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手工冬釀拉開序幕

2020-12-21 浙報融媒體

塔牌2019年開釀節暨「酒與文化創意」現代文人雅集今日在鑑湖江畔舉行

11月8日立冬時節,上午,塔牌2019年開釀節暨酒與文化創意現代文人雅集」慶典活動在鑑湖江畔舉行,意味著一年一度的黃酒手工冬釀拉開序幕。

敬獻祭品、上香敬酒、恭讀祭文、行施拜禮……現場舉行祭酒神儀式,並宣布開釀。每年立冬,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開始釀黃酒到來年立春,紹興人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在這天,紹興民間祭祀「酒神」,祈求福祉,並逐步演變成紹興一種酒俗風情。開釀在紹興是十分重要的典禮,農曆立冬舉行黃酒開釀典禮的意義不僅為了釀出醇香的美酒,更是挖掘和展示黃酒風情和文化的一種形式。

進行釀酒表演。人釀酒,酒養人,立冬開始投料發酵,立春方可開榨煎酒。無數個日夜的釀造堅守,精工細作,只為釀製一壇壇好酒。

舉行拜師儀式。糧是酒之肉,水是酒之魂。作為中華老字號品牌,塔牌紹興酒一直堅守傳統手工釀造。每一位釀酒工人,都決定著黃酒的品質。手工黃酒開釀之日,三位塔牌優秀的釀酒師傅和他們的徒弟,舉行拜師授耙儀式,用一場傳統的方式,延續傳承的珍貴。

現場舉行了新品發布儀式,正式發布了2013塔牌本原酒新品。秉承大師技藝,純手工釀造,以自然之道,釀自然之酒,以自然之酒,養自然之身。一瓶好酒,即是一種生活態度,詮釋一種人生品味。

作為延展,本次活動還將舉辦「酒與文化創意」學術研討會暨現代文人分組雅集。10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將從不同角度對中國酒文化進行學術研討。此外,部分專家學者還將以詩歌、散文、字畫等形式體現中國傳統酒文化,展示黃酒魅力。

相關焦點

  • 黃酒冬釀開始了「老酒」原來是這樣釀出來的
    紹興人習慣把黃酒叫做「老酒」,每年的立冬到來年的立春,是紹興黃酒進行傳統「冬釀」的時候。汲取門前鑑湖水,釀得紹酒萬裡香,紹興人的釀酒之水取自鑑湖,浸米、蒸煮、淋飯都離不開這鑑湖水,用鑑湖水釀成的黃酒,酒色澄澈、酒香馥鬱、酒味甘醇。冬釀,就是冬天釀酒的意思。選在冬天釀酒,一來由於氣溫低,釀酒時雜菌無法生存;二來冬季鑑湖的水質特別清冽,釀得的黃酒品質更為上乘。
  • 浙江老字號紹興酒「立冬」節氣開啟傳統「冬釀」
    杭州網 記者 李建剛 通訊員 李彬每年立冬,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開始釀黃酒到來年立春,紹興人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在這天,紹興民間祭祀「酒神」,祈求福祉,並逐步演變成紹興一種酒俗風情。
  • 跟著「酒頭腦」釀黃酒
    馮賀 攝  從大米到黃酒  與其說人在釀酒  不如說是大自然釀造  記者來的時候,已是冬釀尾聲。  所謂冬釀,自然是入冬才釀。  「紹興有句老話:兒子要親生,老酒要冬釀。現在正是冬釀最忙碌的日子,你們算是來對了。」站在酒廠門口的是塔牌釀造廠廠長陳洪浩。他說,冬釀期間來酒廠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每天至少有三四撥客人。  「為什麼黃酒要選在這個季節來釀造?」一路上,這個疑問始終困擾著我們。  陳洪浩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 酒中獨步—陳年紹興手工黃酒專場
    ▌黃酒推薦2007年手工冬釀加飯原酒 陳年手工紹興黃酒由於傳統工藝生產,歷時長、工序複雜,所以產量不大,而且經過多年的消耗,大壇陳年手工冬釀原酒存世量極少,是原酒中的極品,除古越龍山中央酒庫有少量的庫存,市場上難覓蹤影,極具收藏價值。1928紀念酒--2008年手工冬釀加飯原酒
  • 房縣九月九黃酒正式開釀
    在第二屆房縣黃酒手工釀造技能競賽大賽上,經過初賽、決賽的層層選拔,從60名參賽選手中評選出10名釀造能手,30名優秀獎。,房縣黃酒的生產銷售旺季也將正式拉開序幕。今天,中國微生物學會釀造分會學會會議的召開,還有即將召開的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傳統釀造分會技術年會、中國紹興國際黃酒博覽會,對於促進黃酒基礎科研、提升黃酒生產工藝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充滿科技氛圍下舉行的黃酒開釀儀式也是傳承黃酒技藝、弘揚中國文化、宣傳黃酒科技的有力舉措。
  • 黃酒冬釀正酣,能喝一斤白酒的壯漢,喝3瓶黃酒就倒下
    12月1日,江南水鄉紹興一家黃酒產業園區釀酒車間內,工人將蒸煮好的米飯抬出車間,傾倒在竹簟上進行攤冷。立冬前後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節氣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最適合做黃酒,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
  • 紹興舉行"開釀大典" 14家紹興黃酒企業代表共祝"冬釀"開啟
    中國黃酒博物館廣場酒香氤氳,嘉賓雲集,第23屆中國紹興黃酒節之開釀典禮舉行,中國酒業協會黃酒分會理事長、紹興市黃酒行業協會會長傅建偉率14家紹興黃酒企業代表,舉行莊嚴的開釀祭酒神儀式。紹興市政府領導宣布2017紹興黃酒開釀。紹興酒冬釀序幕,就此拉開。
  • 正是黃酒冬釀時 慢慢燉一鍋秘制香雪東坡雞
    正是黃酒冬釀時  杭州已經是冬天的溫度了,冬天的美食,怎能離得開紹興黃酒?蒸魚蒸雞蒸螃蟹、燒魚燒肉燒海鮮、都需要用到黃酒去腥提味,再喝上一口暖好的黃酒,渾身暖洋洋的,舒服!  而現在,正是紹興黃酒的最佳釀造季節。從立冬節氣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的低溫,讓發酵過程更加緩慢精細充分,釀造出的黃酒品質更好。  要做冬釀黃酒,必須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
  • 造酒時節 紹興柯橋釀黃酒「戶戶釀酒滿城香」
    與其說人在釀酒  不如說是大自然釀造  記者來的時候,已是冬釀尾聲。  所謂冬釀,自然是入冬才釀。這也是最傳統的釀造之法——農曆七月做酒藥,八月做麥曲,九月做淋飯,立冬投料開釀,翌年立春開始壓榨、煎酒,然後泥封窖藏,整個工藝製作時間足足跨越了兩個年份。
  • 大雪也是個「好吃」的氣節,不僅有醃肉,還有冬釀黃酒
    冬釀黃酒除了醃肉之外,大雪時期還會涉及「冬釀」,即釀製黃酒。冬季嚴寒,水體清冽,能使酒在低溫發酵過程中慢慢醞釀醇厚風味。冬釀黃酒在南方地區較為流行,其中以浙江紹興最為出名,「紹興黃酒釀製技藝」已於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燒炭、黃酒冬釀,在消失之前,開啟鄉村手工藝尋根之旅
    攝影師們通過鄉村的各種手工業,例如燒炭、手工糖醋等個案研究,分析傳承人與各種手藝斷層的問題,共同探索鄉村手工藝傳承人保護與傳統習俗延續的關係。《地捫》李威娜獨立攝影師。生於瀋陽,現居上海。英國伯明罕藝術設計學院媒體傳播專業學士,視覺傳達專業碩士。
  • 冬飲黃酒正當時 通城黃酒大比價
    冬飲黃酒正當時 通城黃酒大比價 來源: 市發改委 發布時間:2020-12-03 字體:[ 大 中 小 ] 時過小雪,氣溫愈發走低,寒氣逼人。黃酒作為我國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從商周開始就有了流傳記載。
  • 紹興酒神釀的黃酒,全國只有6000瓶
    與流水線上的黃酒不同,這款黃酒是純手工釀造。三十六道工序,每一道都極其嚴苛。一條生活館為大家精選的這款宋十一2011年冬至手工原漿黃酒,是黃酒中的極品。冬至釀造,無添加物、無焦糖著色。宋師傅每年都要釀造出20萬斤黃酒,其中最精華的一批是在冬至前後幾天所釀。數量很少,只有9000斤。
  • 中華國釀數黃酒
    黃酒是國酒,但還可以再改一個字,把「酒」字改成「釀」字。茅臺稱為國酒,黃酒與白酒有所不同,白酒是蒸餾的,黃酒是釀製的。如果把紹興黃酒稱之為中華國釀,那就可以充分體現黃酒的本質特徵。2008年9月19日,香港陽光衛視來紹興拍攝中國第一部以黃酒為題材的高清電影《水客》。
  • 眾籌丨一天之內被瘋搶74壇的陳年紹興黃酒,為何茶人都為之傾倒?
    而與此同時,一批12年陳的紹興黃酒於周日正式拉開帷幕,短短1日,瘋搶74壇,足足兩百斤有餘!那麼這壇陳年紹興加飯酒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捕獲眾多茶友的一致青睞?現在為你一一解謎。  理由二:純手工冬釀,最地道的紹興黃酒原料僅用糯米、小麥、鑑湖水製作而出的這壇黃酒,
  • 封藏了10年的紹興黃酒,喝嗎?
    冬天釀製的黃酒,被稱為「冬釀」,是紹興黃酒中的上品。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款「澄懷」冬釀,來自始創於1744年的紹興老酒廠。這款黃酒以糯米、水為原料,純手工釀造而成。色澤呈琥珀色,澄清透亮。水用的是被稱為「酒之血」的鑑湖水,水質甘甜可口、硬度適中,還富含各種微量元素,是釀造一壇好黃酒的必備條件。
  • 罕見塔牌手工原壇「生黃酒」,冬日暖胃又暖心,只找到14壇
    本次在眾多黃酒酒廠中給大家推薦到以「手工」和「品質」出眾的紹興傳統老字號塔牌黃酒,如果你也喜歡陳年的魅力,一定不能忘了黃酒。本次更有塔牌酒廠的高端款「塔牌本酒」以及市面上非常其罕見的「2007年塔牌原壇」,僅此一批售完無補。
  • 醉美北墘,第五屆黃酒文化旅遊節訴說鄉村之約
    12月20日,以「閩東之光•四季屏南•鄉村有約」為主題的第五屆北墘黃酒文化旅遊節在屏南北墘村拉開帷幕。鄉村裡淡淡的酒香飄蕩在青山裡、浮動於碧水間,縈繞在彩旗中,醉紅了高掛的燈籠,溫暖著這個寒冷的冬。
  • 時令.大雅 || 讓我們用一場頂級中國黃酒盛宴拉開冬日的序幕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黃酒學員前院長、國家黃酒評酒委員胡普信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黃酒分會理事長陳國昌先生中國白酒專家鍾傑老師涵蓋浙江紹興、江蘇張家港、上海金山、山東即墨、浙江義烏等黃酒優質產地的共8款頂級中國黃酒      下午
  • 黃酒「巡」味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黃酒「巡」味紹興黃酒是浙江紹興的一張金名片,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天下一絕」。它的手工釀造從立冬開始,到立春前投料結束,這段過程稱「冬釀」。此時因天氣寒冷,發酵時間自然延長,長時間的低溫發酵會令黃酒更為醇厚、柔和、色澤清澈、香氣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