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理會通過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決議
新華社聯合國7月12日電聯合國安理會11日通過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的2533號決議,決定將巴卜海瓦跨境點授權延期12個月至2021年7月10日。中國、俄羅斯、多米尼加在對決議草案的表決中投了棄權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作了解釋性發言。
-
中俄否決了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決議草案 外交部:鼓勵相關...
【環球網綜合報導】2020年7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塔斯社記者提問:昨天,俄羅斯和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德國、比利時提出的的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決議草案。中方有何評論?趙立堅回應道,中國和俄羅斯對有關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已在安理會解釋性發言中全面闡述了中方立場。趙立堅稱,中方一貫高度重視敘利亞人道局勢,多年來在力所能及基礎上為敘利亞提供大量人道救援。同時,中方一貫認為,對敘利亞人道救援應充分尊重敘利亞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充分聽取敘利亞政府意見。
-
安理會上,中美代表就敘利亞跨境人道援助問題正面交鋒
【文/觀察者網 李煥宇】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在19日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敘利亞人道問題的視頻會議上,中美兩國代表正面交鋒。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凱莉·克拉夫特(Kelly Craft)稱中國應允許聯合國增設向敘利亞提供跨境人道主義援助的過境點,以「證明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方面的全球領導力」。
-
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
【環球網報導】「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
中國又一次行使否決權,對安理會第5次投票通過的議案,中方棄權
觀察者網7月13日消息,近日聯合國召開大會,討論是否有必要對敘利亞實施的跨境人道主義援助協議進行延期,德國、比利時提交草案後,中國和俄羅斯都行使了作為常任理事國擁有的否決權。
-
中俄在安理會與德國激烈交鋒,中國代表:德國所作所為想入常很難
也正是因為如此,德國和中俄兩國也多次出現激烈交鋒,在最近一次安理會上,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毫無根據地點名批評中俄,稱中俄已經成為了「妨礙向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的最大障礙,對於德國代表這種無理髮言,我國常駐聯合國代理副代表當場駁斥,稱德國的所作所為與安理會的期望背道而馳,德國想要進入常任理事國將會變得非常困難。
-
「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
安理會上,德國代表借敘利亞人道主義援助發起無理指責,俄中代表尖銳反擊!「俄中與德國在安理會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7日報導,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當地時間16日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國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對此,俄中代表作出尖銳抨擊。
-
安理會爆發激烈爭吵!德代表替白宮率先發難後,中俄回復令其傻眼
近日,中俄兩國與德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爆發了一次激烈「交鋒」!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12月17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無理批評俄羅斯和中方阻礙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救援。
-
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投票表決,中美俄英全投了棄權票
一般來說,由於安理會是聯合國所有機構中唯一具有採取軍事行動的地方,尤其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因為五常國家具有的特殊能力,致使其可以左右整合決議的內容。所以一直以來,五常之間的決定都備受關注。但在近期卻有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在聯合國安理會進行的投票表決中,中美俄英竟然罕見地一致投了棄權票,這究竟發生了什麼?據人民網報導,聯合國安理會10日舉行公開會,以11票贊成、0票反對和4票棄權,表決通過了德國和比利時提出的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延期問題決議。
-
中國代表:對敘利亞西北部恐怖組織應堅決予以打擊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聯合國2月6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6日就敘利亞西北部局勢表示,對該地域被列名的恐怖組織,應根據安理會決議和國際法,統一標準,堅決予以打擊。吳海濤當天在安理會敘利亞西北部局勢問題公開會上說,敘利亞西北部局勢複雜,既是安全問題,也是人道問題,根源在於恐怖主義勢力控制伊德利卜地區。在打擊恐怖組織過程中收繳的武器,應對其來源進行調查,切斷向恐怖組織供應武器的渠道。對於外國恐怖作戰分子,應建立人員資料庫,採取措施避免他們逃竄至其他國家和地區繼續作亂。
-
安理會發生激烈爭吵,中俄與德國現場交鋒,中國兩次投下否決票
在12月16日的安理會視頻會議上,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批評中國和俄羅斯阻礙聯合國安理會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中俄兩國代表猛烈攻擊,三方在現場發生激烈對抗。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駐聯合國大使霍伊斯根說,中國和俄羅斯阻礙了聯合國的援助,導致敘利亞人民未能在相應時間得到聯合國的人道主義援助,稱中俄對相關工作的看法「過於冷淡無情」。在敘利亞內戰中,俄羅斯不僅支持其總統阿薩德,而且加劇了敘利亞人民的「苦難和死亡」。據霍斯根說,聯合國的人道主義援助可以通過四個過境點到達目的地。
-
[視頻]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達爾富爾問題新決議
]>> CCTV.com消息(中國新聞):7月31號,在中國擔任7月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的最後一天,中國成功敦促安理會通過新決議,使達爾富爾問題的解決向前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聯合國安理會7月輪值主席、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在決議通過後表示,維和部署僅為解決達爾富爾地區問題的一方面,要解決達爾富爾問題,必須實施「雙軌戰略」,加速推進政治進程。
-
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行使的一票否決權
蘇聯解體後,美國更是行使否決權最為頻繁的國家,中國的行使次數最少。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任何實質性的決議草案都必須得到九票以上的贊成票(其中包括中國、俄羅斯、法國、英國、美國五個常任理事國的贊成票)才能通過。如果有任何一個常任理事國投了反對票,即使該決議草案得到九票以上的贊成,亦不能通過。
-
朝中社不點名批評中國 媒體:堅決執行安理會決議
對此《環球時報》24日認為,中國近日有關暫停進口朝鮮煤炭的措施讓朝鮮感到了痛,並激怒了它,但中國應堅持嚴格執行安理會決議的立場,不受平壤對此採取什麼反應的影響。 朝中社23日的文章中批評中國「肆無忌憚地採取非人道措施全面斷絕了涉及民生的(與朝鮮)對外貿易」,並稱這「實際上同敵對勢力要搞垮朝鮮制度的陰謀大同小異」。
-
借人道救援搞事情?美聯合13國安理會投票,遭中俄兩國一票否決
據環球網報導,隨著敘利亞局勢的發展越來越傾向於敘政府軍,北約國家德國和比利時就打算借人道救援搞事情,提出延長敘利亞跨境人道救援授權的提案。美國甚至聯合13個國家在安理會投票,不過遭到了中俄兩國一票否決。
-
安理會上,德國和中俄激烈「交鋒」!中方:貴國想入常將會很困難
環球網消息,綜合德國《世界報》、「德國之聲」等媒體報導,在德國即將結束為期兩年的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任期之際,德國駐聯合國代表霍伊斯根突然對中俄發難,稱中國和俄羅斯阻礙別國為敘利亞提供人道主義幫助,拋棄了敘利亞民眾。
-
聯合國多數國家敦促立即取消單邊強制措施
當地時間11月25日,中國、尼日、俄羅斯、南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紐約共同舉辦「立即結束單邊強制措施」安理會阿里亞模式視頻會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主持,70多個國家與會。多數國家對單邊強制措施的消極影響表示嚴正關切,指出其嚴重破壞受影響國家的社會經濟和民生發展,要求有關國家立即取消單邊強制措施。
-
媒體稱中朝貿易增長 外交部:中方嚴格執行涉朝決議
你認為這些貿易數據是否反映了中方積極認真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涉朝決議?答:首先,中方一貫全面、準確、認真、嚴格地執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涉朝決議,履行我們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一點毋庸置疑。第二,中朝作為近鄰,兩國之間保持著正常交往與合作。
-
敘利亞議案中國棄權引發中俄關係猜測?中國外交部這樣說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據英國廣播公司13日報導,在俄羅斯的反對下,聯合國安理會否決了譴責上周敘利亞疑似化武襲擊的決議草案。報導稱,該草案由美、英、法三國提交安理會審議,最終因俄羅斯具有否決權而沒能通過,而中國則對該草案投了棄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