的空天飛機。據項目領隊HanPengxin介紹,目前正在研發的空天飛機有一大一小兩種設計方案。並且中國設計的空天飛機採用垂直起落方式,無需任何地面跑道和飛行平臺輔助即可以完成發射和降落過程。據領隊透露中國空天飛機的試飛將於未來2年內進行,目前地面試驗已經完成。(CX)

相關焦點

  • 太空梭VS超級火箭 誰更能降低火箭發射成本?
    在將運載的貨物送入軌道之後,運載火箭要麼在大氣層中燃燒分解,要麼墜入海洋之中。那麼,我們能否對這些運載火箭進行重新利用呢?工程師們已經在這一問題上研究了數十年,最後提出了兩種主要的解決方案:使用太空梭,或者超級火箭。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發了一款能夠飛回發射基地的火箭,利用火箭引擎,垂直降落到地面上。
  • 5架太空梭墜毀2架!美國如今回頭造火箭,中國當初選擇是對的
    在中國航天的起步階段,我們曾一度糾結是發展太空梭還是運載火箭,從美國歸來的錢學森院士更傾向於太空梭。畢竟那時太空梭相對於運載火箭安全性更高並且可以重複利用,這將減少後續太空飛行器的製造成本。但如今耗費30年、2000億美元,美國號稱空間時代第二個裡程碑的太空梭計劃為何失敗了?
  • 印度首架自製太空梭將升空 或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印度自製太空梭已進入最後程序。(圖/印度時報。)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 臺媒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已經準備好自製的太空梭發射計劃,預計將趕在6月雨季來臨以前,將第一艘全自製的RLV-TD太空梭送上人造衛星軌道,如果成功將可讓未來太空發射成本降低10倍。
  • 我國空天飛機研製獲重大突破,火箭和太空梭將成為歷史
    因此,它可以方便地為空間站予以補給、進行空間作業以及進行科學實驗,最後安全地返回地面。然而,具有上述種種優點的可重複使用的空天飛行器的研製道路並不平坦,美國研製的太空梭就是一個悲劇性的範例。
  • 中國研發極超音速太空梭 或重置太空競賽格局
    【環球網軍事-航空8月11日報導】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8月9日刊登題為《中國組合動力太空梭可能重置21世紀太空競賽》的報導稱,就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利用它的可回收火箭吸引眼球之際,中國宣布,它正在研發太空飛行中另一種重量級飛行器:極超音速太空梭。
  • 太空梭:火箭、飛機、飛船的完美結合
    新華網華盛頓7月4日電(記者張忠霞)作為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天地往返運輸器,太空梭是現代火箭、飛機、飛船三者結合的產物。它能像火箭一樣垂直起飛,像飛船一樣繞地球飛行,像飛機一樣水平著陸。  太空梭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複雜的機器,強大的運載能力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太空飛行器。
  • 為何我們中國不造「太空梭」?美國的前車之鑑?還是技術不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個問題沒有:世界各國都在說我們中國是世界航天大國,航天技術首屈一指,那為何我們國家就是不造太空梭呢?難道是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嗎?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同挑戰者號事故一樣,太空梭此後全體停飛兩年。儘管太空梭每次起飛的時候,地面工作人員都會全心全意仔仔細細地排除不安全因素,但是人類終究無法做到萬無一失。在太空梭這條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人類付出了太多的代價。當然,我們必須要說的是,除了太空梭,火箭發射出現安全事故的也不在少數,那為何我們國家只使用火箭不製造太空梭呢?
  • 衝出大氣層的飛機——太空梭
    太空梭是可重複使用的,並結合了飛機與太空飛行器的性質,它既能代表運載火箭把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飛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太空梭為人類自由進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美國太空梭是世界上第一種往返於地面和宇宙空間的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器。它由軌道飛行器、外貯箱和固體助推器組成。
  • 離太空梭只差一步!「史上最難」獵鷹火箭發射究竟難在哪?
    圖為俄羅斯研發的"微風-M"上面級剖面圖,和宇宙飛船的構造高度相似。通俗來說,負責將人造衛星"擺渡"到不同軌道釋放的"上面級"火箭實質上就是一款簡化過的宇宙飛船,其使用的發動機和宇宙飛船類似,都是強化過多次重啟能力的小型火箭發動機,只不過在燃料容量和變軌的冗餘度上有所簡化。
  • 中國為何沒有太空梭?美國斥資兩千億,14名航天精英送了命
    太空梭兼具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性質,可以像火箭一樣垂直起飛,也可以像太空飛船一樣在軌道上運行,還可以像飛機一樣水平著陸,它可重複使用,往返於太空、宇宙和地面之間。太空梭有著一系列優勢,比如體積大、可多人乘載、有效載荷大等,它是一個多面手,可以完成多種任務,比如釋放、回收、維修衛星,進行多種微重力科學實驗等。
  • 中國是搞宇宙飛船,還是太空梭,錢學森力排眾議:搞宇宙飛船
    1955年,在美國留學和工作了20年錢學森,懷揣著報國理想回到了中國,並且肩負起了研製中國火箭和飛彈的重任。當然,這不是一個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任務,因為當時國內的工業生產才剛剛有起色,所以要製造火箭和飛彈這樣的尖端武器,幾乎可以說的天方夜譚,但錢學森憑藉著自己在美國研究飛彈的經驗,再加上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的協助,先後成功研製出了第一枚飛彈,第一枚原子彈,第一枚氫彈和第一顆人造衛星。
  • 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而火箭和載人飛船的製造成本很高,因此每次發射任務的花費不菲。於是,航天工作者們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研製出一種可以像飛機一樣重複起飛降落,並且能夠重複使用的太空梭呢? 發射時,它的兩枚固體燃料助推火箭會與軌道器的三臺主發動機同時點火。當太空梭上升到50千米的高空,助推火箭停止工作並與軌道器分離。入軌後,太空梭軌道器會與外貯箱分離,隨後正式開始執行任務。
  • 背景資料:世界各國太空梭計劃
    暴風雪號太空梭大小與普通大型客機相差無幾,外形同美國太空梭極其相仿,機翼呈三角形。機長36米,高16米,翼展24米,機身直徑5.6米,起飛重量105噸,返回後著陸重量為82噸。它有一個長18.3米,直徑4.7米的大型貨艙,能將30噸貨物送上近地軌道,將20噸貨物運回地面。頭部有一容積70立方米的乘員座艙,可乘10人。
  • 太空梭返航發生意外!2000℃高溫竄入機艙,高空肢解成殘片墜落
    太空梭在人類探索宇宙空間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但它也曾發生過尤為慘烈的事故,不僅2000℃的高溫將太空梭直接摧毀成殘片從高空墜落,更有7名太空人悉數遇難,這是怎麼回事呢?飛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大交通工具,而太空梭卻是人們探索太空的一大重要裝備,它作為航空領域的重要工具,一般情況下,它會是很多國家的重要研發項目之一,但事實卻截然相反。由於其研發成本過高,再加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它並沒有被廣泛研製。即使是實力異常強悍的美國,都曾在太空梭方面栽過大跟頭,這讓其他國家更是在這一領域謹小慎微地對待。
  • 美國登月火箭首飛推遲:花了62億美元 連第一級都沒造出來
    在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最後執行了一次時長13天的軌道任務之後,NASA便順勢將SLS火箭推上檯面,稱SLS火箭將在"過渡期"之後取代所有的"外國代用品"。圖為2011年的STS-135太空梭任務成員合影,這是美制第一代太空梭最後的任務。
  • 美國政府用「二手貨」替代太空梭,背後有什麼貓膩?
    今日,NASA傳出消息,決定在未來的國際空間站補給任務中使用「二手」龍飛船和獵鷹9火箭一子級。這也使其成為繼太空梭後全系統重複使用率最高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在相繼發射商業載荷、補給飛船和政府保密載荷後,「鋼鐵俠」馬斯克幾乎在事實上成了NASA的非正式局長,影響力爆表。
  • 8.5分鐘內讓火箭速度超過23馬赫,4100噸最大推力躋身世界第一
    要知道,SLS火箭是阿波羅計劃之後最大的火箭,載人版本設計起飛質量為2497噸,貨運版本為2951噸,能夠將95至130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要實現這個目標,最關鍵的就是SLS火箭核心級,由4臺RS-25發動機組成,外加兩個太空梭固體燃料助推器。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想要去往火箭發射基地一探究竟了?請看小編精心為您挑選幾大開放基地介紹,傾情為您呈上遊覽攻略,讓我們一同體驗飛天之妙吧!1、找尋第一次的驕傲——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飛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 「機運如國運」,最終毀於一旦的世界最強太空梭
    一提到太空梭,人們首先想起的肯定就是美國。的確如此,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並使用太空梭的國家,從1981年服役到2011年退役,在整整30年時間裡,美國太空梭累計進行135次發射,將852人次的太空人送上太空,太空梭那威武雄渾的身影騰空而起的壯觀場面成為彰顯美國航天科技實力的最佳名片。但是性能最先進的太空梭卻並非來自美國,而是蘇聯研製的「暴風雪」號太空梭,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無緣與美國太空梭比翼爭輝,最終落得慘澹收場的結局。
  • 中國新一代中型固體火箭試車成功
    四院此前曾在中央電視臺採訪中表示,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每公斤載荷費用有望降低到1萬美元,也就是目前國際市場通常發射成本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表明,這種新型2米直徑分段式火箭應該是為其計劃中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快舟21、快舟31」系列進行的預研項目,此前航天4院曾表示,快舟31將是世界最大的固體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