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旌德縣廟首鎮玉水河禁漁暨人工增殖放流啟動儀式在祥雲...

2021-01-14 水產養殖網



&nbsp&nbsp&nbsp&nbsp6月17日上午,旌德縣廟首鎮玉水河禁漁暨人工增殖放流啟動儀式在祥雲村舉行。旌德縣黨委政府、縣漁政局、縣水務局、縣環保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廟首鎮黨委政府等單位領導和相關單位工作人員、漁政執法人員、新聞記者共計100餘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nbsp&nbsp&nbsp&nbsp在活動儀式上,廟首鎮黨委書記進行了表態發言,發言指出:該鎮貫徹中央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落實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兩山」行動,全面推進境內玉水河、玉溪河全域禁漁管理工作,&nbsp確保禁漁措施落實到位,努力做到全域「河中無電魚、藥魚,岸邊無網具,市場無河魚」的管理目標。隨後由旌德縣副縣長宣布「玉水河禁漁暨人工增殖放流啟動儀式」開始,正式拉開了該鎮禁漁和增殖放流的序幕。

&nbsp&nbsp&nbsp&nbsp活動當天向玉水河流域段現場投放了青魚、草魚、鯉魚等優質魚種10萬尾。同時,還發布禁漁公告、播放宣傳廣播、張貼宣傳標語、護漁隊遊行等形式向當地群眾大力宣傳執行禁漁制度的目的和意義,進一步增強了漁民和群眾的生態意識和法制意識。(圖/文&nbsp閔兵兵)

相關焦點

  • 宣城市旌德縣依法強制拆除玉水河廟首鎮祥雲村撩車一非法洗砂場
    2018年7月3日,宣城市旌德縣組織公安、司法、國土、環保、城管、水務及廟首鎮等多家部門,聘請專業拆遷公司,抽調80餘名精幹力量,調集大型吊車、挖掘機、運輸車輛,聯合對玉水河廟首鎮祥雲村撩車河段一違法洗砂場予以強制拆除,依法切斷了通往砂場供電線路,拆除了砂場供電變壓器,切割推翻所有洗砂機械設備和配備箱
  • 宣城旌德縣:梅花鱉「入住」玉水河
    原標題:宣城旌德縣:梅花鱉「入住」玉水河   5月15日,在旌德縣廟首鎮玉水河畔,登記入住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梅花鱉苗。從這一天起,他們將成為玉水河的「小主人」,在玉水河裡安家生存。
  • 梅花鱉「入住」玉水河
    梅花鱉「入住」玉水河 2014-05-16 14:07:54   來源:安青網
  • 興凱湖禁漁期首日 黑龍江省增殖放流10.5萬尾「大白魚」
    中新網雞西6月6日電(王妮娜)6月6日是中俄最大界湖興凱湖禁漁期的第一天,黑龍江省將10.5萬尾興凱湖大白魚放流進興凱湖中,比去年多7萬多尾,這標誌著黑龍江省今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行動全面啟動。今年放流的興凱湖大白魚比去年多7萬多尾。
  • 蘇州首次放流人工養殖中華鱘
    日前,常熟市長江生態修復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點首次投用就迎來了「貴客」,5尾中華鱘在此開啟回歸大江大海之旅。這是蘇州首次放流人工養殖中華鱘。這5尾中華鱘是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來自湖北荊州的中華鱘保育與增殖放流中心,於去年4月運抵常熟馴養,現已3歲,剛來時平均體長0.5米,目前體長約1.2米,體重約18公斤。
  • 大湖股份·漢壽縣舉行西洞庭湖甲魚增殖放流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  8月28日,由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漢壽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4年漢壽甲魚西洞庭湖增殖放流活動,在風景秀麗的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區目平湖正式啟動。  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朱曉平在啟動儀式上講話並宣布放流活動正式啟動  此次放流活動,共投放漢壽(地理標誌)中華鱉苗15萬隻,是對生態補償和建設生態湖南的具體表現,更是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舉措
  • 新晃開展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100多萬尾魚遊向舞水、平溪等河流
    啟動儀式放流魚苗懷化新聞網訊 (通訊員 田元春)「爺爺,快看,魚兒回到水裡自由自在的遊玩,好愜意的!」「是的,那條白魚的腮巴一張一翕的,還一個勁地往岸邊遊呢!」放流魚苗的爺孫倆指著水中的魚兒快樂交談。7月26日,新晃縣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城北鼓樓廣場碼頭舉行,200多袋7萬餘尾魚苗被放入舞水河。新晃縣人民政府、縣委宣傳部、農業局、畜牧水產局、環保局、教育局等相關部門單位工作人員以及漁民代表23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上午八點,畜牧水產局人員和漁民代表、村民代表、學生代表等把一袋袋活蹦亂跳的優質魚苗投入舞水河,一尾尾放流的魚兒在河水中暢遊。
  • 海南西沙漁業增殖放流百餘只海龜近250萬尾魚苗
    駱雲飛 攝中新網三沙6月12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和三沙市海洋和漁業局12日上午聯合在三沙舉辦2020年西沙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玳瑁及海龜145隻,各類經濟魚苗248萬尾。本次增殖放流是近年來海南在三沙海域放流規模較大的一次。
  • 旌德縣廟首鎮:用雙手創造財富,貧困戶變身「月薪族」
    旌德縣廟首鎮
  • 蘇州首次放流人工養殖中華鱘 5尾「水中大熊貓」回歸長江
    昨天,常熟市長江生態修復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點首次投用就迎來了「貴客」,5尾中華鱘在此開啟回歸大江大海之旅。這是蘇州首次放流人工養殖中華鱘。這5尾中華鱘是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來自湖北荊州的中華鱘保育與增殖放流中心,於去年4月運抵常熟馴養,現已3歲,剛來時平均體長0.5米,目前體長約1.2米,體重約18公斤。中華鱘有「水中大熊貓」之稱。農業農村部淡水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危起偉說,長江中華鱘資源量的最高紀錄出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1萬多尾。
  • 茂名舉辦增殖放流活動
    ,農業農村部每年都會號召全國各海域舉行增殖放流活動。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投放漁業生物卵子、幼體或成體,以恢復或增加種群數量,改善和優化水域的群落結構,維護漁業生態平衡。
  • 花白鰱、尾細鱗鯝……上海在黃浦江上遊增殖放流近20萬魚苗
    被放流的魚苗 澎湃新聞記者 鄒橋 圖為什麼會選在12月進行增殖放流?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執法總隊工作人員表示,魚類是變溫動物,水溫5-8℃時,魚類新陳代謝低,幾乎不攝食,鱗片緊,進行放流操作不容易受傷。因此苗种放流最佳時間是在冬、春季低溫季節,這種溫度條件下有助於提高放流品種的存活率。同時,苗種的生長期也會影響放流時間的選擇。
  • 江陰堅持18年人工增殖放流成效顯現 累計增殖放流魚苗魚種超過1.6...
    作為保護長江生態資源的常態之舉,從2007年開始,江陰連續18年舉辦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並將每年的6月12日定為「長江放流日」。6月19日上午,江陰舉行以「關愛生命長江、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19年江陰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 成都禁漁期開始,長灘水庫、龍泉湖等都不能釣魚了
    據悉,該活動為成都市2019年春季禁漁工作啟動儀式暨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成都市農業農村局在現場宣布即日起成都市啟動2019年春季禁漁工作。「放流活動既可以補充魚類種群,也可以改善水環境。同時中華倒刺䰾本身也是經濟魚類,可以增加了魚類資源。」
  • 黃浦江上遊松江段增殖放流十餘萬尾魚苗 為長江水域「添丁加口」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黃詩原 陶韜 記者 江躍中)為進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養護水生生物資源,12月10日,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以下簡稱上鐵檢察院)、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執法總隊,在米市渡碼頭(黃浦江上遊松江段)聯合開展了以「保護長江水資源,守護美麗大上海」為主題的增殖放流活動
  • 湖南岳陽市開展三峽項目及蒙華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湖南岳陽市開展三峽項目及蒙華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2016-04-11 08: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嶽陽市漁政站        瀏覽量: 1115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4月8日上午,以「增殖漁業資源&nbsp養護洞庭生態」為主題的2016年度三峽項目及蒙華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嶽陽漁港碼頭拉開序幕
  • 水城縣開展淡水經濟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12月22日,水城縣農業農村局在龍場鄉八一水庫、深溝水庫等4座水庫和山塘開展2020年淡水經濟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活動當天,共向水庫和山塘投放魚苗70餘萬尾,價值13.5萬元。
  • 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
    廣東省鰻鱺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順德舉行 2020-10-17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2年中國江陰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
    2012年中國江陰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2012-06-21 10: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陰市漁政站        瀏覽量: 1727 次 我要評論   6月9日上午9點,在無錫江陰市黃田港碼頭汽渡船上「2012年中國·江陰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隆重舉行。
  • 嶽陽市增殖放流1870萬尾「夏花」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8日訊(記者 徐亞平 徐典波 通訊員 李天明 李丹陽)今天,嶽陽市在漁港碼頭舉行 2018年度三峽後續項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本次活動由嶽陽市農委與嶽陽樓區農林水務局聯合舉辦,主題為「增殖漁業資源 養護洞庭生態」,共放流「四大家魚」6萬多公斤。為了提高魚苗成活率,主辦方製作了專用放流槽進行放流。公證處對活動全程進行了攝像和公證,檢驗檢疫人員在供苗基地對魚苗進行了現場檢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