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酒神釀的黃酒,全國只有6000瓶

2021-02-06 美食臺

說起黃酒,自然要提到紹興。

作為黃酒的故鄉,這裡有世界上最好喝的黃酒。

今天,一條生活館為大家精選的,是產自紹興的宋十一2011年冬至手工原漿黃酒,一年只產6000瓶。

酒廠坐落於鑑湖上遊,群山環繞,水質潔淨。

與流水線上的黃酒不同,這款黃酒是純手工釀造。三十六道工序,每一道都極其嚴苛。

它的酒色如天然的琥珀,有柔和的光澤。


入口品嘗,有淡雅的花果香氣,像林中的精靈在舌尖跳舞。

口感溫和細膩,有穀物、陳皮、香草和各種堅果的複合味道。

宋十一2011年冬至手工原漿黃酒,一條生活館有售。

單瓶裝 (720ml): 一條限時特惠價220元(廠商指導價258元);

整箱裝(共6瓶): 一條限時特惠價1300元(廠商指導價1518元);

10月4日23:59特惠結束。

一條生活館為大家精選的這款宋十一2011年冬至手工原漿黃酒,是黃酒中的極品。冬至釀造,無添加物、無焦糖著色。

黃酒中以冬釀酒品質最佳,一般在冬至前後釀造,這期間水體清冽,氣候溼冷,此時投料,可有效抑制雜菌繁殖,確保發酵順利,成酒風味醇厚柔和。

Tips:焦糖是一種著色劑,在黃酒的製造中被廣泛地應用,它可以使黃酒的顏色看起來更深。

這裡的釀酒總顧問,是有著「酒神仙」美譽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阿牛師傅,已經93歲高齡的他,還堅持每年釀酒季來酒廠指導工作。

宋國良師傅,是王阿牛師傅的高徒之一,也是國家一級釀酒師。從十幾歲開始學習黃酒釀造,至今已40年。

宋師傅每年都要釀造出20萬斤黃酒,其中最精華的一批是在冬至前後幾天所釀。數量很少,只有9000斤。

「宋十一」因為在2011年釀造,所以取此名。經過六年的陳釀,原料在時間裡發酵,醞釀出酒香。

手工酒是裝在泥罈子裡陳釀的,在冬天開始釀造,一年之中要經過36道嚴苛的工序。

而普通的機制黃酒,則是十幾噸原料堆在一起,裝在不鏽鋼容器裡發酵,發酵時間不夠足時,而且多要加水勾兌,並且添加焦糖之類的添加劑。

手工黃酒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口感,還在於有限的產出量

這款宋十一手工精釀黃酒,於2011年冬至日開始釀造,是2011年釀造的黃酒中,品質最高的9000斤,僅有6000瓶。

它以鑑湖源頭活水、精白糯米、紅皮硬質小麥為主要原料,無勾兌,無添加。

在釀造時,它採用了精米步合的工藝。把每粒米進行適當打磨,提取米芯中的精華。

米粒外層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質,在釀造時會產生雜味,掩蓋酒本身的香氣;而米芯成分主要是澱粉,在釀造時會轉化為糖分,產生酒精。所以要對米粒進行適當打磨。

經過多次實驗,研究人員發現,將米粒打磨剩70%,是剛剛好的比重,酒的香氣和醇厚度都恰到好處。

Tips:精米步合是日本清酒釀造的術語,指磨過之後的白米,佔原米的比重。

經過36道嚴苛的工序,然後封壇,實打實地在泥罈子裡封存了五年。

宋十一2011年冬至手工原漿黃酒,一條生活館有售。

單瓶裝 (720ml): 一條限時特惠價220元(廠商指導價258元);

整箱裝(共6瓶): 一條限時特惠價1300元(廠商指導價1518元);

10月4日23:59特惠結束。

年份賦予它活性,釀酒師賦予它性格,時間賦予它厚重。

三者相融相生,賦予其生命,從此它不再是流水線上毫無性格的產品,而是一款有溫度、有靈魂的、能滋潤人心的佳品。

一條生活館為大家精選的這款宋十一2011年冬至手工原漿黃酒,是由酒評家林殿理先生以盲品方式,選自紹興塔牌酒廠。

酒標包括正標與背標,均由林殿理先生親自設計、題字與繪製 。

黃酒的配餐也十分講究,不同的菜配不同的酒,便可領略黃酒不同的風味。

一條生活館精選的這款手工精釀黃酒,屬於半乾型的加飯酒,宜配肉類、螃蟹、風味小涼菜等。

Tips:半乾黃酒,即總糖含量在15.1~40.0g/L的黃酒。酒中的糖分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故又稱為 「加飯酒」。

黃酒有活血暖胃的功效,是食蟹時祛除寒氣的最佳選擇。

再加上蟹肉的鮮美和黃酒的甘醇,在口感上也可以達到極其和諧的效果。這樣的搭配可以說近乎完美。

此外,一杯黃酒加話梅兩粒,味道美妙。黃酒的天然酒香和話梅的酸爽在口中碰撞,生出奇妙的口感體驗。

黃酒加蜂蜜,在入口的瞬間,會有蜂蜜的香味在舌尖瀰漫。

很多人覺得黃酒要溫著喝,其實不然。只有不好的酒才需要溫甚至燙,緩和灼口的酒精感。

好的黃酒,微冰一下再喝,口感會更好。


類型:半乾黃酒       原料:鑑湖水、糯米、小麥

酒精度:≥14%vol    總糖:20.0~35.0g/L

保質期:60個月      產地:浙江紹興

單瓶裝 (720ml): 一條限時特惠價220元(廠商指導價258元);

整箱裝(共6瓶): 一條限時特惠價1300元(廠商指導價1518元);

10月4日23:59特惠結束。


吃的就是這一口鮮

下載APP,查看更多一條生活館限時特惠商品

 點這裡,購買宋十一2011年冬至手工黃酒

相關焦點

  • 今天的紹興有點「醉」!紹興黃酒立冬開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史春波11月8日,立冬時節,第25屆紹興黃酒節暨「一帶一路」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開幕式在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啟幕。立冬開釀,是酒都紹興的神聖時刻。這一天,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紹興酒企業都會舉辦祭酒神儀式,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釀出醇香的老酒。紹興的風土獨特,特別適合釀製出好酒。
  • 紹興舉行"開釀大典" 14家紹興黃酒企業代表共祝"冬釀"開啟
    中國黃酒博物館廣場酒香氤氳,嘉賓雲集,第23屆中國紹興黃酒節之開釀典禮舉行,中國酒業協會黃酒分會理事長、紹興市黃酒行業協會會長傅建偉率14家紹興黃酒企業代表,舉行莊嚴的開釀祭酒神儀式。紹興市政府領導宣布2017紹興黃酒開釀。紹興酒冬釀序幕,就此拉開。
  • 黃酒手工冬釀拉開序幕
    塔牌2019年開釀節暨「酒與文化創意」現代文人雅集今日在鑑湖江畔舉行11月8日立冬時節,上午,塔牌2019年開釀節暨酒與文化創意現代文人雅集」慶典活動在鑑湖江畔舉行,意味著一年一度的黃酒手工冬釀拉開序幕。
  • 黃酒冬釀正酣,能喝一斤白酒的壯漢,喝3瓶黃酒就倒下
    12月1日,江南水鄉紹興一家黃酒產業園區釀酒車間內,工人將蒸煮好的米飯抬出車間,傾倒在竹簟上進行攤冷。立冬前後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節氣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最適合做黃酒,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
  • 第24屆紹興黃酒節暨首屆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開幕
    開幕式上,紹興黃酒集團董事長錢肖華攜會稽山、塔牌、即墨黃酒、沙洲優黃、寧波阿拉老酒等6家中國黃酒企業,代表全國黃酒產業聯合發布《紹興宣言》——致力傳承創新,提升黃酒品質;致力市場開拓,啟航一帶一路;致力行業擔當,彰顯社會責任;致力健康養生,共享美好生活。
  • 女酒神
    立冬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確保發酵順利進行,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最適合做黃酒,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整個冬天,酒坊裡始終瀰漫著糯米飯和酒麴的芳香氣息,釀酒師傅忙碌、並快樂著。
  • 浙江老字號紹興酒「立冬」節氣開啟傳統「冬釀」
    杭州網 記者 李建剛 通訊員 李彬每年立冬,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開始釀黃酒到來年立春,紹興人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在這天,紹興民間祭祀「酒神」,祈求福祉,並逐步演變成紹興一種酒俗風情。
  • 黃酒成就了紹興,還是紹興成就了黃酒?14天後,用一汪琥珀辭深秋!
    引《越語》裡的話來說,「得益於富含礦物質的鑑湖水,紹興釀出了堪稱國釀、天下獨絕的紹興黃酒,成為中國黃酒的故鄉。城因酒而聲望倍增,酒以城而聞名遐邇。藏汙納垢之地,產生不了黃酒;山河破碎之處,產生不了黃酒。只有像會稽山、鑑湖水這樣的好山好水,才能孕育出東方美酒之冠黃酒。」
  • 中華國釀數黃酒
    黃酒是國酒,但還可以再改一個字,把「酒」字改成「釀」字。茅臺稱為國酒,黃酒與白酒有所不同,白酒是蒸餾的,黃酒是釀製的。如果把紹興黃酒稱之為中華國釀,那就可以充分體現黃酒的本質特徵。2008年9月19日,香港陽光衛視來紹興拍攝中國第一部以黃酒為題材的高清電影《水客》。
  • 酒中獨步—陳年紹興手工黃酒專場
    並對紹興酒的品質作了「味甘、色清、氣香、力醇之上品唯陳紹興酒為第一」的概括。這說明紹興酒的「色、香、味、格」四個方面已在酒類中獨領風騷, 清朝時便被評為全國十大名產之一。在1910年的南洋勸業會、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牌和優等獎狀。1952年、1963年,紹興加飯酒分別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一,1979年加飯酒又獲「國家名酒」稱號,「古越龍山」為中國馳名商標。
  • 造酒時節 紹興柯橋釀黃酒「戶戶釀酒滿城香」
    據說,冬天釀造黃酒,發酵最慢,時間最長,獲得的黃酒品質也最醇美。  1月8日,濛濛細雨已經下了好一陣子,甩不盡的水滴訴說著冬日裡的寒意。而酒廠內時不時地冒出一團團熱氣,在空氣中飄散出一股子糯米飯的香味。  「紹興有句老話:兒子要親生,老酒要冬釀。現在正是冬釀最忙碌的日子,你們算是來對了。」站在酒廠門口的是塔牌釀造廠廠長陳洪浩。
  • 日本人稱黃酒為「紹興酒」 當做保健用酒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中國的很多種酒都出口到日本,但最討日本人喜歡的是黃酒。在日本,黃酒經常被稱為紹興酒。日本人是愛每天小酌一杯的民族,但常喝的酒度數都不高,一般不超過20度,基本上是米酒和果子酒兩大類,而紹興酒只有14度左右,加上芳香宜人,日本男女都很喜歡。很多日本人能說出黃酒的名字:花雕、女兒紅等。
  • 跟著「酒頭腦」釀黃酒
    直到今天,紹興鹹亨酒店的大堂內,依舊掛著一塊「孔乙己欠十九錢」的牌子,撩撥過往遊客抿兩口黃酒的衝動。  在浙江,黃酒是古老的,也是鮮活的。融合、創新、跨界、「網際網路+」……從產品升級到業態更新,浙江的黃酒產業正變得「年輕」起來。造酒時節,我們來到「戶戶釀酒滿城香」的紹興柯橋,走進一直堅持手工釀造的「塔牌黃酒」。
  • 封藏了10年的紹興黃酒,喝嗎?
    冬天釀製的黃酒,被稱為「冬釀」,是紹興黃酒中的上品。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款「澄懷」冬釀,來自始創於1744年的紹興老酒廠。傳統的紹興釀酒工藝,按季節的變化進行。不到時間不釀酒,不到時間不開壇,是紹興人的約定俗成。夏做酒藥、秋制麥曲、冬釀新酒、春分封壇,等待十年的時間,才能釀出這一壇好酒。
  • 2020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在浙江紹興開幕
    作為商務部批准的全國唯一單酒種國際性展會,「國際範、國潮風、紹興味」是今年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的主旋律,將貫穿在開幕式、產業博覽會、2020中華國釀紹興論壇、2020中國黃酒「T7峰會」、首屆全國黃酒品酒師大賽暨2020屆黃酒國家級評委換屆考評選拔賽、2020紹興黃酒嘉年華、紹興市首屆酒文化藏品暨原酒競賣會等7項配套活動中。
  • 紹興黃酒:勾兌與酒齡坊單
    紹興酒的酒齡計算不是隨便確定的,而且瓶酒銷售包裝上転注的酒齡和壇酒酒齡(實際貯存年份)又有一定差異。一般情況下,作為基酒的壇裝酒不標註「 x 年陳」,只在壇口包裝內放一張"坊單」,上面有該壇酒 的生產日期。由生產日期即可推算出酒的實陳貯存年份。
  • 紹興振興黃酒產業 擦亮「中國黃酒之都」金名片
    今天上午,由中國酒業協會、紹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暨第26屆紹興黃酒節」在紹興市奧體中心會展館舉行。圖說:2020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暨第26屆紹興黃酒節今舉行。本屆中國國際黃酒產業博覽會不僅有黃酒的頭部企業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張家港沙洲優黃、塔牌、女兒紅等參加,還有全國其它地方特色的黃酒企業參加。如來自福建紅麯酒、河南南陽、湖北房縣等各地黃酒產區的企業,而紹興黃酒的地標企業更是紛紛到場參展。開幕式上發布「紅點設計·紹興黃酒設計共創計劃」成果,紹興酒、曲水流觴、花雕新語、庫藏年輪等產品成為「今日之新」。
  • 黃酒冬釀開始了「老酒」原來是這樣釀出來的
    酒酒罈用田泥封口,壇內的黃酒仍可以「呼吸」「兒子要親生,老酒要冬釀。」這是紹興人的一句土話。紹興人習慣把黃酒叫做「老酒」,每年的立冬到來年的立春,是紹興黃酒進行傳統「冬釀」的時候。汲取門前鑑湖水,釀得紹酒萬裡香,紹興人的釀酒之水取自鑑湖,浸米、蒸煮、淋飯都離不開這鑑湖水,用鑑湖水釀成的黃酒,酒色澄澈、酒香馥鬱、酒味甘醇。冬釀,就是冬天釀酒的意思。選在冬天釀酒,一來由於氣溫低,釀酒時雜菌無法生存;二來冬季鑑湖的水質特別清冽,釀得的黃酒品質更為上乘。
  • 金華火腿切膚痛紹興黃酒有隱憂
    紹興酒老大全國徵尋策劃公司欲用「新瓶」裝老酒之舉,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酒老大此舉意欲何為?在市場中各自為政的企業,將如何面對這場「行業秀」?難道「金華火腿」切膚之痛引來了紹興黃酒的隱憂?  黃酒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但只有黃酒源於中國,且惟中國獨有,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
  • 怎么喝紹興黃酒最地道?
    要體會地道的紹興酒風,只能去一些鄉鎮的老餐館,和當地人一起,看餐館老闆如何把燙壺放進熱水,然後倒出來,因為黃酒在錫制的燙壺中打了個滾,也許你會覺得這酒別有風味。一般人總介紹,要在黃酒中加些薑絲或話梅,再溫味道會更好,可是,國家級評酒師潘興祥告訴我們,只有香味不夠純正的黃酒,才需要那些外物來掩蓋酒本身的味道,「加話梅是臺灣人興起來的,是因為臺灣釀造的黃酒味道不夠醇厚的緣故」。最好的紹興黃酒講究的是微溫,最好是低於人的體溫,那樣,酸、甜、鮮和本身的香就能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