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五代十國你了解多少呢?只知道一個南唐後主李煜就太菜了

2020-12-13 話談歷史趣事

真正的五代十國你了解多少呢?只知道一個南唐後主李煜就太菜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這個意愁怨滿文的詞句出自詩人李煜之手,而李煜是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世人稱他為李後主,今天我們就走進李煜所生活的年代,即五代十國,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分裂時代,也是一個複雜的時代,一起往下看吧。

五代十國從公元907年起,到公元979年結束。

首先我們介紹五代,五代所指的是在唐朝滅亡後,中原地區依次更迭的五個朝代,分別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下面看一下大致過程。

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由盛轉衰,各地藩鎮乘此機會做大做強,戰火紛爭,再加上黃巢之亂後的唐朝已經岌岌可危,朱溫造反掌握宮中大權,又在907年篡奪了唐哀帝的皇位,將唐哀帝殺害,由此唐朝滅亡,五代十國正式開始。在奪得皇位後,朱溫改國號梁,定都汴梁(現今開封)史稱後梁,朱溫就是後梁太祖。

到了公元923年,一直與朱溫不和的盤踞太原的晉王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在太原起兵滅掉後梁,並在在魏州稱帝,後人稱他為後唐莊宗,他把光復唐朝作為口號,建國為唐,史稱後唐,。

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整治後出現了繁榮的局面,國力強盛,興修水利,但卻因任用保守派李襲吉等人,導致國家像個紙老虎,對外強勢,國內卻動蕩不安,河東節使河敬瑭趁機投靠契丹,河敬瑭向契丹求助,契丹軍滅掉後唐,後晉建立,立河敬瑭為帝,即後晉高祖。

後晉建立後不久契晉關係急劇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時後晉河東節使劉知遠於947年發兵,在太原建立政權,史稱後漢。

公元951年,郭威攻入開封,篡後漢建立後周,郭威就是後周太祖,定都開封。

直到趙匡胤篡奪政權建立北宋後五代結束。

五代介紹完了,我們再看一下十國,五代介紹的是中原地區的情況,那中原之外的情況又如何?在唐朝末年、五代時期及北宋初期,中原地區之外的地方存在過許多的割據政權,其中有前蜀、後蜀、南唐、南吳、吳越、楚、閔、南漢、北漢、南平等十餘個政權被後來的史學家們統稱為十國。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北宋建立後逐漸發兵結束了十國的政權,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全國的統一。五代十國這個大分裂時代也終結了。

五代十國我們現在看起來很亂,其實也正表明了當時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在這一時期主要使統治階級的內部結構有所改變,也改變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結構,同時更推動了文化的向前發展,推動了封建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滾動著,不會因為任何一人一事而停止他的腳步,作為現在的我們應該用理智的眼光去看待歷史。

相關焦點

  • 往事知多少——五代十國之南唐篇
    公元907年,朱溫滅唐,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在此期間,先後有兩位李姓梟雄建立國號為「唐」的割據政權,分別是五代中的後唐和十國中的南唐,即:公元923年李存勖在中原地區洛陽建立的國號為「唐」的割據政權,史稱「後唐」
  • 南唐後主李煜:謎一樣的皇帝
    南唐,建國於937年,亡於976年,歷前主李、中主李、後主李煜三世,享國共39年。南唐轄土不過江淮,最盛時也僅有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這樣一個標標準準的小國,就如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浪花而已,太過平凡而普通,本來人們應該很容易就把它遺忘掉了。但因為和一個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南唐從此不朽。
  • 南唐後主李煜的6首詞,每篇都是血和淚!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李煜繼位時南唐已經國勢衰弱,積重難返,再加上李煜本身就是個文藝青年,文學造詣很深但不通政治,不懂治國。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
  • 南唐後主李煜:江山雖丟了,卻成了一代詞帝!
    李煜像唐朝與宋朝之間隔著一個五代十國(907年--979年),從唐朝滅亡算起到宋滅北漢,總共70餘年,這70餘年是個超級亂世,中原歷五代,南方有十國(唯一一個北漢在北方),常年殺伐不斷按理說,這樣一個亂世,各國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很難有長足的發展和真正的繁榮。但五代十國還真有例外,南唐就是一個。南唐早期社會穩定,經濟也有一定的發展,實力在五代十國中算比較強的,尤其是文化的發展,繁榮一時。
  • 南唐後主李煜的父親和祖父,南唐的來歷及發展狀況
    一提起南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後主李煜,可見文化在歷史長河裡的"穿透力"遠大於政、軍,但李煜的君主身份可不是文化能帶給他的,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南唐這個政權的歷代君主,了解一番李煜政權的來歷、發展和消失。既然是大唐滅亡以後出現在五代十國的割據政權,後主李煜又姓李,那便得知這是一個李姓,且依靠手裡的兵打著復興李唐旗號的政權。但其開國皇帝卻叫徐知誥,原來這個徐知誥的父親徐溫並不是他的親生父親,而是養父,只因徐知誥親生父親李榮在戰場上失蹤而被徐溫收養了。那麼徐溫又是何許人也?
  • 「名人百科」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名人簡歷】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
  • 南唐後主李煜的佛教因緣,自號「蓮峰居士」
    五代十國時期,總體而言,動蕩的政治形勢阻礙著佛教的發展。但是,與戰亂頻發的北方相比,南方諸國則相對承平穩定,加之許多帝王都熱心護教,所以南方的佛教事業顯得蒸蒸日上。其中,南唐後主李煜的佛教因緣尤引人注目。李煜不僅自號「蓮峰居士」(《墨莊漫錄》卷七),還說:「我平生喜耽佛學,其於世味澹如也。」
  •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看南唐後主李煜,一生的悲喜愁思與大起大落
    我們都知道,七夕節來自於牛郎織女悽美愛情故事,每年只有一天他們能夠在鵲橋相會。所以七夕節,不僅作為我國的情人節,它也象徵著愛與別離。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國一代偉大詞人「李煜」,迎來了他喜與悲的一生。
  • 詞聖皇帝——南唐後主李煜
    李後主李煜,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是南唐第一美女,也很有才華,因為她的妹妹後來也成了李煜的皇后,所以姐妹二人分別稱為「大周后」、「小周后」。或許,在這一刻起,李煜才明白什麼叫做愛情!陸遊在《南唐書後紀傳》裡記載:「或謂後寢疾,小周后已入宮。」
  • 南唐後主李煜與皇后悽美的愛情故事
    周娥皇,南唐皇后,後主李煜之妻。周娥皇通曉音律,飽讀詩書,尤其擅長琵琶,實為才女。而後病逝於瑤光殿,當時只有29歲,死後葬於懿陵,歷史上稱為大周后。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眾,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導,很快便是遠近聞名的才女。
  •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失敗的君主、丈夫,卻是一個成功的詞人
    南唐後主李煜:一個失敗的君主、丈夫,卻是一個成功的詞人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華夏最浪漫的七夕夜裡,古城金陵熱鬧非凡。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人間善男信女祈求姻緣。彼時,在富麗堂皇的吳王府中,一間僕人忙碌進出的宅院裡,一個嬰兒用陣陣啼哭向這個世界宣布著自己的到來。
  • 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詩,看盡了世間繁華,道盡了一生蒼涼落寞
    南唐後主李煜的一首詩,看盡了世間繁華,道盡了一生蒼涼落寞作為五代十國的南唐最後的一位國君,他是軟弱的皇帝,但是個勇敢的詩人。從他登基的那一刻起,他或許就明白,作為一個皇帝,他註定要成為失敗者。三十八歲之前,李煜身為皇帝,整日混後宮,與宮女風花雪月,紈絝浪蕩,沒有做過一件有價值的事情,除了寫寫詞。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其餘什麼都不能幹,他卻在短短三年裡留下了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著作,成為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皇帝。對於李煜的詞,大家或許會喜歡「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別樣解讀:南唐後主李煜(yu),一個被皇位耽誤的文藝青年!
    公元961年的中國正處在五代十國時期,一位名叫李從嘉的年輕人在南唐首都金陵登上了皇位,他就是被後世稱為南唐後主的李煜。李煜的登基充滿了太多意外,別人求之不得的皇位,他卻推不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文藝青年李煜的一生。
  • 南唐為什麼會滅亡?後主李煜的一個致命錯誤導致無力回天
    南唐是五代十國時期位於江南地區的割據政權,鼎盛時期疆域約76.6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00萬,綜合實力僅次於佔據中原地區的後周(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後改國號為宋,史稱北宋)。然而,作為五代十國中的「老二」,南唐的表現卻沒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強悍,在同後周(北宋)的幾次較量中,南唐的表現只能用弱不禁風來形容,最終於976年被北宋攻滅。一個國家的滅亡,統治階層難辭其咎。南唐後主李煜作為統治階層的最高領導人,自然要負最主要責任。
  • 南京一小眾景點,為南唐後主李煜的避暑行宮,上山下山頗有秋韻
    這位生於七夕,死於七夕的南唐後主李煜,在北宋初年的歷史大環境裡,註定只能是一位絕代才子,而並非是雄霸天下的一代帝王。春華已逝,故國無憑。李後主的身影已經隱沒在了歷史長河的一端,只留下燭影搖紅詩詞闌珊的金陵春夢,只留下清涼山前與大小周后一起細數過的夏夜星河。
  • 南唐後主李煜,做皇帝不行,詞卻寫得出神入化
    南唐後主 南唐後主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鍾峰隱者、蓮峰居士、鍾峰白蓮居士。他不僅生日特別奇巧(他出生於七夕節),出生之後的相貌也與常人不同,史書稱之為「駢齒重瞳」,就是有兩層門牙和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他長大之後,英俊秀美,才氣逼人,他「精究六經,旁縱百氏」,善詩詞、精書畫、通音律,身邊簇擁著南唐文人韓熙載、馮延巳、李建勳、徐鉉等。 李煜和他的詞作,在中國詩歌史上可謂是一個悽麗的傳奇。
  • 只知李煜的詩詞可不夠,南唐歷史和後主經歷都對其產生了深刻影響
    李煜不是皇帝,重要的事情只說一遍。因為從他爹李璟開始就已經放棄了帝號,而改稱"國主",所以咱們才經常稱呼李煜為南唐後主。以此類推李璟就是南唐中主,李煜的爺爺李昪就是南唐先主。沒錯南唐總共就經歷了這麼三個君主,而且是通過篡別人家位得來的。
  • 所謂的五代十國,指的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石敬塘作為五代時期的藩鎮,他不尋思自強救國,而是靠著出賣民族利益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在當時及後世都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所幸後晉政權存在時間也不長,二代皇帝也只是統治了十一年而已。但前蜀還是被李存勖消滅了,而後蜀的壽命則一直延續到宋朝的建立,到宋初時常叛亂也是因為百姓懷念後蜀輕徭薄賦的生活。要知道,當時的宋朝統治者對待四川地區一直是提防著的。南平是一個小國家,土地面積十分狹小,在那個時代就是一顆牆頭草,隨風搖擺,漂浮不定,基本上就是誰強就跟著誰,建立者就是高季興。
  •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第一回)南唐後主李煜的政治生涯
    開篇獨白這次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南唐後主李煜跟他的詞作,這是我深思熟慮後的結果。這個系列的文章不是一篇兩篇就能結束的,之所以選李煜,是因為他在詞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首先,我鍾愛於中國文化,尤以詩詞書法為最,也許此處用鍾愛這個詞不太合適,但我好像找不到更好的詞來形容這個心情了,它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對待愛人的感覺,一旦拿起了就無法放下。然後,我想告訴廣大書友,其實我們真的丟失了很多東西,就拿詩詞來說,它傳承了幾千年,到現在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說明它不應該被歷史的浪花淘去。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又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這句話呢?
  • 精詩詞,曉音律被譽為「千古詞帝」,揭開南唐後主李煜的悲情人生
    五代十國是一個紛亂的大分裂時代,南唐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了三十八年,李昪建立了十國中最大的政治版圖,也是五代十國中經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外開放包容程度最大的國度。可盛極必衰,在分裂的時代背景下,不斷的內憂外患,加速了南唐的滅亡。其中南唐發展到中期時,更是禍起蕭牆。