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尖銳反擊!

「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聯合國安理會2014年通過決議,授權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及其執行夥伴可跨越邊界線和衝突線,為敘利亞人民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今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的2533號決議,決定將巴卜海瓦跨境點授權延期12個月至2021年7月10日。但「德國之聲」宣稱,人道救援最初可以經過四個邊境口岸抵達敘利亞,「在俄羅斯的壓力下,四個口岸減少為兩個。今年7月,俄羅斯要求將運輸口岸進一步限制為一處。」

當地時間16日,德國代表霍伊斯根藉此對俄中發起攻擊。

據《世界報》報導,霍伊斯根當天在安理會視頻會議上聲稱,俄中指責救援物資無法運達敘利亞的說法「十分冷酷無情」。他敦促莫斯科和北京重新考慮其立場允許開放更多跨境運輸口岸,並批評聯合國安理會「放棄」了敘利亞民眾。

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

此外,霍伊斯根還宣稱,俄羅斯不僅在敘利亞內戰中支持阿薩德,而且加劇了民眾的「痛苦與死亡」。

「德國之聲」還提到,就在同一天,德國外長馬斯在非常任理事國兩年任期結束之際作總結時也發表類似抹黑論調稱,「過去兩年困難的時刻之一是俄中幾乎阻礙了對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援助。」

針對這番無理指責,俄中常駐聯合國代表反擊了。

據《每日鏡報》報導,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德米特裡·波利揚斯基當時反擊德國說,如果安理會放棄了敘利亞民眾,責任在於德國和西方的「虛偽行為」。他還對霍伊斯根說:「我們不會想你的。」報導提到,德國今年年底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

報導還稱,中國常駐聯合國代理副代表姚紹俊則批評說,「德國在安理會的表現不符合世界以及安理會的期待。」他還說,德國通往常任理事國的道路「將會是困難的」。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俄中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德國爭取常任理事國的努力要泡湯
    環球時報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的報導稱,俄中兩國與德國在安理會發生激烈「交鋒」。當地時間16日,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激烈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德國的無理指責,俄中兩國代表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
  • 中俄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中國代表:德國所作所為想入常很難
    綜合多家德國媒體近日集中發布的報導稱,德國作為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已經接近期滿,為期兩年的時間讓德國在安理會上「出盡了風頭」,特別是在有關中東問題上德國極為活躍,尤其是集中在有關對敘利亞人道援助的問題上,德國甚至要比美國更加主動。
  • 安理會上激烈交鋒,美大言不慚宣揚功績,俄一句懟的對方啞口無言
    據國內媒體11月17日報導,近日,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各國針對目前的敘利亞局勢展開了討論,期間美國方面就大言不慚地表示,目前敘利亞百分之九十的石油資源都集中在了幼發拉底河東岸,但由於缺少有效的保護,為了防止敘利亞油田落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之手,美軍選擇駐守在 敘利亞東部的油田處,是為了保護石油,因為極端組織需要利用石油來獲取資金武裝自己,美稱此次選擇在敘油田附近駐軍
  • 安理會發生激烈爭吵,中俄與德國現場交鋒,中國兩次投下否決票
    在12月16日的安理會視頻會議上,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批評中國和俄羅斯阻礙聯合國安理會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中俄兩國代表猛烈攻擊,三方在現場發生激烈對抗。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說,中國和俄羅斯阻礙了聯合國的援助,導致敘利亞人民未能在相應時間得到聯合國的人道主義援助,稱中俄對相關工作的看法「過於冷淡無情」。在敘利亞內戰中,俄羅斯不僅支持其總統阿薩德,而且加劇了敘利亞人民的「苦難和死亡」。據霍斯根說,聯合國的人道主義援助可以通過四個過境點到達目的地。
  • 安理會爆發激烈爭吵!德代表替白宮率先發難後,中俄回復令其傻眼
    近日,中俄兩國與德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爆發了一次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2月17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方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
  • 安理會上,德國和中俄激烈「交鋒」!中方:貴國想入常將會很困難
    環球網消息,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等媒體報導,在德國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突然對中俄發難,稱中國和俄羅斯阻礙別國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幫助,拋棄了敘利亞民眾。
  • 俄烏刻赤海峽起摩擦各執一詞 俄烏代表聯合國交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當地時間26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俄羅斯和烏克蘭軍艦在刻赤海峽附近發生對峙一事,召開緊急會議。會議上,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圍繞此次事件繼續各執一詞、展開激烈交鋒。在當天的會議上,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 波利揚斯基 表示,25日事發當天,烏克蘭海軍3艘船隻非法穿越了俄羅斯海上邊界。對於俄羅斯邊防局艦隻的提醒,烏方船隻並沒有理睬。波利揚斯基指出,烏方船隻的行為是對俄羅斯主權的侵犯。
  • 澳大利亞散發安理會決議草案 俄代表團不願置評
    強行表決或遭反對路透社以不願公開姓名的聯合國外交官為消息源獨家報導,澳大利亞19日晚向安理會其他成員散發決議草案,預計安理會最早21日進行表決。澳大利亞起草的決議草案延續安理會18日聲明的措辭,呼籲根據國際民航準則對馬航空難進行「全面、徹底、獨立」的國際調查,並追究相關責任者。
  • 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投票表決,中美俄英全投了棄權票
    一般來說,由於安理會是聯合國所有機構中唯一具有採取軍事行動的地方,尤其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因為五常國家具有的特殊能力,致使其可以左右整合決議的內容。所以一直以來,五常之間的決定都備受關注。但在近期卻有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在聯合國安理會進行的投票表決中,中美俄英竟然罕見地一致投了棄權票,這究竟發生了什麼?據人民網報導,聯合國安理會10日舉行公開會,以11票贊成、0票反對和4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德國和比利時提出的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問題決議。
  • 安理會上,中美代表就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問題正面交鋒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在19日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敘利亞人道問題的視頻會議上,中美兩國代表正面交鋒。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Kelly Craft)稱中國應允許聯合國增設向敘利亞提供跨境人道主義援助的過境點,以「證明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的全球領導力」。
  • 俄烏刻赤海峽起摩擦 川普表態:不喜歡
    針對俄烏在刻赤海峽發生摩擦,美國總統川普26日在華盛頓表示,當前的事態發展讓他不開心。川普表示,希望這件事能被理順、解決,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川普稱,美國知道歐洲國家也積極的處理這場危機,美國也將予以支持。
  • 俄中在安理會聯手反擊德國:援助通道不能增加,不然敘利亞會更亂
    據《環球時報》12月18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竟然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稱兩國「阻礙了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中俄聯手進行了反擊,稱敘利亞不能再增加援助通道,不然局勢只會更亂,因為這些通道不但沒達到援助難民的目的,反而成了西方援助叛軍的絕佳路線。
  • 俄駐聯合國代表怒懟英代表:看我的眼睛,再侮辱俄羅斯試試!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12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又一次否決了美英法提出的敘利亞化武問題決議草案,這種對抗過去發生多次,並不讓人意外。真正令人驚訝的是雙方在會場上的言辭衝突:英國代表「呵斥」俄羅斯,俄代表則放出狠話——「再敢侮辱俄羅斯試試!」
  • 德國代表將離開安理會 耿爽:希望沒有你能更好
    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舉行視頻公開會。德國常駐代表霍伊斯根在發言中就所謂康明凱案發表評論,妄稱康明凱在中國受到不公正待遇,中方應儘快將其釋放。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大使當場要求再次發言,對霍予以批駁。
  • 美國被孤立向安理會求救,俄土德法四國在敘利亞組團群玩模式
    文/楊斌國俄羅斯衛星網16日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表示,美國認為,計劃在土耳其召開的俄羅斯、土耳其、法國和德國四方峰會不能代替聯合國主導的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日內瓦進程無可取代。我們認為,日內瓦進程是政治解決敘利亞衝突的唯一可行途徑。」
  • 被德國代表詆毀污衊,中方在安理會上表態:德國別指望「入常」了
    據外媒報導,日前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出現了罕見一幕,中俄與德國代表針鋒相對,中方代表甚至表達出德國別指望「入常」了這樣的態度。中方認為,德國在安理會的表現不符合世界和安理會的期待。一般來說,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表現很少如此激動,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德國在安理會攻擊中國,與日本勾結欲攪局南海,中方:入常將困難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德國此前一向對這種事情興趣不大,所以背後很可能是有人在教唆。果不其然,僅過了幾天幕後黑手就浮出了水面,而且還是我們的老熟人。德國之聲在20日報導稱,向德國方面表示支持他們派軍艦到印太地區來的,正是日本的新任防務大臣岸信夫。
  • 中國又一次行使否決權,對安理會第5次投票通過的議案,中方棄權
    安理會投票通過關於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授權的提議 報導稱,在此次談判中,與會各方經過數天談判和安理會4次投票表決失敗後,終於在美國時間11日下午,以12票支持、3票棄權的結果,通過在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授權方面,德國、比利時提出的「妥協」草案。
  • 波羅的海上空爆發交鋒,北約戰機闖入攻擊陣位,俄:別逼我們動手
    即使疫情在西方肆虐,但是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軍事博弈依然很激烈。據比利時新聞報導稱,執行「波羅的海空中警戒任務」的比利時空軍F-16戰機,攔截了在此區域演習的俄軍戰機部隊。可以說,最近波羅的海區域上空頻繁爆發危險交鋒,美國主導的北約在此地與俄羅斯展開了激烈的爭鬥。在F-16闖入俄軍演後不久,北約成員國在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展開了「拉姆施泰因聯合20-1」的軍演,導致局勢一度變得非常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