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上,中美代表就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問題正面交鋒

2020-12-1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在19日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敘利亞人道問題的視頻會議上,中美兩國代表正面交鋒。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Kelly Craft)稱中國應允許聯合國增設向敘利亞提供跨境人道主義援助的過境點,以「證明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的全球領導力」。

我代表張軍馬上予以回擊,稱「中國敦促美國別再玩政治遊戲,把精力集中到拯救生命上。」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張軍表示中國敦促美國「停止指責和尋找替罪羊的做法,積極參與安理會正在進行的關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磋商和談判。」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資料圖,視頻截圖)

新華社援引張軍代表的話稱,中國密切關注敘利亞人道局勢,對新冠疫情可能進一步惡化人道局勢表示擔憂。中方敦促各方增進互信,共同維護敘利亞人民的福祉。

張軍說,敘利亞政府擔負改善敘人道局勢的主要責任,包括防控新冠疫情,其作用無法替代。敘利亞政府已採取措施提高公眾對新冠病毒的認識,減少社區傳播的風險,這些努力應該得到認可。中方鼓勵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幫助加強敘利亞應對疫情能力。中方已向敘利亞提供抗疫醫療物資,將繼續提供幫助。

中方認為,成立跨境機制是應急性的臨時舉措,在任何情況下,敘主權和領土完整都必須得到尊重。有關各方應加強政治對話,掃除向敘利亞西北部、東北部進行人道救援行動的準入障礙。

張軍呼籲立即取消單邊制裁。他說,單邊制裁不僅阻礙醫療用品供應,更破壞了一個國家調動資源、發展經濟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沒有任何合法性可言。中方要求在今後有關報告中增加對制裁的人道影響的分析。

安理會會場 圖片來源:聯合國

針對敘利亞的跨境人道主義援助機制是什麼?

聯合國網站信息顯示,2014年安理會通過第2165號決議,授權敘利亞與土耳其邊界的兩個過境點,以及和約旦、伊拉克邊境的一個過境點,向敘利亞運送援助物資。之後這一授權每年一次得到延長,為期一年。

2020年1月,根據俄羅斯方面的意見,安理會放棄了敘利亞同約旦、伊拉克邊境的過境點,保留同土耳其邊境的過境點,授權期6個月,將於6月10日到期。

但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都在要求重開伊拉克過境點。去年12月,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表示,「敘利亞有超過400萬百姓需要跨境援助,並且有大量救援物資通過敘伊跨境點運送。」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裡·涅邊賈則回應稱,依靠該機制的敘利亞人數量不是400萬而是100萬,而且當地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原先通過伊拉克過境點得到援助的地區,敘利亞正在從內部向當地提供援助;而且安理會通過的任何決議都應明確規定,必須在受援國和東道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中國代表張軍表態稱,關於設立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機制,中方始終持保留態度。中方認為,敘利亞政府對改善敘人道局勢負有首要責任,應首先考慮從敘利亞境內提供人道援助。跨境人道救援是在特定形勢下採取的特殊救援方式,應結合地面形勢發展及時進行評估,這種救援方式最終是要做出調整的。

針對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此前指責中俄反對增設援助點帶來「災難性」後果,張軍回應說,中方堅決拒絕美國等國家對中國投票立場的無端指責,中方的關切完全合理、合法。當前敘利亞的局面恰恰是有些國家的錯誤行動所致,真正應該反思的正是這些國家。這些國家對俄羅斯草案的反對票再次說明,他們的關心是偽善的,所奉行的是典型的雙重標準,是將人道問題政治化的具體體現。

聯合國援敘物資 圖片來源:聯合國

就中俄的反對理由,西北大學敘利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晉也曾在《光明日報》上刊文指出,儘管跨境人道救援機制由聯合國監督執行,但各式各樣的非政府組織,尤其是與西方國家關係密切的非政府團體參與到了人道主義救助當中。這些組織大多同情和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政治軍事團體,導致國際社會的救助物資被集中送到了那些團體手中,絕大多數敘利亞政府控制下的普通民眾則難以獲得急需的人道主義援助,使得跨境人道救援機製成為西方世界幹涉敘利亞的重要途徑。

其次,一些敵視敘利亞政府的國家,如美國、歐洲國家和土耳其,通過跨境人道救援機制,將一些武器裝備夾雜在人道主義救援物資裡,一起送到了敘利亞反政府軍事團體手中,使得跨境人道救援機製成為一些反政府團體的「武器運輸通道」。另一方面,控制救助機制口岸的國家,如土耳其和約旦,由於敵視敘利亞政府,也以「人道主義救助」名義向敘利亞邊境地區的反對派軍事團體輸送軍火和物資。這些做法不僅加劇了敘利亞國內的緊張局勢,甚至還進一步加劇了敘利亞民眾的人道主義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國安理會在今年5月曾就呼籲世界各國在疫情期間停火的一份草案進行投票,由於美國投下了反對票,決議未能通過。但美國國務院官員聲稱,是中國「阻止協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中俄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中國代表:德國所作所為想入常很難
    綜合多家德國媒體近日集中發布的報導稱,德國作為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已經接近期滿,為期兩年的時間讓德國在安理會上「出盡了風頭」,特別是在有關中東問題上德國極為活躍,尤其是集中在有關對敘利亞人道援助的問題上,德國甚至要比美國更加主動。
  • 中國代表在安理會通過關於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措施延期決議後作...
    新華社聯合國12月19日電在  聯合國安理會19日表決通過關於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措施延期決議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吳海濤作了解釋性發言。  吳海濤說,中方對當前敘利亞人道局勢深表關切,高度重視緩解敘利亞人道局勢的努力。敘利亞整體安全形勢好轉,為進行人道救援行動創造了良好條件。
  • 「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
    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尖銳反擊!「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 安理會通過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決議
    新華社聯合國7月12日電聯合國安理會11日通過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的2533號決議,決定將巴卜海瓦跨境點授權延期12個月至2021年7月10日。中國、俄羅斯、多米尼加在對決議草案的表決中投了棄權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作了解釋性發言。
  • 美軍在敘利亞投下燃燒彈!成片麥田被燒毀,中美代表正面交鋒
    據敘利亞媒體報導,近日美國派出一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點燃了敘利亞的麥田。當地居民一年的勞動成果,在美軍的野蠻破壞下瞬間化為烏有。而美軍在敘利亞的無恥行動不止於此,繼軍機故意放火燒糧之後,美軍又開始在敘利亞北部劫持當地居民。
  • 中俄否決了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決議草案 外交部:鼓勵相關...
    【環球網綜合報導】2020年7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塔斯社記者提問:昨天,俄羅斯和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德國、比利時提出的的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決議草案。中方有何評論?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已在安理會解釋性發言中全面闡述了中方立場。趙立堅稱,中方一貫高度重視敘利亞人道局勢,多年來在力所能及基礎上為敘利亞提供大量人道救援。同時,中方一貫認為,對敘利亞人道救援應充分尊重敘利亞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充分聽取敘利亞政府意見。中方鼓勵相關各方努力推進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對跨境人道救援機製作出相應調整。
  • 安理會爆發激烈爭吵!德代表替白宮率先發難後,中俄回復令其傻眼
    近日,中俄兩國與德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爆發了一次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2月17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方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
  • 中國又一次行使否決權,對安理會第5次投票通過的議案,中方棄權
    安理會投票通過關於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授權的提議 報導稱,在此次談判中,與會各方經過數天談判和安理會4次投票表決失敗後,終於在美國時間11日下午,以12票支持、3票棄權的結果,通過在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授權方面,德國、比利時提出的「妥協」草案。
  • 被德國代表詆毀污衊,中方在安理會上表態:德國別指望「入常」了
    據外媒報導,日前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出現了罕見一幕,中俄與德國代表針鋒相對,中方代表甚至表達出德國別指望「入常」了這樣的態度。中方認為,德國在安理會的表現不符合世界和安理會的期待。一般來說,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表現很少如此激動,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安理會發生激烈爭吵,中俄與德國現場交鋒,中國兩次投下否決票
    在12月16日的安理會視頻會議上,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批評中國和俄羅斯阻礙聯合國安理會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中俄兩國代表猛烈攻擊,三方在現場發生激烈對抗。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說,中國和俄羅斯阻礙了聯合國的援助,導致敘利亞人民未能在相應時間得到聯合國的人道主義援助,稱中俄對相關工作的看法「過於冷淡無情」。在敘利亞內戰中,俄羅斯不僅支持其總統阿薩德,而且加劇了敘利亞人民的「苦難和死亡」。據霍斯根說,聯合國的人道主義援助可以通過四個過境點到達目的地。
  • 俄中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德國爭取常任理事國的努力要泡湯
    環球時報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的報導稱,俄中兩國與德國在安理會發生激烈「交鋒」。當地時間16日,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激烈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德國的無理指責,俄中兩國代表毫不猶豫地懟了回去。
  • 在安理會上無端攻擊中俄,中方代表狠批德國:別指望「入常」了
    據外媒報導,日前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出現了罕見一幕,中俄與德國代表針鋒相對,中方代表甚至表達出德國別指望「入常」了這樣的態度。中方認為,德國在安理會的表現不符合世界和安理會的期待。一般來說,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表現很少如此激動,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 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投票表決,中美俄英全投了棄權票
    一般來說,由於安理會是聯合國所有機構中唯一具有採取軍事行動的地方,尤其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因為五常國家具有的特殊能力,致使其可以左右整合決議的內容。所以一直以來,五常之間的決定都備受關注。但在近期卻有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在聯合國安理會進行的投票表決中,中美俄英竟然罕見地一致投了棄權票,這究竟發生了什麼?據人民網報導,聯合國安理會10日舉行公開會,以11票贊成、0票反對和4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德國和比利時提出的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問題決議。
  • 中國代表:對敘利亞西北部恐怖組織應堅決予以打擊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聯合國2月6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6日就敘利亞西北部局勢表示,對該地域被列名的恐怖組織,應根據安理會決議和國際法,統一標準,堅決予以打擊。吳海濤當天在安理會敘利亞西北部局勢問題公開會上說,敘利亞西北部局勢複雜,既是安全問題,也是人道問題,根源在於恐怖主義勢力控制伊德利卜地區。在打擊恐怖組織過程中收繳的武器,應對其來源進行調查,切斷向恐怖組織供應武器的渠道。對於外國恐怖作戰分子,應建立人員資料庫,採取措施避免他們逃竄至其他國家和地區繼續作亂。
  • 安理會上,德國和中俄激烈「交鋒」!中方:貴國想入常將會很困難
    德國在聯合國對中俄發難由於敘利亞局勢混亂,此前聯合國安理會曾通過相關決議,授權人道主義機構對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在提供救援過程中,可以跨越邊境線和衝突線,今年又將這一決議延期。按道理說,這也是在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但德國代表認為,原本聯合國的救援物資可以經過4個入境口岸到達敘利亞,可在俄羅斯的介入下,可通過的邊境口岸變成了2個,今年7月份俄羅斯又關了1處。對於中國的不滿則是,此前西方國家想通過安理會插手敘利亞內部問題,但均遭到了中國和俄羅斯的反對,為此就給中俄扣上了「反人道主義」的帽子。
  • ...聯合國安理會禁止俄羅斯通過外交途徑向敘利亞運送援助物資。
    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人士稱,聯合國安理會禁止俄羅斯通過外交途徑向敘利亞運送援助物資。文/爾東琛2020-07-09 06:34:55來源:FX168 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人士稱,聯合國安理會禁止俄羅斯通過外交途徑向敘利亞運送援助物資
  • 美聯合13國安理會投票,遭中俄兩國一票否決
    據環球網報導,隨著敘利亞局勢的發展越來越傾向於敘政府軍,北約國家德國和比利時就打算借人道救援搞事情,提出延長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的提案。美國甚至聯合13個國家在安理會投票,不過遭到了中俄兩國一票否決。
  • 外交部就中國稀土出口、敘利亞問題、中美關係等答問
    問:敘利亞問題「行動小組」外長會議將於30日在日內瓦舉行。中方是否將派員與會?對此會有何期待?中方是否認為伊朗應受邀與會?答:中方已收到與會邀請,將積極考慮與會。中方希望會議的召開有助於凝聚國際共識,支持安南特使斡旋,推動敘利亞問題有關各方切實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和安南「六點建議」,為緩和當前緊張局勢、啟動政治對話創造條件。中方認為,敘問題的妥善解決離不開地區國家、特別是對敘有關各方有影響力的國家的參與和支持。
  • 俄中在安理會聯手反擊德國:援助通道不能增加,不然敘利亞會更亂
    於是,西方國家打著「救助難民」的號,開通了通往敘利亞的救助通道,但往往最後的結果是,援助物資難民沒有拿到手,卻都送到了叛軍手裡,而且,不僅僅是生活物資,還包括武器裝備。所以,西方所謂的「救助難民」,實際上是掛羊頭賣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