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過早的油條攤、挑著豆腐腦的扁擔、烘烤燒餅的大鐵桶……構成了兒時的小吃記憶,隨著城市衛生文明建設與都市人越加重視健康飲食,看起來「不上檔次」的早點小吃,正從城市的大街小巷逐漸流失。
取而代之的是,購物中心裡門頭高大、裝修別致、人氣高的「網紅級打卡聖地」。此時,吃一碗蘭州拉麵,都能有「星巴克」一般的享受。這些「升級版」的小吃店,不僅善用網際網路做營銷運營,緊抓顏控眼球,更在潛移默化間傳遞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引導人們去用心對待每一種食物,享受給一個用餐瞬間。
從路邊攤到購物中心的「白富美」
隆小寶:35元的米粉每月賣出23000碗
由三個餐飲小白創建於2015年的隆小寶,是一家地道的湖南邵陽米粉店。短短一年時間,隆小寶就走出湖南,進軍北京,據說在巔峰期,人均35元的米粉每月可賣出23000碗。
粉面是中國隨處可見的街頭小吃,大部分粉麵館都僅在口味上費盡工夫以贏得消費者。而隆小寶做到從食材、到料理、再到就餐環境等各個細節都充分提升品質,讓顧客在一個優良的環境下享受一碗純正的湖南米粉。
高顏值的門店設計是隆小寶成為網紅打卡的又一利器。隆小寶巨資聘請芝作室、NodYoung做設計,芝作室和NodYoung本身是圈內牛人,其設計能直接產生流量和宣傳效果。隆小寶的首店,曾被北美知名建築雜誌AZURE,評為全球前十的最美門店設計
桃源眷村:12元的豆漿、25元的燒餅
從2014年的上海泰州路首店開始,主打豆漿、油條、燒餅的桃園眷村餐廳不斷擴張,選址大都是購物中心、高端寫字樓,或者藏在社區邊上的新晉園區。
無印良品式性冷淡風格的裝修,12元一碗豆漿、25元一個燒餅的高定價,不到200平的面積,一天可以翻臺15次桌,讓其成為早餐店中的另類,自開店以來話題不斷,爆刷朋友圈。
西少爺:總融資1.4億元的肉夾饃
2014年4月8日,西少爺第一家店在宇宙中心五道口開業,該餐飲品牌初創團隊分別來自全球著名網際網路公司百度Baidu、騰訊Tencen,所以這團隊尤其擅長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做餐飲品牌。因其創始人孟兵的一篇自述《我為什麼要辭職去賣肉夾饃》引爆網絡,從此被貼上網際網路餐飲品牌的標籤,成為各大媒體頭條。
從清華西門外一個10平米的小木屋起家,三年時間發展成多家連鎖餐飲店,主要售賣肉夾饃,以及擀麵皮、小豆花、胡辣湯等具西北特色的快餐食品,店鋪面積100-200平方米,客單價30元,每月坪效在6000-8000之間。
又卷燒餅:開放加盟加速布局購物中心
10年前,土家掉渣餅推火全國,然後一兩年消聲覓跡,成為MBA經典案例,2015年,土家掉渣餅創始人攜手又卷燒餅捲土重來,在北京SOHO開業的又卷燒餅,因為潘石屹、王思聰等明星客人的光顧迅速走紅。2016年5月即完成1000萬天使輪融資。
2016年9月又卷燒餅開放加盟,吹響快速布局全國的衝鋒號。加盟店由又卷燒餅提供統一培訓、物料配送、店面選址與設計等服務。據又卷燒餅稱,一家門店可在兩個月內收回成本,武漢漢街又卷燒餅每天營業額近1.5萬,通過開放加盟模式,快速佔領全國購物中心,如今,又卷燒餅已經實現1年開出600家門店。
不只是米粉、肉夾饃、燒餅這些主食小吃越來越高端,冰糖葫蘆、豆花、麻辣燙等也走上了「品牌化」道路。雖然與購物中心大餐飲動輒上百的客單價,這些小吃價格還有很大差距,但與它們在街邊店的定價相比,仍有數倍溢價。
街頭小吃緣何傍上購物中心?
開一家店,不論大小,經營成功的三個重要因素正如李嘉誠先生所言:選址,選址,還是選址。無論是何種業態或品牌,在選址大多出於以下三點考量:
1、人流量考量
小吃店選址最看重的是人流量。在選擇一家商場時,除了統計商場自身的人流量外,還得對周邊進行綜合考量,人群高度聚集的寫字樓或者高校更佳。
2、成本考量
將傳統小吃開進商場,顧慮最多的是房租成本。商場裡的固定店鋪成本高,於是選擇了另一個方向,租下商場裡面積合適的中檔鋪位,租金相對實惠些,人流量、客流量卻依舊有保證。
3、環境考量
舒適的商場環境為小吃店在身價上做了「增量」。基於商場的定位與環境,根據消費人群對產品進行改良、包裝,能容易吸引具有購買力的顧客,也能賣出更高的價錢。以一碗牛肉粉為例,街邊售價12元,到了購物中心搖身一變翻了數倍,有效緩解了房租成本。
小吃這麼貴,為何還有人為它買單?
商家本逐利,將小吃店搬到購物中心,既能擺脫曾經街邊店的落魄形象,又能賣出高價,何樂不為,而消費者明知其溢價高、隨處可見,為何還願意為它掏腰包?究其原因,就不得不提所有商業從業人員都知道的「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有閒錢與精力花費在自己喜愛的事物與追風上。這些事物普遍具備高顏值、高話題,如果還能講出一段勵志青春的故事就更好了。或許產品本身沒有發生改變,但它所處的消費環境、消費階層、寄予的情感屬性拔高了其身價,成為小吃裡的「白富美」。通過觀察購物中心裡崛起的小吃品牌,可以發現它們基本上都是「網紅店」,需要排隊才能購買,他們的運營團隊還尤其擅長利用網際網路快速傳播,爆款營銷。
利用了「人無我有」的炫耀心理和「人有我無」的攀比心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加之,網紅小吃與其他大牌網紅相比,支付成本低得多,消費者購買起來就不會對價格太敏感。
現在,單一品類已經很難適應消費者求新求變的消費特徵,小吃品牌們需要發展多元化產品,從營銷本質上做到「與消費者同時求變」,專注新品、新口味的開發,從口味到感受都能體現「不單調」,保持一定的市場佔有率,這樣才是最理想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